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214-202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252780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2∕T 3214-202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22∕T 3214-202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22∕T 3214-202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T 3214-202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13.100CCSJ09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3214202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Codeforimplementationofdoublepreventionmechanismconstructionofsafetyriskclassificationcontrolandhiddendangerinvestigationandcontrolofspecialequipmentusers2020-12-28发布2021-01-29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DB22/T32142020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4.1自主建设.14.2落实主体责任.14.3实施培训.25风险分级管控.25.1工作流程.25.2风险辨识.25.3风险分级.25.4风险管控.26隐患排查治理.36.1隐患分级.36.2隐患排查.36.3隐患排查内容.36.4专项隐患排查.46.5隐患治理.46.6安全保障.46.7隐患治理结果确认.46.8建立台账.5附录A(资料性)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6附录B(资料性)特种设备风险分级表.12附录C(资料性)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项目.13附录D(资料性)特种设备较大事故隐患项目.14IDB22/T3214202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3、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本标准适用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对特种设备使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等进行风险辨识、科学评估,并按照安全风险级别采取分级管控措施。3.2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

4、、标准和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4基本要求4.1自主建设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和实施者,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及安全隐患实行自评、自控、自查、自改及差异化、动态化管理。4.2落实主体责任4.2.1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编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程序方法,确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判定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1DB22/T

5、321420204.2.2使用单位应明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管部门或机构,明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目标与任务,其成员组成应包括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安全、设备、工艺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4.2.3对设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使用单位,应当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具体组织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2.4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应负责组织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相关部

6、门和人员结合部门、岗位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3实施培训使用单位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计划,并纳入本单位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培训学习,使其掌握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5风险分级管控5.1工作流程风险辨识-风险分级-风险管控。5.2风险辨识5.2.1风险辨识应基于“全面系统”的原则,对风险因素进行辨识,系统掌握风险因素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状况,摸清安全风险底数。5.2.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特种设备台(

7、套),辨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可采用但不限于附录A的方法开展风险辩识,得出本台设备的风险辨识总分值。在辨识过程中可根据本单位各类特种设备的不同特征,对附录A中的项目和分数进行调整。5.3风险分级5.3.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根据风险辨识总分值进行风险分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I级)、较大风险(II级)、一般风险(III级)、低风险(IV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风险分级可参见附录B进行。5.3.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等级以本单位单台(套)特种设备风险辨识结果最高等级确定。5.3.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风险辨识、分级结果

8、均需建档,做到“一企(单位)一册”、“一台(套)一档”。5.3.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风险辨识、分级。出现下列情况应重新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风险因素自身发生变化;风险因素周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同类型风险因素或者相关行业发生事故灾害;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其他实际情况。5.4风险管控2DB22/T321420205.4.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风险管控的主体,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机构或运行部门负责把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企业应将每个风险因素的管控责任按照风险等级逐级落实到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单位应将每个风险因素的管控责任按照风险等级

9、逐级落实到部门、岗位、人员。5.4.2承担具体风险管控的部门和人员要对每个风险因素制定和采取具体严密的安全管控方案,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由使用单位负责人监督落实管控措施,较大风险由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监督落实管控措施,一般风险由安全管理机构监督落实管控措施,低风险由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负责落实管控措施。5.4.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来定期检查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设备要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重大风险、较大风险等级特种设备,相关负责人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一般风险、低风险等级特种设备,相关负责人至少每季度检查一次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5.4.

10、4对于确实需要立即解决的较高风险因素要报本单位负责人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设备安全。5.4.5风险因素所属企业或者单位要将所有安全风险因素逐一登记,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档案。6隐患排查治理6.1隐患分级6.1.1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严重事故隐患:严重违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应依法责令改正并处罚款的行为;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可能导致重大或特别重大事故的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风险管控缺失或失效,可能导致重大或特别重大事故的隐患;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使用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6.1.2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为较大事故隐患:

11、违反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进行处罚的行为;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可能导致较大事故的隐患;风险管控缺失或失效,可能导致较大事故的隐患。6.1.3除上述严重、较大事故隐患外的其他特种设备隐患均为一般事故隐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违反使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行为或状态;风险易于管控,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6.1.4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较大事故隐患类别及隐患项目可分别参见但不限于附录C、附录D的要求。6.2隐患排查6.2.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要

12、求,建立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部门(车间)负责人、班组负责人和具体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范围,并予以落实。6.2.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应当根据其岗位职责,开展经常性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工艺系统、基础设施、设备本体、安全保护装置等方面存在的危险状态以及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施现场管理、执行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缺陷。6.3隐患排查内容3DB22/T3214202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主要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

13、范和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范的建立落实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维护和使用方法的培训情况;特种设备运行状况和日常维护、保养、自行检查、检验、检测情况;从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情况;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其他影响特种设备安全的情况。6.4专项隐患排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进行专项安全隐患排查:与特种设备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发生变更或公布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作业条

14、件、设备设施、工艺技术改变;发生事故;重大自然灾害、极端天气、重大节假日、大型活动等重要时段;其他应当进行专项安全隐患排查的情形。6.5隐患治理6.5.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应当报告直接负责人并及时处理;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6.5.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发现事故隐患后,应当采取安全措施,并及时组织治理。对一般事故隐患,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应立即组织整改。对较大、严重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处理:根据需要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局部停产停业或者全部停产停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风

15、险评估(评价),明确安全隐患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整改难易程度;根据隐患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明确治理目标和任务、治理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保障、责任部门和人员、治理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落实治理方案,消除安全隐患;对确定为严重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特种设备监管部门报告安全隐患的现状,并及时报送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危害程度、风险评估(评价)结果和治理方案等。6.6安全保障6.6.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监控保障措施。6.6.2安全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

16、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6.6.3对暂时难以暂停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管理、监护使用,防止事故发生。6.7隐患治理结果确认4DB22/T321420206.7.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隐患治理结果确认工作机制,严重事故隐患治理完毕后应当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评估(评价)。6.7.2对各级特种设备监管部门检查发现或挂牌督办的严重事故隐患,应在组织验收合格后,报检查或挂牌督办牵头单位备案。6.8建立台账6.8.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应当包括以

17、下内容:安全隐患排查时间;安全隐患排查的具体部位或场所;发现安全隐患的数量、级别和具体情况;参加安全隐患排查的人员及其签字;风险评估(评价)记录;安全隐患治理方案;安全隐患治理情况,复查验收情况、复查验收时间、复查验收人员及其签字。6.8.2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应当保存2年以上。5因素风险指标风险因素辨识标准辨识得分得分人员风险因素(10分)人员持证情况(5分)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在有效期内*1.应持证人员未持证(5分)累加不超过5分2.证书不在有效期内(5分)*3.作业内容与证书项目不符(5分)人员安全培训情况(2分)应按规定定期开展安全培训1.未按制度开展安全培

18、训(2分)累加不超过2分2.培训未覆盖相关人员(2分)人员配置情况(3分)应按规定配置安全责任人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3分)累加不超过3分应按规定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的要求,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员(3分)辨识单位辨识日期:年月日设备位置辨识人设备类别设备品种设备型号使用登记证编号或设备代码(唯一性)分项辨识分值人员风险因素得分:分风险辨识总分值管理风险因素得分:分设备风险因素得分:分环境风险因素得分:分风险级别级别颜色表示DB22/T32142020AA附录A(资料性)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汇总

19、见表A.1。表A.1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汇总表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得分见表A.2。表A.2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得分表6因素风险指标风险因素辨识标准辨识得分得分管理风险因素(20分)安全管理机构(1分)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的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1分)安全节能管理制度(4分)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节能管理制度1.未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节能管理制度(4分)累加不超过4分2.管理制度不完善,未按规定建立(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需要设置时)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2)特种设备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和有关记录制度;(3)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

20、验管理制度;(4)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6)特种设备采购、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管理制度;(7)特种设备应急救援管理制度;(8)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9)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缺一项扣1分)设备使用登记(2分)应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1.未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特种设备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2分)累加不超过2分应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并按相关规定放置2.未将特种设备使用标志或者使用单位盖章或者签名确认的复印件悬挂或者固定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当无法悬挂或者固定时,可存放在使用单位的安全技术

21、档案中,同时将使用登记证编号标注在特种设备产品铭牌上或者其他可见部位)(1分)安全技术与节能技术档案(2分)应按规定逐台(套)建立安全技术与节能技术档案1.未按台(套)建立安全技术与节能技术档案(2分)累加不超2分2.档案文件内容和保存期限不满足相关规定(1分)3.未按规定在设备使用地保存相关安全技术与节能技术档案原件或复印件(1分)DB22/T321420207因素风险指标风险因素辨识标准辨识得分得分管理风险因素(20分)操作规程(1分)应根据设备运行特点制定操作规程并张贴上墙1.未按岗位要求制定操作规程(1分)累加不超过1分2.操作规程未悬挂或张贴在显著位置(1分)定期维护保养(2分)特种

22、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1.未按有关要求进行维护保养的(2分)*2.电梯未按规定要求进行维护保养(2分)相关记录(3分)应建立特种设备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维修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节能改造记录、人员培训记录等1.未建立特种设备运行状况和日常检查记录、交接班记录(1分)累加不超过3分2.未建立节假日重点检查记录(1分)3.未建立人员培训记录(1分)4.未建立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等维护保养记录(1分)5.未建立特种设备年度检查记录(1分)6.未建立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1分)7.未建立特种设备维修改造记录(1

23、分)8.未建立特种设备每日试运行记录(游乐设施和索道)(1分)9.未建立其它应建立的管理制度(1分)应急预案及演练(2分)应建立应急预案1.未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2分)累加不超过2分应按要求定期开展演练2.未按规定定期开展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并保存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含文字、图片、视频等)(2分)隐患排查(3分)应自主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1.未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3分)累加不超过3分2.未及时消除安全隐患(3分)DB22/T321420208因素风险指标风险因素辨识标准辨识得分得分设备风险因素(50分)设备来源(5分)特种设备应由具有资质的生产单位生产,应具有产品质量证明、监督检验证

24、书(需要监检的);安装、改造、重大修理应监检。*1.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不具备许可资质或出厂资料不全的(5分)累加不超过5分*2.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5分)设备使用年限(5分)使用年限,无明确设计使用年限的,按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确定。1.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3/4时间(1分)2.使用年限在设计使用年限的3/4和设计使用年限之间时间(3分)*3.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5分)设备级别(2.5分)按设备制造许可分类1.A类(2.5分)2.B类(2分)3.其它类(1-2.5分)(和A、B类相比按参数高低确定得分)设备修理改造情况(5分)设备修理改造1.设备进行过改造(5分)累加不超过5分

25、2.设备进行过重大修理(3分)3.设备进行过一般修理(2分)设备参数(5分)运行参数1.设备制造许可由总局核发且经常在设计最高参数运行(5分)2.设备制造许可由总局核发且日常使用参数低于设计参数运行(3分)3.设备制造许可由省局核发且经常在设计最高参数运行(4分)4.设备制造许可由省局核发且使用参数低于设计参数运行(2分)DB22/T321420209因素风险指标风险因素辨识标准辨识得分得分设备风险因素(50分)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5分)应根据设备特点配备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定期进行功能试验(或模拟试验),确保灵敏可靠*1.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的配备不齐全或未按设计要求配置(5分)累

26、加不超过5分2.未定期进行功能试验(或模拟试验)(5分)事故及运行情况(10分)特种设备是否异常运行或发生过事故*1.曾存在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情况(10分)累加不超过10分2.曾发生过由于操作等原因造成特种设备损坏情况(8分)3.存在设备经常维修经常出现小故障情况(6分)4.特种设备运行不正常(8分)*5.超参数运行情况(10分)检验、校验、检定情况(5分)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1.未按规定开展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5分)累加不超过5分*2.定期检验不合格仍继续使用(5分)安全附件1.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未按时定期校验或检定(3分)*2.校验或检定不合格仍继续使用(5分)维护保养检查情况(5分)应

27、按要求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日常检查1.无日常维护保养和日常检查计划(5分)累加不超过5分2.未按计划进行维护保养和日常检查(5分)停用情况(2.5分设备停用应设置停用标志设备停用1年以上的,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未设置停用标志,未办理报停手续(2.5分)累加不超过2.5分设备停用后启用应组织自行检查设备停用1年以上的,重新启用时,未组织自行检查(2.5分)DB22/T3214202010因素风险指标风险因素辨识标准辨识得分得分环境风险因素(20分)自然因素(10分)设备位置1.设备处于易发生地质灾害地点(5分)累加不超过10分2.设备处于易燃易爆区域(5分)3.设备处于大风等风险区域可能影

28、响安全运行(5分)4.设备处于人员密集场所或公众聚集场所(10分)运行因素(10分)运行环境1.设备运行环境内存放有易燃易爆、有毒等有害物质(10分)累加不超过10分*2.设备运行环境区域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10分)*3.设备安装地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10分)4.未配备消防设施,消防通道不明确、不通畅(5分)注1:表A.1中分项辨识分值按表A.2中人员风险因素、管理风险因素、设备风险因素、环境风险因素得分填写注2:表A.1中风险辨识总分值按四项风险因素得分总和填写。注3:风险级别、级别颜色表示根据辨识总分值按附录B填写。注4:辨识标准中带“*”的风险指标为一票否决项,符合其辨识标准

29、内容的,其设备及单位风险级别直接判定为“I级、重大风险,红色”。DB22/T3214202011分级级别描述辨识分值颜色表示I重大风险极易发生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特别重大、重大特种设备事故及巨大财产损失,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及政治影响。70分以上(含70分)红II较大风险易发生特种设备事故,造成较大特种设备事故及较大财产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及政治影响。50分70分(含50分)橙III一般风险较易发生特种设备事故,造成一般特种设备事故及一般财产损失,造成一定的社会及政治影响。30分50分(含30分)黄IV低风险可能发生特种设备事故,造成一般特种设备事故及轻微财产损失,一般不会造成社会及政治影响。30

30、分以下蓝AADB22/T32142020BB附录B(资料性)特种设备风险分级表特种设备风险分级见表B.1。表B.1特种设备风险分级表12序号隐患类别隐患项目1设备类(S)在用的特种设备是未取得许可进行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的。2在用的特种设备是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3在用的特种设备是国家明令淘汰的。4在用的特种设备是已经报废的。5特种设备存在必须停用修理的超标缺陷。6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未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的。7超过特种设备的规定参数、使用范围使用的。8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包括

31、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缺少或失灵。9将非承压锅炉、非压力容器作为承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或热水锅炉改为蒸汽锅炉使用。10在用的特种设备发生召回。11管理类(G)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使用的。12使用被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特种设备。13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14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气瓶充装活动的。15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和气瓶进行充装的。16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未按照规定实施充装前后检查的。17电梯使用单位委托不具备资质的单位承担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DB22/T32142020CC附录C(资料性)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项目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项目见表C.1。表C.1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项目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地方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