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空气的成分第 1 课时教学设计胡进进【摘 要】教学内容 rn 粤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材第 28 到 31 页。rn 教材分析 rn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教材从学生生疏的空气入手,为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的学习打下根底。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期刊名称】中小学教学争论【年(卷),期】2023(000)002【总页数】3 页(P45-46,48)【关键词】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第 1 课时;教材分析;化学物质;教学内容;初三化学;粤教版【作 者】胡进进【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陕西西安 710065【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G424.31教学内容粤
2、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教材第 28 到 31 页。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教材从学生生疏的空气入手,为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的学习打下根底。空气是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学问已有过介绍,以空气作为接触具体物质学问的开端,是符合“从学生生疏的事物入手,进展科学教育”的原则的。本课题包含了三局部,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贵重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局部内容相互联系,并逐步深入。本课题让学生进展“关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争论,既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有利于进展学生各方面的力量。这节内容承前启后,把“空气中的主要成分,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
3、比例”等理论学问与试验探究活动有机地结合,是培育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思维、试验探究精神的好材料。通过对它们的生疏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当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究物质的奇特。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肯定的生疏。这些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小学的学习积存的学问,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些学问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课前应充分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学问状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进展水平动身,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处理教材及承受适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地进展深入系统的学习。刚刚步入初三的学生古怪心重,宠爱颖的事物,但仍处在不擅长发问、不擅长质疑阶段,对待学问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本单元
4、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对颖事物的古怪心去启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问体系去探究未知的学问。在试验探究的过程中,适当进展点拨、释疑、指导、小结,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渐渐摸索出科学的探究方法,逐步提高探究力量,培育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教学资源与策略利用试验演示及学生比照试验增加直观性。承受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分组争论法、自学指导法的教学方法,结合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问题争论,发挥学生主体思维。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制造性思维在课堂中主动地、乐观地、制造性地进展。教学目标1. 学问与力量淤生疏身边最常见的物质冥冥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于能从生活阅历动身,对空气的成分进展合理
5、的推想,并能利用教师供给的简洁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展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观看试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试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及总结试验结论。盂培育阅读理解力量、规律思维力量。榆培育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力量。2. 过程与方法淤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意义和根本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进展观看、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试验现象。于学习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能够对试验失败的缘由进展分析和论证。盂运用分析、比照、归纳的方法对猎取的信息进展整理,得出科学的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淤培育学生敬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证明自己观点的科学态度。于培育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古怪心和猛烈的探究欲,进一步进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6、。盂培育不屈不挠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淤空气的组成。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教学难点淤培育学生对试验的观看力量和分析思维力量。于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尽快适应化学课的学习。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师:某地居民疑心空气受污染,质监局的人员拿着几个空集气瓶在该地空中晃了几 下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带回试验室。请问:这“空”集气瓶里有东西吗?假设有, 是什么?生:想象情境,答复“有,空气”。勾起学生对空气的感性生疏?看不见, 摸不着师:空气它看不见,摸不着,你能证明它就真的存在吗?请跟我一起动动手:扇一扇,你有什么感觉?生:雀跃欲试,扇扇手。通过感觉到“风”,真实感受
7、到空气的存在 师:关于空气,你知道多少?生:学生说出的空气的相关学问。学生已有的学问入手,便于承受学问 师:你能“捕获”到空气吗?如何“捕获”?生:学生借助刚刚创设的情境,知道拿集气瓶在空中来回晃几下即可。从创设的情境中猎取有用信息,培育学生擅长捕获有用信息的力量师:演示捕获一瓶空气。这瓶空气里到底有哪些成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师:早在 200 多年前,很多科学家和大家一样有同样的疑问,于是开头了他们的探究之旅。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拉瓦锡。生:自学阅读。答复:拉瓦锡到底测出空气中有哪些物质呢?他的试验结论是什么呢?培育学生带着疑问自学的力量【板书】一、空气成分的探究生
8、: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1/5 的结论。阅读后找出重要信息师:其实,拉瓦锡的这个试验我们在课堂上也可以完成,就利用这套装置。展现并向学生介绍装置。生:生疏装置。让学生准确记忆各仪器名称师:拉瓦锡的结论到底对不对呢?用这套简洁的装置能不能验证他的结论呢?预备演示试验。培育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强调:教师在演示试验的时候会做同步的简答讲解。在整个过程中,期望同学们留意用眼睛去观看试验的步骤、试验现象;用耳朵听教师的讲解;用脑子去思考完成课本试验2-1的表格。教师演示并同步简洁讲解。通过试验增加感性生疏,同步讲解给学生思考一些提示生:认真观看、倾听并思考。分组
9、争论:1.该试验的目的是什么?2.空集气瓶里装了什么?3.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插入集气瓶中,瓶内消灭什么现象?4.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什么物质?5.当冷却后翻开止水夹,又有什么现象?培育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学生间友情和分散力师:给学生以确定,启发学生并保持学生化学用语的准确性。【板书】1.试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 试验现象:淤红磷燃烧,发光发热,产生大量白烟于水倒流入集气瓶,其体积约为空气体积的 1/5讲解:“烟”与“雾”的区分。体会化学语言的准确性及严谨性生:分组争论该试验的原理是什么?换句话说,为什么可以用这个试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并派代表答复。问题难度加大,思考更深入,形
10、成思维风暴师: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水会倒流入集气瓶,水流入的体积恰好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板书】2.试验原理:红磷和氧气反响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师:结合试验目的和原理总结,该试验的结论是什么? 生:总结答复。【板书】3.试验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强调是体积分数。师:看了演示试验,听了教师的讲解,也进展了分析,大家对这个试验还有没有什么疑问?你完全把握了吗?能成功地重复此试验吗?生:自信满满。学生重复试验,试验失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量很少。形成视觉和思维冲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师:试验完毕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 1/5,你
11、认为有哪些可能的缘由? 生:思考答复。红磷缺乏量?装置漏气?未冷却到室温?(学会比照,查找失败的可能缘由)师:确定学生的分析并讲解失败缘由。【板书】4.试验成功的关键:淤装置气密性良好于红磷过量盂冷却后翻开止水夹 师:集气瓶中的红磷可以用其他物质代替吗?如蜡烛、木炭、硫粉或铁丝等。通过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试验药品的选择原则,学会课后拓展学问【板书】5.试验药品的选择:课后自学生:阅读课本 29 页后答复:1.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各占多少?2.空气的成分是否是固定不变的?3.空气中有的成分含量很少,是不是就意味着它们的作用很小呢?【板书】枯燥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
12、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0.03%师:空气和我们亲热相关,大家生活中还遇到哪些与空气相关的问题?暑假去西藏旅游,消灭高原反响,是由于高原空气淡薄。空气淡薄是不是就是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小于 21%呢?生:惊异,如此生疏,但从未深入思考过。创设情境,树立用理论去解释、指导生活的观念快速抢答,以下现象说明空气中有什么成分: 1.买的饼干又酥又脆,开袋一周后变软了。2. 一只小白兔放在布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存活一段时间,但不会长期活下去。3. 植物进展光合作用。用生活中的现象生疏空气的成分生:自学课本 31 页,总结空气中各成分气体的性质及用途。【板书】二、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课堂练习,快速抢
13、答:1. 食品包装中充入的气体可以是。2. 电笔中充的气体是。3. 为了安全,遥控飞艇中最好充入的气体是。4. 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过会觉察饮料瓶外壁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稳固课堂学问,增加课堂趣味性,培育竞争意识 师:课堂小结。教学反思学生不再仅仅作为学问的接收者,而是成为主动提问,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求知者。课堂上引导学生完成从静态的“听”到动态的“观看寅思考寅争论寅提问寅质疑寅探究寅总结”的转变。在学生满以为对该试验已经完全把握的状况下,找个自信满满的学生重复试验,但试验失败。成功与失败的比照,对学生形成猛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此时,学生会格外古怪地去探究试验失败的缘由,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培育他们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假设让学生找出试验失败的缘由后再来做试验 会更好。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观性和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求知欲。课后学生 还在剧烈的争论着课堂上的问题以及布置的课后思考题。学生通过轻松开心的学习, 加深了对课堂学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