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6篇) 一、说教材这节课的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40页的内容。比多少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熟悉之后进展教学的,这节课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数的比拟打下根底。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的广泛用铺路。 二、教法学法数学应当是学生生活中不行缺少的局部。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本课设计不断创设富有生活意义的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生活的数学,从操作中发觉,从发觉中体验,让“做数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根底和纽带,成为课堂进展的原动力,表达新课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教学理念。基于以上的学问,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制
2、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进一步感知100以内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 一些,多得多,少的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的观看力,概括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4.情感目标:激活学生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 多”的主观需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在活动中体验胜利,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目标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形成德育、智育、学问与力量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过程分四层次:导入、新课、练习、总结. 1.导入局部: 猜班级人数:“我班级的人数比40多、
3、比45少”,谁能猜一猜 我班有多少人?通过猜数,集中学生留意力,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根底。 2.新课局部 现在科学认为“学问并不能简洁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的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学问和阅历主动地加以建构”针对这样的熟悉以及本课的学问特点,本环节我通过学生观看、比拟、争论、实践等方法探究新知,详细设计如下: 课件出示鱼缸图(花金鱼15条、黑金鱼10条)让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学问阅历,利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中的一个词来描述二者之间的数量的多少关系。 再出示“红金鱼48条”的鱼缸图,学生再次依照前面的方法尝试着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
4、述三者间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描述的过程中,培育了学生的观看力和概括力。 3.练习局部 基于一年级学生课上集中留意力的时间短,易疲惫的特点,我特将此环节设计为嬉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稳固新知,同时也使学生力量主动参加,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4.总结局部 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并将课上所学学问用于生活,也要在生活查找数学学问,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留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加意识,引导学生参加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探究求知的过程中,获得学问,培育创新意思,熬炼动手操作,应用学问的力量。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2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图形的拼组,
5、它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拼组中的第一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问。 一、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上一学期学习了熟悉物体和图形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了,本次学习是要通过摆、拼、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在上学期已有涉及,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严密随处可见。学生有比拟好的阅历积存和学问储藏,但在做拼组时,学生可能会消失肯定的思维局限性,不能大胆的用多个材料多种方法进展拼组,教师要适当引导
6、和示范,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依据课标中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及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详细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进展需要,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力量目标:通过观看、操作活动培育学生动手实践的力量,和合作探究与创新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拼组,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由于一年级儿童的思维以详细形象为主,再加上一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所以,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7、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沟通,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设想 在教学平面图形的拼组这一课中,我结合课标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把教学划分为三个局部,一是通过观看、操作,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二是通过”摆一摆“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间的关系,发觉图形中由简洁到简单的变化及联系,三是“做风车”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既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习用变化的观点对待事物,感受图形美。 六、教学流程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
8、、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努力为学生供应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时机,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把握学问、技能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阅历。遵循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情境激趣、旧知导入预习汇报、构建新知夯实根底 进展技能的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情境激趣、旧知导入 新课伊始,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日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让我们用掌声把它请进来!在掌声中出示米老鼠图片,米老鼠又建了一座新居子,邀请同学们去参观,你们快乐吗?这时出示房子图片。接着,让学生观看说出房子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情境的导入很快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既复习了旧知,又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平面图形可以拼组
9、成其他图形。 其次板块:预习汇报 构建新知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提高课堂时效性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障,课前预习不仅给学生供应了更宽阔的自主操作空间和探究空间,同时更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根底。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我采纳了课前预习,课上汇报稳固的形式,完成教材中的三个活动: 活动一:探究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 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熟悉不是一无所知的,只是他们的认知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在这里,我充分利用学生原有阅历,让学生在课前的预习中自主探究:“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清“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或正方形边的什么特点”学生主要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
10、法在原有认知的根底上进展自主建构,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同时,我又通过课件演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使学生将感性熟悉提升为理性熟悉。 活动二:拼组图形 学生通过预习数学书27页例2,对几个一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熟悉。课上我又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课件汇报,稳固学生的熟悉。同时我为学生供应充分的图形,要求学生独立尝试进展拼组,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并通过作品展现、与同伴沟通,由学生自己讲解“用了几个什么平面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有了充分自我比拟和与他人比拟的时机,也就有了更充分的体验和感悟,通过比照不同的拼组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平面
11、图形的关系,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 活动三:做风车 “做风车”这一活动,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思维的提升,否则就成了手工课。所以课堂中,我把重点放在争论“风车制作的过程中你发觉了什么图形,图形是如何转化的?”这一问题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沟通、汇报。我又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既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纸是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三角形时,看到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第三板块:夯实根底 进展技能 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节课的第三板块我设计了课堂目标检测,检测中以闯关形式设计了五
12、个活动:即第一关:欢乐填一填。其次关:动手剪一剪。第三关:专心拼一拼。第四关:认真数一数。第五关:奇妙拼一拼。 检测中前三关,重抓根底学问的落实,后两关注意学生技能的培育,以及用数学的力量,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我充分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乐于竞争的心理,以争夺才智星的小组合作赛形式进展检测。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强化学问的兴趣,又培育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以上是我对平面图形的拼组一课设计理念的剖析与阐述,固然,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所以,缺乏之处还请各位前辈提出珍贵意见!感谢大家!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3 教材分析 熟悉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
13、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熟悉,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根底。 学生分析 时间的学问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大局部学生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承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学问。一般来说,他们的活动都要根据肯定的时间来进展,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设计思路 本课从导入到实践活动,学生都是在以特别熟识的“我的一天”来设计的。注意了学生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表达了有效教学的理论。进展这一学问的教学,表达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第一。在教学中,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展学习,让他们在玩中发觉数学问题,找寻数学学问,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
14、的进展,共性得到尽情的张扬,使40分钟的课堂变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应。 学生的学法: 时间的概念比拟抽象,要结合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让学生通过观看、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详细化、形象化,使其主动把握时间的根底学问,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也参加了有效学习的过程。 我的设计理念: 一、感受数学生活化的魅力。 由于时间在生活当中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学生对此也有肯定程度的感知,所以我从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入手引入正题,再让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生活学问和阅历去熟悉钟表,通过争论、沟通的方法由生活阅历上升到学问体系。 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我让学生应用这节课学到的学问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
15、安排表,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把已获得的学问、力量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学问的理解、把握。在实践探究中,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进展争论。在争论过程中,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课堂成了学生展现自己共性的舞台。 三、感受数学中的情感。 数学并不是枯燥的,它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生活,这也是在有效教学中“全人”进展的特征表达。在本课中我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妈妈的作息时间,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也是对学生进展了一次感恩教育。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钟面和电子外表,能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 2经受操作、争论、沟通等实践活动
16、,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力量和合作精神,进展数感。 3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钟表和钟表模型 教学流程 本课我主要由五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示人们争朝夕。(创设情景,有效的课堂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依据出主题图设题提问。 提问:你能说出你自己的作息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呢?(看挂钟或电子表。) 2揭题:今日我们就来“熟悉钟表”。(板书课题:熟悉钟表) 二、探究新知。 1熟悉钟面、电子外表。 (1)观看钟面和电子
17、外表: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观看的对象,可以观看钟面,也可以观看电子外表,相互争论、沟通意见,教师参加共同讨论。 (2)学生沟通、反应(得出以下几种答案)。 钟面:有112个数字(点击闪耀)。有2根指针,长针和短针。(身体又细又长的叫分针;身体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电子表:由数字表示时间。中间有2个点会闪耀。 (开放式的课堂,调动学生主动参加的力量。学生自主、有效的猎取学问,学生把握学问也就更加扎实。) 2熟悉整时。 (1)课件依次消失“我的一天的生活”。 观看画面,说一说我接下来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进展观看、沟通。 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描述任何事物时都要根
18、据肯定的挨次。(学生的评价客观、真实。培育学生的自主评价力量。) (2)熟悉钟面上整时刻。 观看钟面,你有什么发觉?学生充分沟通 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在看钟面时不仅要看时针, 还要看分针,假如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反应练习。出示模型钟:说说这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此环节引导学生思索、观看、探究中发觉学问。) (3)熟悉电子表的整时刻。 1、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可以自行完成,也可以小组争论完成。 2、教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熟悉电子表上的时刻的? 3、引导学生小结:在电子表上,假如点的后面是2个0,前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时。 4、反应练习。 出示模型钟:这
19、个时刻用电子表的方式来表示,该怎样写呢? (强调:电子表表示的整时刻时,点的后面是2个0。) 5、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用两种方法来表示整时刻。一种是文字表示,一种是电子表的形式。(小结加深学生对时间两种表现形式的理解) 三、学问延长。 1、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我起床的时间是6时,看动画片的时间也是6时呢?(得出一天有早晨、上午、下午和晚上,初步感知时针每天转2圈。) 2练习十六第3题。 (1)提问:钟面上现在是几时? 再过1小时是几时呢? (2)反应(教师演示课件):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格。(4时) (3)学生独立熟悉其余钟面时间。 3实践活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表。 (这个实
20、践活动表达有效教学的根本策略之一的关注进展和关注应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 四、情感体验。 你能说出妈妈一天的作息时间吗?她的作息时间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表达有效教学的特征,关注“全人”进展。) 五、小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道理?盼望通过这节课大家不仅能熟悉钟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时间一起赛跑!应用较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渗透有效教学的内涵,节时高效。相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课后总结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数学教学之路的我来说,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免不了会有很多缺乏。盼望在座的各位教师能够给我批判指正,我虚心承受,并将努力改善
21、。感谢大家!我的说课到此完毕。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4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详细、好玩的事物,通过观看、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是用来表示和沟通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教学“熟悉1-5”这节课中,依据课标精神,我把认数与生活相联系,进展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通过培育学生建立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字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洁明白地表示很多现象。 本节课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依据小朋友宠爱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开课伊始,师生交谈:“今日的课堂教师为大家请来了很多好朋友,看看
22、有谁?”学生们听后心情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在巡游动物园过程中,我为学生供应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说说喜爱的小动物,然后数一数喜爱的小动物的个数,最终用一样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通过创设这个儿童喜爱的情景串,既激发起学生参加学习的兴趣,又在操作过程中稳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这一学问点,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字的意义。 新授“熟悉15”各数,注意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沟通。主要通过下面四个环节来进展: 1、摆一摆 主要分为两局部:一是让学生依据所摆图片的个数从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二是依据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圆片个数。通过两局部的操作练习把数物体的个数与认数联系
23、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摆一摆采纳小组活动的形式,由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的是否正确。 2、拔一拔 在引导学生熟悉计数器的根底上,尝试着自己在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也就渗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利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在原来的数上添一得到一个新的数,可以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最终在小组内开展拔珠的活动,由学生独立的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加强对“1-5”各数的熟悉。 3、写一写 写数字是学生初次接触,先由学生观看教师范写,再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把这些数字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
24、到5。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师生互评。教师重点指导写5,注意培育学生仔细写数的习惯。 4、说一说 “学生观看生活中的数字,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师生共同讨论、探讨的重点。让学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字?学生找找四周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阅历,举出各种以一个数字为代表的实例。开头学生的思维并不活泼,局限于仅有的几个例子,于是我以“从今日起我们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为例引导学生,为学生供应了思索的时间,想一想说什么,怎样说。在充分想的根底上,学生的兴致高涨,思维活泼,有了很多精彩发言:我们小组有4个人。我是一年级2班的学生。我家在XX路5号。看到学生
25、们积极参加的样子;听到学生们富有生活化的数学语言,我都不忍心打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不像想像中那样只是解同意用题,而是好玩得多,生动得多了。让大家深深体会到数字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再现了数字的意义。 在学生进展回答下列问题或练习时,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功能。运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积极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评价。如学生观看画面时,依据学生的答复,进展课堂评价:“你观看到的这么多,真是一个会观看的孩子!只要仔细观看就会有多的收获!你在观看时还做到了按肯定的挨次!”。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依据学生状况,进展课堂评价
26、:“你的动手力量真强!把你想到的动手摆了出来,真了不起!”。通过准时、共性鲜亮、特点突出的评价语,不仅有效地帮忙学生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而且帮忙学生熟悉自我、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念。 总之,本节课重视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加学习并进展小组合作沟通的过程。学生在观看、操作、尝试、沟通、合作等数学活动中,感受了数的意义,初步建立了数感,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但是从课堂学生把握状况反应来看,学生在“说一说”一局部存在肯定的困难。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感觉此局部课学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估量缺乏。因此,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应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学问根底和生活阅历。有的放失的进展课堂教学
27、。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5 一、教材与资源应用 1.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在学生熟悉了10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根底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看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觉事物中隐含的简洁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常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增加对数学的熟悉,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发觉生活中熟识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外形、大小的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 2、说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能发觉给定事物中的简洁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觉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
28、观看、沟通的活动中,经受发觉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看身边事物,发觉和观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看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觉事物中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教师稍加标准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楚。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敏捷,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学问点相对来说很简洁,关键就看教师怎么标准学生已有的凌乱的学问。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
29、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根据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洁的颜色规律到外形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觉规律,最终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三、设计理念: 1、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是发觉和再制造的过程。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身边或感兴趣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从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猎取学问,增长力量,培育学生的制造性思维。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教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发挥学生
30、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加学问的发生进展的全过程,因此,我在本节课中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实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学习方式,在猜一猜、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中,体验感悟规律,给学生充分的思索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并从课堂上得到胜利的欢乐。 3、本节课的设计,以促进学生自我进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学习气氛,培育学生的观看、猜测、推理和语言表达力量。 4、本节课的设计中留意各科学问间的整合,如:让同学们做有规律的动作,是与音乐课的整合,让学生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则是与美术课的整合。这样把数学课与艺术交融,让数学学习更加开心,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数学学习是如此
31、生动活泼、欢乐好玩。 四、说教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根底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供应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根本的数学学问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仆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纳了情景导学法,并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1. 情境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2. 探究新知,熟悉规律。 3. 身边数学,稳固延长规律。 4.接洽生活,内化规律特征。 5.全课总结,再现生活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利用
32、给学生带来的礼物引出规律 2. 探究新知,熟悉规律。 在这一局部,出示课本的主题图熟悉规律。 教师在这一局部重点指出:有一种规律是事物重复消失,重复的是哪一局部,学生起来答复,教师用圆圈重重地划出。之后,过渡到外形规律。 之后,我领着学生进展拍手嬉戏,拍手也是有规律的。我一句话也不说,只管着拍手,当学生听出我拍手的规律时,不自觉地跟着我拍起来。那种全班同学都动手的感觉,真好!有人说,教师就是一个表演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盼望能够拥有表演的艺术,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3.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1活动:火眼金睛观看推理下一个消失的图案是什么 第2个活动:心灵手巧 (1)摆一摆摆出
33、有规律的图形。 (2)自己画一画涂一涂涂出有规律的颜色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认真观看发觉规律,动手制造规律。 4、接洽生活,内化规律特征。 这一局部首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观赏生活中的有规律的图案。伴随着美丽的音乐让学生轻松一下,一是观赏生活中的规律。二是调整一下疲乏的心情是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好进展下一个环节的教学。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有规律的。如声音、动作等。可以让学生学学声音,做做动作。把音乐体操融合在一起。到达脑力和体力运动充分结合。 5. 全课总结,再现生活规律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一起归纳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用有规律的掌声对自己的这节课表示评价。最
34、终请同学们下课后一男一女有规律的走出教室。这样就把这节课的内容内化了真正的用于到生活实践中去。 六、说教学反思 课堂设计循序渐进,根本上能引导学生把规律熟悉透彻。这堂课对学生的评价准时、有效。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范文6 一、说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经过了学前教育,有许多孩子在没有学习这一课之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对于100以内的数的概念还比拟模糊。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忙孩子建立100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估量和比拟建立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学问奠定非常重要的根底。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受
35、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独立的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对“个”“十” ”“百”有一个感性熟悉。 3、通过生动好玩的活动,经受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结合实际进展估量,进展学生的数感。 4、在熟悉1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力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念。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敏捷的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纳了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的
36、教法和学法。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看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公平互助的学习气氛。 四、教具和学具:为了顺当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的选择上,尽量供应学生熟识的素材,如红豆、铅笔、巧克力豆这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既熟识又新颖,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加者和制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表达“以学生进展为本”的教
37、学理念,我安排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 A、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助的活动,教师和学生进展数数竞赛,而且在数的过程中要用手势比划出所数的数,之所以要用手势进展协作,是考虑到对学生进展“手口全都”的训练。在数的时候,要留意观看学生的口型和手势,假如学生是一个一个的数,教师就两个两个的数,假如学生是两个两个的数,教师就五个五个的数,甚至十个十个的数。这样安排,从学生学问角度和思维趋势进展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我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B、操作探究 依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这个环节分为三个局部进展教学。 1、第一次数、估数、初步感知100 让学生
38、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数感的建立主要依靠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供应了他们熟识的素材,红豆、巧克力豆,并合理利用这些素材进展教学。 (1)数出20粒红豆,让学生看一看,20粒红豆就是这么多,先感受20粒红豆的多少,在提出问题:100粒有多少呢?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到教学情境中进展思索,学生的数感在不知不觉中开头建立。 (2)让学生抓一把红豆,估量一下够不够100粒,假如不够,就再抓一把,直到认为够了为止。 (3)验证结果,每组一个一个的数一数,看看哪一组估量的最精确。通过学生自主的数出100以内的各数,体会到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为
39、脱离实物抽象数数做预备。 (4)估一估,一袋巧克力豆大约有多少颗?通过这个步骤,进一步训练学生们估数力量,并进一步体会估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再次数,建立对计数单位的感性熟悉,进一步熟悉100 虽然同样是数数,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提高了。刚好数出100,又要让人一眼看出是100。提出了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用自己认为的便利、快捷的方法数数,并在操作中,发觉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百。 3、第三次数,理解数的组成 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以及数的组成这两个学问,安排了两个例题进展教学,这一环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实物数出35根小棒(铅笔)
40、,要求学生边摆边说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接着摆到42,当摆到39的时候,问: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9个一再摆一个是多少?一共有几个十?是几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忙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2)脱离实物,强化训练。想一想,5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从57数到73,数到59时,强调上面提过的类似的问题。通过再次训练,学生对于学问的熟悉和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详细到抽象,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小嬉戏。师生互说,学生互说的数数嬉戏和数的组成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也可以帮忙教师了解学生对学问的把握状况。 (4)小练习,用学的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用学的数说一句话,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数学学问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促进了数感的培育。 我今日的说课内容就这些,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