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270050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1考古学家严文明教授把中华文明的起源称为“重瓣花朵”格局,中原是花心,周边的文化中心是里圈花瓣,再外围的文化中心是外圈花瓣,构成“重瓣花朵”格局。这一理论反映出中华文明()A起源于旱地农业文化区 B主体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C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D已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模式2据史记记载,“轩辕”所处时代,各个部族相互“侵伐”,轩辕于是习武行兵,征讨好兴不义之战的部族,被各部尊为“黄帝”。黄帝长期“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在行政上“抚万民,度四方”,实现了“万国和”的局面。这反映出()A只有战争才能实现和平 B黄帝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

2、一C交通交往促进民族认同 D各部落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3在夏文化遗址里,出土的陶器在形制、纹饰和器物群的组合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中,酒器比较多。此外,还出土成批制作水平较高的玉器以及石磬一类的乐器。这反映了当时()A文明呈现地域特征 B生产工具注重实用性C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D陶瓷技术有明显进步4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官有政务性职官、事务性职官、宗教文化类职官、军事性职官等,外服官有侯、伯、甸、男、卫、邦伯。据此可知商朝()A国家机构较为完善 B官僚政治成为主流C商王实现权力集中 D缺乏民主传统制约5周代祭奠记载,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

3、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矣,不陈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阶层等级森严 B礼乐制度丰富多彩C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D等级秩序规范有序6据殷周青铜器通论所述,商周的青铜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50类,酒器独占24类,按用途分为盛酒器、饮酒器、煮酒器、贮酒器。这反映了商周时期()A青铜铸造技艺高超 B青铜铸造规模庞大C青铜酒器铸造最多 D农耕经济得到发展7春秋以前,大国作战主要是为了争夺中间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并不倾全力而战,作战时讲究阵形、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战国时期的作战则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给予敌军毁灭性打击,“文质彬

4、彬”的色彩完全消失。这反映出()A儒家主流思想地位确立 B社会转型影响价值取向C礼乐制度影响力的消亡 D新兴地主势力逐渐崛起8“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中国历代善治国者均以治水为重,通过兴修水利、治理江河,人们逐渐在平原地区居住,进而开拓疆土、繁衍人口、发展经济。这指出了()A华夏农耕文明高度依赖灌溉 B治水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关系C水利建设的专业性逐渐增强 D治水深刻地影响了国家兴盛与政权更替9春秋战国时期,赏赐土地制度日益普遍。如晋平公时大夫赵孟以绛县人筑杞城有功“与之田”;魏国名将吴起为西河郡守,悬赏部下能先登秦地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等。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5、)A诸侯国君权力不断加强 B授民授土分封制仍被沿袭C商品货币经济普遍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正在确立10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这反映出两者旨在()A规范统治阶级行为 B变革人才选拔标准C迎合封建贵族诉求 D恢复稳定社会秩序11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斥责梁惠王之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是“率兽而食人”;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D迎合地

6、主阶级政治诉求1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由魏人秦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反映出商鞅的思想属于()A道家 B法家C儒家 D墨家13“秦朝最高的监察官是御史大夫,他单独开府办事。在中央,他领导着御史中丞和侍御史,上督丞相,下察百官;在地方,他通过派往地方的监御史,监察地方行政官员。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称监府,一般不隶属地方衙门”。这说明秦朝()A创立巡视监察制度 B监察体系相对独立C监察官员位卑权重 D官僚政治开始形成14秦始皇通过修建人工道路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据史记记载:“始皇欲游天

7、下,道九原,直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秦始皇修建该道路的主要动机是()A巩固边防,防御匈奴南侵 B控西南夷,增进民族交融C沟通南越,满足皇帝游乐 D发展经济,促进东西贸易15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所反映的秦律中,有一条律令规定:隶臣之妾与其子分家后,谎称其子不是隶臣,那么,这女子将受到“完”刑的处罚。这表明秦朝()A严格维护社会等级 B强化家国同构观念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重视规范官员行为16西汉景帝曾下诏:“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要求郡国守相和其他地方各级官吏所用车马和骑乘的服饰要符合朝廷礼制的规定,地方基层官员严禁不穿官服到处乱走。这一诏令旨在()A明确郡国守相的行

8、政职责 B强调地方官员的教化职能C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限制不断膨胀的王国势力17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后期颁布沈命法:“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捕弗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不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其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辞避法焉。”这表明,武帝后期()A酷吏治国效能减退 B皇帝权威遭受冲击C土地兼并激化矛盾 D官员腐败效率低下1820世纪90年代,在新疆尼雅遗址发现一处东汉夫妻合葬墓,男性墓主右臂绑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还有弓箭、箭簸、短剑鞘等陪葬品。这一现象可以佐证()A西域丝织技术较为发达 B中原军事技术传至西域C中原与西域有交通联

9、系 D汉代丝绸之路较为畅通19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赐予功臣尊崇的地位与优厚的待遇,同时实行奉朝请制度,就是让功臣居家静养,朝廷有事才奉请入朝参与议事,日常不任官职。这些措施()A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促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利于强化君主集权统治 D导致朝廷冗官现象出现20角抵戏是汉代对各种体育活动和乐舞杂技的总称。前汉纪记载,汉武帝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以享外国朝献者。三百余里内人皆观”。角抵戏的出现说明()A角抵奠定古代体育基础 B政府注重体育运动的推广C察举注重文体人才选拔 D汉代活跃开放的社会风尚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685年,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当时许多公田出现

10、“田在草间”的荒凉景象。管仲创造性地制定了“相地而衰征”制度,即在个体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肥瘠不同差额征收土地税。“相地而衰征”共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相地”,二是“均地分力”,三是“与之分货”。“相地”就是测量土地面积(正地),并将土地按肥沃程度分定等级(相壤);“均地分力”类似于今天中国农村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把公田分给农户耕种,扩大各户所占有的份地数量,变集体劳动为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与之分货”,即实行级差地租制,生产者按照土地等级将一定比例的收获物交给国家其余部分则留给生产者自己,以实物税代替过去的劳役税。同时,为了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管仲规定“凡新垦荒地,免交三年租税”。摘

11、编自侯锦超管仲的经济变革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仲“相地而衰征”土地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管仲“相地而衰征”土地改革的积极影响。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

12、拟已。摘编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材料二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1)指出材料一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的最大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秦帝国是如何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高祖时期任命的刘姓诸侯国相基本都是最早加入刘邦集团的将领,地位普遍很高。在刘邦制定“非刘氏不得王”的封王原则时,这类军功阶层极力维护建

13、立于郡国并行制基础上的汉政权。此时所封刘氏诸王大多年幼不能执政,故由诸侯国相、傅代理掌治其国,帮助王国稳定。中央政权与王国间相互协作,为汉初中央政府制定的政令、举措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文、景时期,中央政权与王国间的冲突、诸侯王骄奢不法之事逐渐增加。诸侯国相在中央命令下,从王国内部取得对王国兵权的控制。“七国之乱”后,汉武帝为进一步削弱诸侯王而设立“左官”“附益”“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汉武帝晚年至昭宣时期,诸侯国相的职能与汉郡太守职能渐趋一致。宣帝继位后,“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即重用“通经”“明理”并熟悉政事的大臣为郡国守相,来循吏拊民。此时期诸侯国相在职

14、责上除了监督、辅助诸侯王外,还有着提高地方治理政绩的责任。元帝好儒学,即位后为包括太守、诸侯国相在内的地方官员附加“宣明教化”地方人民的职责。成帝时期,正式提出将相、内史与郡太守、都尉对等接轨,制度上规定相承担王国行政职责。摘编自陈昆、李禹阶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及其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 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根据材料“中原是花心,周边的文化中心是里圈花瓣,再外围的文化中心是外圈花瓣,构成重瓣花朵格局。”可知,中原是花心,周边的文化中心是里圈花瓣,所有文化组成一朵花,说明中华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格局,C项正确;旱地农业文化区是诸多文化中的

15、一支,而非所有文化起源于此,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华文明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及长江流域,排除B项;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出现是在铁犁牛耕产生后,时间显然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C【解析】据材料可知,披山通道的交通,战争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各部族的往来,有利于部族集团、部族联盟乃至民族的形成,形成民族认同、文化认同,C项正确;实现和平之路不是只有一条,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夏朝被视为最早的国家,材料里的万国,指的是各个部族,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认同逐步增强,而非差异,排除D项。故选C项。3C【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夏文化遗址文物表明当时陶器制作、玉器、乐器制作水平较高,

16、这些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当然能折射生产力发展,C项正确;材料未交代夏朝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明,因此,文明呈现地域特征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体现生产工具注重实用性,材料主要反映了夏朝在陶器、玉器、乐器制作行业水平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中未将陶器制作技术与其他时期作比较故而无法得出陶瓷技术有明显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4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商王之下,有着内服官和外服官,且有着相应的职责,说明商朝时期已有比较系统的国家机构,A项正确;官僚政治出现在秦朝,排除B项;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商周时期,有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排除D项。故选A项。5D

17、【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周代不同身份的人祭祀礼仪的不同,对应祭祀物品的贵重程度也依次递减,说明当时的等级秩序规范有序,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周代不同身份的人祭祀礼仪和祭品的差异,能反映社会阶层等级森严,但不是最主要的,这些是由祭典里记载的,说明周代建立了祭祀的典章制度,依法祭祀,因而主要反映的是等级秩序规范有序,排除A项;材料只说了祭祀,未体现周代礼乐制度丰富多彩,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祭祀礼仪,不能体现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6D【解析】青铜酒器众多,说明饮酒之风盛行,而粮食是酿酒的原料,说明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D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商周的青铜器分为四大部,共50类

18、,酒器独占24类,强调酒器在青铜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是不能说明青铜铸造技艺高超,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多,不能得出青铜铸造规模庞大,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在殷周青铜器通论50类青铜器中占24类,不能说明青铜酒器铸造最多,排除C项。故选D项。7B【解析】据材料“春秋以前,作战时讲究阵形、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战国时期的作战则大多是为了歼灭对方主力,文质彬彬的色彩完全消失。”可知,从春秋以前到战国时期,大国作战由讲究阵形、程序、礼节,多少带有“文质彬彬”的色彩到“文质彬彬”的色彩完全消失,说明传统的礼乐制度和信仰遭到破坏。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和社会变

19、革时期,这影响到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与儒家思想主流的确立无关,汉武帝确立了儒家主流思想的地位,排除A项;礼乐制度消亡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反映不出地主势力的崛起,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8B【解析】据“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可得出这强调兴修水利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兴旺,体现出治水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关系,B项正确;水利兴修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但不能证明“高度依赖”,排除A项;材料强调水利建设的影响,而不是其专业性特征,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强调政权更替,只强调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9B【解

20、析】分封制下,周天子给诸侯授土授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或者将领赏赐臣子、士卒土地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封赏显然是周代授民授土分封制的沿袭,B项正确;材料中的吴起不属于诸侯,排除A项;C项错在“普遍”,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10D【解析】先秦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孔子提倡通过德治来治理国家,老子强调通过修养来治理国家,两者都希望国家能够得到有效治理,社会秩序得到稳定,D项正确;孔子强调治理国家采取德治,并没有体现对统治阶级行为的规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才选拔标准,排除B项;孔子和老子是落寞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没有迎合

21、封建贵族诉求,排除C项。故选D项。11B【解析】根据材料“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苛政猛于虎”“率兽而食人”“轻用民死”等信息可以看出,老子、孔子、孟子以及庄子都反对政府过度剥削百姓,认识到统治者要以民为本、爱惜民力,反映出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诸子百家的民本主张,而不是强调思想融合,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C项;老子和孔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B项。12B【解析】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商鞅的思想,主张变法革新,属于法家思想,B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儒家主张施行仁和仁政,与材料不符,

22、排除C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和节俭,排除D项。故选B项。13B【解析】根据材料“他单独开府办事”、“监御史由中央御史系统派生而来,也有专门的官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的监察体系,这个体系独立于行政和军事机构之外,反映了监察体系相对独立,B项正确;秦朝的监察官员是固定的,没有创立巡视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监察官员的位卑权重,排除C项;官僚政治开始形成是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排除D项。故选B项。14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修建直道,大大缩短了中央到边疆的时间,因此其动机是巩固边防,防御匈奴南侵,A项正确;秦始皇设置南海三郡的动机是控西南夷,增进民族交融,排除B项

23、;秦始皇修筑直道的目的不仅仅是满足皇帝游乐,排除C项;直道主要用于政治和军事,因此不会促进东西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15A【解析】据材料“隶臣之妾与其子分家后,谎称其子不是隶臣,那么,这女子将受到完刑的处罚”可知,秦朝法律对社会等级进行了严格规定,说明秦朝严格维护社会等级,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秦朝对社会等级的严格规定,无法说明家国同构观念强化,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秦律中对称呼的规定,与私有财产无关,排除C项;隶臣之妾不是政府官员,排除D项。故选A项。16B【解析】据材料“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可知吏为民师,所以地方官吏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礼制的要求,以教化民众,B项正确;材料并非强

24、调郡国守相和地方官员的行政职责,排除A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才确立,排除C项;材料与限制王国势力膨胀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17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沈命法严苛,官吏发现盗贼而不报告,怕抓不到而被处罚,于是就上下隐瞒有盗贼的现象,从而使颁布沈命法用酷吏来治理的功用效能有所下降,A项正确;材料强调酷吏治国效能减退,“皇帝权威遭受冲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沈命法严苛而导致国家治理能力底下,未涉及土地兼并,排除C项;材料表明酷吏治国效能减退,而不是强调官员腐败效率低下,排除D项。故选A项。18C【解析】据材料可知新疆尼雅遗址的东汉墓葬中发现“五星出东方利

25、中国”的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出自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由此可知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存在着往来联系,推动中原地区文化影响西域地区的织锦文字,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锦护臂的织锦技术,也没有体现内地的织锦技术,不能进行对比,排除A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这些武器设计和材质是出自中原,排除B项;墓葬发现兵器说明丝绸之路出现一定安全问题,不能得出整个汉代丝绸之路较为畅通,排除D项。故选C项。19C【解析】据本题材料“让功臣居家静养,朝廷有事才奉请入朝参与议事,日常不任官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让功臣居家静养,导致功臣没有实权,就是削弱了功臣的权力,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

26、强化君主集权统治,为新王朝重建创造了稳定的政治局面,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实行奉朝请制度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材料做法强化了君主专制而非中央集权,排除B项;“日常不任官职”所以不能说导致官员队伍冗杂,排除D项。故选C项。20D【解析】由材料“以享外国朝献者。三百余里内人皆观”可知,汉代社会对外交往较多,同时表演也对群众开放,这反映出汉代活跃开放的社会风尚,D项正确;体育运动古已有之,“角抵奠定古代体育基础”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给外宾表演并允许群众观看,不能表明政府注重体育运动的推广,排除B项;察举制是选官制度,选拔培养的是国家管理人才,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

27、21(1)背景:井田制趋于瓦解;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2)评价:实质上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调动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拥有更多的对产品的支配权;劳动者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促进了齐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间接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社会的转型。(答出三点即可)【解析】(1)据材料“当时许多公田出现田在草间的荒凉景象”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井田制趋于瓦解;据材料“在个体生产的基础上”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当时铁犁牛耕使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为了富国强兵。(2)据材料“根据土地的肥瘠不同

28、差额征收土地税”“把公田分给农户耕种,扩大各户所占有的份地数量,变集体劳动为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实质上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据材料“实行级差地租制,生产者按照土地等级将一定比例的收获物交给国家其余部分则留给生产者自己”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调动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拥有更多的对产品的支配权以及劳动者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据材料“凡新垦荒地,免交三年租税”可以得出促进了齐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据材料“把公田分给农户耕种”“根据土地的肥瘠不同差额征收土地税”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间接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社会的转型。(答出

29、三点即可)22(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2)(1)政治上:建立和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政务。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管理民众和治安。(2)其他巩固统一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解析】(1

30、)第一小问,关于“秦制”建设的最大特点,由材料一“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可知,不行世官制;由材料“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可知,平政守法;由材料一“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可知,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第二小问,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材料可知,材料中涉及秦朝政治制度的很多观点,不管是哪种具体的观点,本质上是肯定秦始皇的功绩。(2)由材料二“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行政系统表现为: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管理民众和治安。据所学可知,

3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还涉及确立皇帝制度,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政务。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此外,政治制度以外的其他涉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措施包括: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23评析:郡国相是西汉初年分封的产物,自文景到元帝,郡国相的郡守化趋势,是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细化国家治理的必然结果。诸侯国相在西汉“郡国并行”制中具有特殊作用,其权力、职责的变化反

32、映了西汉中央政权和地方诸侯国的博弈、分合趋势。随着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西汉国力逐渐上升,但王国问题亦愈发严重。汉文帝、景帝时期,诸侯国相从王国内部取得对王国兵权的控制;汉武帝时期,进一步限制诸侯国相忠于诸侯的行为;汉宣帝时期,诸侯国相承担更多地方治理的责任;汉元帝时期,明确诸侯国相“宣明教化”地方人民的职责;汉成帝时期,明确规定诸侯国相承担王国行政职责。由此可见,西汉诸侯国相的职责与郡守职责趋同。综上所述,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与大一统局面下君主专制强化和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的趋势相一致。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从内部牵制、分化诸侯王的势力,使得诸侯国的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实现了中央对王国的全面

33、管理,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诸侯国相“郡守化”过程,实际上是西汉中央政府对诸侯国的逐步控制过程,它对于西汉前、中期中央对诸侯国王的权力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解析】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把握题干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其次,结合具体史实论证西汉诸侯国相逐步郡守化。据材料可知,汉高祖时期诸侯国相基本都是最早加入刘邦集团的将领,地位普遍很高。甚至当刘氏诸王年幼不能执政时,由诸侯国相、傅代理掌治其国,帮助王国稳定。到文、景时期,中央政权与王国间的冲突加剧,此时诸侯国相在中央命令下,从王国内部取得对王国兵权的控制权。汉武帝时期,为进一步削弱诸侯王而设立“左官”,如果诸侯有罪,国相不举报会受到惩罚。汉武帝晚年至昭宣时期,诸侯国相的职能与汉郡太守职能渐趋一致。最后,强调西汉诸侯国相的郡守化趋势是在汉代中央大一统背景下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诸侯国相“郡守化”过程,实际上是西汉中央政府对诸侯国的逐步控制过程,它对于西汉前、中期中央对诸侯国王的权力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检测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docx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检测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二轮复习.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配套练习--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配套练习--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检测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大单元一轮复习.docx(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检测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大单元一轮复习.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导学案 -- 高考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导学案 -- 高考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知识清单--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知识清单--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复习笔记-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复习笔记-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巩固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巩固训练-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单元检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单元检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第1讲+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第1讲+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综合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