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6课时两次鸦片战争固学案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第16课时两次鸦片战争固学案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6两次鸦片战争a分钟,阅读目标并在做题中深化对目标的理解。)1 .通过训练,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2,通过训练,进一步认识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深入理解两次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通过训练,检查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好的知识,发现知识结构中的漏洞,明确课后自主 学习的任务。(27分钟,完成下面的试题,并核对答案。其中无星题为必做题)基础巩固练习,必做题,分钟5-1. (2021广东高一期末)下图为鸦片战争前后英、Eh中之间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据此可 知,英、E人中之间的三角贸易()。A.推动亚欧区域资源优势互补B.导致中国出现大量白银外流C.加快了英国的资本
2、原始积累D.提高了印度国际市场的地位2.(2021 .广东汕头高一期末)下图为中国水师与英国海军在穿鼻洋面上激战的局部画面,原图 选自Basil Lubbock的The Opium Clippers(鸦片船),是西方人的画作。图中的信息本质上反 映了 ()。A.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洋务运动成效十分有限D.中国边疆危机日益加剧3.(2021 .山东聊城高一期末)在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的签订过程中,清朝方面无一例外放 弃使用本国译者的权利,完全听任外国译员占据谈判桌,包揽翻译工作。这一做法产生的影 响主要是()。A.确保了谈判的顺利进行B.维护了天朝上国尊严C中方只能接受英
3、方译本D.清政府建立近代学堂4.(2021 河北沧州高一期末)某学者的文章里写道:”(1842年,鸦片战争双方)初步达成一致 后,愉悦之情就蔓延开了,中国官员大笑着说话。英方请客时,两江总督牛鉴忙着享用樱桃 白兰地。中方请客时,钦差大臣耆英坚持要往英国人嘴里投糖果。”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清 政府官员()。A.国家主权观念淡漠B.注重中外之间的平等交往C.萌发了近代外交观念D.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5,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至此, 主导中西贸易的“广州体系”形成。标志这一体系终结的相关条约的内容是()A.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
4、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B.设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C.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D.立为通商口岸,以便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6.(2021 .山西太原高一期末)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茶业产销的统计数据(单位:万担)。由此可 知()。时间产量内销外销18321837年(平均)260.520060.51861 年312.5202.51101886 年567.46205362.46A.鸦片战争导致茶叶滞销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C.茶叶外销始终占据主导地位D.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7. (2021河南高一期末)19世纪末的学者吴汝纶在深
5、州风土记中对河北一带有如下记 载:“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近来外国布来,尽夺吾国布利。间有织者, 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甚微。”这则材料说明我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A.生产实现了质的变化B.开始使用机器进行生产C.以洋纱为主要原料迅速发展D.出现纺与织分离的趋势8. (2021 山西太原高一期末)下表反映了 19世纪中期中国部分文献对外国称谓的变化。这种 变化说明当时()。文献称谓1842年海国图志称“夷”(“师夷长技以制夷”)1849年瀛寰志略称欧洲各国为“英吉利”“法兰西”1858年天津条约“夷务”演变为“洋务工 称“西洋各国”“泰西各国”A.”天朝上国”心态逐渐改变B.中
6、体西用思想成为共识C.救亡图存,全面学习西方D.民族国家意识正式形成9. (2021 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四洲志是在英国人慕瑞撰写的地理大全择 要译出的基础上,经过林则徐编辑而成的一本关于世界地理的书籍。他在书中特别注意各 国的军事力量和国家的兴衰富强及其根源。林则徐编纂此书的主要意图是()。A.熟知世界概况,开阔视野B.知悉世界情况,维护统治C实现王朝中兴,启迪民智D.崇尚经世致用,学习西方10. (2021 .安徽淮南市.高一期末)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魏源和徐继畲就对英美作如下描 述:“(英国)遇有用兵和战之事,王及官民俱至议会,公议乃行,虽国王不能改:米利坚 合众国,不设王候之号
7、,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材 料表明,两位思想家()。A.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B.主张仿效欧美以发展资本主义C.已成为政治改革的急先锋D.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星级培优练习(基本技能,712分钟) 11.“1840年的这场中英战争与其说是为了鸦片,不如说是为了通商;曼彻斯特比东印度 公司更支持这场撬开中国市场的战争。虽然人们都承认这场战争是不正义的,但为了不让 机器停转,就不能放弃这个诱人的市场。”该言论揭示出()。A.鸦片战争具有反侵略的一面B.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拓展C.英国旨在打开中国市场D.为殖民扩张辩护的立场 12.(2021 .安徽滁州高一期末)
8、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 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 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这一条款中()。A.贸易通商无碍”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实现自由贸易B.派设领事等官,专理商贾事宜,于中国主权完整无不良影响C.“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体现了双边贸易中英平等协商原则D.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13.(2021 .广东揭阳高一期末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货输入总值,1842
9、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 053万元。由于运到中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1846年到1855 年的十年间,除了 1851年、1852年两年外,始终没有达到1845年的水平。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伦敦和利物浦的商界希望:自18421844年签订的条约应予修订中国关税应 予重订;另外,所有的外国人均可进入大多数的港口,甚至可以沿河道和运河深入中国的内 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2-1855年间英国输华商品量变化的趋势,并且说明 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第
10、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分钟,完成下面的反馈表)做错题目的题号原因分析:知识口方法口技能口题意理解口本课时的疑惑是否 解决,解决的途径和 程度如何?疑问情况: 解决口未解决口解决途径:与同学讨论交流口询问老师口解决程度:一般口良好口其他参考答案1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出现巨大贸易逆差,英国 把产于印度的鸦片走私到中国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 印、中之间的单向贸易,不能体现“互补”,排除A项。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在殖民扩张 时代,到18世纪后期,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界,排除C项。印度属于英国殖民 地,受制于英国,
11、英、印、中之间的三角贸易与印度国际市场地位无关,排除D项。2 .【答案】B【解析】材料是对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交战场景的描绘,从画面中明显可以看出近代化 海军对中世纪的中国水师的巨大优势,因此其本质上反映的是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B项 正确;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主要代表有林则徐、魏源等人,A项排除;此时洋务运动尚 未开始,C项排除;D项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3 .【答案】C【解析】材料“完全听任外国译员占据谈判桌,包揽翻译工作”,这使得中方只能接受英方译 本,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自身合法权利的放弃,没有体现谈判进行的顺利与 否,排除A项;清政府的做法不利于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
12、排除B项;清政府建立近代学 堂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除D项。4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842年,鸦片战争双方)初步达成一致后,愉悦之情就蔓延开了, 中国官员大笑着说话”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清政府官员的国家主权观念淡漠,A项 正确;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表述材料无法体现,D项表述发生在辛丑条约签 订之后,均排除。5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乾隆年间“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一口通商格局在南京 条约签订后被打破,选项A正确;选项B涉及协定关税,与题干要求不符;选项C涉及 片面最惠国待遇,与题干要求不符;选项D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此时一口通商格局早已 打破,选
13、项D排除。6 .【答案】D【解析】从表格数据变化可以看出,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量大幅增长,这说明中国已 经逐渐卷入世界市场,故答案为D项;鸦片战争后茶叶产量和销量均有所增长,材料没有 反映鸦片战争造成茶叶滞销,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看不出当时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排除B项;C项中的“始终”说法错误,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7.【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河北一带纺织业生产采用进口棉纱作原料,说明 我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出现纺与织分离的趋势,D项正确;购买和使用洋纱不能说明我国 手工棉纺织业在生产中实现了“质”的变化,A项错误;我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
14、开始“使用机 器进行生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近代手工棉纺织业以洋纱为主要原料迅速发展 与“外国布来,尽夺吾国布利”“利入甚微”等不符,c项错误。8 .【答案】A【解析】海国图志中对外国的称谓为“夷”,这是天朝上国观念的表现,而之后的瀛寰 志略以及天津条约中对西方各国的称呼或者音译或者平等称呼,说明“天朝上国”观念 的心态逐渐改变,A项正确;B项错在“共识”,而且当时洋务运动尚未兴起,中体西用主张 尚未提出,排除;当时主张学习西方器物,而非全面学习西方,排除C项;D项与题干信息 无关,排除。9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在书中特别注意各国的军事力量和国家的兴衰富强及其根源”结合所
15、 学知识可知,林则徐编译四洲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民族危机,维护清王朝统治, 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0 .【答案】D【解析】魏源和徐继畲都描述了英国和美国两国的政治体制,而根据“创古今未有之局,一 何奇也”可知,两人对于西方体制有一定思考,这说明两位思想家在面对民族危机之时,对 君主专制的反思走在了时代前列,D正确;徐继畲的著作主要是地理著作,不是以介绍西 方政治制度为主,排除A;两人是地主阶级,并不主张学习西方制度,排除B;两人并未 将思想付诸实践,排除C。11 .【答案】C【解析】材料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通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战争,意在强调英国 打开中国市场的
16、战争目的,故选C;材料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具有侵略的性质,没有 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反抗,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没有 反映工业革命在亚洲拓展的情况,故排除B;材料是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的客观分 析,并未对殖民扩张进行辩护,故排除D。12 .【答案】D【解析】“贸易通商无碍指英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不受清政府的干涉,其 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排除A项;领事裁判权的取得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完整,B项 错误;协定关税的结果是中国实行低税率,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且是在 鸦片战争中打败中国的基础上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款,不能体现平等协商原则,故
17、C项 错误;条款围绕着打开中国市场这一核心,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故选D项。 13.【答案】(1)趋势:1846年前呈上升趋势,1846年后呈下降趋势。原因:鸦片战争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的“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2)影响;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内地,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推动了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 产生,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解析】第问第小问根据“1842年为426万元;1845年,达到1 053万元。由于运到中 国的棉毛织品销路不广从1846年起,英国输华商品量开始减少”得出1846年前呈上升 趋势,1846年后呈下降趋势。第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原因是英国认为鸦片战争 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而且英国的“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第(2)问根据“中国关税应 予重订;另外,所有的外国人均可进入大多数的港口,甚至可以沿河道和运河深入中国的内 地”可知,主要是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内地,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推动了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的产生,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