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案模板5篇(部编版声声慢教案).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67579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声慢》教案模板5篇(部编版声声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声声慢》教案模板5篇(部编版声声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声慢》教案模板5篇(部编版声声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声慢》教案模板5篇(部编版声声慢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声声慢教案模板5篇(部编版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模板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感知合作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并体会词人之愁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 情感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学习重点 凄苦意境的深切感受,厚重愁情的深入体会。 学习难点:通过与早期词作的比较阅读,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愁情的厚重。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法学法 知人论世 通过李清照两首如梦

2、令和武陵春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前后期词风的不同。 诵读法 “情境法”教学 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人类灵魂不朽的造化。徜徉诗歌的殿堂,我偏爱易安一人,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易安的词作,易安的世界。 2、知人论世 诵读李清照前后期的三首作品如梦令两首、武陵春,让学生发现、

3、总结李清照前后期词作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读诗词。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悠闲、充裕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此时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词风清新明丽;后期饱经离乱、颠沛凄苦的生活使她的词多写其悼亡之悲、怀旧之思,词风哀婉凄凉。而声声慢写于词人南渡后,笔下流淌的已经不是闲愁。 3、涵咏词韵,走进作品 (1)学生自由诵读,把握词的基调 (2)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诵读,诵读者自己评析为什么会这样处理情感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自我点评中进一步明确词的基调和情感。 (3)全班齐读,把握节奏,情感、,教师做最后点评。 4、合作探究,解读作品: 教师提问:找出你喜

4、欢的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句并作赏析 学生合作探究后展示,教师引导总结。 课堂预设: (1)缘愁选景感悟叠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

5、,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 (2)缘愁选景品意象析愁情 分析“酒”、“风”两个意象: 明晰:酒是“三杯两盏”,量并不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说明并非酒淡、酒少,而是愁浓。“乍暖换寒时候”并非天冷,而是词人的孤单寂寞与凄清。 分析“雁”这个意象 明晰:“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 (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 (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

6、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 (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分析“黄花:这一意象 明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的。“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损,煞,是说憔悴得很。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的。“谁”,指自己。“堪”,能够,经

7、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故花盛,则以乐景衬爱情;花衰,则以哀景写哀情。 分析:“梧桐”、“细雨”两个意象 明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教师总结:“处处景语皆情语”,词人借助一系列意象来表达她浓浓的愁情,虽不见一“愁”字,但字字读来皆是愁。 (3)以愁作结品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愁之内涵

8、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亡国之恨 5、诵读提升 在理解作品之后,再次诵读作品,品味作者浓浓的愁情。 6、拓展延伸 结合你对作品或作者身世的理解,选取本词的相关意象或词语,完成下面的对联。 淡酒怎敌晚风,冷冷清清; _ 守窗酌酒,雁过天寒风愈急; _ 学生当堂完成写作并展示 7、课堂总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9、一代词人有旧居,半世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最后,让我们齐读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8、课后作业: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眼泪和愁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悲怀愁情的诗词,你们知道哪些呢?课后请收集相关写愁的诗句,并作简要的分析。 声声慢教案模板2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体会词人的愁情,不是闲愁,那又来自何处?(了解作者了解历史) 能力目标:如何营造的这种愁情,也就是说我们是如何感知到词人的忧愁的。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去。(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表现) 情感目标:

10、品读作品,品味别人的情感,愁的丰富内涵(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

11、,生活美满和谐。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如一、教材分析 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模块。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12、、体会运用叠字所达到的抒情效果。 2、理解这首词巧妙的铺叙手法,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熟读成诵。 2、在诵读、品味得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三) 情感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丰富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难点 1、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2、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四、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对宋词有了一定了解,也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宋词也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学习诗词。 2、学生对学习诗词缺少自信心,一般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

13、,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岂不知诗歌鉴赏有非大的个性差异,需要学习者认真品味、欣赏。 五、教学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反复吟诵 3、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文本,争取熟读成诵;搜集材料进一步了解李清照。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 听我国的著名民乐二泉映月,创设诗歌学习的氛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介绍作者: 教师:其实对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时我们曾

14、学过她的词,能回忆一下吗? 学生:自由背诵如梦令和醉花阴。 教师: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李清照呢?(点一名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早期生活优越,婚姻美满。父亲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和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他们夫妻流域南方,不久赵明诚病死,接着书画、金石尽失,李清照境遇孤苦。她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始终无安身之所,过者动荡无定的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2、朗诵: (1)自由朗读 要求:找出全词中表现作者心境的一个词“愁”(板书:愁) (2)齐读。要求读出愁苦感。 (3)教师配乐朗读。 教师:我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什

15、么味儿?语调和语速怎样? 学生:语调很低沉,语速也很慢。 (4)再请一名同学起来配乐朗读。(教师评价) 3、赏析课文: (1)、教师:请同学们划出整首词直接抒情的句子。 学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带领全班学生反复读这一句话。) (2)、教师:除了这一句难道就没有了吗? 学生:第一句。 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进行赏析 这三句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凄凉、悲愁。 这三句十四个字被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你赞同吗? 、 连用七组叠词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16、,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 这三句享有如此高的赞誉,只是因为叠词吗? 声声慢教案模板4 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会有感情的诵读词作。方法和过程目标 寻找诗眼,解读意象,把握情景关系,掌握鉴赏诗词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人论世,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教学重点 知人论世结合此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分析词人如何以意象传愁 教学难点 体会词人“一般愁字别样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 导入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位奇女子,她凭一份清高、一份脱俗,独步词坛,光耀千秋。她半世孤苦,却心细如尘;她一生坎坷,却经意执着。她用

17、七十年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中国千万代流传的妩媚和凄婉。她就是李清照。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读她的名篇声声慢。 二、 初读、初味词情 1、 指名学生朗读 2、 同学点评 3、 教师点评,指导诵读 4、 学生有情感的诵读 三、研读、品味词语 (方法一):寻找“诗眼” 思考:词中弥漫的是什么情感?(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明确:“愁”“词眼” (方法二):解读意象 思考: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提示:可以通过这样的句式来回答问题: 我选赏的是“ ”(词句)中的“ ”(意象),它在古典诗歌中往往代表 (意象内涵),如在 (作品名称)中的“ ”(含有选赏意象的诗句)。该

18、意象在本词中的作用是 。 请先独立思考,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五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展示! (设计意图:用已知接通未知。通过明确的学习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诗词的方法。展示阶段,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提升。) 意象探究 a、淡酒 b、秋风 c、过雁 d、黄花 e、梧桐细雨 (方法三):情景关系 借景抒情 直接抒情 (方法四)知人论世 出示幻灯片: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 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 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 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 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 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

19、婚被判刑。 1155年: 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思考:结合作者经历分析愁之内涵 明确: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四、美读,融入情感 五、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 六、师生共同归结鉴赏诗词的方法 1、知人论世 2、找词眼、悟主旨 3、赏析意象 4、联想想象 5、缘景明情 七、小结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20、: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声声慢教案模板5 目的: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声声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课型课时: 品读鉴赏课。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件显示如梦令插图)首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画中的女子端坐在小 舟上,小舟停泊在一片藕花深处,不远处有鸥鹭惊飞。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看到这幅画,你们会想起怎样的诗句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21、鹭。)不错,正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课件显示如梦令板书)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 二、作者及作品风格介绍 (课件显示)李清照其人:李清照(约):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工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 李清照其词: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

22、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词的内容、风格迥然不同。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后期的李清照由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饱经风霜的凄苦生活,其词一变前期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刚刚我们了解了李清照词作的前后期差别,那么,如梦令应该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呢?(前期)不错,它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的情景。这首词让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清照,走入她的

23、作品声声慢,一起来品读她的另一种心情。 三、研习课文内容 1、音读。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它能让我们陶醉。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并在心中默读,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受词作的音乐美。 (课件播放女声配乐朗诵) 2、意读。通过刚刚的听,我们感受了词作的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并体会女词人的思想感情。 3、情读。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课文,把你对女词人感情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 4、这首词表现了女词人怎样的情感?是怎样表现的?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谈谈你的看法!(讨论后作答) (课件显示问题及品读提示) 1、品读词人的感情不能离开词人当时的生活遭遇孤立地谈! 2、可抓住词

24、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3、可抓住词中抒情性的句子来品读! 4、可对比前期的作品来品读! (学生品读,教师引导。) 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 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此句中的“雁”在一剪梅当中也 出现过,因而说雁是“旧时相识”。不过,那时的词人看到雁会想到“鸿雁传书”,会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会勾起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那是一种甜蜜的忧伤。而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

25、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再者,此时的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词中处处体现了这样的感情,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独自怎生得黑”都可以看出。 词中所选择的意象“秋风”“淡酒”“雁”“黄花”“梧桐”“秋雨”都是灰暗、低沉的,从中也可以词人此时的心境。 5、教师赏析名句 (课件显示) 名句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赏析:开篇使用七组叠词来表现心态,奇特而具有音乐美,似“大珠小珠落 玉盘”,可谓“横绝古今”。词作写女词人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

26、觅”开始,可见她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希望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寻寻觅觅”而不得,反被一种“冷冷清清”的孤寂气氛笼罩。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凄凄惨惨戚戚”之情油然而生。仅此三句,就把女词人空虚、凄清、伤感、愁惨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使读者也不禁为之屏息凝神。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赏析:此句用细雨敲打梧桐的响声来渲染凄凉的气氛。“梧桐”这一意象无数 文人曾歌过,它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它带有一丝秋的凉意带着浓浓的相思之情和失意愁绪。而黄昏冷雨绵绵不断地敲打在梧桐上,更让人觉得愁思难断。词人将满腔愁绪融入到梧桐冷雨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让我们无从分辨这点点

27、滴滴的冷雨到底是敲打在梧桐上还是敲打在词人那破碎的心上。 6、小结 (课件显示问题答案) 词作上片用秋风、飞雁衬托自己的孤凄,下片以秋雨、黄花渲染自己的愁苦, 情真语切,集中反映了词人晚年寡居时的悼亡之悲、怀乡之思和孤独凄清的生活感受。 直抒胸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触景生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融情入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四、对比阅读 (课件显示一剪梅并伴有朗读) 请同学们从以下角度对比两首词作。 (课件显示。数字表示出现顺序) 一剪梅 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雁字、西楼、花、水 色调明丽清新 闺愁 离愁 声声

28、慢 晚年寡居时 孤独凄清的生活感受 雁、黄花、 梧桐、细雨 色调灰暗阴沉 悼亡之悲 怀乡之愁 小结:通过对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女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 由此可见,个人的遭遇和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也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她的愁是“春愁”、“闺愁”“相思之愁”,用她自己的话来说那是“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她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欲说还休”的愁,那种愁沉甸甸的、是一种“深沉的愁”。 五、延伸拓展 1、根据你对李清照的了解,试辨别下面两首词作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 (课件显示) 醉花阴

29、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明确:醉花阴为前期之作,写重阳思夫之情。武陵春为后期之作,写 晚年时疏懒、悲伤的心境。 2、(课件显示) 试从题材、语言、所表达的感情这三方面来总结李清照词作的特点。 明确: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这也是婉约词的基本特点。 3、(课件显示) 李清照除了创作婉约词,还有不同于婉约词风的文学作品吗?如有,试举例。 明确:有豪放词,如渔家傲;有诗作,如夏日绝句;还有散文,如金石录后序。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