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4篇 教学设计实施.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266806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4篇 教学设计实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4篇 教学设计实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4篇 教学设计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4篇 教学设计实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4篇 教学设计实施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 一、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阅读课文,感悟雷利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出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准备:开展世纪回望,百年战场的活动:收集有关战争的图片、资料,对战争的残酷性有所了解,扩大学习本课的知识背景,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2、师述导语 :当人类满怀和平的渴望步入21世纪的时候,

2、战争却仍在这个星球继续.愿这些战争的画面能够到此静止、凝固-成为历史。这就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词句,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尽量自己动手扫清障碍。 2、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轮读课文,理解生词意思。 (三)再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 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讨论:秘书长为什么评价他爸爸是一个卓越的观察员? (2) 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 学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要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2) 指名读,评议,练读。 (3) 全班练读第二段,读出雷利与爸爸依依不舍的语气。 (4) 学生自读第三段后,用悲伤的音乐作背景,让学

3、生配乐朗读。 3、学习课文第三段。 (1) 师述:爸爸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了,作为儿子的我怎样呢? (2) 自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雷利的决心与呼吁。注意用上弥漫、威胁、娇嫩、比例失调、制止、充满等词。 (四)齐读全文。 (五)注意书信的格式。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2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封建社会下农民处境有所改善的三个方面,以及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农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封建社会的进步性,以及学生“自读书、自质疑、自求索”的能力。 觉悟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在当时的影响,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封建社会生产

4、力发展的原因。 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农业。 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投影仪、自制幻灯片、自编朗颂材料、琵琶塞上曲选段、教学题卡若干。 “三自一导”式,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读书、自质疑、自求索。 课时。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社会发展常识,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前面我们学习了封建社会的建立,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关知识。 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板书)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页,看看本框第一个标题“从商鞅徕民政策说起”中出现了什么?重点了解“徕民”政策的内容及该政策得以推广实施的社会历史状况。 生:(阅读教材,即“自求

5、索”。) 师:什么是“徕民”政策? 生:“徕”就是招政的意思,“徕民”就是把邻近秦国的三晋的民众招致到秦国去充当劳动力。 师:“徕民”政策在当时的确得到了推广与实施,这与当时什么样的历史状况分不开呢? 生:与当时秦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历史状况分不开。 师:通过对以上史实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建立是促进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板书) 师:请同学们深入思考一个问题: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什么样的客观规律? 生:(小声议论后答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6、师:下面,我们把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进行对比,看看封建制生产关系为什么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历史进步性。(板书) 师:(出示投影)这里,我将两种生产关系的特点以表格形式进行了一番对比。请同学们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消费品的分配形式”三个方面,比较农民与奴隶在社会处境和劳动积极性上的差异。 生甲:封建制下的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可以有一点点自己的土地。而奴隶制下的奴隶一无所有。 生乙:封建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只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地主阶级。而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生丙:封建制下的农民把收获的产品以地租形

7、式交纳给地主后,或多或少可以留下一点产品归自己自由支配。而奴隶制下的奴隶主完全占有劳动成果,他们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师:从以上三位同学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封建制生产关系下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因而劳动积极性也提高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具有历史进步性。由于它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必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文化。 现在,我给大家带来一段配乐朗颂。要求同学们在不看书的前提下,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并作简要记录。(配乐朗颂开始古曲声中,结合教材内容,又涉及到课外知识的一段材料,把学生带入一种浓郁的封建气息中,让学生似乎亲临到封建生产中。) 师:(朗颂完毕,配乐音量

8、渐小,然后关闭)以上材料中讲述了什么问题? 生: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些表现。(板书) 师:根据记录,请谈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农业、手工业、商业、封建城市、行会。(板书) 师:请同学们浏览教材第页,进一步明了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五个方面的表现。 生:(自读教材) 师:刚才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一段配乐朗颂,又了解了书上的相关内容,现在我们将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各小组在通读全篇教材的基础上,各就指定专题看书、讨论、质疑、解疑,各组长作好自学记录,然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自学成果。比一比,看哪个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最短、质量最高。 (教师到各组了解并给予适当指导。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积

9、极地看书、讨论、提问、回答,充分挖掘出教材各专题的内容,五分钟左右各组基本完成任务。) 师:现在,请全班同学交流自学成果。我们采用这样的形式:由每组组长代表本组同学提出问题,请其他组同学回答,大家共同评价。按五个小组的顺序依次进行。 第一组组长:我们小组自学讨论的专题是关于“封建社会农业的发展”。大家在学习、了解了农业发展的状况后,主要提出了两个问题: 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甲:三个方面:第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第二,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第三,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 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生乙: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 生:(第一组组长肯

10、定上述答题正确。) 师:第一小组同学把握了本专题最核心的内容,做到了去粗取精,这也正是我们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至于该内容提到了封建社会农业发展的杰出成果,诸如曲辕犁、都江堰等,这是历史课上学过的,我们不再重复。下面请第二组提问。 第二组组长:我们组学习的专题是“手工业的发展”,共提出三个问题: 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是什么? 生甲:冶铁。 就世界范围来说,封建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的标志是什么? 生乙:冶铁技术的发展。 手工业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丙:手工业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第三组组长评判答题正确。) 师:(肯定第二组成绩,请第三小组发言) 第三小组组长:

11、我们组讨论的专题是封建社会“商业的繁荣”,请同学们回答我组提出的两个问题。 商业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生甲: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 进入封建社会后,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商业领域出现的什么现象是我们特别应注意到的?你能举例吗? 生乙:一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二是“丝绸之路”的开拓等。 生:(第三组组长认为答题正确) 师:(肯定第三小组,请第四组质疑)。 第四小组组长:我们组同学就“城市的发展”一专题,提出问题: 封建城市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生甲:商业和交换活动的发展。 封建城市是什么的中心? 生乙:是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 生:(第四组同学评判认为,答案不全面,要求补充回答) 生丙: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

12、第四组组长:两位同学的回答合起来是第二题的完整答案,希望大家以后看书时,要注意教材的连续性、完整性。 (对第四组全体同学的认真负责态度报以掌声) 师:第四组同学不仅能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对同学们提出较高要求,这充分反映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最后看第五小组的问题。 第五小组组长:我组同学认为在“封建行会的形成”这一内容中,应掌握以下问题: 封建行会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生甲: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行会的定义是什么? 生乙:城市中同行的或手艺相近的手工业者组成的封建组织。 组织行会的目的是什么? 生丙:阻止外来手工业者的竞争和限制本地手工业之间的竞争。 行会的主要成员是什么?他与帮工和学徒之间主要

13、是什么样的关系? 生丁:作坊主;封建性的师徒关系。 行会的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戊:保护比较脆弱的城市手工业,传授生产技术,避免同行的竞争等方面,曾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手工业的巩固和发展。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答案大家觉得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有一点要补充说明:封建社会末期,行会制度对手工业生产的过严规定和限制竞争的做法,束缚了手工业者的主动性,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 师:这位同学补充恰当,今后分析问题应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两分法,既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那么,究竟如何正确评价行会的作用呢? 生:应从两方面评价:既看到其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它曾促进过手工业的发展

14、,又看到其历史局限性,表现在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它又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五种表现。请思考:以上各种表现,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看书第页本框题最后一段课文后,集体回答。) 生:(齐读)由于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制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比奴隶社会有了显著提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学习了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本课的难点,即要求大家能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规律来认识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因。生产力发展的五种表现,尤其是农业的发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下面,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板书提示,结合

15、各小组的学习讨论结果,迅速复习本框内容,最后,我们将在知识竞赛中检测谁的知识掌握得最多。 生:自由复习本节课内容。 (推选一名学生担任主持人,配合教师组织一场男女生知识对抗赛。竞赛结束后,宣布竞赛结果,给获胜方以精神奖励,并给负方布置任务,整节课在全体学生的掌声中结束。)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另外,在本教学设计中,围绕“亲情”这个主题,通过扩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

16、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从小到大,你都收到过哪些礼物,是谁送给你的呢?(学生畅谈) 这些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它们将陪伴着你度过快乐的童年。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也和你们一样,收到过很多亲人的礼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就是礼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给同桌听一听,让同桌指出自己的不足,并根据同桌的评价再读课文。 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听。 (教师相机指

17、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并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短小浅显,易于朗读,易于理解,因此,课堂上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而应放手让孩子们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班级赛读,评选班级“朗读能手”。 质疑、讨论: ()“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每节诗的内容展开讨论,教师相机指导,让学生领会每件礼物寄托着家人的关爱和期盼,也知道“我”从每一

18、件礼物中所领悟到的生命的灵动,时间的宝贵,自然的秀美,知识的广博,世界的精彩。) ()为什么把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的礼物比喻成“春雨绵绵”,不比喻成夏雨或秋雨呢? (引导学生明白,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播种希望,才能有所收获。亲人送给“我”的礼物中包含着亲人对“我”的期望和深切的教诲,它们就像“春雨绵绵”无声地滋润着“我”的心田,引领着我一步步成长。) 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评选“背诵能手”。 回忆一下亲人们平日里对你的关爱,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说一段话,把你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 (自己练说,小组内说,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引导

19、学生质疑、释疑,掌握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另外,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含而不露,使学生在读、思、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亲人的关爱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那我们如何回报亲人的爱呢?读一读下面这篇树的故事,把你的感受跟大家说一说。 小组讨论:()你们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如果你要送给亲人们一件礼物,你会送什么? 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阴里打个盹儿他爱那棵树,那棵树也爱跟他玩。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了,不再来树下玩了。 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

20、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不再爬树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这样你就有钱了。”男孩手舞足蹈,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男孩摘了苹果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树很难过。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抱歉,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树心满意足地看着男孩的背影,然而,从那以后,男孩再也没有回来。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回来了,树雀跃万分。树说:

21、“和我一起玩吧!”“我很伤心,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让自己悠闲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划多远。”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他划船而去,很久没有再露面。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又回来了。 树说:“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没法给你了。没有苹果给你吃”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牙去咬了。” “没有树枝给你爬” “我老得再也爬不动了。” “我实在什么都给不了你了我惟一留下的就是我的枯老的根了。”树流着泪说。 “我实在再也没有什么需要了,只是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经过了这些年,我太累了。”男孩回答道。 “好吧,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地方了。来吧,坐

22、在我身上歇歇吧。” 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年幼时,我们喜欢跟妈妈和爸爸玩当我们长大后,我们离开他们只在当我们有求于他们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才回家。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一如既往,有求必应,想方设法让我们开心。 (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五、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内容,独立完成。 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读一读,背一背诗歌。 参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写一写你读了树的故事后的感受。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4 教学要求: 1、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学习课文中的相似小节。 2

23、、懂得萝卜、白菜、西红柿和马铃薯的食用部分,知道不同的蔬菜的食用部位是不同的,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勤于观察的教育。 3、学习区分:“不好吃、不能吃、最好吃”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4、进行仿写练习,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教扶放,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相似小节,知道不同的蔬菜的食用部位是不同的。 2、进行段的仿写练习。 3、辨别词语的意思,并学习用“带着”“跟着”说话。 教学难点: 1、通过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课文。 2、进行段的仿写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九课熊妈妈收菜的生字,通读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小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复习

24、: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二、从扶到放,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学习第一节 1、过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听老师来读课文的第一节。 “菜园里的蔬菜都长大了,熊妈妈带着小熊去收菜。” 出示:熊妈妈带着小熊去收菜。 练习:问:“带着”可以用什么词替换?(领着) 读一读 能否说:“小熊带着熊妈妈去收菜”?为什么? 应该用哪个词来表达?(跟着) 请用“带着”、“跟着”各说一句话。(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2、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跟着熊妈妈去收菜呢? 听录音,看课文,熊妈妈带着小熊都来到了哪里? 生:回答 板书:萝卜、白菜、西红柿、马铃薯(四幅图) (二)、学习第二节,掌握学习方法

25、1、过渡:在收菜过程中,小熊都增长了哪些知识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二小节 2、集体读第二节:数数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1)熊妈妈和小熊走到什么地方?熊妈妈干什么? 2)小熊要怎么样? 3)熊妈妈说什么? 4、根据以上问题引读,板书:叶子、根(最好吃) 5、学习了第二节,你懂得了什么? (三)、归纳学法,小组学习第三、四节 1、刚才,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学习第二节的? 2、按这样的学习方法,四人小组学习第三、四节,并同时完成第43页上的填空1-3题。 3、请二位同学上来,完成第三、四节的板书 4、分别请两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演示学习成果,并派代表给全班同学引读。 (四)、学生独

26、立学习第五节 1、学生自学,完成填空第4题 2、请一个同学上黑板完成板书,并带领大家学习 三、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老师想考考你:这里有三个词:“最好吃、不好吃、不能吃”他们在使用时有什么区别? 2、是啊,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蔬菜,他们的食用部位也各不相同。 四、课外扩展 1、你们知道还有哪些蔬菜,它们分别吃什么部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蔬菜图 2、你能照课文继续编故事吗? 四人小组仿写练习 全班交流 3、课外阅读 长颈鹿的家P60 9、熊妈妈收菜 小熊(图) 熊妈妈(图) 萝卜 (图) 叶子 根(最好吃) 白菜 (图) 根 (不好吃) 叶子 西红柿(图) 叶子 (不能吃) 果实 马铃薯(图) 果实 (不能吃) 块茎(才好吃)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