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杜甫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杜甫公开课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登高杜甫公开课教案 登高杜甫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通过炼字,分析意象的特点,理解登高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学习“以字析景、以景带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谈论法。 炼字法。 诵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杜甫无论穷达皆兼怀天下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学习“以字析景、以景带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2、体会杜甫无论穷达皆兼怀天下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以字析景、以景带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配乐:二胡,二泉映月。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
2、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回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好像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这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播放视频朗读:登高。 你听了这篇小散文和朗读,有什么样的感受?
3、凄清、悲凉。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走进杜甫,走进被人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3、这是我们今日学习的两个目的,同学们可以看一下: (1)学习“以字析景、以景带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2)体会杜甫无论穷达皆兼怀天下的爱国情怀。 二、初步感知 1、大家都预习了,我们现在一起来朗读诗歌。 2、通过朗读和你的预习,你认为最能表达感情的是哪个字? “悲” 3、中国古代的诗歌大多是由景到情,这首诗哪几句是写景? 前四句。 好,请同学们自读前四句也就是首颔、颔联,揣摩两联写了哪几种意象?每个意象的特点又是什么? 5、你觉得其中什么意象最能表现的“悲”,为什么?(学生分析) 风急首先,秋天原来是个简单
4、刮风的季节,而江边的风要比其他地方的风要大得多,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固然会感到秋风特殊猛烈,所以,用了一个“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还寄予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原来就是凉的,江边高处的风就会特殊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固然会感到凉彻透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诗人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 天高秋的天空是高远的,明澈的。对于心情好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感觉,对于像杜甫这样一位被家愁国难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行及。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 猿啸哀猿鸣凄
5、切,有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 渚请“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 沙白“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那种凄凉的情感。 鸟飞回“回”字写出了鸟在风中吃力地回旋,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困难境况,战乱年月,诗人却有家难归,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无边落木萧萧下此句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也不能不让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境况,想到自己和这黄叶一样
6、,快要完毕的短暂的一生,是多么的悲凉啊!这写出了秋景的萧索。 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写江景。“不尽”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概。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照旧在,几度夕阳红。”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显得短暂。 这就是古诗中的“炼字”,古人作诗是特别讲究炼字的,字炼得好,不仅能精确地传达事物的特征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并体会其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卢安曾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欧阳修也说“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
7、所以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更要注意鉴赏诗歌的炼字,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体会诗人给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体会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 所以说:“诗重炼字” 8、那这些景物描写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清冷、寒凉、凄清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写的是秋天衰草凄迷,落叶飘落的萧瑟景观。中国的文人面对梧桐一叶而有天下知秋的遥想,杜甫也不例外。看到眼前的秋景,不禁将心中情与眼前景合二为一了,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颜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我们说这种手法叫做情景交融。 尤其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见秋叶落下,悲叹生命短暂;看长江滚滚,感慨宇宙永恒,下两句相比照,衬托着写:历史和
8、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愈显得短暂而渺小。在文学作品中,秋天、落叶、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和对于死亡的焦虑。诗人面对苍凉萧杀的秋景,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可以说是将情景交融做到了极致。 以“忧国忧民”为世人所知的大诗人杜甫莫非悲的仅仅是“自然之秋”吗?我们来看看本诗写作的背景: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诗人正由于“安史之乱”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动乱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更使他苦痛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千古名
9、作登高。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写登高所见,后四句是写登高所感。 深入理解 1、女生齐读诗的三、四两联,这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的情感? 万里:说明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身在万里之外,远隔千山万水,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常:说明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预习我们知道,杜甫从48岁开头,始终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始终在外漂零,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在外漂泊八年了。做客他乡,四处漂泊,自然让人心怀愁绪。 作客:“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漂泊他乡、流浪他乡,
10、而且此时是战乱的年月。是长期的不断的。 百年:晚年,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55岁了,他是58岁去世的,又体弱多病,在重阳节这一天,不能会亲访友,不能家人团聚,显得非常的孤独。 多病:感慨年老多病,精神疲乏不堪。 独:感慨单独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单独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更是双倍的愁。 2、读了这一联诗,你有什么感受? 孤独、愁苦等。 身世飘落,百年多病,风烛残年,有如萧萧落叶,已经走入人生的尾声,所以我们说悲的还有“人生之
11、秋”。 3、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杜甫在登高时有这种感受的呢?你们能从最终一联中找出答案吗?男生齐读这两句。 困难国家困难,战乱连连,社会动乱;个人困难,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些几乎伴随了的一生。此时的杜甫是既忧国又忧民,还忧己。我国古代很多学问分子,有这样一个处世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杜甫,无论穷达皆是兼济天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苦恨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 繁霜鬓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缺乏。 潦倒新停浊酒
12、杯杜甫这个人特殊爱喝酒,他的许多诗中,都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好像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当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由于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由于穷困,他也不肯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心情。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4、读了这一联你是什么感受? 忧愤 无奈。 咱们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安史之乱,国家正处在乱世之秋,一步步走向
13、衰败,所以,我们说悲的还有家国之秋。 现在我们可以纵观全诗,看看的悲愁毕竟从何而来?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这全部的悲,综合起来就是三悲悲自然之秋,悲人生之秋,悲国家之秋。三悲是相互交错的,回环往复。自然、人生、家国,种种悲凉,在此刻就全部交错在一起了,喷涌而出,一个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四、课堂练习 回忆一下咱们的分析过程,以分析炼字带动分析写景,然后由景悟情。下面咱们用这种方法来做练习。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寻常,实际上特别传神,它能真实透露出抒情仆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
14、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仆人公泪眼模糊,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以“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凄凄”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写出秋景的萧瑟、黯淡。更加衬托出离别时的“凄凄之情”。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分手后,离人频频回望。从这一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了离人踽踽独行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肝肠寸断的不仅是离人,还有送别人。离人想看却不敢看。“好去莫回头”,这一句劝慰,是想借此掌握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日以登高为依托学习了以字析景、以景带情的分析诗歌的方法。也体悟了登高所表达的肤浅、悲凉的思想感情。现在我们全班齐读本诗,在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也盼望大家能做到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感谢! 登高杜甫 公开课教案这篇文章共1442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