《【临门一脚】高考押题金卷(全国卷Ⅱ)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门一脚】高考押题金卷(全国卷Ⅱ)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绝密启封前高考押题金卷(全国卷)语 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所谓批评实际上就是一种判断活动。因此,艺术批评就是批评家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标准,对各种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所做出的评价。艺术批评虽然与艺术鉴赏都属于艺术的接受活动,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艺术鉴赏基本上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体验,而艺术批评则是一种理性的思维和判断活动。在一般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受众只要能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艺术修养出发,较为准确地提到作品的意蕴,并从中体会到相应的审美愉悦,就可以说已经完成了鉴赏的任务
2、。而对于批评家来说则不然。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鉴赏活动所产生的感受和体验只是批评活动的起点而已。批评家的真正工作在于运用自己的理论修养来对这种感性经验进行深入的剖析与分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超越个人观点的局限性,使自己的批评代表某种社会的要求与呼声,从而积极地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和读者与观众的审美趣味及思想观念。同时,由于批评家有着远远超越一般读者的艺术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他的批评必然不会局限于具体的艺术作品,而会延伸到整个艺术现象,并且在根本上把艺术与审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观照,这样,艺术批评就不再是一种狭隘的个人活动,而成了一种社会的事业。不过,尽管艺术批评和鉴赏在性质上存在着很大的
3、区别,但它们之间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具体来说,一方面,艺术鉴赏仍是艺术批评的前提和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好的艺术批评家必然首先是一个好的艺术鉴赏家。这是因为,艺术批评不同于其他的理论活动,它是对于艺术现象的解剖与分析,其中,艺术作品又是它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对象。而对艺术作品的批评又必须服从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艺术批评在根本上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它必须以批评家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为出发点。如果一个批评家没有对作品进行细致的欣赏与玩味,直接就以理性的方式对作品加以分解和剖析,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把所握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得出的判断与评价也就没有任何美学上的意义。批评家只是首先提高自己的艺术
4、鉴赏力,时刻注意把自己的理性判断建立在精细敏锐的艺术感受之上,才能较好地完成艺术批评的任务。另一方面,艺术批评又对艺术鉴赏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说好的批评家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鉴赏家,但的好的鉴赏家却不一定是好的批评家,原因在于鉴赏活动主要求助于欣赏者的艺术感受力,对于其理解和分析能力则没有直接的要求。有时,过分精细的分析还可能妨碍鉴赏家的艺术直觉和悟性。不过,鉴赏活动不可避免地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这就是由个人的爱好和趣味所造成的狭隘性的片面性。在艺术史上,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极高艺术修养的鉴赏家,由于受到自身艺术品味的影响而无法客观地评价某些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比如歌德尽管是个伟大的艺术家,却仅仅
5、因为雨果作品中对于一些丑陋事物的描绘而对其横加指责,这种看法显然与艺术家在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不相称的。为了克服个人见解和品味的这种偏狭性,主需要不断开阔自己的理论视野,使自己的看法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代表性,而这显然就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批评水平。伟大的艺术家尚且如此,普通受众更是如此。我们常常看到受众对于一部作品的意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固然是由于艺术的意义本身就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有时分歧的产生却是由于受众理解力和判断力的欠缺,这时,批评家的意见往往就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启发作用,有时还会成为一种裁决的标准与尺度。这就足见艺术批评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6、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批评是指批评家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标准,对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做出的判断与评价。B批评家不局限于具体的艺术作品,而是延伸到整个艺术现象,并在根本上把艺术与审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观照,所以他们拥有超越一般读者的艺术视野和社会责任感。C批评家要想较好的完成艺术批评任务,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时刻注意把自己的理性判断建立在精细敏锐的艺术感受之上。D在鉴赏活动中,过分精细的分析有时可能会妨碍鉴赏家的艺术直觉和悟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般的艺术鉴赏活动只需要受众能够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艺术修养出发,较为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7、并从中体会到相应的审美愉悦。B批评家要尽可能超越个人观点的局限性,使自己的批评代表某种社会的要求与呼声,从而积极地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和读者与观众的审美趣味及思想观念。C歌德仅仅因为雨果作品中对于一些丑陋事物的描绘就对其横加指责。这种不客观的评价是由于歌德受到了自身艺术品味的影响。D批评家的意见往往具有很大的指导性和启发性,当受众对一部作品的鉴赏出现分歧时,批评家的意见就成了裁决的标准和尺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艺术批评与艺术鉴赏都属于艺术的接受活动,艺术鉴赏是艺术批评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批评对艺术鉴赏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B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
8、者是一种纯粹的感性和审美体验,后者则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和判断活动。C艺术批评在根本上也是一种审美活动,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批评必须服从审美活动的一般规律。D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好的艺术批评家必然首先是一个好的艺术鉴赏家,但好的鉴赏家却不一定是好的批评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公鸡岑燮钧杨瑞凤曾是剡剧界的头牌老生。在舞台上,她气场极大,任是怎样的名角,都得喊她一声“爹爹”或者“老爷”,看她行事。她一开腔,声若洪钟,丹田震动,喷口激越,气势磅礴。可是,到了台下,卸了妆,人们发现她只是一个小老太。晚年的杨瑞凤已很少登台,因力她身体好,眼睛也不好。剡剧是小生小旦戏,清一色
9、的女演员。女孩子自然不大喜欢演老生,所以,来杨瑞凤处拜师的不多。目下倒是有个学生,是自己剧团的,叫李敏。可惜李敏先天不足,长得太秀气,声音也不够洪亮,时有雌声,是为大忌,这让她很是操心。每次来上课,她都逼着学生喝人参汤,希望她能长壮些。偏是李敏对气味过敏,捏着鼻子,喝参汤如喝毒药。渐渐地,她来得不如以前勤了。杨瑞风一个人过活,住在底楼因为眼晴不好,很少出门日,天蒙蒙亮,忽听得公鸡的叫声,她立马来了精神,想起多年前自己模仿公鸡的叫声对着“狮子短缸”,(一种盛物的瓷器)练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练成剡剧界最苍劲的老生腔。看来,李敏也得试试这一绝招。她沿着小区细细探听,原来是不远处的邻居家传来的
10、她一连敲了几次门,都没反应,直到晚饭时分,才等到主人。她在院中果然看见了一只金黄威武的大公鸡,原来是邻居家乡下的客人送来的。杨瑞风说明来意,邻居似乎脸有难色。杨瑞凤出了高价,邻居才舍得,她抱到家里,很是高兴,因为市场上很难买到大公鸡。没有鸡笼,只得散养。结果,院中到处都是鸡屎。每天早上,她听到公鸡的鸣叫,就如公鸡看到母鸡而颈毛奓起一样,也是热血上涌,以至于一度还产生了眩晕公鸡一声长鸣,她也一声长鸣,公鸡听到应和,更加叫得欢于是,院中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一群公鸡在打鸣,引得四邻“侧耳”。可惜,李敏一直不来上课她等得心急,就打电话过去,那边李敏说,身体不爽,杨瑞凤只能徒呼奈何。这天晚上,她实在等不
11、住了,看月色如昼,街灯如市,觉得自己固然目力有限,似乎仍可一试。于是,缚了公鸡,放到藤篮里,一手提着,一手搭着人行道内墙,摸索前往。一则看看李敏身体怎样,二来也与她深入探讨一下女子老生的唱腔问题。这些年,偶有她出席的会议,她必振臂高呼剡剧须重视老生当,可惜应者寥寥。倒不是她难耐寂寞,她是寂寞惯的,只是艺不传人,心有不甘,就仿佛做婆婆的总不见媳妇肚子大起来心里着急一样。她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城市平坦的大道上,不敢走路中央,就是人行道也是靠边站。有几个小孩子看看她古董般的藤篮和一只雄鸡,感觉遇到了魔法世界的巫婆。好不容易总算摸到了李敏家。这一路足足有好几公里吧。“李敏在家吗?李敏在家吗?”她的喊声在
12、夜空中显得特别铿锵有力,带着舞台腔,完全像一个老头。过了半晌,李敏下来了,脸蛋又是苍白又是红扑扑。“先生,你怎么走来了?”剡剧界管老师叫先生,无论男女。“我来看看你,你看我给你买了什么。”“一只鸡?先生你又破费了。”“哈哈,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鸡,这是一只大公鸡,它是先生的先生,是你的太先生!杨端凤说话时带着职业性的舞台夸张。过了会儿,李敏的老公下来了,让她们落座,看着杨瑞凤忘情地给李敏讲老生唱腔,他只能讪讪地退下。杨瑞风带着李敏发声,只可惜公鸡还不到报晓时分。她一边自己亲自示范,一边叮嘱李敏明晨早点起来,观察公鸡怎样发声。“你看小小一只公鸡,它的声音这么饱满,可传教里为什么你的声音在舞台上推送力
13、了不强?我们戏曲界有一句行话,叫字字送听,你要好好练习。这一教就是三个小时,李敏的老公儿次下来又上去终于,他耐不住了,说今晚就到这里吧,否则要累着杨老师了。“不妨,不妨!”杨瑞凤依然沉浸在舞台上。“你送送先生吧。”李敏对老公说。送到半路,杨瑞凤不再让李敏老公送,说自己来得就去得,并教育不是剡剧中人的李敏老公多担待,让李敏多吃些,养胖些,才有力气唱戏。“杨老师,李敏她怀孕了,吃不下!”“什么,李敏怀孕了?太早了吧”杨瑞凤想说说什么,终于咽下,“啊哟,那我应该送一只老母鸡!”这一晚,杨瑞凤半夜进的门。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
14、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小说通过剡剧界头牌老生杨瑞凤用公鸡教徒弟李敏练嗓的事情,写出了剡剧老生这一优秀传统戏剧行当逐渐衰落,即将失传的严峻现实。B. 当杨瑞凤跟邻居说明想买公鸡的意图后,邻居“脸有难色”,等到杨出了高价,邻居才肯卖,说明杨的邻居很会借机挣钱。C. 买回公鸡后,“院中到处都是鸡屎”“引得四邻侧耳”说明杨瑞凤尽管老生唱腔造诣很高,但生活不讲卫生,不会处理邻里关系。D.小说结尾“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写出小区里无人关心杨瑞凤的生活,侧面写出剡剧老生行当的衰落。5. 结合全文,分析概括杨瑞凤的形象特点。6. 小说以“公鸡”为题目,请分析“公鸡
15、”在小说中的作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钱基博先生学行小传姜晓云钱基博,字子泉,江苏无锡人。他十岁在经学教育基础上从伯父学策论,熟读史记、诸氏唐宋八家文选,学习史学。十一岁熟读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纲鉴易知录。十六岁作四万言的中国舆地大势论,刊于新民丛报,梁启超亲自写信鼓励。青少年时期,钱基博先后接受国学、科举、新学(改良主义)、西学(近代西方的物理、化学、生理卫生等)的思想。“学问贵乎自得,际遇一任自然。”他在成为国学大师前,有一番独特的成长经历:江西提法使陶大均招之入幕,筹办司法改良;1911年辛亥革命兴起,任锡金军政分府秘书,后随部队驻镇江;应邀请,先后
16、历任十多所大学教授;应内兄王蕴章邀约,担任小说月报妇女杂志副主编,发表文学作品。钱基博先生对经史子集有深入研究,对当时的“民情国故”也有独到看法,“故于学术文章得失利病,多抉心发奥之论”(钱基博自传)。四书五经,都在先生“考镜源流,发明指意”之列,重要的史书、史论,能“观其会通”。周秦诸子均有涉猎。先生自谓“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并不过誉。张謇读钱基博先生文而感叹说:“大江以北,未见其伦。”钱基博先生“以文章教学后生”,治学与教学紧密相连,诚如钱基博自传所言:“其为教也,必诚必信,以为卷怀不可以宏道,乃开诚以示物;显言不可以避患,故托古以明义;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先生提倡读书治学最重视
17、方法,在学生“穷思极索”写出习作之后,将自己的创作成果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变圣约翰大学重英文而轻国文这一教学现状,主动开设中国文学史,其名作现代中国文学史就是在教学研究相结合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因民族救亡需要,西学被大量引入,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遭遇到学术界的片面否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先生力求以古为新,“发国性之自觉”(钱基博国学文选类纂总叙)。在治学篇中,先生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示人以治学的基本方法:“究其原始,叙其流变,条理通贯,别有会心。”这一时代,“学潮激荡,长傲纵欲”,以至于许多学生忘了读书使命,有些大师也“与为町畦”,甚至“不屑枉己以容悦不学
18、之后生”。而先生“严气正性,不与诸生翕翕然。从学者初惮其严,久则相悦以解”(钱基博自传)。1938年先生来到抗战前沿,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授,并为守军讲授孙子兵法,将此书作为学校教材,以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1944年长沙等地失守,学院被迫西迁,先生自请留守,欲以身殉国。先生的这种身体力行,为中国“找出了精神的新泉”。抗战胜利后,先生受聘于华中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与其子钱锺书等均选择留在国内。1950年先生将5万余册藏书全部赠给华中大学。1952年把历年收藏的甲骨、铜玉、陶瓷、历代货币、书画等文物200余件捐赠给华中师范学院历史博物馆。钱基博先生的学行,有一种精神贯穿其中,那就是自信,这种自
19、信来自人生历练,更主要来自学术的砥砺。先生学术上的自信最集中的表现,在于始终坚持学术独立,撰写现代中国文学史,主张“论治不缘政党,谈艺不入文社”。胡适作为光华大学同事,梁启超作为前辈大师,先生不为“亲者”、长者讳,秉笔直书。所以当先生“以稿相示”梁任公,“任公晤谈时,若有不愉色然,辄亦无以自解也”。先生的这种自信,体现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标志着中国现代学术高度的自觉,具有永恒的价值。钱基博是学行结合的一代鸿儒,他不仅读书和做学问,而且还要使自己的学问和行动能够直接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民族、有益于社会。(选自2016年第1期古典文学知识有删改)相关链接:百年之大计在树人,而树人必先自树;
20、倘社会动荡而吾亦与为动荡,无心问学,以自暴自弃;长此以往,天下之读书种子将绝,聪明亦以渐灭,人道或几乎息,此则吾之所大惧。(钱基博答诸生论今日之大学)在对待东西文化方面,钱基博认为中西文化乃异质不同之文化,非有先进、落后之差别,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反对西方文化取代东方文化或用科学方法来整理国故。(孔祥增文化两昆仑:钱基博与钱穆)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钱基博青少年时期接受国学、科举、新学、西学的思想,在对比东西文化后,认为虽“中西文化乃异质不同之文化”,但更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精髓。B钱基博先生有一番“入幕府、入军政、入教育、入文坛”的独特经历,这对
21、他后来的“学行”有益于国家、民族、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C钱基博先生选择留在国内以及将其历年收藏的200余件文物捐赠出来,彰显出了其言传身教、家国情怀等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D本文引用钱基博自传相关内容,可使文章增添真实性和提高可信度;引用“大江以北,未见其伦”突出了先生“集部之学,海内罕对”并不过誉。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钱基博少年时期在父辈们的熏陶下,经历了经学教育、史学和文学方面的教育过程,这些为他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在“学潮激荡,长傲纵欲”时代,学生忘了读书使命,大师也“不屑枉己以容悦不学之后生”;而先生却“严气正性”,用自身行为
22、引领示范。C钱基博学术上的自信,尤其是学术独立,体现出其思想独立和精神自由,标志着中国现代学术高度自觉,具有永恒价值。D在钱基博看来,天下最恐惧的事是因为社会出现动荡而无法“树人”与“自树”,这样,天下将无读书人,“聪明亦以渐灭,人道或几乎息”。E钱基博认为中西文化没有先进、落后之差别,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所在,反对西方文化用科学方法来取代东方文化和整理国故。9结合文章,简要概括钱基博先生在学行方面的特点。(5分)二、古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陈希亮,字公弼。幼孤好学,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钱息三十余万。希亮悉召取钱者,
23、焚其券而去。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初,希亮以母老,为县侍亲。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期年,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竹山,甲不能戢,所至为暴。或疑为盗,告希亮盗入境,且及门。希亮即勒兵阻水拒之,命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吏士皆欲斩甲以徇,希亮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皇佑元年,移滑州。奏事殿上,仁宗劳之曰:“知卿疾恶,无惩沈氏子事。”未行,诏提举河北便籴。都转运使魏瓘劾希亮擅增损物价。会河溢鱼池埽,且决,希亮悉召河上使者,发禁兵捍之。庐于所当决,吏民涕泣更谏,希亮坚卧不动,水亦去,人比之王尊。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
24、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于阗使者入朝,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享之。使者骄甚,留月余,坏传舍什器,纵其徒入市掠饮食,民户皆昼闭。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乃使教练使持符告译者曰:“入吾境,有秋毫不如法,吾且斩若。”使者至,罗拜庭下,无一人哗者。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始,州郡以酒相饷,例皆私有之,而法不可。希亮以遗游士之贫者,既而曰:“此亦私也。”以家财偿之。遂借此上书自劾,求去不已,坐是分司西京。未几致仕,卒,年六十四。(节选自宋史陈希亮传)10下列对文
25、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B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C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D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阏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服除,服丧期满。我国古代的服丧制度有一定的规格
26、和时间等规定,又分为五服,B便籴是宋朝政府购买粮草等战略物资时的一种商业性活动,其特点是相对方便。C“英宗”属谥号,不仅对皇帝一生的作为给予了评价,而且表明这不是开国皇帝。D致仕,即把禄位还给国君辞去官职的意思,古人还常用致亊、致政、休致等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希亮孝顺母亲,敬重兄长。他幼时父亲去世,后来为了年迈的母亲选择了担任县令;他不怨恨哥哥在自己从师时的刁难,仍教导侄子求学上进。B陈希亮处亊有度,宽以待人。雷甲没能约束好自己追讨盗贼的士兵,还亲自放箭攻击官府士兵,陈希亮却没有杀雷甲,只是惩治了十几个行暴的人。C陈希亮勇担责任,爱护百姓。他面
27、对即将决口的黄河,亲自驻守大堤,直到洪水退去;在担任凤翔知府发生饥荒时,他又亲自借贷帮助受灾民众。D陈希亮治亊有方,为官淸慎他几句话就派人解决了于阒使者在秦州的暴横行为;对州郡赠送的美酒,他设法处置并用自己家的财物进行了补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希亮即勒兵阻水拒之,命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2)希亮以遗游士之贫者,既而曰:“此亦私也。”10D(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池上早秋唐白居易荷芰绿参
28、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注】825年(唐宝历元年),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36岁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直己年迈体衰。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紧扣诗题“早秋”,描绘了一幅秋水满池、碧波荡漾,又有荷花菱芰辉映的画面。B“早凉生北槛”突出了早秋的天气特点,因为栏杆本身不会生凉,而是天气已生凉意。C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物象,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D尾联的“何必更愁悲”跟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格调上颇为相似
29、。E诗歌前六句写景,在结尾抒发了情感,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15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三)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挥霍无度,将珍贵的宝贝视作平常之物。(3)李商隐的锦瑟中,“_”一句化用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之中。第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A.现阶段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汽车市场正处于一个混乱的局面,尤其是美
30、国汽车市场,更是哀鸿遍野。B.离家多年的我回来时发现,母亲背驼了,在看着儿女时,脸上多了一种期期艾艾甚至是巴结的神情。C.美国军队深陷中东,国内的恐怖分子又粉墨登场,在这时,没人会冲动想要削减国防开支的地步。D.成功必须经历风雨,没人能一步踏上最高层。霍金的人生可谓五风十雨,但经历苦难的他终获成功。E.父母虽然给他请了一对一的家教,但家中依然“高朋”满座,吵吵闹闹,一傅众咻,能有什么效果?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推行。B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
31、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C把“不忘初心”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D永远在路上是一部展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成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是廉政建设的生动教材和重要措施。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现要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中外哲人都认为,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今
32、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把别人当人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任意欺凌和侮辱不知尊严为何物A BC 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朋友,你自己去寻出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
33、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就无穷了。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21.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做题。(6分)(1)给漫画起一标题:_。(2分)(2)漫画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4分)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异常火爆引发了一股股清流。社会各界对此好评如潮,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体,自拟标题;不
34、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得抄袭。答案【答案】1. B【解析】因果倒置。第一段“同时,由于批评家有着远远超越一般读者的艺术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因此他的批评必然不会局限于具体的艺术作品,而是延伸到整个艺术现象,并且在根本上把艺术与审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观照。【答案】2.D【解析】说法绝对。原文是“有时还会成为一种裁决的标准与尺度。”【答案】3.B【解析】缺少限定语。“纯粹的感性的审美经验”有误,原文是“艺术鉴赏基本上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体验。”【答案】4. A【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项“说明杨的邻居很会借机挣钱”错,文中没有体现;C项“引得四邻侧耳”的是“
35、院中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一群公鸡在打鸣”,另外“说明杨瑞凤尽管老生唱腔造诣很高,但生活不讲卫生,不会处理邻里关系”错误;E项“小区里无人关心杨瑞凤的生活,侧面写出剡剧老生行当的衰落”错误,小说结尾“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是写杨瑞凤因剡剧老生行当没有人能传承而彻夜难眠。【答案】5. 剡剧老生艺术功底深厚。第2段对杨玉凤年轻时舞台上表现的集中描写、第10段与公鸡对鸣的描写,表现出杨玉凤老生唱腔声音洪亮,力量铿锵。传承剡剧老生行当的高度责任感。买公鸡、送公鸡、主动上门教弟子等情节都表现出杨对剡剧老生行当的热爱以及急于传承下去的责任感。【解析】首先从文中找出对杨瑞凤刻画的相关内容,然
36、后再进行分析概括。如第2段对杨瑞凤年轻时舞台上表现的集中描写、第10段与公鸡对鸣的描写,表现出杨瑞凤老生唱腔声音洪亮,力量铿锵。说明她剡剧老生艺术功底深厚;写她买公鸡、送公鸡、主动上门教弟子等情节都表现出杨对剡剧老生行当的热爱以及急于传承下去的责任感等。【答案】6. 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情节。烘托人物形象。买公鸡、送公鸡等情节写出杨瑞风对传承剡剧老生行当的高度责任感;与公鸡对鸣写出了杨玉凤深厚的剡剧老生唱腔功底。杨瑞凤和李敏两人对公鸡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剡剧老生行当后继无人,优秀传统艺术逐渐衰落、即将失传的主题。【解析】首先从文中找出对杨瑞凤刻画的相关内容,然后再进行分析概括。如第
37、2段对杨瑞凤年轻时舞台上表现的集中描写、第10段与公鸡对鸣的描写,表现出杨瑞凤老生唱腔声音洪亮,力量铿锵。说明她剡剧老生艺术功底深厚;写她买公鸡、送公鸡、主动上门教弟子等情节都表现出杨对剡剧老生行当的热爱以及急于传承下去的责任感等。【答案】7. A【解析】“更肯定东方文化自身的精髓”无中生有.【答案】4. AC【解析】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B项错在以整体代部分,应是“许多学生”“有些大师”。D项“天下最恐惧的事是因为社会出现动荡而无法“树人”与“自树”曲解原意。E项“反对西方文化用科学方法来取代东方文化和整理国故”和原文信息不完全相符。【答案】9. 钱基博先生学行
38、最大特点就是“广博”。钱基博先生“以文章教学后生”,治学与教学紧密相连。钱基博先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推行爱国精神。钱基博先生的学行,把自信这种精神贯穿其人生。【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紧紧围绕“钱基博先生在学行方面的特点”展开,逐段阅读,通过事例加以概括。【答案】10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况此小国乎?”注意从“曰”“矣”“乎”等标志性词语结合选项突破。【答案】1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谥号”错,应为“庙号”。【答案】12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
39、概括文意的能力。A无中生有。“敬重兄长”与“他不怨恨哥哥”在文中均无体现。【答案】13.(1)陈希亮立即率领士兵依靠河水抵抗他们,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放箭,士兵都像木偶人一样站立着。(“勒”“阻水”“持满”“植”各1分,句意2分)(2)陈希亮把酒送给贫穷漂泊的士人,不久说:“这也是纳为私有。”(“以(之)省略句”“遗”“游士之贫者”“私”各1分,句意2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勒”“阻水”“持满”“植”各1分,句意2分。(2)“以(之)省略句”“遗”“游士之贫者”“私”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陈希亮,字公弼。陈希亮幼时丧父,爱好学习,十六岁,准备拜师求学,他的兄长刁难他
40、,派他收取三十多万的借款利息。陈希亮全部召来借钱的人,烧掉债券后离开了。学业完成,就召来兄长的儿子陈庸、陈谕让他们求学,后来就都考中天圣八年的进士。起初,陈希亮因为母亲年老,任县令侍奉母亲。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任开封府司录司事。一年后,殿侍雷甲以一百多士兵在竹山追讨盗贼,雷甲不能约束,士兵所到之处做暴虐之事。有人怀疑是盗贼,就报告陈希亮盗贼侵入县境,将要到城门。陈希亮立即率领士兵隔河列阵抵抗他们,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放箭,士兵都像木偶人一样站立着。雷甲放箭射他们,陈希亮的士兵一动不动,雷甲才下马跪拜请罪。属下官吏和士兵都想斩杀雷甲来示众,陈希亮只是惩治了行暴的十多个人,让雷甲用追捕盗贼的方法补救
41、过错。皇佑元年,诏令他为提举河北便籴。都转运使魏罐弹劾陈希亮擅自改变物价。恰逢黄河溢出鱼池埽,将要决口,陈希亮全部召回派出的使臣,调发禁兵捍守堤坝。他住在将要决口的地方,官员和百姓们流泪劝他,陈希亮躺着一动不动,洪水退去,人们把他比作汉代的王尊。多次上奏章请求退休,没有被允许,调任凤翔知府。仓中粮食可供十二年之用,管事的官员担心霉腐坏掉,这年饥荒,陈希亮拿出十二万石借给百姓。主管官员害怕以擅自动用官粮获罪,陈希亮亲自负责此事。这年秋天大丰收,以新换旧,官府和百姓都很便利。于阗使者入朝,经过秦州,经略使以客礼接待他们。使者十分傲慢,停留了一个多月,毁坏宾馆的器物,放纵手下人闯入街市抢掠饮食,百姓
42、白天都紧闭门户。陈希亮听到这些说:“我曾经负责接待契丹使臣,知道他们的情况。使者起初不敢横暴,都是译官教唆他们,我痛恨此事依法制裁他们,译官害怕,他们的使者不敢轻举妄动了。何况这个小国呢?”就派教练使拿着符信告诉译官说:“进入我的辖境,有一丝一毫不依法,我就斩杀你。”使者来,在庭院罗拜行礼,没有一个敢喧哗的。英宗即位,升任太常少卿。起初,州郡以酒相送,惯例都归为己有,然而法律不允许。陈希亮把酒送给贫穷漂泊的士人,不久说:“这也是纳为私有。”用自家财物赔偿。于是凭借这事上书自我检讨,不停地请求离开朝廷,因为这个分司西京。不久退休,去世,年六十四。【答案】14C、D【解析】A项,解释了题目,并解说
43、了诗句内容,正确。B项解说诗句内容,正确。C项,分析了景情关系,并对所运用的手法进行鉴赏,其中“动静结合”错误,应当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D项,“在格调上颇为相似”,说法错误,因为本诗悲凉甚至悲苦,而刘禹锡的秋词则一反前人悲秋的伤感格调,两者极为不同。E项,从整体上鉴赏和评价全诗,正确。【答案】15情感:尾联表达了作者看似解脱旷达实际上却是有苦说不出、有泪不能流的悲苦之情。(3分)作用: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强调的作用,使全诗的格调更加悲苦。(3分)【解析】本题在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这一考点的同时,还考查了考生鉴赏诗句对表达“思想情感”所起的作用。作答时,最全面的答题方法是,首先,根据原文诗句的
44、字句、注释等信息,答出具有何种情感;其次,答出诗句在全诗中的结构意义,对抒发情感所起的作用。【答案】16(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庄生晓梦迷蝴蝶【解析】注意书写,注意情景。【答案】17B、D【解析】项都不恰当。本题给出了五个带成语的句子,其中有三个句子中成语的用法是正确的,另外两个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A项中的成语是“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该句说的是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灾难,语境合适。B项中的成语是“期期艾艾”,一般用来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本句的语境是母亲见到阔别多年的儿子时的期待,
45、使用不当。C项中的成语是“粉墨登场”,粉、墨指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可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有贬义。D项中的成语是“五风十雨”,指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整句话是对霍金经历人生苦难的肯定,显然是对“五风十雨”的误用,可改为“风雨交加”。E项中的成语是“一傅众咻”,意思是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傅,教导;咻,喧闹。此处用来比喻各种外在条件对家教指导学习的干扰,非常恰当。【答案】18B、D【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A并列短语语序不当,应为严格论证,小心试验,认真总结。B语义重复。应为寓意着“梅花香自苦寒来”,表达了
46、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D搭配不当,“永远在路上”是“措施”不能搭配。【答案】19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填空部分的话题是“如果违背做人的尊严和原则就是不把自己当人”,中的“这样”即指代这一内容,所以紧接,排除B。C“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是“不知尊严为何物”的表现,而且“欺凌”“侮辱”的对象为“别人”,不是自己,所以排除A。【答案】20.人生有什么意义而在于怎样生活试着做点有意义的事【解析】处需要和后面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衔接;处需要和前面“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衔接,同时后面的部分也有一定的提示;处应与前面“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衔接。【答案】21.(1)标题:新岳母刺字(2)寓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看法:教育应当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能把考学当做唯一的出路。【解析】拟写漫画标题,语言要凝练,结合一些成语或典型故事来拟题;寓意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或讴歌,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