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 5061-2021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监测与控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_T 5061-2021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监测与控制标准.docx(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监测与控制标准StandardforleakagemonitoringandcontrolofurbanwaterdistributionsystemDB22/T5061-2021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施行日期:2021年10月13日2021长春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语.22.2符号.53基本规定.84漏损管控.104.1一般规定.104.2漏损水量分析.104.3漏损控制管理.114.4分区管理.124.5压力调控.134.6计量损失控制.144.7其他损失控制.155漏损
2、检测.165.1一般规定.165.2漏损检测技术.165.3检测设备.175.4成果检验报告.196漏损评定.206.1一般规定.206.2评定指标计算.206.3评定标准.23附录A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漏水点记录表.24本标准用词说明.25引用标准名录.26附:条文说明.271总则1.0.1为加强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管理,提高管网维护管理水平,保障供水安全,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城镇供水管网的漏损监测、控制及评定。1.0.3城镇供水管网的漏损监测、控制及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供水管网waterdistribution
3、system连接水厂和用户水表(含)之间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总称。2.1.2压力管理pressuremanagement在满足用户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根据管理需要对供水管网运行压力进行调控。2.1.3供水总量systeminputquantity进入供水管网中的全部水量之和,包括自产供水量和外购供水量。2.1.4自产供水量self-producedwatersupply供水单位自有水厂的供水量。2.1.5外购供水量purchasedwatersupply供水单位向其他单位购买并输入到管网的供水量。2.1.6注册用户用水量authorizedconsumption在供水单位登记注册的用户的计费用水
4、量和免费用水量。2.1.7计费用水量billedauthorizedconsumption在供水单位注册的计费用户的用水量。2.1.8免费用水量unbilledauthorizedconsumption按规定减免收费的注册用户的用水量和用于管网维护和冲洗等的水量。2.1.9漏损水量waterlosses供水总量和注册用户用水量之间的差值。由漏失水量、计量损失水量和其他损失水量组成。2.1.10漏失水量reallosses2各种类型的管线漏点、管网中水箱及水池等渗漏和溢流造成实际漏掉的水量。2.1.11明漏水量reportedleakage水溢出地面或可见的管网漏点的漏损水量。2.1.12暗漏水
5、量unreportedleakage在地面以下检测到的管网漏点的漏损水量。2.1.13背景漏失水量backgroundleakage现有技术手段和措施未能检测到的管网漏点的漏损水量。2.1.14计量损失水量meteringlosses计量表具性能限制或计量方式改变导致计量误差的损失水量。2.1.15其他损失水量otherlosses未注册用户用水和用户拒查等管理因素导致的损失水量。2.1.16区域管理(ZM)zonemanagement将供水管网划分为若干供水区域,对每个供水区域的水量、水压进行监测控制,实现漏损量化管理的方式。2.1.17独立计量区(DMA)districtmeteredar
6、ea将供水管网分割成单独计量的供水区域,规模一般小于区域管理的范围。2.1.18压力分区(PMA)presuremeteredarea将供水管网分割不同压力的供水区域,对每个压力不同供水区域进行监测控制。2.1.19夜间最小流量minimumnightflow独立计量区每日夜间用户用水量最小时的进水流量。2.1.20零压测试zero-pressuretest为判断独立计量区是否封闭,关闭边界阀门后放水,监测区域内压力是否下降至零。2.1.21流量法flowmethod是指借助流量测量仪器设备,通过监测地下供水管道流量变化推断漏水异常管段的方法,分为区域检漏法和区域装表法。32.1.22压力法p
7、ressuremethod是指借助压力测试仪器设备,通过监测地下供水管道供水压力的变化,间接推断漏水异常管段的方法。2.1.23噪声法noisemethod是指利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自动监测、记录地下供水管道漏水声音,并通过统计分析其强度、频率,间接推断漏水异常管段的方法。2.1.24听音法listeningmethod是指借助听音仪器设备,通过识别地下供水管道漏水声音,间接探测漏水异常点的方法。2.1.25相关法correlationmethod是指在漏水管道两端管壁或阀门、消火栓等附属设备放置传感器,利用漏水噪声传到两端传感器的时间差,推算漏水点位置的方法。2.1.26管道内窥检
8、测法closedcircuittelevisioninspection(CCTV)method通过管道、闭路电视检测(CCTV)、潜望镜检测(QV)、声纳检测等各种方式进入排水管道内部进行检测的方法。2.1.27闭路电视摄像检测系统(CCTV)closedcircuittelevisioninspectionmethod通过闭路电视摄像系统查视供水管道内部缺陷推断漏水异常点的方法。2.1.28管道潜望镜检测(QV)pipequickviewinspection采用管道潜望镜在检查井内对管道进行检测的方法,简称QV检测。2.1.29声纳检测sonarinspection采用声波探测技术对管道内水
9、面以下的状况进行检测的方法。2.1.30探地雷达法groundpenetratingradar(GPR)method通过探地雷达(GPR)对漏水点周围形成的浸湿区域或脱空区域4的探测推断漏水异常点的方法。2.1.31地表温度测量法thermographymethod借助测温设备,通过检测地面或浅孔中供水管道漏水引起的温度变化,推断漏水异常点的方法。2.1.32气体示踪法tracergasmethod在供水管道内施放气体示踪介质,借助相应仪器设备通过地面检测泄漏的示踪介质浓度,推断漏水异常点的方法。2.1.33综合漏损率grosswaterlossrate管网漏损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
10、表示。2.1.34漏损率waterlossrate用于评定或考核供水单位或区域的漏损水平,由综合漏损率修正而得。2.1.35单位供水量管长pipelengthperunitwatersupply管径大于等于75mm的管道总长与供水总量之比。2.1.36水表量程比turndownrate水表常用流量和最小流量的比值。2.1.37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对管网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采集、输入、查询、分析、存储、更新、输出的技术系统。2.1.38服务压力servicepressure满足城镇供水区域内的基本供水压力。2.1.39管网SCADA系统
11、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systemofurbanwatersupplynetwork采用计算机、通讯、控制、显示等技术,对城镇供水体系进行数据采集、监视和监控的系统。2.2符号2.2.1国际通用的压力和漏水关系模型5L泄漏量变化率;P测点压力变化率。2.2.2区域计量的压力和漏水关系模型qL初压力改变后的泄漏量;q0初使压力的泄漏量;P0初使压力;P1改变后的压力。2.2.3漏点(明漏和暗漏)流量QL漏点流量;C1覆土对漏水出流影响修正系数;C2流量系数;A漏水孔面积;H孔口压力;g重力加速度。2.2.4漏点(明漏和暗漏)水量QLt漏点水量;t
12、漏点存在时间。2.2.5背景漏损水量QB背景漏损水量;Qn单位管长夜间最小流量;L管网总长度;T统计时间。2.2.6居民用户总分表差损失水量Qm1居民用户总分表差损失水量;Qmr抄表到户的居民用水量;Cmr居民用户总分表差率。2.2.7非居民用户表具误差损失水量Qm2非居民用户表具误差损失水量;QmL非居民用户用水量;6CmL非居民用户表具计量损失率。2.2.8供水单位的漏损率RBL漏损率;RWL综合漏损率;Rn总修正值;Qs供水总量;Qa注册用户用水量。2.2.9总修正值R1居民抄表到户水量的修正值;R2单位供水量管长的修正值;R3年平均出厂压力的修正值;R4最大冻土深度的修正值。73基本规
13、定3.0.1供水单位应建立用户登记制度,对所有用户进行注册登记管理,并应对用户信息进行动态维护。3.0.2供水单位应制定计量器具管理办法,抄表质量和数据质量控制管理措施。3.0.3城镇供水范围内下列水量应进行计量:1自产供水量;2外购供水量;3注册用户用水量中的居民家庭用水、公共服务用水、生产运营用水以及向相邻区域管网输出的水量等。3.0.4水量计量方式的选择和计量器具的选配、维护、检定及更换工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207和城镇供水水量计量仪表的配备和管理通则CJ/T454的规定。3.0.5供水单位宜建立管网水力模型系统,并应根据管网运行情况的变化及时
14、校核与更新。3.0.6供水单位应以管网压力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水力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压力管理。3.0.7供水管网的漏水探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207和城镇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技术规程CJJ159的有关规定。3.0.8供水单位宜组织编制管网信息化系统建设规划及设计。3.0.9供水管网的年度更新率不宜小于2。供水单位应根据管网漏损评估、水质及供水安全保障等情况,制定管网更新改造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3.0.10管网改造应因地制宜,可采取开挖换管和非开挖修复技术8相结合的方式,管道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及城镇给水管道非开
15、挖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CJJT244的有关规定。3.0.11新铺设管道的材质应按照接口安全可靠性高、破损概率小、内壁阻力系数低和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的原则进行选择,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及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207的有关规定。94漏损管控4.1一般规定4.1.1供水单位应制定漏损管理及应急管理等制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漏损控制。4.1.2漏损控制目标应包括管网漏损率及产销差率。4.1.3漏损的技术性控制方案应根据漏损水量、漏点出现频次确定。4.1.4供水设备及材料应采用有利于安全供水、减少漏损的新技术、
16、新材料及新设备。4.1.5供水单位对各类用水单位(住宅、非住宅等)应合理确定单位用水定额,并根据用水实际情况定期修正。4.1.6管线的巡检周期宜为3d5d,重要管段巡检周期宜为ld。4.1.7每月应进行一次管网漏损数据统计和分析,用于制定管网维护计划。4.1.8供水单位宜建立GIS、SCADA、营业收费等全流程智慧化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可视化数据平台,辅助决策和管理。4.2漏损水量分析4.2.1供水单位应根据水量平衡表4.2.1确定各类水量,且每年应开展12次漏损检测及数据统计工作。10自产供水量供水总量注册用户用水量计费用水量计费计量用水量计费未计量用水量免费用水量免费计量用水量免费未计量用
17、水量漏损水量漏失水量明漏水量暗漏水量背景漏损水量水箱、水池的渗漏和溢流水量外购供水量计量损失水量居民用户总分表差损失水量非居民用户表具误差损失水量其他损失水量未注册用户用水和用户拒查等管理因素导致的损失水量表4.2.1水量平衡表4.2.2供水单位应对出厂入网水量、区域水量、独立计量区和用户水量等进行计量和水平衡分析。4.2.3进行漏损水量分析时,各计量分区应确保采用的数据准确、时间一致。4.2.4供水单位应对采用城镇供水管网供水的消防用水、园林绿化、道路浇洒及广场冲洗用水、水池(箱)清洗及溢流、应急供水、管网维护和冲洗用水等进行计量。4.3漏损控制管理4.3.1供水单位应制定管网检漏计划,配备
18、相应的人员和设备,检测周期不应超过12个月。4.3.2供水单位应根据计量区域水平衡分析结果,制定对应的漏损控制目标和方案,实施差异化管理。4.3.3供水单位应根据供水的规模、管网布置、管材及运行方式等11因素,综合确定管网漏损检测方法。4.3.4供水单位应根据漏损水量分析结果,评估漏损控制的水平,制订漏损控制措施。4.3.5供水管网应设置管网漏点监测设备,建立管网漏点主动监测和数据分析系统。4.3.6供水单位应详细记录明漏水量、暗漏水量的原始信息,包括漏水原因、破损面积、事故点运行压力等,并进行管网漏损水量的分析和统计。4.3.7应合理设置检修阀门的位置、阀门种类、控制方式,减少事故漏损。4.
19、3.8水池、水箱应设置水位显示、溢流报警和进水阀门自动关闭等装置,减少水量损失。4.4分区管理4.4.1供水管网宜采取分区计量的方式开展漏损控制。4.4.2分区管理方式应根据管网系统的大小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同确定,包括独立计量区管理(DMA)、区域管理(ZM)、管网压力分区(PMA)等方式。分区管理范围应由大到小逐级划分,形成完整的水量计量传递体系和压力调控体系。4.4.3独立计量区应根据管网平面布局、管线长度和用户数量等进行划分。4.4.4独立计量区建设和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进水口应安装流量计量设备及压力监测设备,流量和压力监测数据宜实时传输;2进水口流量计量设备应满足小流量测量的要求
20、;3夜间用水量较大的用户应单独监测;4封闭运行前应进行零压测试;5应通过流量、压力数据的监测和分析,评估区域漏损程度,12确定漏损预警值。4.4.5供水单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管网区域,通过监测夜间最小流量测算管网背景漏损水量。4.4.6分区管理的管网在建设和封闭运行过程中,应进行水质监测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管网水质安全。4.5压力调控4.5.1供水单位应根据水厂分布、管网特点、服务压力和管理要求,通过压力调控控制管网漏损。4.5.2压力分布差异较大的供水管网,应采用分区调度、区域控压、独立计量区控压和局部调控等手段,使区域内管网压力达到合理水平。4.5.3压力与泄漏量之间的关系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1、:1国际通用的压力和漏水关系模型为:L=PN(4.5.3-1)式中:L泄漏量变化率,%;P测点压力变化率,%N一般介于0.52.5之间,平均值为1.15,接近线形关系。对于不同材料的管道,漏点不同N值也不同,一般认为:非金属管道系统,N=1.251.75;金属管道系统,当漏失量较小时,N=1.01.5;当漏失量较大时(即明漏或爆管),N=0.51.0。2区域计量的压力和漏水关系模型为:qL=q0(P1/P0)n(4.5.3-2)式中:qL初压力改变后的泄漏量,m3/s;q0初使压力的泄漏量,m3/s;13P0初使压力,MPa;P1改变后的压力,MPa;n一般介于0.51.75之间,非金属管道系
22、统一般n=1.251.75;金属管道系统,当漏失量较小时,n=1.01.5;当漏失量较大时(即明漏或爆管),n=0.51.0。4.5.4供水管网的压力宜采取逐级调控方式,可根据不同工况选择以下策略:1供水距离较远的管网,应通过逐级增压输送的方法降低前端管网压力;2压力控制宜采取逐步调减的方式,根据需要选择固定出口压力控制、按时段控制、按流量控制、按最不利点压力控制或多参数联合控制等方式;3分区调度和区域控压时,应采取设置远程控制电动阀门等应急保障措施。4.6计量损失控制4.6.1供水单位应建立计量管理考核体系。4.6.2供水单位应建立大用户水量远程监测和分析系统。4.6.3计量表具的类型、口径
23、及安装位置应根据计量需求确定,宜采用智能水表。4.6.4表具的量程比应满足以下要求:1表具口径在DN40以上且用水量较大或流量变化幅度较大的用户水表,其量程比不应小于200;2表具口径在DN40(含)以下的居民用户水表,其量程比不应小于80;3表具口径在DN40(含)以下的非居民用户水表,其量程比不应小于100。4.6.5供水单位应每年对居民用户总表与分表差值水量和非居民14用户表具误差损失水量进行测试评定。抽检的样本数应满足以下要求:1居民用户测试的数量应大于10支;2非居民用户测试的数量每种口径不应少于5支。4.6.6水表、流量计及其他管网传感器应根据国家相关检定规范定期标定,防止因传感器
24、误差造成数据失真。4.7其他损失控制4.7.1供水单位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未注册用水行为的管理,减少未注册用户的用水量。4.7.2供水单位应采取措施,减少因管理因素导致的水量损失。4.7.3对有采空区或地质条件较差地区的管网管理,应在必要的节点设置应力监测或应变监测传感器,降低爆管风险。155漏损检测5.1一般规定5.1.1供水单位应对区域内的供水管网开展漏损普查工作,通过主动检漏降低管网漏损。5.1.2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检测工作不得污染供水水质。5.1.3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检测的安全保护工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的规定。打钻或开挖时,应避免损坏供水管道及相邻其他管线或
25、设施。5.1.4开展漏损检测工作时必须做好人身和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人员应穿戴有明显标志的工作服,夜间工作时必须穿反光背心,工作现场应设置围栏、警示标志和交通标志等。5.2漏损检测技术5.2.1管网漏损检测包括巡检发现明漏和使用仪器设备探测暗漏两部分内容。5.2.2供水单位应具备管网压力、流量及水质监测的技术手段。压力、流量及水质监测点设置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供水管网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207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相关规定。5.2.3漏损检测可选择流量法、压力法、噪声法、听音法、相关法、管道内窥法、探地雷达法、地表测温法、气体示踪法等检测方法,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技术
26、要求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技术规程CJJ159的规定。5.2.4漏损检测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161流量法适用于判断探测区域是否发生漏水,确定漏水异常发生的范围,还可用于评价其他方法的漏水探测效果;2压力法适用于判断漏水发生,确定漏水发生范围;3噪声法适用于漏水点预定位和供水管网漏水监控,当用于长期性的漏水监测与预警时,宜采用固定设置噪声记录仪方式,当用于对供水管道进行分区巡检时,宜采用移动设置方式;4采用听音法探测管道漏水点时,应根据探测条件选择使用阀栓听音法、地面听音法和钻孔听音法;5相关法适用于漏水点预定位和精确定位;6管道内窥法适用于使用闭路电视摄像检测系统(CCTV)查
27、视供水管道内部缺损,探测漏水点;7探地雷达法适用于已形成浸湿区域或脱空区域的管道漏水点的探测;8地表测温法适用于因管道漏水引起漏水点与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温度差异时的漏水探测;9气体示踪法于适用供水管网漏水量小,或采用其他探测方法难以解决时的漏水探测。5.3检测设备5.3.1检漏设备应根据供水单位制定的检漏计划配置。5.3.2计量仪表的性能及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GBT778.1778.3、电磁流量计JBT9248及超声波水表CJT434的有关规定。5.3.3压力传感器的配置应满足以下规定:1压力传感器计量精度应优于1.5级;2压力传感器及变送器的外壳需接地,信号电缆线不得
28、与动力电缆混合铺设;3压力传感器导压管应安装在温度波动小的地方,应防止渣滓17在导管内沉积,冬季必需采取防冻措施;4测量液体压力时,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免液体的冲击(水锤现象)。5.3.4流量传感器(或流量计)使用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测量管必须在任何时候完全注满介质;2电磁流量计适用DN2500以下全部管道范围,直管段须满足前10D、后5D;3超声波流量计适用DN5000以下全部管道,易受气泡、结垢、泵及其它声源混入的超声杂音干扰,直管段须满足前20D、后5D;4涡街流量计直管段须保证前40D后20D,流体必须与传感器表体的标注方向一致;5用户进户管应设置水表,水表分容积式和速度式,安装时应考
29、虑流量方向,防止反接。5.3.5埋入式光纤传感器应满足以下要求:1温度测试精度不应低于1,应变精度应高于0.1mm/m;2光纤传感器应防水防潮,耐酸碱腐蚀,耐高低温,抗老化,柔韧度好,强度高;3光纤传感器应在一定测试距离上设置分布式光纤解调仪;4管道应力监测可采用卡箍、锚固或高强度耐水粘接剂进行安装。5.3.6管网传感器数据应采用可靠加密的数据传输方式,传感器网络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GB/T30269的相关规定。5.3.7结合智慧水务的建设,计量仪表应选择智能化仪表。5.3.8城镇供水管网漏水探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保养和校验。使用的计量器具应在计量检定周期的有效期内。
30、185.4成果检验报告5.4.1供水单位应对漏水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并编制成果检验报告。5.4.2供水单位应根据开挖验证结果,计算测量漏水点的定位误差及漏水点定位准确率。5.4.3定位误差及漏水点定位准确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定位误差不宜大于1m;2准确率不应小于90%。5.4.4成果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1应按照本标准附录A标示的漏水异常点实施开挖验证;2现场拍摄漏水点的影像资料,并计量漏水量;3计算漏水点定位误差和定位准确率;4记录验证结果。5.4.5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成果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的依据、范围、内容、目的、要求、人员、仪器设备及计划安排,漏水探测区的基本情况,探测
31、工作条件、相关探测工作量和开竣工期等;2探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探测作业依据的标准;3探测质量控制及检查;4漏水探测成果及成果检验;5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6供水管网漏水况分析。196漏损评定6.1一般规定6.1.1供水管网的漏损评定可分为供水单位自评和主管部门核查两个环节。6.1.2漏损评定应根据漏损率的计算结果确定,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6.1.3供水单位应在每个年度对供水管网漏损率进行自评,可根据漏损率评定结果申报省级漏损率达标企业。6.2评定指标计算6.2.1供水单位应根据水量统计和水平衡分析结果,确定年度供水总量和漏损水量。6.2.2水量统计计算应执
32、行以下规定:1供水总量应根据流量计量设备的水量数据进行统计计算;2计费用水量应根据用户收费系统数据或记录进行统计计算;3免费用水量应根据计量数据或相关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4注册用户用水量应为计费用水量与免费用水量之和;5漏损水量为供水总量与注册用户用水量之差;6其他损失水量为漏损水量与计量损失水量之差。6.2.3漏损水量应按明漏水量、暗漏水量、背景漏损水量以及水箱、水池的渗漏和溢流水量之和计算。1漏点(明漏和暗漏)流量应按下式计算:20(6.2.3-1)式中:QL漏点流量(m3s);C1覆土对漏水出流影响,折算为修正系数,根据管径大小取值:DN15DN50取0.96,DN75DN300
33、取0.95,DN300以上取0.94。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般取C11;C2流量系数,取0.6;A漏水孔面积(m2),一般采用模型计取漏水孔的周长,折算为孔口面积,在不具备条件时,可凭经验进行目测;H孔口压力(m2),一般应进行实测,不具备条件时,可取管网平均控制压力;g重力加速度,取9.8ms2。t2漏点(明漏和暗漏)水量应按下式计算:QLtQL10000(6.2.3-2)式中:QLt漏点水量(万m3);t漏点存在时间(s),明漏的存在时间为自发现破损至关闸止水的时间;暗漏的存在时间取管网检漏周期。3背景漏损水量应按下式计算:QBQnLT10000(6.2.3-3)式中:QB背景漏损水量(万m
34、3);Qn单位管长夜间最小流量m3(km.h),在DMA样本区域开展检漏后测定;L管网总长度(km);T统计时间(h),按1年计算。4水箱、水池的溢流和渗漏水量应根据计量和测试结果确定。216.2.4计量损失水量包括居民用户总分表差损失水量和非居民用户表具误差损失水量。1居民用户总分表差损失水量按下式计算:Qm1=Qmr1-Cmr-Qmr(6.2.4-1)式中:Qm1居民用户总分表差损失水量(万m3);Qmr抄表到户的居民用水量(万m3);Cmr居民用户总分表差率,各供水单位根据样本实验测定。2非居民用户表具误差损失水量按下式计算:Qm2=QmL1-CmL-QmL(6.2.4-2)式中:Qm2非居民用户表具误差损失水量(万m3)QmL非居民用户用水量(万m3);CmL非居民用户表具计量损失率,各供水单位根据样本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