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殖民历史对印度社会的影响.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247074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殖民历史对印度社会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论殖民历史对印度社会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殖民历史对印度社会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殖民历史对印度社会的影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论殖民历史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 要:印度社会所表现出困难性经常让人迷惑不解,这既与印度的历史传统有关,也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与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将来结果两篇重要文章中有重要论述。本文认为,英国在印度双重使命不行能彻底完成是造成印度社会困难性的重要缘由。此外,通过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性等方面分析了殖民历程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以揭示印度社会困难性的殖民根源。 关键词:印度;马克思;殖民;国民性 中图分类号:K351.4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1012-2589(2022)21-0076-02 印度社会的困难性让每一个试图了解它的人望而却步。这个现状与历史一

2、样困难的国家,马克思对其殖民历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本文沿袭马克思的分析路径,试图从印度被殖民的经验这样一个角度重新相识印度社会的现状。 一、印度社会的困难图景 印度可能是世界上最难以理解的国家,人们往往会为印度社会对立并存的种种现象迷惑不解。繁华的都市被大片破败的贫民窟所包围;最先进的现代工业与最传统的乡村生产并存;实行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却保留着因诞生而不同等的种姓制度;遭遇过最彻底的殖民却为殖民遗产而自得;社会秩序混乱人们却追求内心的肯定安静;和平取得自治却又留下难以消退的冲突,民族冲突与宗教冲突错综困难。马克吐温曾经感慨道:“对印度的任何评价都是正确的,但是相反的观点可能也是正确的,因为它太

3、困难了。” 印度社会之所以表现出这种混杂而冲突的状态,与印度社会的历史传统和近代的殖民历程有着亲密关系,一方面历史传统还在印度社会发挥着不行忽视的力气,另一方面英国殖民者打破了以往被野蛮民族殖民的历史而为印度社会注入了簇新的血液,英国殖民统治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变革,使印度进入现代化的进程。英国殖民统治留下了大量殖民遗产,这些遗产也像印度的传统一样深深地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发展。 因此,要理解印度社会的困难图景,殖民历程与历史传统有同样的参考价值,它们是理解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一百零一零一多年前当英国对印度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时,马克思就进行过深刻的论述,今日重新阅读马克思大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与大不

4、列颠在印度统治的将来结果这两篇文章,对于揭示殖民经验对印度社会的深刻影响仍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应当将两篇文章结合起来重读,缘由在于其内容的内在关联性不但可以使我们完整把握马克思关于殖民统治的论述,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可以避开在分析问题时走向偏狭。 本文认为,一方面,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打破了印度社会的传统进程而开启了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这也揭示了印度独立后经济之所以能发展如此快速的缘由。但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言,英国的殖民统治“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所以马克思提出的英国在印度所要完成的无论是破坏使命还是重建使命都不行能彻底完成。也就是说,英国殖民统治在破坏的同时也在客观地重建印度社

5、会,但是两者都不行能彻底。独立后的印度社会很长一段时间是对英国殖民统治遗产的继承和持续,其状态表现事实上是传统与现代、殖民遗产与独立自主的混合产物,这也是印度社会难以理解的缘由所在。 二、马克思关于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论述 印度被殖民是巧合的必定。在大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将来结果中马克思写道:印度的全部历史“就是一次又一次被折服的历史”1246,“即使我们对印度斯坦过去的历史一点都不知道,莫非这样一个巨大的不容争论的事实,即英国甚至现在仍旧用印度人出钱豢养的印度人军队来奴役印度这个事实,还不够说明问题吗?所以,印度原来就逃不掉被折服的命运因此,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折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

6、列颠人折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折服好些。”1246这里马克思对印度被殖民的命运进行了分析,缘由有两点:一是英国处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资本的本性须要在世界各地寻求原料产地与消费市场,因此必需进行殖民扩张;二是印度社会的停滞与落后,被落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折服,使印度成为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自然土壤。 英国殖民统治所带给印度的苦难,“与印度斯坦过去所遭遇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要深重得多。”1144印度以往的被折服所带来的灾难只不过触动它的表面,而英国则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马克思对这种破坏赐予了主动的评价,认为正是这种根本性的破坏变更了印度社会的停

7、滞状态使其进入现代化的进程。 对于英国对印度社会的破坏,马克思指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变更了印度农业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条件,使印度农业衰败下来;英国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经济状况;蒸汽机与自由贸易破坏了印度的农村公社,在亚洲引起了一场“社会革命”。 同时,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的“重建工作”在大堆大堆的废墟中使人难以看出来,“尽管如此,这种工作还是起先了。”马克思指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实现了印度的政治统一,为重建印度供应了“首要条件”,英国殖民主义者加速了印度现代工业的发展,便利了印度同西方世界之间的交通,将印度同西方联系起来。“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建物质基础的使

8、命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建这些物质条件,正像地质变革创建了地球表层一样。”1252 但是无论是破坏还是不自觉的重建,都不是彻底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完全由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为了巩固其殖民统治,英国殖民者实行肯定的妥协策略以寻求原有封建势力的支持,因此旧的制度与结构被人为地保存下来。而对于建设性使命,殖民者为其殖民利益最大化不得不实行,却绝不情愿看到新生力气的增长威逼其殖民统治。“英国统治者在印度的行为总的来看就呈现出这样的显明的冲突性。它在自觉地实现破坏性使命的同时却不自觉地实现着建设性使命;它必需实现双重使命,却又设置壁障,使两者

9、都不能彻底实现”2。 英国殖民者为了维护其对印度的剥削特权,是不希望印度成为现代化国家的,然而,它为了实现剥削目的,就必需创建实现剥削的物质、技术条件和进行相应的结构改造,因此就“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三、殖民历程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双重使命的不彻底,使无法割裂的传统与无法剔除的殖民遗产在印度社会并存,并以一种惊奇的方式结合起来发挥作用,从而使印度社会呈现乱象丛生的状态。因此,英国的殖民统治既是印度社会混乱困难的表现,又是这种表现的缘由。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的影响要比马克思所提出的双重使命的完成包含了更为广泛的内容,这里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与民族性这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10、和分析。 首先,在政治上,西方民主制度受到种姓制度的扭曲。大英帝国所留给印度的遗产中,让西方最为骄傲也同时让印度津津乐道的就是西方民主制度。印度政治体制深受英国影响,表现出与英国政党制度、议会政治相像的结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现代西方民主制度被引入印度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须要和结果,虽然在印度生根发芽,但难免水土不服,使之被扭曲而成为一个“怪胎”。其中,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的存在并发挥作用是其被扭曲的一个根源与表现。“西方式议会民主制的建立使种姓作为一种政治集团而获得再生。无论是高种姓还是低种姓,都重新发觉了种姓这个古老的组织形式在新条件下作为一个社会和政治组织的有用性。”3从本质上说,印度的民主

11、是有缺陷的民主,民主的形式无法掩盖其种姓集团利益斗争的实质。印度因其十亿人口的规模而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体,印度官方与民间也因其被看作是西方民主的样板而自我满意,但是一旦与印度传统特殊是其特有的种姓制度结合起来,所表现出的只能是西方民主制度中最负面的实质。 其次,印度经济因深殖民历程的影响而结构出现畸形。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国民财宝也在快速增长,但一个严峻的问题是印度的贫困却没有随经济的发展而下降,穷人队伍依旧浩大。这种看似冲突的现象的存在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有亲密关系。当英国起先统治印度,印度经济的主体还是村社经济,各自封闭独立。英国带来的工业化生产总体上还是服务于其殖民统治,对旧的村社经济

12、不行能进行全面的改造,因此印度的经济结构是畸形的,表现出显明的殖民地特征。印度和平独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但改革特别不彻底。这些对印度经济发展的影响特别深远,造成的损害之一就是国内市场的萎缩和对国际市场的依靠。因此近年迅猛发展的印度服务业特殊是IT产业并不是由印度民族经济自主推动而是由国际,尤其是由资本中心国家的经济需求拉动的。 有人看到印度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特殊是高科技产业占了较大的比重就认为印度的经济结构更为合理因而更具发展潜力,但是他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口比重。从事高科技的服务行业的人口所占印度总人口比重不大,而更多的人口在从事农业。因此,印度经济表现出特别明显的二元经济的特征。印

13、度独立以来形成的经济结构既阻碍了生产力可持续性发展,也减弱了印度国家发展的可持续潜力。 再次,殖民历程使得原本多样的文化更加困难。印度文化困难多样,与两个因素亲密相关。其一是印度困难的地形。印度境内的山脉和河流把印度人口分成小型的集聚单位,形成了众多的部落,部落之间交通不便使得他们独立性显著,文化处于隔绝状态,使印度文化表现出多样性。同时,这种地域分布使得印度在遭遇外来入侵时不能形成有效的反抗,因此依靠外来的力气进行文化整合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其二是印度社会的宗教传统。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国家,但其中发挥最大影响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综合了多种信仰,它特别困难,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那样:“这个宗教

14、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熬煎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1144在印度教里面,梵是一个超越性的概念,是指整个物质实体是诞生的根源,围绕这个概念形成了“宇宙皆为梵之呈现并最终复归于梵”4的世界观。这种以扩散、分别为主要特点的世界观,影响了印度对待外来文化的看法,表现为在对待异质与外来文化时,往往倾向于与之共存而不是同化。 从这样一个历史现实我们来谛视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文化的影响。印度和平独立后并没有进行比较彻底的社会改造和文化整合,随着印度加入全球化的加快,西方文化在社会发展快速,但同时它也是与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印度的本土文化并立,呈现出多元与困难的状态。 最终,

15、殖民统治深刻影响了印度的民族性。英国之前印度已经被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莫卧儿人统治过,但“野蛮的折服者,根据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折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折服”。英国人文明程度高于印度而不受印度文明的影响,相反,英国殖民统治深深影响了印度文明甚至民族性。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印度国民对英国的殖民遗产和本国国情的相识上。 印度国民一方面为受英国殖民统治而痛心疾首,另一方面又对殖民遗产沾沾自喜,甚至有人认为英国殖民统治是印度的福祉,其突出表现是英语语言与领土争端。在英国人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前,印度四分五裂,各地区都有自己的语言,出于殖民统治的须要,英国人在印度精英阶层推广英语教化,会说英语渐渐

16、成为印度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印度人的民族性格使得他们难以全面而理性地相识自己的国家。“日不落”帝国的幻影也曾覆盖在印度人的心头,但印度没有继承大英帝国的失落。印度自认为是一个重要大国,另一方面却心虚地寻求他国的承认。印度媒体对奥巴马看法的急剧转变就是最好的例证。奥巴马访问亚洲时几乎没有提及印度,印度媒体为此充溢震惊和生气,而当印度总理辛格访美受到奥巴马超规格礼遇时,印度媒体一片欢呼,对奥巴马大加赞誉。在许多状况下,印度的民族性也使得印度人对国内状况无法形成正确的相识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理。贫富差距、种族与宗教冲突、犯罪等等在这个困难的国度存在并持续。 四、结论与探讨 经典著作往往带给我们超越时间

17、的启示,今日重读马克思关于英国殖民印度的两篇通讯,让我们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相识后殖民时代的印度社会。如何理解相识殖民历史以及后殖民时代首先成为一个方法论问题,马克思对于英国殖民印度的论述给我们供应了一种深刻而独特的视角,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化地理解这个国度。与印度不同,在经验了半殖民的历史之后,中国最终取得了完整意义上的主权,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比较中印两国的发展道路,我们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马克思这两篇经典文章超越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M.北京:北京高校出版社出版,2004:2. 3朱丹.印度现代化与种姓制度政治功能变迁J.南亚探讨季刊,2002(4). 4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M.北京:北京高校出版社,2001.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