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3最后一次演讲 教学目标: 1.了解文本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难点: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一:单元目标 第四单元有四篇演讲词,分别是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他们或针对突发事件,或针对现实问题,或针对青年的未来,或针对重要的事业,内容不同,风格各异。 学习这个单
2、元,我们需要达成以下目标: 一、理解演讲词的作者的思想观点,把握演讲词特点, 二、理解写作演讲稿的常见技法,学习撰写演讲稿, 三、掌握演讲的技巧,提高在公开场合的表达能力。 环节二:积累语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的讲演,这是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1、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 闻一多,1899到1946年,湖北黄冈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等。 2、掌握字词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我们一起积累本课的字词。请同学们来注意下列字音字形,和老师一起来朗读一遍。 3、解释下列词语。 污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蛮横: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3、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挑拨离间:挑起是非,引起纠纷,使相互猜忌、隔阂。 最后一次讲演,这是一篇即兴的演讲。 那么什么是演讲呢? 演讲就是一种在公开场合把自己意图、想法表达出来的说。但是演讲并非单纯的口头表达,他与一个人的读写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息息相关。 演讲词是演讲的内容,体现了演讲的主题、思路和语言技巧。 这节课我们将思考如下一些问题, 作者当时面对怎样的社会环境? 在演讲词中,作者陈述了哪些事实,表达了哪些观点或主张? 三、段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四、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五、根据这篇演讲词可以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哪些特点? 环节三:讲解新课 我们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
4、 一、作者当时面对怎样的社会环境? 请同学们关注课文注释一、寻找相关信息。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迫切要求,继续发动内战,并对爱国民主运动进行镇压。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这段文字介绍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爱国民主运动的无情镇压,揭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闻一多先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表了这篇演讲。 我们探讨第二个问题: 二、作者陈述了哪些事实,表达了哪些观点或主张呢? 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第一段。作者告诉了我们如下事实, 1、李公朴先生遭到了毒手
5、。 2、李公朴先生只是写文章说话,而且写的说的都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3、国民党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却偷偷摸摸的来暗杀。 将上述信息结合在一起,作者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李公朴先生写的,说的都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但他却被国民党暗杀了。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请圈画第一句, 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结合这些事实,可以推断作者的观点是,暗杀李公甫先生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用类似的方法分析第二段,老师朗读一遍。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6、”,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这段文字也多用感叹句和反问句。作者陈述的事实是特务杀死了人,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 第二段中出现了大量表示情感的词语,最鲜明的体现作者爱憎分明态度的是,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结合本段内容及课后注释一,可以推断出,杀死李先生的是国民党特务,某集团指国民党反动派,这指的是特务杀死人不敢承认,还要污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 我们将这些内容组合起来,可以提炼出作者的观点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
7、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 我们再来读第三段。 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这里需要补充关于“一二一”事件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想要陈述的事实,请看课后注释五,同学们自读。 在这段中,作者不仅重申了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这一事实,他又一次谈及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这个事实。这两个事件的牺牲者都是为了国家民族的统一,反内战,求和
8、平,这两个流血事件的始作俑者都是国民党反动派。 作者认为,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也就是说, 这两桩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献身的事情,给昆明带来了无限的光荣。 由此可以推断,作者的观点是,李公朴先生和昆明青年学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精神是无限的光荣。 我们分别概括了第一到三段的相关事实与作者的观点。 概而言之,这三段主要聚焦了李先生被暗杀的事实,同时谈及“一二一”事件,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国民党反动派的行为是卑劣无耻的,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献身的李先生及昆明青年学生是无限的光荣。 现在请同学们来自读第四段。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
9、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闻一多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反动派的实质,反动派感受到自己时日不多而做出了的疯狂举动。 老师来朗读第五段。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
10、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闻一多先生进一步指出,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这也是闻一多先生的观点。 这段文字中有没有证明这个观点的事实呢?当然有,请注意这些文字,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
11、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这是事实,这也是铁证,有力的支撑了闻一多先生的观点。 我们把第四五两段组合起来,发现作者表达的其实是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永存,人民必胜,反动派必亡。 我们运用类似的方法分析第6783段, 请同学们自读这三段。 第六段指出的事实是,“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轻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第七段中指出的事实是,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进的如“一二一”都属于云南人民的。 第八段指出的事实是,西南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今天到会的1000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作者提出的主张是,李先生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作者的
12、号召是,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绝对不让反动派这样蛮横下去的。 以下段落是演讲词的最后一部分。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朗读第九到12段。 第九到11段大多是作者的观点,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第12段,表达自己随时准备以身殉志的斗争决心。 文章第六到12段,作者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主张号召,如李先生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这些语言的实质就是追求民主和平。 所以我们将第六到12段中观点组合在一起,其实质就是我们必须去争取民主和平,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三和第四个问题,段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作者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呢?
13、文章第一到三段主要陈述了李先生被暗杀的事实。作者认为,这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是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献身的李先生的无限的光荣。 第四到五段写了李先生和昆明青年学生光荣就义,表现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恐怖,提出了真理永存,人民必胜,反动派必亡的观点。 第六到12段,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自己的主张号召,即必须争取民主和平,并表达自己随时以身殉志的斗争决心。 这三个部分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最终引出了作者的核心观点,我们必须争取民主和平。 四、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问题。根据这篇演讲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闻一多先生有哪些特点呢? 闻一多先生面对的是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他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发表了这篇演
14、讲。他痛批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赞扬为争取民主和平而献身的李先生及昆明学生。从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爱憎分明、正义凛然的革命立场。 他相信人民必胜,真理永存。从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坚持真理、坚守正义、追求光明的志向。 从他一遍又一遍的杀不完、不怕死,必须去争取民主和平这些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他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从这些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作者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精神。 环节四:小结 现在,我们对这篇演讲词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 首先,我们借助注释了解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 其次,我们逐段研读,概括了闻一多先生陈述的一些事实,以及基于这些事
15、实所发表的观点或主张。 第三,我们分析了这些段落之间的关系,提炼了闻一多先生的核心观点。 最后,我们感受了闻一多先生坚持真理、大勇无畏的精神。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最后一次讲演请同学们在课后加强朗读。 布置作业 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练习部分第13课第1-3题。 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最卑劣 历史上 事件 暗杀李公朴 最无耻 为何被暗杀 争取民主和平 真理是一定胜利的 号召青年继承光荣传统 完成历史任务 随时准备牺牲 第二课时 环节一: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 首先,我们借助注释和课文内容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其次,我们逐段研读了闻一多先生陈述的事实,
16、以及对这些事实发表的观点或主张。 接着,我们分析了这些段落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维尼多先生的核心观点。 最后,我们分析了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坚持真理、大勇无畏的人物形象。 环节二: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这篇演讲词的语言形式的特点。 一、这里有两段文字,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思考这两段文字有什么差异?原文为什么要这样写? 老师来读一下原文。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
17、且又不敢光明正大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1、这是改文。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原文有很多感叹句和疑问句,原文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我们试着比较这样两句。 原句: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改句:李先生没有犯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原文用的是问句,而改文变成用的是陈述句。演讲者采用的是问句,他是在直接质问特务,怒斥反动派卑鄙无耻的行径,言语之中流露出心中难以压抑的愤怒。 原句: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 原文运用一连串的感叹句,改文则运用陈述句。 原句让我们感受到演讲者在对国
18、民党反动派进行直接谴责,谴责他们反动的立场,谴责他们手段的卑劣。这些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语气斩钉截铁,句句流露出对公理之道的呼唤,字字洋溢出对暗杀行径的控诉,更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于李公朴先生被害一事的愤怒与不满。 品读第二段句子,我们会有更深刻的体会。这些标红的句子,同学们可以尝试着大声朗读一下。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一个问题: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接着连用三个短句,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这些密集的短句铿锵有力,丝毫不留余地。这样的表达更像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匕首,接二连三的直刺敌人的胸膛, 大声的痛斥无耻啊!无耻啊!反复
19、出现无耻一词,演讲者表达了对敌人强烈的憎恶。 从以上两段文字的分析中,我们感受到这篇演讲词的一些语言特点,有时用大量的感叹句表达内心强烈的愤怒,有时用问句表现对敌人的强烈谴责,有时用密集的短句表现对敌人的斥责。 需要特别强化的内容,演讲者会反复强调。 文中还有不少类似的语言形式,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进行摘录并尝试分析。 我们刚刚一起品析了演讲词运用感叹句、疑问句和短句的语言形式特点,那么这篇文章在用词上还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种语言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我们一起思考以下几道填空题。 第一句,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作者用无耻和光荣两个词语将某集团与李先生直接进行对比,斥责反动派暗杀行为的
20、卑劣,热情歌颂了李先生。 斥中有颂,颂中有斥,斥敌当机送我欲切。这组反义词构成了强烈的反差,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鲜明的立场。 第二句,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存在和毁灭是一组相对的词语,我们感受到演讲者坚定的信念,人民必胜,真理永存,反动派必亡。 第三句,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黑暗和光明是一组反义词,这组词语之间也形成了一股张力,表现出作者对胜利前景的展望。 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文中再找一找,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 我们再来关注一下文章出现了哪些人称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称变化呢? 接下来老师泛读第四五两段,
21、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把他们和你们用不同的方式圈画出来,数一数作者用了几个他们,几个你们。 我们先来看第四段。 我们再来看第五段。 课文第四五段首先选用七个他们,接着用了十个你们。演讲者用他们是面对在场的所有听众,揭露反动派外强中干的丑陋本质,激发起正义之士对反动派的仇恨之情,转而用你们是言语对象的转移,对听众中可能存在的敌人的正面斥责,当面警告敌人,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体现出演讲者的大无畏气概和斗争精神。 我们再来看第五段,用了几个,我们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五段还运用了十个我们,我们包括闻一多先生,包括参与追悼会的同胞,包括广大昆明的市民,包括千百万的人民,用十个我们自信而自豪的宣布,
22、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反复用我们这个词凝聚人心,鼓舞着所有参与追悼会的同胞们,激发着他们坚持正义、坚守真理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 这个讲演中人称的不断变化是一大特点。这是由于演讲者在演讲时的立足点、 出发点在不断变化,而这个变化又是受内容制约的。 正是如此,文先生一开始就短兵相接,直斥特务,称特务为你们,旗帜鲜明的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中间部分是对青年学生讲的,所以称特务为他们。后边的内容则既是对自己的战友、青年学生们的鼓舞号召,又是对特务们的宣战。所以也连同青年学生一道,称我们称特务为你们,这样营垒分明,既有利于号召青年,有利于打击敌人。由于能结合内容来变换人称,所以对
23、表达演讲者的感情起了很好的配合作用。 现在我们对这篇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做一个小结。 首先,我们将原文和改文进行比较,感受到原文运用感叹句、疑问句等多种语言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强烈的愤怒与谴责。 接着,我们借助三组词语的填空,感受到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 然后,我们又关注了文章中人称的变化,感受到演讲者思想情感的变化。 此外,文中出现了不少的括号,括号中的内容并不是闻一多先生演讲的内容,比如这三处写到闻一多先生的表现演讲词括号中内容的作用是什么呢? 第一处,面对李公朴无辜被杀这一事件时,文先生声音激动了。激动一词,展现闻一多先生的悲愤之情。 第二处是对追悼会上的特务发出直接的质问,厉声二字
24、可见其语言的严厉,内心涌动着无法压抑的愤怒与痛恨。 第三处捶击桌子则由语言变为动作,直接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愤怒的程度。这些内容记录闻一多先生在演讲时的激动情绪,体现了他对李公仆被害的悲愤,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行径的憎恨。 括号中还出现了11次有关鼓掌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内容的作用是什么? 听众鼓掌。这既是对闻一多先生痛斥反动派的强烈认同,也是被讲演激发起奋斗之志和必胜信念的自然流露。这么多次的鼓掌,说明讲演极富感召力。 课文中还有两处的内容值得关注。一处是听众表示接受。接受什么呢? 结合前文,我们发现,听众接受的是闻一多先生所讲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历史的观点,是文先生的观点唤醒了听众的共
25、鸣,得到了听众的认可。 另一处是长时间热烈的鼓掌。前文的内容是,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是闻一多先生以死明志。此时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表现听众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赞扬。 闻一多先生唤醒了听众的爱国之情、奋斗之志以及必胜的信念。关于这些鼓掌的记录,向我们展示了这场讲演的感召力。 同学们,这篇演讲词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甫追悼会上的讲话,他本来没有题目,最后一次讲演是后人所加。这是闻一多先生人生的最后一次演讲。演讲后的当天晚上,他遭遇了暗杀。再次品读这个题目,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坚持正义、 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满腔热情,能感受他不畏强权
26、、不畏流血、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能看到这最后一次中凝聚的力量。 环节三:小结 现在我们梳理一下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 上节课,我们首先借助注释与课文内容了解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其次逐段研读,概括了维尼多先生陈述的事实,以及基于这些事实所发表的观点。接着,我们分析了这些观点之间的关系,明确了闻一多先生的核心观点。最后,我们感受了闻一多先生坚持真理、大勇无畏的精神。 这节课我们先将原文与改文进行对比,体会演讲者运用多种语言形式表达强烈的情感。其次,我们借助三组词语的填空,感受到演讲者爱憎分明的态度。接着,我们解读人称代词的变化,感受演讲者思想情感的变化。 这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词,是一篇声讨反动派的檄文,是一首赞扬烈士的歌, 更是一只呼唤战斗的号角。演讲者在讲演中揭露什么、歌颂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旗帜鲜明,演讲语言短促犀利,灌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和战斗性。 希望这篇演讲词能带给今天的我们更多的思考。 环节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练习部分第13课第4-6题。 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最卑劣 历史上 事件 暗杀李公朴 最无耻 为何被暗杀 争取民主和平 真理是一定胜利的 号召青年继承光荣传统 完成历史任务 随时准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