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肥综合利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9273994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79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钾肥综合利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钾肥综合利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钾肥综合利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钾肥综合利用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钾肥综合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咨国联出品二二三年六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要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建设单位11.1.3项目建设性质11.1.4项目建设地点11.1.5项目负责人11.1.6项目投资规模11.1.7项目建设规模21.1.8项目资金来源21.1.9项目建设期限2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21.3编制依据31.4 编制原则41.5研究范围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1.7综合评价6第二章 项目市场分析72.1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72.2我国钾肥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82.3我国钾肥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92.4市场小结9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

2、性103.1项目提出背景103.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13.2.1有利于促进我国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113.2.2提升技术进步,满足钾肥综合利用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123.2.4符合中国制造2025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123.2.5提升我国钾肥综合利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的需要133.2.6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133.2.7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143.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43.3.1政策可行性143.3.2技术可行性153.3.3管理可行性153.4分析结论16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174.1地理位置选择174.2区域投资环境

3、174.2.1区域概况17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184.2.3区域气候条件184.2.4区域基础条件184.2.5区域自然条件184.2.6区域交通区位条件194.2.7区域经济发展条件19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215.1总图布置原则215.2土建方案215.2.1总体规划方案215.2.2土建工程方案22第六章 产品方案及技术方案246.1主要产品方案246.2产品质量指标246.3产品价格制定原则24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246.5项目生产工艺简述25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256.5.2工艺技术流程及简述25第七章 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267.1主要原材料供应267.2主要设备选型26

4、7.2.1设备选型原则267.2.2主要设备明细27第八章 节约能源方案28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28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288.2.1能源消耗种类28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28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29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29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308.5.1工业节能308.5.2节水措施308.5.3建筑节能318.5.4企业节能管理328.6结论32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349.1设计依据及原则34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349.1.2设计原则349.2建设地环境条件34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359.3.1

5、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35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36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36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36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379.5绿化方案389.6消防措施389.6.1设计依据389.6.2防范措施399.6.3消防管理40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40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4210.1 编制依据4210.2概况4210.3 劳动安全4210.3.1工程消防4210.3.2防火防爆设计4310.3.3电力43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4310.4劳动卫生4410.4.1防暑降温4410.4.2卫生4410.4.3噪声4410.4.4照明4410.4.5个

6、人防护4410.4.6安全教育及防护44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4611.1组织机构4611.2劳动定员4611.3人力资源管理4611.4福利待遇47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规划4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4812.2建设工期4812.3实施进度安排48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913.1投资估算依据4913.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4913.3流动资金估算5013.4资金筹措5013.5项目投资总额5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52第十四章 财务及经济评价5314.1销售收入及成本费用估算53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5314.1.2产品成本5414.1.3平均产品利润5514.2财务评价551

7、4.2.1项目投资回收期55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5514.2.3不确定性分析5514.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58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6015.1项目风险因素60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6015.1.2市场风险6015.1.3资金管理风险6015.2风险规避对策60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6115.2.2市场风险规避对策6115.2.3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61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6216.1结论6216.2建议62钾肥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仅供参考或编写过程中格式借鉴使用,不作为实际项目投资使用。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论仅供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

8、披露的信息不作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权和取舍权,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解第 5 页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钾肥综合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三明市XX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址是福建省三明市1.1.5项目负责人李全庆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总投资为2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577.54万元(土建工程为302.4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185.00万元,其他费用为59.54万元

9、,预备费30.6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22.4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400.00万元。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18000.00万元,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为14890.91万元,年均利润总额644.71万元,年均净利润483.53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38.60万元,年增值税为386.0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2.24%,投资利税率53.47%,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12%,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4.32年。1.1.7项目建设规模本次扩建项目将新建2160.00平方米厂房,利用厂区现有空地进行建设,购置设备后即可投入使用。道路、绿化等辅助及其它工程均利用厂区现有设施,无需新建。1.

10、1.8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资金20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项目企业自筹资金15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500.00万元。1.1.9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工程建设从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工期共计11个月。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累积,公司区域开发产业形成了以土地价值体现为中心的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公司深度介入区域规划和开发运营,重点布局在辽宁、江苏、天津等地,进行土地整理、市政配套建设、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开发以及科技园区规划,构建了区域规划、开发、建设、产品定位、招商、运营、配套设施管理等一系列运营体系。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11、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共促区域协调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今后公司将持续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聚焦主业,推动核心产业发展,蓄力辐射全国。1.3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4. 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 中国制造2025;6.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7. 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8. 现代财务会计;9. 工业投资项目

12、评价与决策;10. 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11. 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4 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5)注重环境保护,设计中注重建设垃圾处理方案,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

13、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5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行业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经营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一主要指标1达产年设计产能万吨/年0.002总扩建厂房面积2160.003总投资资金,其中:万

14、元2000.003.1建筑工程万元302.403.2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1185.003.3土地费用万元0.003.4其他费用万元59.543.5预备费用万元30.603.6建设期利息万元22.463.7铺底流动资金万元400.00二主要数据1达产年年产值万元18000.002年均销售收入万元14890.913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644.714年均净利润万元483.535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38.606年均增值税万元386.007年均所得税万元161.188项目定员人709建设期个月11三主要评价指标1项目投资利润率%32.24%2项目投资利税率%53.47%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5.12%4税

15、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1.80%5税后财务静现值(ic=8%)万元2,353.566税前财务静现值(ic=8%)万元3,406.967投资回收期(税后)年4.328投资回收期(税前)年3.649盈亏平衡点%28.25%1.7综合评价本项目重点研究“钾肥综合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当前钾肥综合利用消费市场的极大需求,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建设有积极的积极促进作用。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且该项目投产后,可以带动本地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三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该项目选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能达到清洁生产水平,

16、项目营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污染治理措施能够满足环保管理的要求,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和安全处置。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产业发展政策,是推动我国钾肥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举措,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综上所述,该项目市场前景看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因此,项目可行且必要。第二章 项目市场分析2.1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2016年,全县

17、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64亿元,比上年增长6.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7亿元,比上年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出口总值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1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9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9元,比上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4元,比上年增长8.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

18、数101.6%。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7.3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8亿元,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146.9亿元,增长20%;出口总值10.5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亿元,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增长8.5%。2018年,将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8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5.35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44.25亿元,增长8.1%。2018年,将

19、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87亿元,同比增长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6亿元,增长0.2%。全县财政支出28.42亿元,增长31.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2.31亿元,增长8.7%。2.2我国钾肥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产业的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中国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当前在国民经济中仍保持着稳定地位,并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全球钾肥综合利用产业格局的进一步调整,我国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发展正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20、”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中国钾肥综合利用工业正处于由大而强的关键转型期。当然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实施,作为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中国钾肥综合利用行业在传统钾肥综合利用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也在进行着一场变革。随着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发布,中国钾肥综合利用行业正式迈进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当中。钾肥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空间从产业发展层面看,钾肥综合利用工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深度融合对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推动信息技术在钾肥综合利用行业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环节的深

21、入应用,将推动生产模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由传统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数据、云平台、云制造、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将催生新业态、新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大环境、消费者需求、成本等多重因素变化影响下,中国钾肥综合利用行业也在逐渐发生新变化,主要分为“创新速度加快”、“消费需求多元”、“智能深度融入”三点:面对我国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发展环境和形势的深刻变化,相关企业须积极把握需求增长与消费升级的趋势,利用好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推动我国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2.3我国钾肥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产品档次的主要动力。

22、钾肥综合利用行业将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加快钾肥综合利用先进生产力建设。主要包括“三大创新”: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产业链整合创新。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将会有力地推进我国钾肥综合利用行业的结构调整,大大提高我国钾肥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水平,提高我国钾肥综合利用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ERP企业资源计划、PD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加快钾肥综合利用企业商品的购、销、存等流转过程,进一步规范企业运作流程,加速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钾肥综合利用行业将逐步适应国际消费趋势的主流,由生产低档次产品向高品质、高档次及

23、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迈进。2.4市场小结综上可以看出,我国钾肥综合利用业及钾肥综合利用产品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市场需求十分旺盛。随着国内外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必将带动钾肥综合利用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拉大。因此,项目正是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产品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前景可观。第 9 页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3.1项目提出背景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钾肥综合利用行业着力推进转型升级,依靠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产品升级,全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运行指标保持增长。为应对

24、国内外钾肥综合利用市场的变化,政府大力推动并加快钾肥综合利用工业转型升级,钾肥综合利用产业产品结构逐步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移,目前高端市场需求激增,钾肥综合利用市场需求上升,供不应求。项目方结合我国钾肥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较好的行业背景、钾肥综合利用等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以及当前项目公司及项目实施地具备多方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提出的“钾肥综合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企业将充分利用建设地资源、能源、人力成本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优势,将该项目打造成当地颇具规模的钾肥综合利用开发生产基地。本次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三明市钾肥综合利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5、具有积极的意义。该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推广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采用的技术成熟,环境零影响,运行费用少,抗风险能力强,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具有明显的投资优势和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恰合时宜且意义重大,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下面这些内容。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生产

26、能力,改变产品结构。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3.2.1有利于促进我国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钾肥综合利用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国内需求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稳定提升,将拉动内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随着

27、现代钾肥综合利用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连续化和高效化已成为现代钾肥综合利用业生产的主要方向,以减少中国钾肥综合利用品生产设备和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而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钾肥综合利用设备和技术,注重消化与吸收,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使钾肥综合利用品生产向创新之路发展。本次项目建设将大力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现代化车间,通过先进的钾肥综合利用加工技术和装备,促进我国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在新时期继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加快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3.2.2提升技术进步,满足钾肥综合利用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搞

28、好钾肥综合利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对于钾肥综合利用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并发挥优势要素,做大做强。三明市XX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钾肥综合利用钾肥综合利用的生产,技术已相当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取得很大的成绩,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弥补我国钾肥综合利用尖端技术的空白,还可有效满足钾肥综合利用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从钾肥综合利用企业来说,生产高端钾肥综合利用既是企业实力的象征,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是钾肥综合利用企业“做精”的战略选择。随着钾肥综合利用行业产品的创新开发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从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开发高档次、高品位、高附加值产品

29、,为行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注重从加工生产向前端设计研发、后端市场终端控制延伸,引导并创造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强高品质产品开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面对一个变化迅速、日新月异、多元化、流行周期短的市场,项目企业将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在充分了解市场的情况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生产效率来生产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快速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先机,从而满足当前市场对钾肥综合利用的市场需求。3.2.4符合中国制造2025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其中特别提出支持战略

30、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生产制造业是国家实施新能源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项目实施符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部署。3.2.5提升我国钾肥综合利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的需要本次项目以节能减排和提升品质为导向,实施多品种、系列化钾肥综合利用研发生产,是与

31、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的高端、高附加值、具有很好市场前景的产品研发制造,公司坚持以产品创新为动力,加快研发高端钾肥综合利用,在产品定位上,本项目将主要向低排放、低能耗、高智能化控制、多功能综合使用、先进制造工艺、人机工程化设计等方向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对推进三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夯实全省钾肥综合利用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根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2.6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国内钾肥综合利用行业的蓬勃发展,项目企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优势资源,深挖潜力提升项目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本次“钾肥综合利用项目”将充分发挥技术

32、领先优势与人才优势,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购置先进的技术装备,采用规模化生产经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全力对钾肥综合利用进行研发及生产,以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企业做大钾肥综合利用的生产主业,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突破。本次项目建设将大力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现代化车间,此举是项目公司长远战略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能量,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3.2.7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本项目除少数的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项目公司解决外,新增员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

33、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将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我国钾肥综合利用及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3.3.1政策可行性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

34、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钾肥综合利用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钾肥综合利用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35、,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重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形成发展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初步建成钾肥综合利用强国。在国家及项目当地政策的倾斜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技、资本、土地、人才等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中介平台、融资体系建设、创新机制、人才引进等方面将有新突破,从而为该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发展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产业链的战略部署,项目建设具备政策可行性。3.3.2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拥有专业研究机构和国际一流技术团队,从理论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形成多种技术路线研究应用体系。本项目产品生

36、产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应用阶段,该工艺适合我国的国情。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项目公司已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队伍,资金实力及人才优势较强。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步伐,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3.3.3管理可行性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3.4分析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的相关产业政策,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建设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的建

37、设项目,有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施,项目符合当地产业规划的工业产业布局建设要求,项目设计可靠合理,是一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可见,本项目的社会及经济评价可行。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第 16 页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选择本项目建设地址选定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经济开发区。将乐县林地面积293.7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5.9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98%,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乡。项目区域所在位置示意图4.2区域投资环境4.2.1区域概况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三明市将乐经济开发区。将乐县(古属延平府将乐县)位于福

38、建省西北部,是历史古县、原中央苏区县、全国科技进步县、文化先进县、省级文明县城,总面积2241平方公里,现辖6个镇、7个乡,135个村、8个社区、8个良种(林果)场。将乐县是福建省最早建县的七个古县之一,也是中国26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乡。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将乐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南坡。富屯溪最大支流金溪将全县分为南、北面积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错落其间。山体多呈南西北东走向,与金溪流向一致,构成西北、东南高,中间低,大致呈西南向东北延伸的山间盆谷。4.2.3区域气候条件将乐县地处中亚热带地区,大陆度54,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

39、兼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雨热同期,干湿明显,受季风及地形影响,常有灾害性天气。县内各地四季起止日期及持续天数差异明显。在低海拔河谷平原地区,夏长冬短,春秋对峙,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随着海拔增高,冬季延长,夏季缩短,气温逐渐降低,气候以温凉为主。4.2.4区域基础条件项目所在区域已实现“八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适合建厂要求。4.2.5区域自然条件将乐县山地面积28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83万亩,毛竹林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2%,林木蓄积量1598万立方米,立竹量4600多万根,是中国南方重点林业县、中国毛竹之乡。全县可开发

40、水电资源31.5万千瓦。已发现的地下矿产有石灰石、煤、铁、萤石、石英等36种,其中石灰石远景储量达13亿吨,居福建之首。4.2.6区域交通区位条件1990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994.88公里,初步形成以3条省道为干线,以县城为辐射中心的城乡公路网络。2006年福银高速公路的开通,形成快速便捷交通网络,经高速公路到福州、南昌250公里;2013将乐火车站正式运营,向莆快速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城郊设有客货两用车站,到沙县在建的三明机场仅20分钟,到福州、莆田仅需1.5小时,到泉州2小时,到厦门2.5小时;西至南昌1.5小时,到武汉5小时。4.2.7区域经济发展条件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41、08.64亿元,比上年增长6.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7亿元,比上年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出口总值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11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9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9元,比上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14元,比上年增长8.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6%。2

4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7.3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8亿元,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146.9亿元,增长20%;出口总值10.5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亿元,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增长8.5%。2018年,将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8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75.35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44.25亿元,增长8.1%。2018年,将乐县一般公共预算收

43、入完成8.87亿元,同比增长4.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6亿元,增长0.2%。全县财政支出28.42亿元,增长31.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2.31亿元,增长8.7%。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5.1总图布置原则1、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理好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交通、人与空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宜于生产的环境空间。2、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用地结构,配套建设各项目设施。3、工程内容、建筑面积和建筑结构应适应工艺布置要求,满足生产使用功能要求。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重视保护

44、生态环境,增强景观效果。5、工程方案在满足使用功能、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价,节约建设资金。6、建筑风格与区域建筑风格吻合,与周边各建筑色彩协调一致。7、贯彻环保、安全、卫生、绿化、消防、节能、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5.2土建方案5.2.1总体规划方案总平面布置的指导原则是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适当预留发展余地。厂区布置工艺物料流向顺畅,道路、管网连接顺畅。建筑物布局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满足生产、交通、防火的各种要求。本项目总图布置按功能分区,分为生产区、动力区和办公生活区。既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又能美化环境。按照厂区整体规划,厂区围墙采用铁艺围墙。全厂设计两个出入口,厂区道路为环形,主干

45、道宽度为9m,次干道宽度为6m,联系各出入口形成顺畅的运输和消防通道。本项目在厂区内道路两旁,建(构)筑物周围充分进行绿化,并在厂区空地及入口处重点绿化,种植适宜生长的树木和花卉,创造文明生产环境。5.2.2土建工程方案本项目建构筑物完全按照现代化企业建设要求进行设计,采用轻钢结构、框架结构建设,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及当地有关文件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整个厂房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强调丰富的空间关系,力求设计新颖、优美舒适。 主要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屋面,符合建筑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车间厂房设有天窗进行采光和自然通风,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的产品。生产车间的建筑采

46、用轻钢框架结构。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前提下,做到结构整体性能好,有利于抗震防腐,并节省投资,施工方便。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通风设计,避免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按照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施工。结构设计方案地基及基础根据地质条件及生产要求,对本装置土建结构设计初步定为:生产车间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结构选型根据项目的自身情况及当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对该区域建筑结构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生产生间拟采用全钢结构。本项目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