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s52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t89s52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doc(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于AT89S52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自动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过程。该系统具有实时显示、温度测量、温度设定并能根据设定值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实现控温的目的以及达到上下限温度报警功能,控制算法是基于数字PID算法。关键词 :PID AT89C52 脉宽调制 实时 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用电器越来越趋向于自动控制控制乃至于智能控制,针对目前家庭的实际需要,自动控制水温报警系统比较方便实用,本文就通过51系列单片机来实现一种家用自动控制水温报警系统的设计。该家用自动控制水温报警系统即实时反映当前系统工作区的温度信息,温
2、度信息通过液晶屏直观的显示给用户,用户可根据自己对水温的实用要求,通过键盘自行设定温度及温度的报警值,当温度值超出用户设定的范围时,本系统可以自动执行语音报警。第一章题目分析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经过阅读思考,可对题目的具体任务、功能、技术指等作出如下分析。1.1 任务和功能实际上题目的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个温控系统,系统的功能是温度测量和控温在测量部分,要求测量4090C的温度范围,还规定了测量的精度需高于1C,测温的结果要求显示。在控制部分,要求系统能够将水温调节到给定的温度,并进行保温。题目并未规定温度调节的时间长短,但显然调节时间越短越好。题目没有具体给出具体加热的器具和方式,因此选手必须自
3、行选择和制作加热装置,然后才能真正进行电路制作。在发挥部分,还要求提高温度系统的控制性能,缩短调节时间,提高控制精度,增加打印功能。1.2 主要性能指标(1) 测温范围:4090C,可以大于此范围;(2) 测温精度:1C;(3) 保温精度:1C。第二章方案的论证对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可将整个系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测温电路、控制电路、功率电路和加热装置。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图12.1控制电路的方案选择方案一:采用运放等模拟电路搭建一个控制器,用模拟方式实现PID控制,对于纯粹的水温控制,这是足够的。但是附加显示、温度设定等功能,还要附加许多电路,稍显麻烦。同样,使用逻辑电路也可实现控制功能
4、,但总体的电路设计和制作比较烦琐。方案二:采用FPGA实现控制功能。使用FPGA时,电路设计比较简单,通过相应的编程设计,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控制和显示、键盘等功能,是一种可选的方案。但与单片机相比,价格较高,显然大材小用。方案三:采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同时完成控制、显示、键盘等功能,电路设计和制作比较简单,成本也低,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案。 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方案三作为控制电路。2.2测温电路方案的选择方案一: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测温元件。热敏电阻精度高,需要配合电桥使用,要实现精度测量需要配上精密较高的电阻。此外还需要制作相应的调理电路。方案二:采用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作为测温元件,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应
5、用也很广泛,它的精度、可靠性都不错,价格也适中,使用比较简单,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方案二作为测温电路。加热控制方案的论证首先要选择好加热装置。根据题目,可以采用热得快进行加热,控制热的快的功率即可控制加热速度。当水温过高时,一般不能对水进行降温控制,而只能关掉热得快,让其自然冷却。在制作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也可以放置一个小风扇,当加热时开启热得快关闭风扇,当水温超高时关闭热得快开启风扇加速散热。热得快这类电阻性电器可直接使用220V交流电,控制有两种实现方式。它们的电压波形如图所示。控制周期导通角角 (a) (b)具体方案如下。方案一:采用控制导通交流周期数的方式如图(
6、a)所示,为了达到控制的精度,需要在一个较多的周期数中控制导通的数目,不适用于动态性能较高的控制。水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惯性,可以考虑这种控制方式。方案二:采用控制导通角的方式如图(b)所示,由于对每个周期的交流电都进行控制,因此响应速度比较高,另外由于导通角连续可调,因此控制精度比较高。软件算法方案选择方案一: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于一个典型的模糊控制系统,考虑它的输入信号有偏差和偏差变化率两种,输出信号为控制信号。根据测试经验,可选取三角型隶属函数,分为正大、正中、正小、正零、零、负零、负小、负中、负大,9个档次。然后根据控制规则列出规则基表。这种控制方法能够较精确的实现设计要求,但是考虑到
7、单片机的存储量,和实时性,不采取这种尚未完全推广的控制方法。 方案二:采用经典PID控制算法和根据实验数据分区间控制的算法,对于温度系统来说,被控对象没有精确的数学模型。热得快加热使得水温具有有热惯性,而且检测的实时数据是检测点附近的实时温度并不能完全体现1升水的实际温度,所以经典PID控制算法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还必须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调整。这种控制算法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通用性较强。 本设计采用方案二作为控制算法。第三章硬件的设计3.1单元电路的设计3温度采集电路: C以上的精度。 18B20连接电路图如图2所示。图2另一种测温电路采用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将温度转化为电流信
8、号,但由于AD转换大都需要电压信号,因此还需要通过相应的调理电路,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AD590测温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由于这个电路输出的是电压信号,不能直接被单片机利用,因此需经过一个A/D转换器,将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量。A/D转换器有很多类型,需要根据精度和转换速度来进行选择。本设计可采用最常用的A/D芯片之一AD0809的应用电路。也可直接选用带有A/D的单片机,这样可以省去A/D电路的制作,简化了电路,提高了可靠性。带A/D的单片机有很多型号,如常用的PIC16C711内含有4路8位A/D,C8051F020内含一组8路12位A/D和一组8路8位A/D,凌阳SPCE061A单
9、片机内含有8路10位A/D。3功率控制电路: 功率控制电路是本系统硬件设计的关键,由于加热装置的电源是220V,50HZ的市电,选择器件的耐压至少要两倍以上,否则容易发生损坏。下面就方案论证中提出的两种方案功能实现的电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确定系统设计电路。控制交流周期数的方式:可以采用MOC3043和可控硅的功率控制电路,图中MOC3043是具有双向晶闸管输出的光电隔离器,SCR是双向可控硅,负载(热得快)。在MOC3043内部不仅有发光二极管,而且还有过零检测电路和一个小功率双向可控硅。当单片机的I/O口输出低电平信号进入7407时,MOC3043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由于过零电路的同步作
10、用,内部的双向可控硅过零后马上导通,使功率双向可控硅SCR导通,在负载中有电流流过,当I/O口输出高电平时,MOC3043中的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内部双向可控硅截止,所以功率双向可控硅SCR也截止,负载中没有电流流过。控制驱动电路如图4所示。图43控制导通角的方式:首先要设计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将检测信号送如单片机,延时输出触发信号,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使交流电加在热得快两端。如图5所示是一种可实现的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通过变压器讲220V交流电降压为6V后进行过零检测,通过光耦合器输出过零检测信号,避免交流电平干扰,其安全性可靠性高。正半周期输出低电平,负半周期输出高电平。图5过零检测电路的输
11、出信号可送入单片机中断控制口,通过单片机的中断控制可根据需要,延时输出触发信号,控制每个周期内导通相角的大小。驱动控制部分实现电路图如图6所示,经过单片机处理的触发信号通过光耦合器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在下个零点到来时截止。从而可以对交流电的半个周期的有效值周期性调节。图63控制、键盘、显示电路: 这部分实际上是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本电路,可选用最常用的51系列单片机,足够满足系统的要求。键盘可以选用常用的44扫描键盘,不过在这个设计中只需要35个按键即满足要求。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选择了4个按键,分别用作模式选择、设置选择、温度加、温度减。在显示方面,选用了常用的显示容量为162个字符的液晶
12、显示模块。通过相应的软件编程,可以实现比较美观和丰富的显示界面。模块连接电路图如图7所示。图73报警电路:本系统采用ISD1420作为温度语音芯片,它有20s的录放时间。它的基本组成有时钟电路、拾音放大、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滤波器、差动功放、电源电路、地址译码电路组成。PLAYE和PLAYL分别于单片机I/O口连接。图9为回放电路的时序图。PLAYL上升沿触发回放,下降沿截止;PLAYE上升沿触发回放语音信号,直至回放结束。报警电路图8所示。图8图93总体电路设计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这里最后选用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硬件方案:测温电路选用DS18B20集成数组测温电路;功率控制电路选用MOC3043
13、和可控硅的功率控制电路控制芯片采用常见的AT89S52显示方式采用162字符液晶显示器1602键盘采用4独立按键次用RS-232串口与计算机通行第四章软件设计与实现4.1软件流程图 本设计为了实现对1L水的温度的测量并用液晶显示,使待测水温的静态误差在1C范围以内。温度设定范围为4090C,最小区分度为1C,标定温差1C。同时当水温达到设定值时在环境温度降低时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1C。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10所示,实现对范围、温度值的设定,执行、显示实时温度。控制算法流程图如图12、图13所示,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图10: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图12:PID算法流程图图11:温度数据采集与控制子程序图13:
14、加热控制量自校正子程序 PID控制算法由于该系统为闭环控制系统,故可采用PID控制算法。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规律的实现必须用数值毕竟的方法,当采样周期相当短时,用求和代替积分,用后向差分代替微分,使模拟PID离散化为差分方程。由于该系统需要采取PWM的脉宽周期作为控制量,故采取数字PID增量型控制算法。数字PID增量型控制算式:本设计中,控制参量为热得快的加热时间4.3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使用的主要仪器仪表:PC机(Lenovo);数字万用表(DT-9205B,GDM-8245);可跟踪直流稳压电源(SS2323);水银温度计;51单片机开发系统。传感器标定由于18b20出场的测温精度
15、可达C,基本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在此使用了测温精度为C的高精度水银温度计,精确测量水温。静态温度测量测量方式:断开系统的加热装置,装入一定温度的水,保持环境温度和其测量条件不变,利用标准的温度计测量水温,于系统给出的温度相比较。测量仪器:水银温度计,500W热得快,环境温度C。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标准温度(C)847774686665555040测量温度(C)误差(C)误差分析:由于热得快加热时,加热区主要集中在其上部,造成受热不均,而测量点又不能取到完全相同。在此误差均在1(C)以内,且没有规律性,所以不再软件补偿温度值动态温控测量测量方式:接上系统的加热装置,装入1L室温的水,设定控温温度。
16、记录调节时间、超调温度、稳态温度波动幅度等。测量仪器: 500W热得快,环境温度C。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在此仅以数值的方式给出测量结果,略去升温曲线。调节时间按温度进出设定温度C范围时计算。设定温度(C)40607090超调温度(C)61无变化范围(C)测试结果分析C,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精度。在控温指标中,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非常多。最关键的是加热系统本身的物理性质及控制算法。由于传感器必须加上防水设施,因此温度传感器难免会有迟滞,热得快本身的延迟,水对流传热等因素也会造成测温的延时,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系统的控制性能。控制算法方面,需反复试验比较,在上升时间和超调量之间作权衡,选出较好的PID系数
17、。硬件调试问题电路采用两路光耦控制,一路控制加热,一路控制风扇降冷,在制作板子时,由于两路电源输入距离很近,随意在测试工作时,加热电路不能正常工作,仔细检查电路没有问题,考虑到干扰问题,将输入端分开链接,问题解决。可控硅与光耦组合弱电控制强电电路,测试用一千二百瓦的加热负载,发热严重,因为电路板及电源线严重发热,虽然BTA16可控硅极限电流可以达到16安培,220V功率足可以带动此负载,但是由于散热问题未能很好解决,以及电路板上的线路跟本承受不了此功率,所以根据设计要求选用500瓦的加热负载,再加上一片散热片后,基本解决了发热的问题。其他电路:18B20控制电路,语音报警电路上电测试,均能正常
18、工作。第五章结论 整个系统的设计思想是提高静态控温精度,减小调节时间和超调量。整个系统综合有如下几个特点:1. 通过DS18B20集成温度传感器减少了A/D转换电路,简化了电路结构。2. 采用MOC3043集成芯片,简化了功率控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3. 在电路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精心调试达到基本功能指标,动态性能也达到较好的要求。参考文献1 2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单片机应用技能精解,蓝和慧等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系统设计,黄智伟编著,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4深入浅出ARM7LPC213x/214x上册,周立功等著,北京:北京航
19、天航空大学出版社,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附件目 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 (2013年11月修订)1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和打印要求17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面及表格27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职责47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人员职责50大学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选的有关规定51大学关于本科生到校外做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56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二一三年十一月修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高等学校
20、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对全校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是各学院开展毕业论文管理和学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一、指导思想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是巩固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学术论文性质,是学生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的体现。学生撰写的毕业
21、论文(设计),在内容上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所规定的“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水平要求,在形式上应当符合学术论文的规范格式。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写作中,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实现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二、组织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采取学院具体负责,教务处宏观指导的体制,实行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和各学院共同管理和组织实施的校、院二级管理。1. 教务处负责制定
22、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遴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和天津市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2. 学院根据教育部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意见和学校的总体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相应的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并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3. 学院应当成立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学院领导任组长,负责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在领导小组下指定专人负责,按照管理人员职责要求,为学生协调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和答辩时间,安排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学习和课程。4. 在
23、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研究阶段,学校和学院应当为学生提供查阅资料和进行实验的条件。三、时间要求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周。在第七学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动员、选题、导师确定、文献查阅等工作。在第八学期集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验(调研)、撰写、答辩等环节。四、过程要求毕业论文(设计)一般要经过选题、调研与收集资料、实验、编写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等若干阶段。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素养,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各学院应当召开由毕业班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布置会,具体说明毕业论文(
24、设计)工作的注意事项、要求和评分规定,并举办关于科学道德、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学术引用规范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指导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分阶段、逐层次地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求1. 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所学专业进行选题。不得跨专业选题,但鼓励学生选择以本专业为主的交叉学科课题。2. 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3. 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4. 鼓励各学院采取开题报告形式审核、确定全体学生的选题。各专业必须选拔5-10名学生面向整个专业学生举行示范性开题报告。学生可选择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也可自
25、选题目。题目确定后,应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核表,并须经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在论文写作和进行设计过程中需对题目进行修改的,应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变更表,并须经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批准。5. 学生选题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若二人(或二人以上)合作课题,毕业论文(设计)必须分开撰写,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重点阐述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并明确说明本人在课题研究中所完成的内容对整个课题的贡献。攻读双学位的学生应根据所修专业撰写两篇不同的毕业论文(设计),不得一文两用。(二)资料收集与科学实验占有丰富详实的资料和数据是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基础。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毕业设计
26、之前,应广泛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科学实验,了解理论界对自己拟研究问题的研究状况,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工作,防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收集资料和进行科学实验过程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各种收集资料和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书目和实验条件。(三)编写提纲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各学院应根据本专业特点安排编写提纲和撰写论文的时间。学生应主动找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每周至少一次,总次数不少于10次。学生如不能按照时间规定完成编写提纲和撰写论文各环节,而直接提交论文(设计),不能参加论文(设计)答辩,不能获得相应学分。(四)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与检查指导教师应按学校要求对学生进
27、行定期指导,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进度、质量、出勤等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实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五、质量要求1. 题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且简明、易读,字数一般应在20字以内。英文题目要与中文题目相对应,词汇、语法使用准确。2. 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结论、主要成果和特色,字数一般应在200至300字之间。中文摘要语言力求精练,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词汇和语法必须使用正确。3. 关键词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论文的关键词应是从其题名、层次标
28、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5个。4. 正文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应有前言和文献综述,前言说明论文(设计)的工作目的(背景),并引出课题;文献综述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并介绍毕业论文(设计)中的研究工作设想、方法等内容。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学生工作量,文科类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字数一般不应少于10000字。对于外语类毕业论文原则上要用所学的第一外语撰写,毕业论文的篇幅不得低于5000个外文单词。理科类毕业论文(设计)应根据学科特点做出具体要求,其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字数一般不应少于8000字(包括图表在内,附录除外)。对
29、于个别基础学科纯理论研究型专业,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应少于6000字。工科类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一般不少于12000字。论文要求内容充实,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有一定的创新性,文字准确流畅。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涉及的实验数据和计算内容要求准确,引用他人观点、实验数据、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注明出处。与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相关的科研、调研、设计、开发等工作是同研究生或其他本科生合作完成的,需写明分工。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作者论文创作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视论文写作实际需要而定,原则上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
30、,全部在正文中被引用。鼓励学生引用近五年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六、格式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要符合学校的统一要求(详见附件1),不按要求排版、打印的不能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不能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七、答辩及评分要求 (一)答辩要求1.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应安排在第八学期14-16教学周进行,各学院不得提前进行答辩工作,以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各学院需提前一周将答辩时间安排提交教务处。2. 学院成立由3至5名教师组成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其中设主席1名(本人指导的学生答辩时,不得担任主席),秘书1名(不得由学生担任)。3. 答辩时,答辩委员会
31、主席应要求参加答辩的学生准备发言提纲,先由学生对其工作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回答委员会提出的问题,答辩时间一般为15至20分钟。答辩秘书负责如实记录答辩委员会提问和学生作答的具体内容。4. 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从研究(设计)内容、工作量、论文(设计)质量和答辩情况等方面做出评价并评定成绩,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打分表。5. 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按照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执行。(二)评分要求1. 指导教师应根据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逐项打分,并给出毕业论文(设计)总分,同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32、及打分表,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工作量、工作态度、完成质量、创新性、应用性、存在的不足等情况做出综合评价。2. 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论文内容及答辩情况,参考指导教师对论文(设计)的打分及评价意见,并根据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给出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成绩,同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打分表。3. 答辩委员会变更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时,应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打分表的备注栏中详细说明变更理由,并由该委员会全体委员签字。4.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应呈正态分布,90分及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其中被评为优
33、的论文(设计)篇数不得超过毕业论文(设计)总篇数的30%。5. 毕业论文(设计)应独立完成。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0分计,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予以相应处分。八、“查重”要求1. 各学院应在5月初,按教务处规定比例抽取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查重”检测;有条件的学院可申请全面“查重”检测;答辩委员会成员在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期间,可将有疑义的毕业论文(设计)提交学院教学办公室进行“查重”检测;学院需对推荐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审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查重”检测。2. 文字复制比(包括引用文献和本人文献部分)达到20%及以上的,“查重”结果首先交由指导教师
34、复核认定,有异议的需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结果认定表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查重”结果和指导教师复核认定材料交学院学术委员会进行最终认定。经认定:(1) 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取消答辩资格,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0分计;(2) 存在中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责成指导教师督促学生在不少于6周的时间内进行整改,整改后需进行第二次“查重”检测;(3) 存在轻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责成指导教师督促学生整改,于答辩前进行第二次“查重”检测;(4) 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直接参加答辩。第二次“查重”的文字复制比低于20%的,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第二次“查重”的文字复制比仍达到20%及以上的,则
35、取消答辩资格,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0分计。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的最终认定结果,将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凡经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论文(设计),通过答辩后,成绩应在80分以下。3. 各学院需根据教务处规定,结合本院学科特点,制定“查重”工作实施方案、认定本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标准和相应的处理办法,经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签字、盖章,报教务处备案。4. 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结果的简明报告单以及对检测结果的认定材料原件作为学生成绩档案材料由学院教学办公室集中保存。学院需于5月18日前向教务处提交首次“查重”检测工作的相关材料,包括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查重”结果认定表
36、及相关认定材料的复印件;于6月底前向教务处提交后期按教务处要求进行“查重”工作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答辩委员会提交和申报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等需要进行的“查重”检测以及二次“查重”检测的检测结果及认定材料的复印件。5. 学院在4月底之前向教务处提交拟参加论文(设计)答辩的学生人数(含双学位),教务处为各院分配抽查所需的“查重”软件使用账号。学院因二次“查重”、答辩委员会提交“查重”检测或对候选校级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查重”检测等,向教务处申请“查重”软件使用账号,需填写论文“查重”检测系统账号申请表。其中,二次“查重”申请账号需附第一次“查重”的简明报告单。九、评估检查(一)学院自查
37、1. 学院聘请3-5名教师成立检查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工作认真负责,有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丰富经验。2. 学院对本单位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面自查并督促教师和学生完成整改工作。(二)学校抽查和评价在学院自查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校内专家对全校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样检查。同时,结合学校督查组对全校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进行检查和采用“查重”检测系统对全校毕业论文进行抽查的结果,评选出该年毕业论文(设计)优秀管理单位。十、其他(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批表应按本规定要求审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详细填写审批表的各项内容并签字盖章。选题理由应不少于200字,指导教师
38、意见应不少于100字。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经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和学院领导签字批准后确定。在论文写作和进行设计过程中,如需调整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填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变更表,并须经导师和学院主管领导批准。(二)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中期检查是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指导教师应按学校制定的指导教师职责,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指导,指导次数应不少于10次,每次指导时间不少于2课时。指导教师应根据指导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中期检查表,不得事后补填。指导教师意见应包括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意见等,意见字数应不少于100字。(三)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打
39、分表指导教师评语应不少于200字,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工作量、工作态度、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创新性、应用性、文本规范、存在的不足和综合评价等,并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允许没有分项成绩而直接给出最后成绩。(四)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打分表“答辩记录”主要包括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回答的内容等,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填写,应不少于150字。答辩记录表中“答辩委员会评价及表决意见”应不少于200字,主要包括研究或设计内容、工作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答辩情况、表决结果等。以上表格可从教务处网站“公共服务”中“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栏目下载。(五)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
40、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应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书面总结材料于6月底前交教务处。总结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概况;2. 改革措施及成效;3.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手段和方法;4. 培养学生学术规范和诚信意识、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的措施;5. 毕业论文(设计)在巩固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效果;6. 取得的成果和形成的特色;7. 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反映出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建议;(六)毕业论文(设计)及统计数据各学院应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将毕业论文(设计)电子文档及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
41、作情况分析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信息统计表的纸质文件和电子版在6月底前报送教务处。(七)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管理所有毕业论文(设计)材料由学院教学办公室统一保管,保存期限按大学本科教学档案管理规定执行。附件:1.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和打印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面及表格3.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职责4.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人员职责附件1: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和打印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毕业论文(设计)结构一般由封面、中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毕业论文(设计)一律采用打印形式,编排装订顺序依次为:(1)封面(2
42、)声明(3)中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4)目录(5)正文(6)附录(7)参考文献(8)致谢(9)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批表(10)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11)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及打分表(1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打分表(13)“查重”检测结果及对检测结果的认定材料。1. 封面使用教务处统一制作的封面,修双学位学生第二学位论文(设计)使用双学位专用封面。“关于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声明”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正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学生和指导教师应手写签字,不得打印,不得用印章。声明时间与封面中论文完成时间一致,应在答辩之前。3. 中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中
43、间空两格、四号字、黑体、居中。“Abstract”为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摘要内容:中文字体为小四号字、宋体;英文字体为小四号字、Times New Roman。英文摘要应另起一页。“关键词”三个字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写。“Keywords” 用小四号字、Times New Roman、加粗、顶格写。关键词内容:中文字体为小四号字、宋体,英文字体为小四号字、Times New Roman,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例:摘 要陕北、晋西北地区是画像石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社会历史背景等促成了该地极具地域特色的画像石墓及其画像内容。本文运用考古学的理
44、论与方法,在广泛收集、整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墓葬形制和主要随葬品两个方面对陕北、晋西北地区画像石墓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学研究,确定该地区画像石墓的分期,探讨其整体发展演变规律,归纳出墓葬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以此为参考,本文对陕北、晋西北地区画像石墓墓门画像的内容及发展进行了论述;考证了陕北、晋西北地区汉画像石中博山炉图像的涵义;并就出土画像石题记所反映的相关社会历史问题进行了考察和探讨,得出相关的结论和认识。(摘要为叙述性摘要,简要写目的、方法,详写结论、结果,小四宋体)关键词:陕北、晋西北地区;汉代;墓葬;画像石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AbstractNorthern Shaanxi an
45、d Northwestern Shanxi region is one of the regions that Carved Stone tombs were concentrative distributed. Because of the special location,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Carved Stone tombs and their carved content in these regions have great geographical features. On the basis of widely coll
46、ecting and integrating relevant materials, this paper uses archaeolog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order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rchaeological study on the Carved Stone tombs in Northern Shaanxi and Northwestern Shanxi region from tomb shapes and funerary objects, defines the periodization of the carved stone tombs, discusses the law of their development, generalizes times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se tombs. As a refer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develo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