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语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语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docx(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十篇(语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本文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但所说明的对象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文章内容并不深奥。授课过程中,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1、知识目标: 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弄清“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 收集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文意,通过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能够理清本文的
2、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揣摩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3、情感目标: 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自读和点拨相结合。 幻灯片。 1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揣摩
3、语言,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20xx年11月份,我国多家媒体曾转载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操纵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隆人的秘密实验。他们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当年2月份夭折的10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选自20xx.11文汇报)消息披露后,克隆技术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今天,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板书文题) 设计(二):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
4、便从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广大?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两栖 2、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繁衍 相安无事 3、克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5、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计时阅读,然后小组组长代表本
5、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教师作总结发言,以历时最短、概括较准确的小组为优胜组。 明确: 1、nn pi ti chn ch j zhu q 2、繁衍(yn):逐渐增多或增广。 相安无事:相处没有冲突。 3、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勾勒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为我们介绍了中外科学家所进行的克隆实验及实验进展情况,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克隆绵羊多利”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反响。 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
6、、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这一突破意味着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危害于人类。 5、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 学生精读课文,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 多媒体显示: 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
7、了哪些说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学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处,另选几位同学作补充或纠正。 明确: 1、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2、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解释和引用。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作解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
8、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采用了时间顺序。小标题“克隆鲫鱼出世前后”显示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这样便于勾勒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教师对学生交流的情况作评价,对不当之处应予以纠正。 教师提示:关于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应考虑如下一些内容:第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一条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
9、、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以此来看,关于“时间顺序”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那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条线索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第二条线索体现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家们的追求精神,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四、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仔细体会。 生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
10、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生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生3:“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生4:“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选两位同学谈体会。 五、学生自由问答、质疑、释疑 学生争论的焦点在于文章最后一段。文章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
11、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完善自己的观点看
12、法。 六、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有关克隆的文章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2、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500字左右。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 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体会到“父亲”的爱 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情感目标:培养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小生命,要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意识和初步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生字。 2、难点: 从父亲和“我”的对话中体会“父亲
13、”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 心愿,从小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共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能说出几种小鸟的名字?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鸟的文章.(齐读课题) 3、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到下面的“树叶”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读一读。 4、齐读带拼音的字。 5、学习“蒙、喃、味、浓、腾、猎、黎”7个生字 重点读准后鼻韵母的字“蒙、浓、腾”,“腾”是后鼻音(提示:“腾” 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 “蒙”字有几个读音等, 6、齐读生字及它们的组词(幻灯片显示)(1-6共8分钟) 7、学习“并,夜,
14、喜,重,味,轻,刻,群”8个生字 学习的内容:读音、偏旁、结构、换偏旁、加偏旁、注意写法、组词 (12分钟) 8、指导写字(我会写) (1)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2)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 (3)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4)其他字,重点说“夜、味、轻” “夜”右边是“夕”加撇,“味”强调“未”与“末”,“轻”强调“车”变为偏旁时的笔画顺序。(共15分钟) 9、课件显示飞快闪过的没标音的生字及组词,检查学生刚才的生字学习情况并巩固对生字的认识(开火车读) 10、摘枫
15、叶(我会读)(9-5共5分钟) 第二课时: 1、导入: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解说,引导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在欢快的鸟语 声中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同时将学生带进课文,提出疑问:“我”和父亲走进树林里,他们做了些什么?父亲和鸟又有什么关系? 2、学生带着疑问读1-4段(齐读) 3、文章一开头就说父亲是(学生回答),教师复述故事,同时范读第三段。 4、“雾蒙蒙”在雾蒙蒙的天气里也能看得清 你看到过雾蒙蒙的天气吗?在雾蒙蒙的天气里看东西是怎么样的呢? “树林边”不用走进树林用眼睛望,用鼻子闻就能知道有不少的鸟。 结论:父亲对鸟非常的熟悉。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请学生喃喃地说一说父亲的话。(全班将1-4
16、段读一次)(1-4共10分钟) 5、父亲望了望,闻了闻,就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了,可是我却.父亲真是神 了, “我”就站在父亲的身边,却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听见一只鸟叫。可见,父亲平时对鸟的观察和了解,父亲很喜欢鸟。他是怎样知道树林里有不少鸟呢?请同学们齐读下面的段落(一直读到“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然后告诉老师,从哪些句子或者词语中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回答) 6、父亲说话很轻,为什么?(父亲爱护小鸟,怕惊动它们)(请学生轻轻地读一 下父亲的话) 7、可是这时“我就提出了疑问:鸟也有气味?”父亲是怎样回答的呢?同学们 一起来读读父亲的回答。 8、动手的理解“焐”, 用热的东西接触凉的东西,使它
17、变暖 (我手很冷,你的脸让我焐一下好吗?用自己的手焐一下脸吧。)热腾腾的真舒服,指导用“热腾腾”这种ABB形式的词来说一说。你看到过什么是热腾腾的呀?(热的饭 菜,刚烧开的水,刚出炉的包子?)那时热腾腾的气味,你一闻就能感觉到了吧,同样的,小鸟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父亲就闻到了小鸟的味道了,原来如此! 9、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小组读作者旁白,一小组读父亲的话,一小组 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5-6共10分钟) 10、父亲对小鸟实在太了解了,同学们再往下看,找一找,还有那些方面体现父 亲对小鸟非常了解的。(学生回答) 11、“我”和父亲在聊天的时候,小鸟还是藏
18、在树林里,可是当父亲说“听,鸟 要唱歌了”,小鸟就开始唱起歌来,父亲对小鸟真了解。父亲还知道“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而“我”为什么说父亲这时也是最快活的呢?(学生回答)小鸟们成群地站在枝头上,面对着初升的太阳尽情地歌唱。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好像在跟我们分享它们喜悦的心情。此时的小鸟是快乐的,树林是快乐的,父亲更是快乐的,他为小鸟的快乐而快乐。 12、指导学生用“快活”说句子。 13、父亲知道鸟儿最幸福的时刻也是鸟儿最危险的时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父 亲是一个如此爱鸟的人,你们能体会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吗? 抄多音字:中zhng中心zhng 14、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9、”? 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 “我”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对小鸟产生了喜爱之情。“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他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同学们,父亲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你们能做到吗? 1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部分。(教师读旁白,两组学生读父亲的话,两组学生读小作者的话)(10-15共15分钟) 16、分角色朗读全文。两组读旁白,其他两组的男生读父亲的话,女生读小作者的话。 17、作业:(16-17共5分钟) 1、抄写二十九课生字
20、2、组词 3、预习语文园地七 4、家听二十九课生词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
21、,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二)引导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
22、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三)讨论下列问题: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
23、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亻台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
24、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声母“zh ch sh r”,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4个声母“zh ch sh r”。 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奖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抽读声母卡片:“z c s”及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把你们的老朋友给带来了,还认识它们吗
25、?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出示苹果卡片) 2、指名读,读对的奖给他。 “z c s”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平舌音)“zi ci si”我们又叫它?(整体认读音节)。 3、齐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老师给大家一个奖励,讲个故事好不好? 出示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初步感知“zh ch sh r” 1、师: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是什么时候? 生:日出时。 师:对,这就是“日出”的“r”(相机出示卡片“r”),图上有哪些动物? 生: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 2、师:对,这就是“狮子“的“sh”(相机出示卡片“sh”),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 生:想要吃小猴。 3、师:对,这就
26、是“吃小猴”的“ch”(相机出示卡片“ch”)狮子吃到小猴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树上的小猴用一根树枝把这只小猴救上了树。 4、师:对,这就是树枝的“zh”(相机出示卡片“zh”),这几个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4个声母,教师板书课题。 (三)借助语境歌学好“zh ch sh r” 1、学习语境歌。 师: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听一听吗? 老师范读儿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想学一学吗? 师生共同读儿歌。 2、联系表音表形图,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 小组学习 (1)师:小朋友读得真好,其实你们刚才在朗读语境歌的时候,已经把“zh
27、i chi shi ri”都读准了,如果老师让你们单独来读这4个声母,能读好吗? (2)学生自由练习读。 (3)指名读。 (4)师:说说在读字母时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对,在发这几个字母时舌头都要往上翘,所以叫翘舌音,它们都是声母,发音时声音要轻而短。 (5)师范读。 (6)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读(跟老师读、分组读、开火车读),提醒学生发音时要轻而短。 做游戏“看谁听得清”(比较“zh ch sh ”同“z c s”的发音) (1)老师读一个字母,其他学生举相同读音的卡片。 (2)让学生找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一个读,一个举卡片。(有勇气到台上来的学生奖给他大苹果) 看谁记得
28、牢 (1)师:“zh ch sh r”小朋友都会读,那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来记住它们呢? (2)同桌交流,讨论。 (3)指名回答。 (4)出示表音表形图,联系图来识记。 (四)教学“zhi chi shi ri” 1、教学zhi chi shi ri的读音。 (1)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一下子就把“zh ch sh r”给记住了,看来今天的新朋友大家又交上了。“zh ch sh r”又交上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大家请看。 (2)出示:zhi chi shi ri (3)师:谁会来当小老师读一读? (4)指名读。 (5)小结:这叫整体认读音节,“i”不发出声音,读时比原来的声稍响一些,长一些。
29、(6)集体练读。 2、练习四声,出示:zhi chi shi ri及它的四声。 (1)师:老师给它们分别戴上了帽子,谁能认出来? (2)自由练习,同桌检查。 (3)指名读。 (4)选音组词。 (五)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又交上了几个新朋友,高兴吗?想一想写一写呢? 2、出示四线格,师示范“zh r”的写法。 3、学生书写,愿意写几个就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4个声母,不仅认识了它们的形,读准了音,还学会了写,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这一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30、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科书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画一画、摆一摆、圈一圈”等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因此,教学时我会充分利用主情境图中提供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逐步形式对“倍”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义,99%的学生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并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98%的学生会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倍”虽然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倍”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学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年级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爱玩、好动
31、,接受新鲜事物快,又敢于挑战自己和他人。因此,教学时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求异思维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 学习目标: 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竖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经历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竖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倍”的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 学习准备: 教师:课件、15个圆形磁扣。 学生:作业纸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我们一起玩个拍
32、手游戏。 老师拍2下,请你拍出3个2下,要让老师一下就能听出你拍的是3个2下。 (拍完后师提问:你拍了几下?) 生:拍了6下。 老师拍3下,请你拍4个3下。 师:同学们敏捷的思维表现,迎来了许多快乐的动物,(板书:快乐的动物)它们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数学知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生鼓掌,课件显示主题图。) 学生的自主参与是课标关注的主要理念之一,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以“拍手游戏”的情境入手,通过拍出“几个几”,既复习了旧知,巩固了知识去,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枯燥乏味的思想,变为玩中学的理念,为后面环节的学习做良好铺垫。 二、
33、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快往这看,请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都来了哪些小动物? 生:鸭子、松鼠、孔雀、猴子、小鸟、和小鸡。 师:观察的真仔细,请认真的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只?并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书第70页“数一数,填一填。”相应的方格中吧。(课件出示“数一数,填一填。”相应的内容。) 学生开始统计动物的只数,老师巡视指导填写,指名汇报交流。 师:写完的孩子请用优雅、帅气的坐姿告诉老师。谁来说一说答案? 生:小鸭子有6只,小鸟有12只,猴子有3只,孔雀有1只,松鼠有2只,小鸡有8只。 学生汇报时,其他同学加以确认后教师板书动物的只数。 通过“
34、数一数、填一填”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体会“倍”的意义。 (1)画一画。 师:同学们数得非常认真!在这些小动物里就数猴子和鸭子最调皮、最机灵了,它们向同学们发起了挑战,敢于接受挑战的孩子请坐直。请看挑战内容。 (课件显示:如果3只猴子,用3个圆圈来表示,6只鸭子,用6个圆圈来表示,请试着画一画并且一眼就能让我们发现鸭子的只数和猴子的只数之间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拿出本子动手画一画吧,比比看谁画的又快又明了。 学生在本上画,教师巡视并指导,同时找一名画的快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 师:画完的同学请用坐姿向老师示意。请看我们班这位小老师画的,你认为他
35、画的怎么样? 猴子: 鸭子: 生:很清晰,整齐。 师:如果你也是这样画的请自己鼓鼓掌。谁能说一说鸭子的只数和猴子的只数之间关系? 生:鸭子的只数比猴子的只数多3只。 生:猴子的只数比鸭子的只数少3只。 师:你们可真是火眼金睛呀,鸭子的只数与猴子的只数除了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外,还有一种神秘的关系。 (2)圈一圈。 师:同学们,看,猴子有3只,我们把它圈在一起(边说边在黑板上圈),看作1份,也就是几个几? 生:1个3; 师:鸭子有6只,6里面有这样的几份呢?请用你灵巧的小手试着圈一圈吧! 一生黑板圈一圈,其他生练习本上完成。 师指黑板图问:你圈出了几份? 生:我圈出了2份。 师:他正好圈出了2份,说
36、明鸭子的只数里有二份猴子的只数那样多。也就是说6里面有2个3。(板书:6里面有2个3。)这时我们就说:6是3的2倍。 师:6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 生:6代表的是小鸭子的只数,3代表的是小鸭子的只数。 师边听汇报边板书。鸭子的只数猴子的只数 师:既然6是3的2倍,6又代表的是鸭子的只数,3代表的是小鸭子的只数,所以我们说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板书生齐读: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 师:我们刚才3个一份,3 个一份圈,实际上就是看6里面有几个3对不对? 生:对。 师:那我们怎么列式呢? 生:63=2 师:2是指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因为“倍”不是单位名称,它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算式中的得
37、数后面不写“倍”字。 师:你们知道除法算式里的6、3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谁想当个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生:6表示鸭子的只数,3表示猴子的只数,2表示鸭子数是小猴的2倍。 生:6表示6只鸭子,3表示3只猴子,2表示鸭子数是小猴的2倍。 师:说得真清晰。同学们,鸭子的只数与猴子的只数之间这种神秘的关系,现在你们知道了吗? 师:对,它们的只数之间还有倍数关系,即: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2倍。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
38、求知的积极态度;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等活动,让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从而在玩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3、加深对“倍”的认识。 师;松鼠和小鸡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能干,它们想挑战同学们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掌握得怎么样?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样的!请看挑战内容,一起读一读。(课件显示:小鸡数是松鼠的倍。 请“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 师:同学们请用你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吧。完成后同桌两人1组,互相说一说做法。 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听? 生1:我用2个圆片表示小松鼠的只数,用8个圆片
39、表示小鸡的只数。我先把松鼠的两个圆片圈起来,然后再2个2个地把小鸡的8个圆片圈起来。我发现8里有4个2,所以我知道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82=4。 师:和他办法相同的同学请举手。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2:我先画了2个星星表示小松鼠的只数,又画了8个小星星表示小鸡的只数。我把8个小星星每2个分成一组,我发现能分成4组,我知道了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82=4。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倍”,看,鸭子数是猴子的几倍?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生:除法算式。 师: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决。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小动物们可
40、不太相信,它们出了两道有关倍数的题想考考同学们,请看内容:(课件显示:“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的内容。) 师:一起读一读要求和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做对吗?打开书第70页最下面动手开始吧!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交流。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生:松鼠有2只,我画2个三角形,把它们圈在一起,看成1份,也就是1个2,鸭子有6只,我画6个三角形,2个一圈,圈了3份,6里面有3个2, 63=2,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 师:老师真佩服你的语言组织能力!掌声送给他!如果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请你这样坐(老师示范坐直的姿势)。 师:谁来说一说下一题的做法? 生:孔雀有1只,画1颗五星来表示,把它圈起来,看成1
41、份,猴子有3只,画3颗五星来表示,1个1个的圈,圈了3份,3里面有3个1,,31=3,猴子数是孔雀的3倍。 师:说得非常清楚,看来你已经和倍交成了朋友,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请为自己鼓鼓掌! 在这一环节中,力求实现教学由“扶”到“放”的过程。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解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活动中加深对“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寻找倍数关系,拓宽思维。 师:在这些小动物中,还有一些动物的数量之间也存在着倍数关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试着说一说。 生1:小鸟的只数是小猴子的4倍,123=4。 师:你还能说出除法算式来,真了不起! 生2
42、:小鸭子的只数是孔雀的8倍,81=8。 师:看到同学们敢于发言,善于提问的学习态度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这样,同桌2人一组,一个做老师提一个有关倍的问题,另一个做学生来回答,如果有困难请举手问老师,说完后请坐直,比比看哪一组的速度快!开始吧! 本环节完全“放手”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操作,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学生考学生,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练一练”第1题。 师:同学们出色的表现,又迎来一些小动物,我们一起去看看是谁来了? (课件出示书第71页练一练的第1题。)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幅图中有8只老鼠,4只小猫,求老鼠是小猫的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