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ppt课件:7.2.2-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教学ppt课件:7.2.2-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ppt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物理科粤版 化学第七章 第二节物质溶解的量(第二课时)九 年 级 化 学 精 品 教 学 课 件5典型例题4课堂小结3新课讲授2课堂导入1知识回顾1知识回顾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_下,_里,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_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_溶液。不饱和一定温度 一定量的溶剂饱和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判断一定条件下某一溶液是不是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是看该条件下溶液中_。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1)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升温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2)特殊情况:Ca(OH)2
2、饱和溶液Ca(OH)2不饱和溶液加水;降温蒸发水;升温;加Ca(OH)2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2.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也就是说,饱和溶液一定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最浓的溶液。2课堂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那么科学上是如何量度这种溶解限度的呢?在化学上,我们用溶解度表示这种溶解的限度。那么什么是溶解度?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3新课讲授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一、什么是溶解度?二
3、、溶解度四要素条件:标准:溶液状态:单位:一定温度100克溶剂(一般指水)饱和状态质量(克)0 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例:在20 时100g水中溶解23.8g氯化钾就能达到饱和状态,那么23.8g就是氯化钾在20 时的溶解度。根据以上的信息能不能求出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其中溶质质量是多少?溶剂质量是多少?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100g+23.8g=123.8g 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是否正确?(1)100g水中最多溶解36.5g NaCl,则NaCl的溶解度为36.5g(2)20时,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23g,则该溶质的溶解度为23g(3)20时,100g
4、水中最多溶解NaCl为36.5g,则NaCl的溶解度为36.5(4)20时,100g水中溶解了23g食盐,则食盐在20时溶解度为23g不正确 100g不是溶剂的质量;不正确 没有指明温度.不正确 没有指明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不正确 没有指明溶解度的单位;易错点:1.溶解度一定要标明温度,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2.溶解度是100g水中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饱和状态),而不是100g溶液。3.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以及溶质、溶剂的性质,而与溶质、溶剂的质量多少无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大小,人们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又
5、称为溶解性)分为了以下几个等级: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溶解度(20)_ g 110 g 0.011 g 0.01 g 10其中,难溶物又称为不溶物,不溶是相对的,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如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2)列表法:(1)语言直叙法: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g13.3 31.6 20.9 45.863.985.5 138 202 246 110 168(3)溶解度曲线图法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
6、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什么是溶解度曲线?思考:通过右图的溶解度曲线,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1)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2)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是不同的;ABC(3)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能不同;(4)曲线的交点所表示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的。下图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溶解度曲线上每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且溶液是饱 饱和溶液 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是饱和溶液(且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溶质存在)。思考: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和上方、下方的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7、?溶解度曲线 应 用1可知该物质在任一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2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大小;3交点的意义:在t1时,A、B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等,均为 s1 g;4可比较不同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曲线越陡,表示该溶质受温度影响越大;5处于曲线上任一点,表示该溶液处于饱和状态;处于曲线下方任一点,表示该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处于曲线上方任一点,表示该溶液处于饱和状态且有剩余固体;S(g)t()S1MABt1ABCP1、20时,A的溶解度是_;2、9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 3、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下降的物质是_ 4、P点表示的意义是_10gABCC在40时A和B的溶解度相同,是
8、20g小试牛刀ABC5、把温度从80降低到20,有溶液变为不饱和的是_有晶体析出的是_,溶液质量减少的是_6、把温度从80降低到20,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较多的是_CAAA0 2 气体溶解度思考:观察一瓶汽水(或啤酒),未能发现有气泡,打开瓶盖后,会发现有大量气泡,这是为什么?开盖前的啤酒开盖后的啤酒这与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有关系,打开汽水的瓶盖,瓶内压强减小,会导致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气体逸出。那么什么是气体的溶解度,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气体溶解度: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气体溶解度的五要素:(1)压强为101k
9、Pa(2)一定温度(3)1体积水(4)达到饱和(5)气体的体积想一想:想一想:0 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 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 0.049的含义是什么?的含义是什么?在0,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3.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压强。压强大,溶解气体多。(2)温度。温度高,溶解少 想一想:为什么要向鱼缸中通入空气?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氧气溶解的量。固体溶解度(S)气体溶解度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在一定温度,101KPa时标准 100g 溶剂(水)1体积溶剂(水)状态 饱和 饱和单位 g 比值的单位为 1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和压强变化规律固体溶质一般
10、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除熟石灰例外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思考:固体溶解度与气体溶解度有何异同?4课堂小结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条件: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以“克(g)”为单位影响因素:温度溶解度曲线影响因素:温度和压强5典型例题考点一:溶解度【典型例题1】(2020嘉兴中考)20时,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C溶液质量为100克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C【迁移训练1】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11、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B考点二:溶解度曲线【典型例题2】(2020春博白县期中)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C【迁移训练2】下列关于溶解度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质属于可溶的物质B40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60 时,将40 g甲物质放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90 gD6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固体较多的是乙B考点三:气体溶解度及影响因素【典型例题3】打开汽水瓶盖,气体从水中逸出的原因是()A温度升高 B压强减小 C液体蒸发 D受热膨胀B【迁移训练3】下列几种物质硝酸钾熟石灰氧气二氧化碳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A.B.C.D.只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