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7篇2.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260161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7篇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7篇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7篇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7篇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7篇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结合实际熟悉长度单位千米,熟记1千米=1000米。 教学步骤 一、通过观看等实践活动为新授学问作好预备。 教学前可利用课外活动、队活动等时间进展一些观看度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学问。A参观车丫和码头,看看汽车、火车和轮船的航运里程票价表。B观看大路的里程碑,并从这块里程碑直到下块里和碑,实地观看100米-5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体会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C测量操场四周的长度(或跑道的长度),算一算要绕几圈(或直几个来回)才是1000米。这样使学生对“千米”的长短有初步的了解。 二、复习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

2、、口答: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于几厘米。 3、填括号(说一说推理过程): 2米=( )分米 50分米=( )米 6厘米=( )毫米 30厘米=( )分米 7分米=( )厘米 80毫米=( )厘米 三、新授 1、 导入新课 量比拟周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单位;量课本的长、宽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教室的长、宽可用米作单位;那么 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适宜呢?这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新学问。 板书课题:千米的熟悉 2、 联系实际,初步熟悉“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长吗? (2)出示运动场遗产示意图,引导学生观看并想象:运动场的跑道

3、,一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约是1000米。 (3)推出“千米”概念,提醒进率。 A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 B引导学生对上式等号两端进展比拟:用等号连接,说明它们所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一样吗? 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一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C熟记进率。想想看:“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中的几个“0”?1000中的几个“0”相当于一个“千”? 四、练习 1、 依据实际状况正确选用单位。 教室长3( ),小明身高130( );高速大路长50( );铅笔尖长4( )。 2、 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2厘米 2分米 2千

4、米 2米粉2毫米 3、 带着学生观看:课前在一条直的路边量出100米的距离并在两端插上标杆。问学生: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4、 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做第71页“做一做”,中的两道实践题。 五、总结(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课标分析 学问技能 1、经受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熟悉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把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精确进展运算;在详细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展简洁的估算。 数学思索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洁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展估量的过程中,进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

5、置的过程中,进展空间观念。 2、在观看、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洁的猜测。 3、会独立思索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和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根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忆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奇怪心,能参加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忙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胜利,能尝试克制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亲密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当敬重客

6、观事实。 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根底上连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其次课时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下根底,也是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做预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会应用关系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 2、

7、培育学生的观看、思索、分析和概括力量。 3、让学生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力量。 重点依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展验算。 难点依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展验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前检测 2、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第页。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页,进展简洁的梳理,并全班相互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局部同学预习的都特别棒!不会

8、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教学教科书第53页例4。 1、课件出例如4情景图。 三年级女生要进展集体舞表演。教师将要参与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猎取信息。思索: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学生争论、沟通、汇报。 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再平均分成3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 3、分析与解答。 (1)学生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2)争论、沟通。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可以先将60人平均分成2队,列式为:602=30(人); 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组,列式

9、为:303=10(人)。 方法二: 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组?列式为:23=6(组);再求每组多少人?列式为:606=10(人)。 (4)如何列综合算式呢?学生争论沟通并汇报。 方法一:6023=303=10(人)。 方法二:60(23)=606=10(人)。 答:每组10人。 4、回忆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索:如何对计算结果进展验算呢?已知总数,如何求平均数? (2)学生争论、沟通。 (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验算:1032=302=60(人)或者106=60(人)。 结果与已知相等,计算结果正确。 小结:除法用乘法进展验算。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平均数的份数。 三、

10、稳固练习,拓展提高 1、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肯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晰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现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根据“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挨次去独立思索,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现,发觉问题准时解决。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请完成典中点剩

11、余习题。 2、预习新课,完成预习单页。 六、教学板书 方法一:方法二: 602=30(人) 23=6(组) 303=10(人)606=10(人) 6023=303=10(人)60(23)=606=10(人)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在详细的统计活动中熟悉复式统计表,能依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依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展简洁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进展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使学

12、生熟悉复式统计表,会依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洁的推断和猜测,并会制作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问链接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喜羊羊去摘了好多水果给羊村的孩子们,瞧!你能依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为了能更好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单式统计表。 提问:比照一下,单式统计表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收集数据同学们一起收集我们班同学最喜爱的课外活动。再进展整理现场组织:请两个小助手,一名同学数,一名同学写。 先完成男生最喜爱的活动,再完成女生最喜爱的活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

13、动身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分析数据请同学们比拟两张表。每张表统计的活动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这两张表合成一张表。 同学们靠自己屡次尝试,教师引导屡次修改,最终合成一张完整的复式统计表。 分析统计表里的数据,提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熟悉、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育数据分析观念。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学问的起点,通过比照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制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实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

14、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帮忙学生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 3、比照表格请同学们比照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你发觉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比照,概括出复式统计表的优势。 三、稳固运用,拓展提升1.教材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索:怎样阅读表格?引导学生依据表格构造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根底上完本钱题辨析。 2、制造统计表。 分小组统计三名同学的根本信息,再依据这些信息绘制一张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稳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四、回忆总结,积存阅历1

15、回忆课堂,畅谈收获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信息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统计工程一项多项数据一目了然便利比照特点表类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忱。 【重点难点】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一、熟悉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几点吗?你熟悉时间吗? 引导学生进展争论,沟通信息。 2、提出问题:它们表示的是几时? 3、组织学生答复相关问题。 4、出示

16、图片场景: 让学生依据场景中的的信息,争论21:00是几时?并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5、教师结合实物,帮忙学生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 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纳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6、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看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看自己的钟面,争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教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

17、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 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5、例题分析: 一般计时法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 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19时 23时40分 练后想一想:一般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分? 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答复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练习稳固 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后沟通各自的想法。 2、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 18时就是下午8时。 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深夜12时就是

18、24时,也是其次天的0时。 (2)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 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也可能晚上8时。)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6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探究并把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由复习迁移、类推到新知的学习。 3、引导学生通过笔算,感觉美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把握计算方法,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和“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理。 教学预备: 师生各预备小棒

19、8捆(每捆10根)又7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指名学生板演): 242= 2133=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景图:(课本13页例6) 2、抽学生答复从情景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看并自由发言) 灰天鹅:48只; 白天鹅:是灰天鹅的2倍; 三、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探讨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依据情景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后出示完整题目: 湖里有48只灰天鹅,白天鹅的只数是灰天鹅的2倍。白天鹅有多少只? (1)请学生思索,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82 (2)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板书:482=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呢?)

20、学生估算482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师生共同活动,演示操作,第一行摆4捆,另摆8根,表示48。接着再摆同样一行小棒。要求2个48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个8根是多少,再算出2个40是多少,最终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2个8根是16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行小棒的下面,另外6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2个4捆是8捆,一共是9捆又6根,那么482=96是怎样算出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竖式计算。 问:怎样计算呢?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 4 8 2 1 6-82 8 -402(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9 6 -(积的十位上为什么是9?) 然后指出,为了书写简便,以上

21、竖式可简写为: 4 8 1 2 9 6 (进位的表示什么?) (3)尝试争论,把握算法。 2 8 4 3 2 3 1 3 8 4 1 2 9 引导学生比拟:这两题与例题,有什么一样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假如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呢?假如十位上满十就向百位进位。 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留意:告知学生,为了防止遗忘,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2、探讨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 出示试一试:4152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估算出大约的积是多少? (2)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

22、竖式,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3)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积的百位上写几?为什么?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挨次及进位法则。用竖式计算时,留意什么? 四、稳固、拓展练习 1、完成课本第14页1、2题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14页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长 1、归纳一下本节课所学的算理。 2、归纳一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应留意的地方。 六、作业【虎知道】 课本14页第3、4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六 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把已有的阅历和要学

23、习的学问严密结合。因此,本设计在学习新知之前鼓舞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的学问,你已经知道了哪些?一是投石问路,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二是能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资源;三是创设一个关于年、月、日的学问情境,在不经意间为引发学生的怀疑作铺垫。 2、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本设计制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为根本理念,从新课的引入到课后的练习,都将数学与生活严密联系在一起,表达“小课堂、大社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意观看,引导发觉,培育力量。 本设计通过年历卡及相关统计表,让学生在观看和发觉中把握年、月

24、、日及大月、小月等学问,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觉者、探究者,使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觉中猎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仆人。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 PPT课件 学生预备 20xx年、20xx年的年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关于年、月、日的学问,你已经知道了哪些? 预设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有的年份有365天,有的年份有366天。 2、说一说记忆中美妙的或有特别意义的日子。(生自由汇报) 3、观看教材76页主题图,说一说年历上标注了哪些特殊的日子。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都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年、月、日)这就是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年、月、日)

25、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熟识的素材作为引子,以特殊的日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就在身边,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建立新旧学问的联系,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为下面的新知教学作铺垫。 亲自实践,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观看20xx年、20xx年的年历。(课件出示) 思索: (1)一年有多少个月? (2)一年中哪几个月份有31天?哪几个月份有30天? (3)2月有多少天? 2、师依据学生的答复板书。 (1)一年有12个月。 (2)一年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

26、1天,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 (3)20xx年的2月有28天,20xx年的2月有29天。 3、小结: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2月是一个特别的月份,它的天数和其他的月份都不一样,所以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设计意图:通过仔细观看20xx年和20xx年的年历,让学生自主发觉并总结大月、小月的天数及2月的特别性,提高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归纳力量。 4、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课件演示) 伸出左手,手反面向自己,握住拳头。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处开头数起,第一个凸起处是一月,凹下的地方是二月,接着以此类推数到七月,转回来,从数一月的地方接着数八

27、月,始终数到十二月。凸起的地方就为大月,有31天;凹下的地方,除了2月,其他都是小月,有30天。 请大家边看边实践。 (课件重复演示,学生实践) (2)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说明:腊,这里指腊月,一般指农历十二月,在这里代表公历十二月。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用歌诀帮忙记忆,让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起来。 5、学问拓展:一年中,为什么有7个大月,4个小月? 师:每年大月有7个,小月有4个,这其中有一段好玩的历史小故事。(播放录音:大月、小月的由来)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人为规定的) 设计意图:大月、小月的特别安排使学生心中有

28、一个大大的“?”。回溯历史,既解疑释惑,又丰富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数学学习渗透着浓浓的数学文化。以英文August(八月)与国王的名字(奥古斯都)印证八月的演化,令学生折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七 教材简析: 这局部教材是这一单元内容的综合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更好地体会小数的含义,把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拟以及加减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并比拟。 2、娴熟把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了解小数的产生,知道一些事物的进展过程,有助于培育学生正确地熟悉事物的力量。 教学过程: 1、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局部:(图略)

29、 读完题目要求,让学生说说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小数、涂色) 把答案写在书上,沟通。 指出:完整的一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1”表示。 2、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小数(题略) 同样,读完题后要求学生说出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 学生练习,并沟通。 3、三位小朋友储蓄的钱数如表,说说每人储蓄的钱是几元几角?谁最多?谁最少? 你还能发觉什么信息吗? 4、在里填上适宜的小数 留意:1后面是一点几,2后面是二点几,数的时候要数完整,前后要兼顾。 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假如没有“在填出的数中”这一要求,你会怎么考虑呢? 5、加减比照练习: 05032608781162

30、39 0503260878116239 提示学生看清晰加减符号,再计算。 6、绳子长10.5米,绑树苗用去3.2米,修篱笆用去4.6米 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多少米? 7、爸爸和小明做衣服用布的米数如表(表略) (1)爸爸做一套衣服用布多少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留意指出:一般我们会提一些求和、求差的问题,在提的时候,要联系生活实际去考虑该问题是否有实际的意义。比方说这道题,假如把爸爸做上衣用布和小明做裤子用布合起来,明显是不适宜的,那就不要问这类问题。 更明显的例子:两个学生跳高,我们只能比他们谁比谁跳得高多少,而不能算他们合起来一共跳得有多高,明显后面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

31、意义的。 所以提问题也不能任凭提,还要考虑到现实的状况。 8、你能依据每一组数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写吗? 先请学生说说每一组的规律是什么?自己是怎么发觉的。再说说根据这个规律接着往下写,应当写什么。 9、0.;0.。4;3. 先请学生说说自己在填写之前的思路。比方说前一题,整数局部都是0,那就只要看小数局部,答案有许多。 而后一题,先考虑整数局部,比3小,可以填0、1、2甚至是3,假如填了前几种,那小数局部怎么填可以;但假如是填了3,那整数局部就变成了一样大了,要比小数局部4比几小。.。.。. 比小数,先要比整数局部,然后再考虑小数局部。 教学“你知道吗?”: 重点理解“小数就是十进分数”,即

32、我们前面上课讲的“0.()=” 了解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法来表示小数;了解小数的演化过程。 知道在400年前,小数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问:学习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想法? (可能再过若干年,小数又会变成新的模样, 这些变化是使得小数看上去更加简便易懂。.。.。.) 课后小记: 书上的第107页的思索题,难度过大了,许多学生观察题目后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很刻意的讲解我觉得也没有多大的意思。我觉得思索思索题应当至少要有小局部的学生能自行解决,更多的是有点模糊的感觉,这时教师的讲解可以让他们茅塞顿开,才是有效的,而这道题我觉得对学生而言太难,反而学生会没有兴趣。 以上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供应的7篇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盼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