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5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B卷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003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5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B卷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0038.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 地理 历史 单元综合检测(五)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B 卷)A 卷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 18 世纪,大批法国亚麻布和印度棉布服装涌入英格兰。为保护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枢密院和议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严禁商人进口亚麻布和棉布,并禁止人们穿进口服装。这 一措施()A推动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 B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 C促进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 D导致英国殖民优势日益丧失 解析:选 B 根据材料措施可知政府对进口服装的管制,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 展,客观上吹响工业革命的号角,故选 B 项。21688 年之前,英国 9
2、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大约 100 年后,英国对欧洲 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 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 58%左右。这一状况()A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D说明了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解 析:选 C 18 世纪后期英国对美洲输出商品增加,带来丰厚利润,为工业革命的开展 提供了资金保证,故选 C 项。3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在他们撰写的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 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以下对“内战”理解准确的是()A议会军与国王军队的交战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 C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
3、 D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对抗 解析:选 B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之后,在阶级关系上,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 与工业无产阶级,并且二者是尖锐对立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工业革命时期的英 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故选 B 项。4英国人口在 1801 年大约是 8.9 百万人,1851 年是 17.9 百万人,1901 年达到 35.5 百万人。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巨大进步 B外来移民的增加高考 地理 历史 C生育观念的转变 D圈地运动的推动 解 析:选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 世纪后半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是生产力发展史上的一次空前飞跃,刺激了英国人口
4、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故选 A 项。51848 年发表的关于英国泰晤士河的讽刺诗:“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 水伦敦诺尔一路臭,多少基督徒呼吸,冒泡河面散发臭。”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基督教信仰迷失 B人民缺乏环保意识 C政府疏松的管理 D工业革命的深入 解析:选 D 由材料中“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等信息,可知当时生活环 境较差,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根据时间提示“1848 年”可知与工业革命的开展 有关,故选 D 项。6下表为 18501870 年国际贸易统计表(单位:亿马克)。据此表可知()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50 145 33.8 1
5、5 21 12.8 1870 374 91.8 45 42 34 A.工业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前提 B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 C欧美经济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 D英国贸易增速居首位 解析:选 B 由所学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其在 18501870 年的国际贸易额 最大,遥遥领先于法、德、美三国,所以说大国贸易发展不均衡,故选 B 项。7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认为,“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 12 个小时来 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五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5 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这表明()A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很短 B工业革
6、命仅仅发生在英国 C欧洲的思想文化相对落后 D欧洲以工业文明改变世界 解析:选 D 由材料“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说明欧洲工业文明影响整 个世界,使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时代,故选 D 项。8“19 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 盾也逐渐加剧。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材料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A与资本主义发展无关 B解决了社会阶级矛盾 C促使工人运动产生 D因时代需求而产生高考 地理 历史 解析:选 D 根据材料“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加剧。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 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可知,时代需求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7、故 D 项正确。9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 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 想性体现在()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对象 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没有意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解析:选 D 根据材料“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并结合所学可 知,这说明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他们良心发现,改 善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这是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故 D 项正确。10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
8、,现在却对准 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 武器来反对它自己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揭示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 解析:选 D 由材料及所学可知,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因无法适应生产 力发展而面临崩溃,同时无产阶级壮大也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这就揭示了生产力发展 必将引发社会变革,故选 D 项。11“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 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
9、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 态。”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A说明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 B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C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D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 解析:选 C 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 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可以看出,与原先的雇佣劳动相比,工业进步下的无产阶级斗争 有了新特点,故 C 项正确。12巴黎公社主要是由普通工人组成公社把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 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这说明巴黎公社政权()高考 地理 历史 A具有无产阶级专政色彩 B旨在建立工农联合政府 C解决了人类不平等问
10、题 D受到了马克思直接指导 解析:选 A 材料中介绍的是巴黎公社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的职务都由工人 阶级来担任,所以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色彩,故 A 项正确。13巴黎公社规定:“选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条件,诸如财产、政治态度、思想观点、民 族等的限制,全体劳动群众、旧政府职员以及一切不采取公开对抗行为的敌对者,都享有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这表明巴黎公社()A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 B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C内部阶级矛盾已消除 D贯彻了民主集中制 解析:选 B 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中“选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条件都享有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可知,巴黎公社具有普遍的民主性,故 B 项正确。141871 年 3 月
11、 28 日,巴黎公社的提法是“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公 社有的委员甚至认为巴黎不是全法国的政权,充其量只是一个自治市而已,认为法兰西银行 是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公社无权过问。巴黎公社这些主张()A混淆了公社与国家之间的区别 B折射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 D肯定当时法国的国家政治体制 解析:选 B 题干这些主张反映了巴黎公社政治上的不成熟,意味着其失败的必然性,故 B 项正确。151900 年,法国女工和童工的工作时间被限制在每天 10 个小时,而男性工人每天仍 要工作 12 个小时。到 1906 年,法律才规定工人每个星期日可以休息 1 天。与同时代的德
12、国 相比,法国政府没有进行任何社会保障立法方面的尝试。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工业化发展水平极其低下 B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 C民主共和体制还没有建立 D社会阶级对立现象严重 解析:选 D 由材料可知法国男性工人的工作时间长,且政府没有进行任何社会保障立 法方面的尝试,可见法国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忽视工人利益,因而社会阶级对立现象严重,故 选 D 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6 题 16 分,第 17 题 14 分,共 30 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英国 1623 年制定的垄断法中规定:“专利权授予最 早的发明者;发明必须是新产品;专利权人有权在国内
13、独占制造和使用发明的物品和方法;高考 地理 历史 专利权 16 年;专利权人不能抬高物价以损害国家利益、破坏贸易。”该法被公认为是世界 上第一部正式完整的专利法。在英国影响下,欧美其他国家也相继颁布了专利法,有 22 个 国家先后建立了专利制度。1883 年,为解决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欧美国家相互合作,协商达成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立保护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的国际专利局。由 此开创了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先河。摘编自熊英知识产权法原理与实践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立法理论和法律制度传入我国。1859 年,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凡是“益民”类的发明都应受到鼓励并给以保护,
14、仿制者将 受到法律制裁,这是我国最早的专利立法思想。1881 年,郑观应向朝廷上书,要求给予上 海织布局的机器织布工艺以 10 年专利,得到光绪帝的赐予,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件专 利。1898 年,光绪帝颁布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中规定:“发明、制造船械枪炮等超出 原有产品者,或用新法兴办大工程者,皆准许集资设立公司,享专利 50 年。”这是我国近 代历史上第一部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章 程。1944 年,国民政府颁布并施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专利法。摘编自任建新回顾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美专利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
15、,简析欧美专利制度 发展的意义。(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专利制度实践中应当采取的措施。(6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一中的五句话分别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 一“专利权人有权在国内独占制造和使用发明的物品和方法”可知,有利于尊重知识、维护 社会公正;根据材料一中提及的时间点“1883 年”以及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这一文 件可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根据材料一“欧美国家相互合作,协商 达成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立保护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的国际专利局”可知有 利于欧美各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对世界各国建立专利制度及国际合作产
16、生重要影 响。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以及所学知识,从立法保护、专利制度、宣传力度、国际公 约、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作答。答案:(1)特点:国家立法确立专利制度;源于英国并逐渐影响欧美;制定国际公约;建立国际机构;时间早,具有开创性。意义:有利于尊重知识,维护社会公正;推动资本主 义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欧美各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世界各国建立专 利制度及国际合作产生重要影响。(2)措施:加大立法保护;不断完善专利制度;加大宣传力度;遵守国际公约;加强国 际合作。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 幸福、更合理、更富
17、有自尊心的社会,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高考 地理 历史 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一些精英努力制定一些法律,规范工厂主与工人间的关系。在这一方面,改革派在各国都越来越成功还有一些人,他们也看到了冒烟的大烟囱,他 们就想到他们能否改变事物的现有秩序,摒弃竞争秩序。据王顺义简明科学神话、房龙 人类的故事等整理 材料二 1848 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历史清楚地表明,当 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的一种 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 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一个
18、由选举产生的职位。1895 年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 19 世纪欧洲社会针对工业革命弊端进行的探索。(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无产阶级“崭新的斗争方式”,并结合所学,分析采用这种斗争方 式的时代背景。(8 分)解析:第(1)问,注意是针对工业革命弊端的探索,从材料一“一些精英努力制定一些 法律,规范工厂主与工人间的关系”,可知是资产阶级进行立法,缓和阶级矛盾;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早期工人运动争取自己的利益;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也进行了自己的 探索。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 工人开始参加各邦议会、市镇
19、委员会以及工商仲裁法庭的选举;他们开始同资产阶级争夺每 一个由选举产生的职位”,可知新的斗争方式是进行合法的议会斗争。第二小问,注意材料 二的出处时间“1895 年”,即 19 世纪末,从材料二“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 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说明当时无产阶级还不够强大,欧洲经济发展还未达 到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此时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 主义国家民主改革和代议制不断完善,无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无产阶级的生活水平在改善,阶级矛盾缓和。答案:(1)探索: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改革派进行立法规范,调和矛盾;空想社会主义 者的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
20、学社会主义。(2)斗争方式:合法(议会斗争)。时代背景:欧洲经济发展状况未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改革和代议制的完善,无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无 产阶级生活改善,阶级矛盾缓和。B 卷选考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1从 1872 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 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高考 地理 历史 1880 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 B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 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
21、大需求 D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 解析:选 C 据材料时间 18721880 年和“徒工学校”结合所学可知,是为第二次工 业革命培养技术工人,故选 C 项;材料“徒工学校”说明只是针对工人,不能体现对人的关 注,排除 A 项;材料中的现象是法国政府主导的,排除 B 项;材料主要培养工人的职业素养,不是国民的素质,排除 D 项。21844 年,对全英织袜工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 154 户织袜工中,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 10 先令,扣除租机费后每户只有 6 先令,平均每人每周生活费 1 先 令,而且衣食住行统统包括在内。该项调查结果表明()A工业革命并未真正提高社会生产力 B
22、英国机器化生产尚未得到普遍推广 C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 D经济发展并未使社会贫困得到缓解 解析:选 D 材料信息“1844 年”,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材料中“每户只有 6 先令,平均每人每周生活费 1 先令,而且衣食住行统统包括在内”表明全英织袜工生活贫困,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发展并未使社会贫困得到缓解,故选 D 项;机器生产使生产力飞跃,排 除 A 项;1840 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未得到普遍推广与材料中“1844 年”时间背景不符,排除 B 项;此时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并不成熟,排除 C 项。3下表是 1820 年至 1880 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地区分布和变化表。表
23、中数据的 变化说明()棉布(100 万码)1820 年 1840 年 1860 年 1880 年 欧洲(除土耳其)127.7 200.4 200.5 365.1 土耳其 9.5 74.6 357.8 588.6 美洲(除美国)56.0 278.6 527.1 651.6 美国 23.8 32.1 226.8 77.9 英属印度 11 825.1 1 813.4 其他各国 33.9 59.8 538.9 999.7 A.棉纺织品主导英国出口贸易 B世界各地区间贸易的增长高考 地理 历史 C殖民地对英国经济的重要性 D英国在欧美影响力的下降 解析:选 C 据材料可知 1820 年至 1880 年间
24、英国棉纺织品出口量在土耳其、美洲(除 美国)、英属印度等地区飞速增长,这说明殖民地对英国经济的重要性,故选 C 项;材料只 是英国棉纺织品出口的变化表,没有其他产品的数值比较,得不出棉纺织品主导英国出口贸 易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是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地区分布和变化表,不能说明世界各 地区间贸易的增长,排除 B 项;英国出口欧美的棉布数量不及殖民地,不是说英国在欧美影 响力的下降,而是因为欧美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能与英国竞争,排除 D 项。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外国劳工已达 120 万之多,他们遍布
25、德国工农业生产的 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德国()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 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 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 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 解析:选 A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工业迅速发展,“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 为劳动力短缺”,故选 A 项;B 项因果关系混淆,与材料中“促使德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 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不符,排除;C 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德意志帝国宪 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排除 D 项。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 19 世纪 20 年代有 14.5 万人离开欧洲,
26、19 世纪 50 年代达到了大约 260 万人,1900 年至 1910 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 900 万;其 中 1846 年到 1932 年间,超过 5 000 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D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选 B 从 19 世纪 20 年代到 1932 年欧洲对外移民不断增加,主要是迁往海外殖 民地,给迁入地区提供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这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生产力水 平的提高,导致海外移民,故选 B 项;从 19 世纪 20
27、 年代到 1932 年,欧洲社会经济快速发 展,排除 A 项;从 19 世纪 20 年代到 1932 年世界的经济中心在欧洲,没有发生转移,排除 C 项;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是两次工业革命,排除 D 项。619 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据图可知,该时期()高考 地理 历史 A英国仍保持贸易优势地位 B美德工业水平一直落后英国 C世界贸易总额不断地增长 D西方大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 解析:选 A 根据材料 19 世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可知,英国在世 界贸易中占的比重最大,占有优势地位,故选 A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 德工业水平超越英国,
28、排除 B 项;材料无法体现世界贸易增量,排除 C 项;材料强调 19 世 纪中后期西方大国在世界贸易中占的比重,而非对外贸易,排除 D 项。71845 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 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相当规模的抗争 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材料表明恩格斯()A强调采取城市斗争的重要性 B已预感一触即发的斗争形势 C坚持暴力反抗手段的必要性 D看到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变化 解析:选 B 根据材料“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可知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之间发生武装斗争已不可避免,故选 B
29、项;材料无法体现城市斗争的信息,故排 除 A 项;材料只是体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不可避免,与必须坚持暴力反抗手段 无关,故排除 C 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 D 项。8圣西门将社会中的人群分为“劳动者”和“游手好闲者”,其 中“劳动者”包括农民、存在雇佣关系的工人和工厂主、商业阶层以及银行家等,“游手好闲者”包括封建贵族、君 主等。这表明圣西门()A意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B将革命的对象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C主要从经济意义上划分阶层 D深刻认识工业革命中的阶级对立 解析:选 C 从材料信息看,圣西门对阶层的划分明显是按照经济意义进行的,故选 C 项;
30、圣西门对社会人群进行了划分,但没有提出革命任务和目标,因此不能表明他意识到无 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更不能说明他把革命对象指向封建专制制度,故排除 A、B 两项;圣西高考 地理 历史 门对人群的划分不是按照阶级矛盾划分的,无法表明他深刻认识工业革命中的阶级对立,故 排除 D 项。9马克思曾这样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材料反映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时代()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启蒙运动传播了民主思想 C生产方式束缚人的全面发展 D福利制度建立并逐渐完善 解析:选
31、 C 由材料信息可知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资本主义时 代则束缚了人的全面发展,故选 C 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工业革命与城市化,排除 A 项;材 料 强调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而非启蒙运动,排除 B 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制度,排除 D 项。10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 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 一学说”“皆属错误的”“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 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 1942 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 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材料表明()A西方学者
32、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 B马克思主义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C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发生变化 D西方学者逐渐认同社会主义 解析:选 A 材料反映了“1894 年”“大危机”爆发前后及 1942 年西方学者对马克思 的不同认识,体现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深化,故 A 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材 料主旨不符,排除。11(巴黎)公社应该成为甚至最小村落的政治形式设在专区首府里的代表会议,应 当主管本专区所有一切农民公社事务,而这些专区的代表会议则应派代表参加巴黎的全国代 表会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实行了直接民主 B基层公社拥有社会管理权 C法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国家政权由人民
33、当家作主 解析:选 D 据材料“主管本专区所有一切农民公社事务,而这些专区的代表会议则应 派代表参加巴黎的全国代表会议”,可知巴黎公社的代表会议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故选 D 项;依据所学,巴黎公社实行代议制民主,而非实行直接民主,排除 A 项;材料体现了国家高考 地理 历史 政权的性质,而不是强调公社的社会管理权,排除 B 项;依据所学,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 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排除 C 项。121871 年 3 月,巴黎公社成立后取消了常备军和国家官吏。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社 会公仆和勤务员,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这体现了()A廉洁政府的政治理念 B一切为工人服务的宗旨 C公社的社会主义性
34、质 D民主原则在公社的践行 解析:选 A 通过题干中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社会公仆和勤务员,只领取相 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可知其政治理念是建立廉洁的政府,故选 A 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 级性质的政权,“一切为工人服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B 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巴黎 公社仅仅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政权,排除 C 项;题干论述的是公社公职人员的报酬不高,而这与民主原则无关,排除 D 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12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24 分)13近代以来,人们不断追求理想社会,走在追梦的路上。阅读材料,完成
35、下列要求。材料一 罗伯特欧文 1771 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家庭,9 岁时就当了学徒。1799 年,欧文在新拉纳克工厂进行改革试验,他想消灭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消除无产阶级的贫 困状态。他从缩短工时入手,实行了一系列提高工人福利的改革,为工人开办托儿所、幼儿 园和模范小学,并建立了专门商店,廉价供应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此外,工厂还废除了惩罚,代之以教育规劝。1824 年,欧文又到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即他追求的“理想国”,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摘编自 英 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 第一卷和欧文文集 材料二 1894 年,张謇考中状元,是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的决策
36、人物之一。南 京政府成立后张謇任实业总长,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 之路。1895 年,张之洞授意张謇在通海一带创办纱厂。“大生”取自周易系辞“天 地之大德曰生”。“大生”二字也寄托了他的理想:服务社会,造福民生。1926 年,张謇去 世时给南通留下的是一个拥有 50 多家企业、2400 多万两白银、当时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 团。还有由 400 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以及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 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缔造了一个近代南通模式的“理想国”。摘编自章开沉张謇传(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人社会理想实验的背景。
37、(9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人社会理想实验特点的共同之处。(3 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他想消灭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状 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背景是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工人和资本家 之间的矛盾加剧;根据材料一“罗伯特欧文 1771 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家庭,9 岁时高考 地理 历史 就当了学徒”可知,欧文的社会经历也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二“因目 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可知,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根据材料二“1895 年,张之洞授意张謇在通海一
38、带创办纱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和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根据材料二“大生二字也寄托了他的理想:服务社会,造福民生”可知,张謇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具有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第(2)问,结合材料一、二,从 他们实行的社会基础、实业发展程度、是否重视实验验证等方面回答。答案:(1)背景:欧文:工业革命;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剧;欧文的个人经历。张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受洋 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影响;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一战期间西方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西学东
39、渐,张謇是爱国和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2)共同之处:两者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实业带动经济、教育、社会全方位发展;都重视实验验证。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 主要类型 概况 形成了以宗主国为工业生产 1819 世纪中期 工农业国际分工 中心,亚非拉农业国为附庸 重化工业制成品和农矿初级 19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 工业内部的国际分工 产品生产在西方与亚非拉之 间的国际分工 现代化产品结构复杂,技术精 跨国公司内部生产与协作 密,相关国家或企业部门根据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 自身技术特长进行国际合作 协作 与生产 摘编自罗绍彦清华大学学报论国际分工 结
40、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分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 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 分)解析:据材料可知是三次工业革命下的国际分工,注意从不同角度阐述国际分工的作用,阐述要全,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论题:国际分工是把双刃剑。阐述:两次工业革命使得国际分工更加明确,一方面,加快了列强殖民扩张的进程,确 立了西方对世界的统治,并使更多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原料产地;另一方面,高考 地理 历史 先进文明的传入,也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地区传统经济的瓦解与近代化的发展。随着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兴起,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分工,有利于世界整体 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