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4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一人教版.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69250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4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一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4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一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4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一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4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一人教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4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一人教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你眼帘的将是一幅由蓝色、

2、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图案。蓝色是浩瀚的海洋,绿色是广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 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合作探究 智慧碰撞 探究一:什么是生物? 探究二:如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观察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观察可借助哪些工具和仪器? (3)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观察的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3、要及时作好记录。 探究三: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鸟捕食鱼 牛

3、在草地上吃草 大熊猫吃竹叶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利用水、无机盐、二氧碳制造有机物葡萄糖、淀粉等) 2、生物能进行呼吸 鲸呼吸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野牛在晨光中呼吸 小鸟在呼吸- 鱼用鳃呼吸 3、生物能排除生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除 植物通过落叶将一部分废物带走 落叶是植物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向日葵总是向着有阳光的一方 含羞草 警觉的兔子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菜豆的生长 红狐的生长 6.传和变异的特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 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人胚胎

4、初期细胞群 一些单细胞生物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答:珊瑚不是生物,因为它是由死去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 2.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课后小结 生物的七大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课后习题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5、A、海葵 B、恐龙蛋化石 C、电动狗 D、珊瑚的骨骼 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会弹钢琴的机器人 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的特征( ) A 需要营养 B 进行呼吸 C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长和繁殖 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大汗淋漓 D、馒头上长“白毛” 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季节,长出蓬松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出现是由于( ) A:应激性 B:多样性 C:变异性 D:遗传性 6、(威海)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

6、能自由运动 B、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师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入

7、学半年,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习习惯也已初步养成.学生记忆快,但是记忆时间短暂。一部分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明确学案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生这些特点,我们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醒学生注意力切入,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生物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培养学生能运用生物学规范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堂清工作。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期的教学任务主要在七年级生物学下册。下面对教材内容作基本分析: 生物学下册仅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的七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活动,引导

8、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发生和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认同优生和优育。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以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章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本单元并不是单纯地讲人体生物学,而是在讲述人体的由来、人体结构和生理内容的同时,始终将有关人体的内容放在生物圈或生活环境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人体生理或人类活动

9、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本单元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是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题展开的人类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环境生物学等科学的综合。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从人类的起源讲到人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人口的调控,全部内容一线贯穿,层次分明,逻辑性强,知识完整。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活动、STS教育及科学家的故事等活动,加上大量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提高,过程和方法的获取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是人体细胞物质和能量的来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细胞利用,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环境相联系

10、,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本章结合环境、社会去探讨有关营养的话题,而不是仅仅讲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章在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这些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明白查阅资料、进一步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本章加大了探究的力度,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培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技能。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注重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反思。鼓励学生在完

11、成探究活动后,如果发现结论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定要分析原因。本章还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包括讨论、科学探究、观察、演示、评价等。 本章的资料分析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从教材里“部分食物一般营养成分表”中获得或者从教材的插图中获得。这就说明了获取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告诉学生图表、插图、数据等都可以作为资料运用在分析活动中。 本章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能力,使解读图表及数据的能力的训练贯穿在全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同食物取自自然环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科学态度。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食物、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12、。本章内容包括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和空气质量与健康三节。第一节简要介绍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及各器官主要功能。第二节主要了解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问题。第三节则是主要明确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本章的2个资料分析,提供的资料都比较多,对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通过前面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人从生物圈中获取了食物和氧气。但是,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并被细胞利用呢?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是怎样运离细胞的呢?这就需

13、要运输这些物质的结构基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材顺理成章地安排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同时,也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作好了教学铺垫。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血液、血管、心脏和输血与血型4节,每节知识相对独立。血液有独特的组成成分和相适应的生理功能。血管和心脏都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这三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第四节还特意地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和血型作了介绍。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有关输血和无偿献血等知识,并通过介绍无偿献血,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本章要求学生完成两个分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

14、涂片”;第二个实验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尤其是第二个实验,在实验和观察技能上要求较高。此外,读懂血常规化验单,记录不同状态下的心率,为你的家人量血压以及调查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都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血循环发现史,干细胞研究的进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虽不在教材正文之中,但都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些内容都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观念的良好素材,教学中要高度重视。 本章通过课外阅读资料,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知道与血液及血液循环有关的生命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有关科技知识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章的探究活动和练习题都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章还

15、通过问答题、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心家人身体健康,乐于挽救他人生命奉献爱心的高尚情感。还通过发现史、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有关社会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侧重于从尿液形成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方面安排教学内容。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是从生物圈角度引导认识人体产生的粪尿排入到周围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本章通过资料分析、数据处理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概括以及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解释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章还通过课外阅读资料,给学生渗透关爱他人生命,自愿向某些患者捐献

16、器官的情感教育。还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当地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建议,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的教学内容首先从人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然后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最后介绍激素调节。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神经调节;第二部分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激素调节。本章还通过课外阅读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知道与眼和视觉以及神经系统等有密切关系的医疗技术的新进展。本章还通过“探究活动”、“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资料分析”、“实验”等,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

17、能力以及分析、推理、概括、综合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本章还通过练习题、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简介我国科学家率先合成牛胰岛素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其生存和发展一直与自然资源紧紧相依。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还包括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并且后两者的影响更大。本章并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环保知识,而是特别注重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能方面的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懂得原生动物门的特点和原生动

18、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视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点,向学生渗透进化论的思想; 通过懂得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因为: (1)本章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从书本上学习到动物学的知识。按着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通过讲解原生动物的代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使学生懂得最原始的动物所具有的特点,可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重点内容的

19、讲解,还能够使学生懂得到:细胞不仅是构成植物体的基础单位,也是构成动物体的基础单位。然而动物细胞是有别于植物细胞的。对照两者的雷同点和不同点,能够加深对细胞结构的懂得,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3)草履虫尽管是低等动物,但它有着与高级动物一样的营养方法异养。通过实验视察还能够明白,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响敏锐。总结草履虫生理活动特点,对照植物体的生理活动特点,能够加深学生对动物与植物本质特点的懂得。 2.草履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终产物的排出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因为: (1)动物的营养方法与植物的营养方法不一样。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水中的

20、细菌及其它小的生物和腐烂的有机物。这些食物靠草履虫口沟处纤毛的摆动,会合到口沟处的胞口,由胞口进入管状的胞咽,在胞咽的末端逐渐形成食物泡。当食物泡足够大时,就从胞咽处脱落,落入草履虫的细胞质中。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在体内沿一定的方向运行着。最初从草履虫身体的后端向前移动,再从前端向后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草履虫体内的酶,把食物泡内的食物逐渐消化,经消化的食物能够被细胞质吸收,这时食物泡也逐渐地变小。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在食物泡内,顺着细胞质的移动,由身体后端的胞肛排出体外。 由此看来,草履虫全部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与植物体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在讲清草履虫形态、结构的基础上,讲解草履虫营养物

21、质的摄入、消化、吸收及残渣排出的过程。这些内容对刚不久接触动物学的学生讲,是显得繁琐。特别是在一节课上,既要记住一系列名词,又要懂得一套套新的生理过程,确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要求的领域内,深入浅出地讲明其中的概念、特点。 (2)草履虫代谢废物的排出也是学生难懂得的内容。对草履虫体内的两个伸缩泡和它四周的收集管的认识,一些学生容易懂得成平面的结构。教师能够借助于模型或看录像片进行讲解,解释伸缩泡是一种泡状的结构,从字面意思上懂得,它能够伸缩。当收集管收集了细胞内的代谢废物(过剩的水、少量氨和尿素)送到伸缩泡后,伸缩泡逐渐涨大,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表膜小孔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教师在讲课中

22、一定要使学生分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叫“排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学生特别容易将“排泄”和“排遗”相混杂。教师能够进一步讲明:排泄是将细胞内的参与代谢过程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排遗是将食物泡中的消化不了的残渣排出体外,这些残渣没有进入细胞内参与代谢的过程。 3.在显微镜下找到草履虫,并能认识相应的结构,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因为: “视察草履虫”是学生做的第一个动物实验。在显微镜下视察既小又活动的草履虫的确不容易。要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能够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课前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草履虫的培养,预备好具有一定密度的草履虫培养液。教师示范或看录像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效果会更好。注意巩固显

23、微镜的使用。 课时安排: 本章参考课时二课时。 教学预备: 草履虫的挂图,模型。以及草履虫培养液。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引言的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考虑的能力,把讲课与实验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引导考虑,让学生自个儿得出结论。实践证明,这种教法比先讲课后实验的传统教法更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所以,本节课能够这样开始: 首先,教师取出一瓶装有丰富有机质的河水给学生看。接着,请学生从中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下视察。有条件的学校,教师用显微投影仪与学生一起制作一张临时装片,接着与学生一起讨论。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啥生物呢?有植物、微生物,还有动物。

24、教师向学生介绍:我们这个地点看到的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叫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大约有3万多种,散布特别广,有自由生活的种类(海水、淡水、空气中),也有寄生生活的种类。它的体内有些特化的结构,用来保持它的生命和延续后代。下面我们以原生动物中的代表草履虫为例,来研究一下它的形态和结构。 2.关于草履虫的形态的教学,能够这样安排: 首先,让学生用肉眼视察试管中有一定浓度的草履虫培养液。使学生对草履虫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那些个体微小、能够移动的小白点一定是草履虫,它们喜欢集合在培养液的上方。它的形态结构特点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 第二,让学生从培养液的上方取一滴液体,制成临

25、时装片。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示学生:为了幸免草履虫在视野中跑得太快,能够想啥方法阻拦它。为啥要把少许棉花纤维放在滴有培养液的载玻片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视察装片的同时,能够播放草履虫形态的录像片,以关心学生精确制片和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能够请学生把草履虫的形态画在黑板上。 第三,教师能够对草履虫名字的由来,做补充解释;也能够用草履虫的模型进一步定位草履虫的形态或在黑板上对学生画出的形态进行修改,以备讲结构时用。 3.关于草履虫的结构的教学,能够紧接形态进行讲解。教师能够问学生:草履虫的身体是单细胞依旧多细胞?它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结构有啥雷同点和不同

26、点?怎么样证明这些雷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能够结合挂图或自画板图带领学生把草履虫的结构弄清楚。还能够给学生放录像,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草履虫全身布满纤毛,身体一侧有口沟,其旋转运动的特点以及在布满棉花纤维的水中钻来钻去的模样。此外,还能清楚地看到草履虫身体内的食物泡、伸缩泡、细胞核等结构。 讲结构时,应有意识地提示学生:草履虫的原始特点。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别。 4.关于草履虫的生理特点的教学,能够与植物对照地进行讲解。 教师能够问学生:绿色植物是怎么样猎取营养的?草履虫又是怎么样猎取营养的呢?由此来启发学生懂得:自养与异养的概念以及草履虫的捕食、消化、吸收和排出食物残渣的过程。并明确给出排遣的

27、概念。 关于食物泡的形成和移动路线,教师可画板图解释,并请学生用高倍镜视察一个草履虫体内食物泡的移动情况。在视察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问:食物泡的大小是否一样?哪儿的,哪儿的最小?为啥?有条件的学校还能够放录像解释,特别是排遣的过程。教师要告诉学生:草履虫的消化方法是细胞内消化。 关于草履虫的呼吸,教师能够借助板图解释:草履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全部身体表膜进行的。草履虫通过表膜把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渗入到细胞质中。进入细胞质中的氧气有啥作用呢?教师能够启发学生回想植物的呼吸作用。同理,氧气在草履虫体内也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动力。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含氮废物,能够从

28、体表(表膜)排出,也可和大批过剩的水一起借伸缩泡排出。 关于草履虫的排泄,教师能够先组织学生视察位于草履虫身体前后二端的收集管和伸缩泡的运动情况,接着提问:收集管与伸缩泡的关系如何,运动特点怎么样?前后二个伸缩泡的伸缩特点是啥?这样伸缩的利益是啥?伸缩泡中的废物通过啥道路排出体外?啥叫排泄?它与排遣的区别是啥? 讲完上述内容,教师可在黑板上小结草履虫的消化、吸收、呼吸和排泄的过程: 通过上述小结,能够使学生把草履虫的几个生理过程联系起来,便于懂得和掌握。最后来,提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有没有反响?怎么样反响?这是下节课讨论的问题。 第二课时 1.引言的设计: 第二课时开始,教师用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9、图,请学生回想第一课时所视察和学习到的内容及知识。请学生答复:草履虫的形态,前端和后端的区别?内部各部分结构名称?草履虫的消化、呼吸、排泄等生理过程?草履虫在结构和生理上,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在学生答复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能够这样说:草履虫除了在形态、结构、生理上与植物有所不同外,还表现如今它对外界刺激的反响上与植物也不雷同。怎么样视察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响呢?这时,教师能够先让学生自个儿设计一个实验,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 2.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提些问题,让学生边视察边考虑。例如:啥叫应激性?清水对草履虫有没有刺激?草履虫对清水和盐粒的刺激是怎么样反响的?植物对

30、外界刺激有没有反响?动、植物对外界刺激反响有啥不同?最后来,教师要重申: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有反响,这种反响叫应激性。动物的应激性能够使它趋向有利刺激,回避有害刺激。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响要比植物敏锐得多(能够举例)。草履虫对外界刺激是通过表膜上特定的结构感应的。 3.组织学生讨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雷同点和不同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教学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受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3、通过教师指导,利用眼球模型、书中插图,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眼球结构 4、教师设疑,引导学生合

31、作探究,明确眼球成像过程。 5、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3、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4、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几张照片,让同学们说说看到了几张照片都是什么? 二、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 自主学习了解眼球的结构; 考记忆 说出眼球的三个结构名称及其特点; 对对号 将眼球名称对号入座; 猜猜看 下列变化是由眼球哪一结构引起的? 2、视觉的形成 探究: (1)外界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的哪些结构并最终在什么结构上成像的? (2)眼睛是通过哪一结构的调节看

32、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学生汇报 课件展示视觉形成过程 真实的物体与所成的物像有什么差别? 那为什么我们通常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的呢? 明确:视觉形成于大脑。 学习目标二:近视及其预防 1、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 课件展示近视情况,学生概括近视形成的原因 2、怎样矫正? 3、预防近视的措施 “三要”“四不要” 三、分析资料,迸发情感 我国仅角膜损伤致盲患者就有400多万,其中青壮年约占70%,儿童约占15%,这些人只要换上健康的角膜就会立刻复明,但我国每年只能约700人做角膜移植手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同学们我们怎样尽自己所能关爱身边的盲人朋友呢? 四、寄语学生 六月六日是爱眼日!它的设立在于提

33、醒我们每个人要爱护好自己的眼睛,因为它是心灵的窗口,我们只有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才能更好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能够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1.知识方面: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 3.科学价值观方面: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

34、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分成四组,明确组长及组员名单 2.布置调查任务: 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 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 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 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 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小组讨论: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3.每组选两个标题(彼此不重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最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汇报。小组讨论内容每个同学

35、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 设计意图: 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将下一课时的调查内容也纳入本节课,每个小组选做其中两项内容,负担不会太重,再通过堂上的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里将课外阅读()也纳入查阅范围,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引入: 通过大屏幕展示组图: 青山绿水蓝天小鸟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密集的厂房高高耸立的排污烟囱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 教师: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人类在制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

36、个问题。课前同学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先请出我们第一组的代表来发言。 学生堂上展示阶段: 学习活动:由每组选派发言人12人,用ppt展示资料收集结果 第1组汇报: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第2组汇报: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第3组汇报: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第4组汇报: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收集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师生互动:教师可向学生发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生生互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提问 设计意图: 这个环

37、节是学生课前资料收集整理成果的展示,也是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学生学生将课外查找到的资料,以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汇报,在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互相交流。组内可以分工,每人交流一个方面,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堂上教师要提醒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学生在汇报的同时,其他小组也要认真聆听,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质疑或提问,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一些重要的内容点出,引起学生的关注,或者将被学生忽略的内容加以补充。 无论是学生的展示环节,还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环节,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

38、趣引导着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调查问题、收集资料、准备发言的活动中去。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和信息,达到了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师生讨论阶段: 讨论内容: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学生:各抒己见,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或感想 教师: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作起。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敞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完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拉近师生关系

39、,有利于创造学生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结束: 表扬各小组成员作业完成得很好,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下次做得更好! 播放“地球之歌”的MTV,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5 一、 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能力:(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进一步具有收集

40、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 (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 教学重点 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心脏的

41、结构及血液循环的途径;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神经系统的组成等内容。 三、 教学难点 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等内容。 四、课时分配 本册书需要36课时第一章人的由来需要5课时,第二章人体的营养6课时,第三章人体的呼吸3课时,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需7课时,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2课时,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5课时。 五、学情分析 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

42、期生物学学习内容兴趣比较浓厚,但学生生性较害羞,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健康度过青春期。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后进面还较大,实验和学习的习惯较差,应对这些学生多关心、多指导、多督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抓紧教学落实,力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教材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被列为10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 其中第5主题,还把第7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中的人的生殖和发育和第10主题中的“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整合于本单元,使“生物圈中的人”的学习主题更为完整。 七、教改措施 1、认真钻研生物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好导学案,抓

43、好教学落实,每学完一章进行测试,每节课有练习并及时抽查登记反馈调整。 2、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讲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并应用课堂教学媒体及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按大纲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八、成绩分析 期末成绩不是很理想,参加考试160人,及格率0.88,优秀率0.63,平均分80.40。其中两名同学成绩没过30分,有20名同学没及格,综合分排名较靠后。本次考试题较基础,如果加强管理学生,及时做好检测工作,落实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成绩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九、奋斗目标 这学期在开学初制定好教学计划,同时培养学生制定好学期计划,在这学期从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高效的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期末做好复习计划,带领同学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取在期末考试管局排名第五。 十、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人三生殖 第三节 青春期 第一章测试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二节 消化与吸收 第三节 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第二章测试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三章测试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第四章测试 期中 第五章 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