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咨国联出品二二三年六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要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建设单位11.1.3项目建设性质11.1.4项目建设地点11.1.5项目负责人11.1.6项目投资规模11.1.7项目建设规模21.1.8项目资金来源31.1.9项目建设期限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31.3编制依据41.4 编制原则51.5研究范围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1.7综合评价6第二章 项目市场分析82.1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82.2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92.3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02.4市场小结10第三章 项目
2、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113.1项目提出背景113.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23.2.1有利于促进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123.2.2提升技术进步,满足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133.2.4符合中国制造2025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133.2.5提升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的需要143.2.6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143.2.7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153.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53.3.1政策可行性153.3.2技术可行性163.3.3管理可行性163.4分析结论17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184.1
3、地理位置选择184.2区域投资环境184.2.1区域概况18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184.2.3区域气候条件194.2.4区域交通区位条件19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21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235.1总图布置原则235.2土建方案235.2.1总体规划方案235.2.2土建工程方案245.3主要建设内容25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265.4.1给排水265.4.2供电275.5道路设计305.6总图运输方案305.7土地利用情况30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30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30第六章 产品方案及技术方案326.1主要产品方案326.2产品质量指标326.3产品价格制定原则3
4、2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326.5项目生产工艺简述33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336.5.2工艺技术流程及简述33第七章 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347.1主要原材料供应347.2主要设备选型347.2.1设备选型原则347.2.2主要设备明细35第八章 节约能源方案36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36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368.2.1能源消耗种类36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36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37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37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388.5.1工业节能388.5.2节水措施388.5.3建筑节能398.5.4企业节能管理40
5、8.6结论40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429.1设计依据及原则42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429.1.2设计原则429.2建设地环境条件42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43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43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44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44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44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459.5绿化方案469.6消防措施469.6.1设计依据469.6.2防范措施479.6.3消防管理48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48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5010.1 编制依据5010.2概况5010.3 劳动安全5010.3.1工程消防5010
6、.3.2防火防爆设计5110.3.3电力51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5110.4劳动卫生5210.4.1防暑降温5210.4.2卫生5210.4.3噪声5210.4.4照明5210.4.5个人防护5210.4.6安全教育及防护52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5411.1组织机构5411.2劳动定员5411.3人力资源管理5411.4福利待遇55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规划5612.1建设工期的规划5612.2建设工期5612.3实施进度安排56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813.1投资估算依据5813.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5813.3流动资金估算5913.4资金筹措5913.5项目投资总额59
7、13.6资金使用和管理62第十四章 财务及经济评价6314.1销售收入及成本费用估算63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6314.1.2产品成本6414.1.3平均产品利润6514.2财务评价65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65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6514.2.3不确定性分析6514.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69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7015.1项目风险因素70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7015.1.2市场风险7015.1.3资金管理风险7015.2风险规避对策70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7115.2.2市场风险规避对策7115.2.3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71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721
8、6.1结论7216.2建议72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版仅供参考或编写过程中格式借鉴使用,不作为实际项目投资使用。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论仅供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作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权和取舍权,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解第 5 页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蚌埠XX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址是安徽省蚌埠1.1.5
9、项目负责人XX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总投资为28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3771.00万元(土建工程为8759.2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2582.00万元,土地费用1500.00万元,其他费用为464.56万元,预备费465.24万元),建设期利息为1029.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3200.00万元。项目建成达产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28880.00万元,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22841.45万元,年均利润总额6130.44万元,年均净利润4597.83万元,年均上缴税金及附加为136.99万元,年均上缴增值税1369.91万元,投资利润率21.89%,投资利税率27.28
10、%,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7.09年。1.1.7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主要为: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本项目总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4816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工程类别工段名称建筑层数(层)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备注1、主要建筑工程主厂房212000.0024000.00包括组装车间、产品装配及检测车间、原辅材仓库及成品仓库办公大楼8800.006400.00包括各部门办公室、培训中心、会议中心、接待中心等科研大楼6600.003600.00包括理化实验室、非金属材料原型实验室、金属材料实验室、模具实验室、研发实验室等员工公寓楼10900.
11、009000.00包括员工公寓、员工食堂、员工活动中心等原料堆场13500.003500.00污水处理池1650.00650.00消防水池1300.00300.00变配电房1160.00160.00其他附属设施1550.00550.00合计19460.0048160.002、公共设施道路硬化及停车场19500.009500.00绿化景观工程14000.004000.001.1.8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资金人民币28000.00万元,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资金140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4000.00万元。1.1.9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从2019年5月至2020年
12、4月,计1年;二期工程建设从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计1年;工程建设工期共计2年。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公司树立了清晰的核心价值观“敬天爱人、自利利他”,以“致力于成为持续学习成长的幸福企业,创意精彩生活”为企业愿景使命。弘扬专业、创新的企业精神,确立 专业化、国际化、精益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恪守“诚实合作、创新卓越、客户导向”的行动纲领。借助多元化的融资结构,依托优秀的人力资源团队,充分发挥集团拥有的创新和快速应变核心能力,利用购并重组、产业整合与管理的专业经验,将企业做大、做强。 公司从创立之初至今,一直致力于打造差异化产品并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棉纺织领域推动产业升级及变革,目前已
13、在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望,吸引了诸多国际知名纤维供应商的关注与合作。多年来采用美国英威达拥有专利的莱卡氨纶系列,出品的弹力纱线已广泛应用于知名高档品牌服装的面料。同时与奥地利兰精公司合作,使用其生产的天丝纤维、莫代尔纤维及粘胶制造高档机织纱、牛仔纱和高档针织用纱。此外,也开始应用具有环保概念的涤纶生产与其他纤维的混纺纱线,并强化与日本东丽公司的合作,开发腈纶保暖针织用纱。 公司所研发的高档纱线,亦同步应用于本集团坯布及面料的生产,对新型面料的应用,亦能紧密的与纱线研发结合,快速实现产业升级及打造国际化产业链平台。1.3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 蚌埠国
14、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4. 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5. 中国制造2025;6.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7. 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8. 现代财务会计;9. 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10. 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11. 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4 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
15、,确保工程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5)注重环境保护,设计中注重建设垃圾处理方案,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5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行业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经营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
16、对工程投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和指标一主要指标1总用地面积亩50.002总建筑面积48160.003达产年设计产能3.1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x/年x0.004总投资资金,其中:万元28000.004.1建筑工程费用万元8759.204.2设备及安装费用万元12582.004.3土地费用万元1500.004.4其他费用万元464.564.5预备费用万元465.244.6建设期利息万元1029.004.7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
17、200.00二主要数据1达产年年产值万元28880.002年均销售收入万元22841.453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6130.444年均净利润万元4597.835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136.996年均增值税万元1369.917年均所得税万元1532.618项目定员人2609建设期年2三主要评价指标1项目投资利润率%21.89%2项目投资利税率%27.28%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37%4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19.93%5税后财务净现值(ic=8%)万元15,655.886税前财务净现值(ic=8%)万元25,594.857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年7.098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年5.99
18、9盈亏平衡点%42.46%1.7综合评价本项目重点研究“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当前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消费市场的极大需求,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建设有积极的积极促进作用。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且该项目投产后,可以带动本地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蚌埠规划的相关要求。该项目选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能达到清洁生产水平,项目营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污染治理措施能够满足环保管理的要求,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和安全处置。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产业发展政策,是推动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
19、利用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举措,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综上所述,该项目市场前景看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因此,项目可行且必要。第二章 项目市场分析2.1建设地经济发展概况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
20、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2017年,蚌埠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550.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9.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5.3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81.3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664.03亿元,增长10.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4.2:44.3:41.5调整为13.2:43.9:42.9。人均GDP46233元(折合6847美元),比2016年增加4378元。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涨幅较2016年回落0.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19万人,失业人
21、员再就业1.9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0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2017年,蚌埠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2.55亿元,比2016年增长14.8%,其中,技术改造投资480.3亿元、增长36.5%,民间投资1164.3亿元、增长9.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8%。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7.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9%。三产中的教育业增长46.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增长22.8%,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15.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36.88亿元,比2016年增长38.2%;房屋销售面积829.89万平方米,
22、增长22.7%;房屋销售额425.61亿元,增长32.8%。2.2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产业的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中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当前在国民经济中仍保持着稳定地位,并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全球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产业格局的进一步调整,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发展正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中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正处于由大而强的关键转型期。当然
23、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实施,作为中国传统支柱产业的中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在传统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也在进行着一场变革。随着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发布,中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正式迈进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当中。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空间从产业发展层面看,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深度融合对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推动信息技术在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环节的深入应用,将推动生产模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由传统
24、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数据、云平台、云制造、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将催生新业态、新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大环境、消费者需求、成本等多重因素变化影响下,中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也在逐渐发生新变化,主要分为“创新速度加快”、“消费需求多元”、“智能深度融入”三点:面对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发展环境和形势的深刻变化,相关企业须积极把握需求增长与消费升级的趋势,利用好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推动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2.3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产品档次的主要动力。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将着力增强自
25、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先进生产力建设。主要包括“三大创新”: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创新、产业链整合创新。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将会有力地推进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的结构调整,大大提高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水平,提高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ERP企业资源计划、PDM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加快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企业商品的购、销、存等流转过程,进一步规范企业运作流程,加速企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将逐步适应国际消费趋势的主流,由生产低档次产品向高品质、
26、高档次及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迈进。2.4市场小结综上可以看出,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业及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产品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市场需求十分旺盛。随着国内外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必将带动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拉大。因此,项目正是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产品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前景可观。第 10 页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3.1项目提出背景 说明国家有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分析项目是否符合这些宏观经济要求。“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着力推进转型升级,依靠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和产品升级,全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规模以
27、上企业主要运行指标保持增长。为应对国内外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市场的变化,政府大力推动并加快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转型升级,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产业产品结构逐步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移,目前高端市场需求激增,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市场需求上升,供不应求。项目方结合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发展较好的行业背景、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等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以及当前项目公司及项目实施地具备多方资源优势的情况下,提出的“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建设项目”。项目企业将充分利用建设地资源、能源、人力成本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优势,将该项目打造成当地颇具规模的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开发生产基地。本次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蚌埠秸秆能源化
28、综合利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该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推广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采用的技术成熟,环境零影响,运行费用少,抗风险能力强,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具有明显的投资优势和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恰合时宜且意义重大,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般从企业本身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及项目对宏观经济、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两方面来说明投资的必要性。包括
29、下面这些内容。企业获得的利润情况。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产品结构。采用新工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越条件和竞争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等。3.2.1有利于促进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国内需求将成为行业增长的
30、重要驱动力。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稳定提升,将拉动内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连续化和高效化已成为现代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业生产的主要方向,以减少中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品生产设备和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而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设备和技术,注重消化与吸收,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提高,使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品生产向创新之路发展。本次项目建设将大力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现代化车间,通过先进的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加工技术和装备,促进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在新时期继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
31、势,是加快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3.2.2提升技术进步,满足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搞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对于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并发挥优势要素,做大做强。蚌埠XX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的生产,技术已相当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取得很大的成绩,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弥补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尖端技术的空白,还可有效满足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生产高品质产品的需要。从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企业来说,生产高端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既是企业实力的象征,
32、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是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企业“做精”的战略选择。随着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产品的创新开发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从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开发高档次、高品位、高附加值产品,为行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产品质量和品质,注重从加工生产向前端设计研发、后端市场终端控制延伸,引导并创造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强高品质产品开发,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面对一个变化迅速、日新月异、多元化、流行周期短的市场,项目企业将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在充分了解市场的情况下,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生产效率来生产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快速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33、,从而满足当前市场对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的市场需求。3.2.4符合中国制造2025 “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其中特别提出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生产制造业是国家实施新能源制造强国
34、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项目实施符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部署。3.2.5提升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水平的需要本次项目以节能减排和提升品质为导向,实施多品种、系列化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研发生产,是与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的高端、高附加值、具有很好市场前景的产品研发制造,公司坚持以产品创新为动力,加快研发高端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在产品定位上,本项目将主要向低排放、低能耗、高智能化控制、多功能综合使用、先进制造工艺、人机工程化设计等方向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对推进蚌埠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夯实全省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根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
35、要意义。3.2.6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国内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行业的蓬勃发展,项目企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优势资源,深挖潜力提升项目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本次“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将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优势与人才优势,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购置先进的技术装备,采用规模化生产经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全力对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进行研发及生产,以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企业做大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的生产主业,延伸企业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突破。本次项目建设将大力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建设设施完善的现代化车间,此举是
36、项目公司长远战略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能量,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适时且必要。3.2.7增加当地就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本项目除少数的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由项目公司解决外,新增员工均由当地招工解决,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收下岗职工与闲置人口再就业,将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此外,项目的实施可带动我国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及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中国综合国力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对于搞活国民经济、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3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3.3.1政策可行性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持续推进企业技
37、术改造。明确支持战略性重大项目和高端装备实施技术改造的政策方向,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推动技术改造相关立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高端产品、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促进钢铁、石化、工程机械、轻工、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研究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计划,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
38、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重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形成发展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初步建成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强国。在国家及项目当地政策的倾斜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技、资本、土地、人才等资源将得到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中介平台、融资体系建设、创新机制、人才引进等
39、方面将有新突破,从而为该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因此,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发展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产业链的战略部署,项目建设具备政策可行性。3.3.2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拥有专业研究机构和国际一流技术团队,从理论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形成多种技术路线研究应用体系。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应用阶段,该工艺适合我国的国情。本项目建设在技术上可行。项目公司已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队伍,资金实力及人才优势较强。项目建成后将紧跟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步伐,不断缩短技术更新周期,对生产各环节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本项目技术水平的先进地位。3.3.3管理可行性本项目将根据项目建设的
40、实际需要,专门组建机构及经营队伍,负责项目规划、立项、设计、组织和实施。在经营管理方面将制定行之有效的各种企业管理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确保本项目按照现代化方式运作。3.4分析结论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的相关产业政策,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建设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的建设项目,有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施,项目符合当地产业规划的工业产业布局建设要求,项目设计可靠合理,是一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可见,本项目的社会及经济评价可行。综合以上因素,本项目建设可行,且十分必要。第 17 页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选择本项目建设地址选定在安徽省蚌埠
41、。项目区域所在位置示意图4.2区域投资环境4.2.1区域概况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总面积5950.7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1.25万,常住人口337.67万人。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蚌埠市幅区属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处于江淮分水岭的末稍。境内以平原为主,南部散落丘陵;地面西北倾向东南,自然坡降为万分之一左右。市区大部分座落于淮河南岸,除市中心有孤立蚌山(小南山)一座外,市的东、南、西部有大小20余座山环绕,在市区44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丘陵山地50平方公里,水面15.3平方公里。地貌主要分平原、丘陵和台
42、地3种。境内平原以黄泛平原为主,另有河间浅洼地平原、含有丘陵的河流低阶地及傍河的河滩地。台地主要分布在沿河以南波状地区,由戚嘴组黄土所构成,分平岗地和倾斜岗地两种。蚌埠丘陵主要分布在市郊淮河以南,为江淮丘陵的北缘。山丘基岩大都经过风化剥蚀而出露,间或有残坡积物,基本不发育,具粗骨性。按地面高度可分为高丘陵和低丘陵。4.2.3区域气候条件蚌埠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的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4.2.4区域交通区位条件综述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完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布局
43、。结合全国城镇体系布局,加快建设蚌埠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化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完善集疏运条件,提升枢纽一体化服务功能。水路蚌埠市地处淮河中下游,水路运输优势明显,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上千万吨。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铁路蚌埠是华东铁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在蚌埠交汇,蚌埠南站为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同时京福高速铁路自蚌埠南站引出。蚌埠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沿线七大客运站之一,站房规模20000平方米,道场共24股线路,设7处500米的长站台,可同时
44、停靠13对列车。已通车的京沪高铁、京福高铁有115趟高速动车组列车停靠蚌埠南站。蚌埠站是京沪线上的一等客站,从蚌埠站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5个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拉萨、西宁、成都、西安、兰州、银川、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南京、南昌、广州、杭州、福州、贵阳、昆明);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近20个沿海沿疆城市(延吉、丹东、大连、秦皇岛、葫芦岛、烟台、东营、青岛、日照、连云港、嘉兴、绍兴、宁波、温州、台州、宁德、厦门、东莞、深圳)。蚌埠南站乘坐高速动车组可以直达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天津、济南、青岛、郑州、南京、徐州、上海、杭州、宁波、武
45、汉、长沙、南昌、南宁、广州、福州、贵阳、厦门、深圳等多个省会城市及沿线重要城市。公路蚌埠境内有京台高速(G3)、宁洛高速G36)、蚌合高速(S17)、蚌五高速(在建)、徐明高速,蚌埠绕城高速(含高铁连接线)(在建)。蚌埠绕城高速公路是东侧的蚌五高速、北部的宁洛高速、西部的京台高速、南侧的蚌淮高速(凤阳县刘府至淮南市曹庵),构成蚌埠中心城区高速大外环。由北侧的曹北大道、东侧的沫凤大道、南部芦山大道以及西面的206国道构成都市区外环。中心城区形成“四横三纵”的快速路格局(四横:淮上快速路、淝河路、东海大道、南外环路;三纵:大庆路、解放路、老山路)。航空蚌埠有军民两用机场仁和集机场,2014年开通民航支线。蚌埠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70公里,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110公里。蚌埠皖北国际机场(4C级)将于2015年第四季度在怀远境内选址建设。4.2.5区域经济发展条件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