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艺术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艺术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高专艺术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艺术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日益明显,今日的高职类院校应变更以往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目标,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艺术类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特别紧迫,整合教学改革成果,结合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实行引进项目等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办出高职教化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艺术是与人类文明共生的,是人类有史以来不行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化是在传承和改良中发展的。目前,概念化、单一性、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还覆盖着高职院校的艺术基础教化。这种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方法体现在艺术课程教学上,遏制了学生
2、的创建力。培育出来的学生缺乏灵气,缺乏创建力,缺乏自己的特性。 一、艺术基础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基础课程包括:素描、水粉、建筑透视、表现技法、平面构成、色调构成、立体构成等,这些课程为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摄影、绘画等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基础作用体现在: 1、鉴赏美、创建美 美感对于艺术类各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创建美和鉴赏美的实践,通过素描、色调、造型等艺术学科的综合与联系,使学生的视觉阅历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建美、鉴赏美的实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艺术课程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相识和理解本民族与世界各地艺术的
3、历史、文化意蕴,感受其特色,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酷爱和对多元文化的敬重,参加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有专业针对性的实力培育 艺术课程更多地让学生视察实际事物和接触详细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实力,从而为形象思维供应丰富的养分,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基础课程通过各类艺术的综合和联系,全面培育学生造型实力和色调修养。在教学中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如环艺专业侧重三维空间的塑造,平面专业重二维空间的构成等,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和徒手绘制实力得到协调发展,智力和创新实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艺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基本理念 俗话说“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艺术设计也是如此, 如不勤于动手练习,
4、 只是一味进行理论学问的学习与理解, 将是纸上谈兵。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不仅要重视理论, 更要注意实践。学生通过技能训练, 可以使动手实力、实践实力得到提高, 理论学问得到巩固。在教学中, 要做到不只是停留在对美的相识与观赏方面, 更要使学生对美的相识升华到创新的层面上来, 进而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 1、敬重学生特性 挖掘个人潜能,强调艺术学习的特性化是“面对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教化理念在艺术课程中的体现。课程整合应注意每一位学生的特性特点、生活背景,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特性,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加体验、主动探究、主动实践的条件,激励他们进行特性化的艺术活动,
5、帮助他们相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特性化的审美趣味。重视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当今的学生, 思想活跃, 假如课堂上还是充满着沉闷的教学气氛, 学生是不会欢迎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2、改革教学模式 采纳良好的教学手段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假如只凭讲解授课, 难以让学生理解设计理论基础课的内容, 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 必需有大量的范例讲解才能把设计原理分析清晰, 而书本上少而又少的作品图片很难满意全班学生的需求。因此,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采纳一些先进的教学设置是必要的, 如运用多媒体教学, 把课本以外的好作品及学生的
6、优秀作品展示出来, 针对理论, 老师运用作品进行分析, 可以使视听效果直观明白,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艺术类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 1、开放的教学环境和支撑体系 现代艺术教化中开放的教化环境对学生成进步程的催化作用日益重要,建立面对社会实践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技术学问支撑体系,让学生从旧有的局限于师生对话的单一传统教学方式里、从个人冥思苦想构思方案的封闭系统中解放出来,扩散思维、启迪思路、激发灵感。艺术各专业涉猎较多学科的学问,立足专业特点,主动注入新的教化思想和学术成果,加强同社会的沟通,引进项目进行实践教学,促进发展活跃开放的教化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讲座和展出活动,创
7、建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把长远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需求结合起来,把自身和他人结合起来,与社会上的设计公司、装饰公司、广告公司等相关单位定期合作沟通,引进双师型人才参加教学,激励老师和学生参与各种专业竞赛、展出,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开放的探讨、沟通环境。 2、综合艺术与综合实力培育 人类学问是统一的整体,文理之间、学科之间都存在肯定的关联。因此,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教化、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与之相适应,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已成为重要趋势。强调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材料、预算、识图等)之间进行交叉和融合,将各种学科在学问背景、思维方法、学习实力、技能操作
8、等方面的教化相互补充、协作和贯穿,这样既可以削减各学科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又可以克服学科学问相互隔绝,彼此缺少沟通的弊端,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学问驾驭的综合化,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建精神和实践实力。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艺术类各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应依据高职类院校的教化特点,探讨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化的先进阅历。通过优化组织教化过程,打破旧有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来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天性中创建力的师生合作开放式教学体系,培育更多的适应社会须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季祥、陈志东,高职建筑艺术教化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化,2003,(14) 2胡知凡,新西兰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J,中国美术教化,2002年第3期 作者简介: 陈卓昊(11015-),男,汉族,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助教,学士,主要探讨方向:艺术教化。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