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历史—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9237575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历史—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考研历史—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历史—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历史—复习资料.doc(1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人类从何而来?这是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问题。18世纪中叶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把人和猿、猴归入一类,称之为灵长目。1909年拉马克提出人是从猿进化来的。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的结尾部分暗示了人类起源于动物。赫胥黎在1863年发表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提出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祖先分枝而来的“人猿同祖论”。1868年海克尔在自然创造史一书中进一步用事实论证了人猿同祖论。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以大量事实论证了人类是进化产物,是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古猿进化来的,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强调了劳动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直至19世纪末,

2、这一问题并未真正解决。 此后,由于大量古人类化石材料的发现,部分人认为人和猿是在新第三纪的中新世中晚期(距今1800600万年间)开始分化的,森林古猿里的几个种是各种现生猿的祖先,其中有一个种进化成最早的人科代表腊玛古猿,以后由腊玛古猿进化成距今2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再经过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晚期智人(克鲁马农人)而进化成现代人。但是,近些年来,一系列新的重要的发现,以及对已有材料的进一步研究使人们对这一理论提出一系列疑点。尤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认为,人和猿最早分异的时间距今不过500万年左右。后来发现距今300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阿法种具有不少与早期猩猩相似的性状而

3、与腊玛古猿不同。于是有人提出中新世的人猿超科成员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但究竟哪一种是人的祖先,哪一种是某种现生猿的祖先,还无法确定。因此,人的系统树既不是一条阶梯,也不是祖先后裔的简单直线关系,而是更为分散的、灌丛式的进化系统。人类进化中,能制造工具的人属出现于距今200300万年前。而人这一支从猿的系统分化出来的时间,在5001500万年前后。从人猿分异到人属出现之间的时期被称为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根据现有材料,过渡阶段化石代表是南方古猿类中的早期类型(较晚的南方古猿已与能人、早期直立人等人属成员共生,是人的进化系统中的旁支)。由于过渡阶段正处于人类的古猿祖先和会制造工具的人之间,因此对于了解

4、由猿向人的机体的转变,了解由猿的生活方式向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及人类制造工具的起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阶段发现的化石材料,将是解决人猿分野问题的重要证据。 在现生高等灵长类中,唯有人类是真正适应于地面生活、经常性两足直立行走者。目前能肯定南方古猿已采用两足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据认为南方古猿类生存的年代最早距今约400万年,但这种行动方式是在更早些的什么时候开始发生的尚无证据。适应于两足直立行走机体结构需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后肢增长(相对于前肢长度),盆骨变短、增宽,臀部肌肉调整,髋关节和膝关节增强,脚踵增大和足弓形成等。可见人体结构的特征大都是与两足直立行走的行动方式相联系的。所以两足直

5、立行走是人与猿区别的最重要因素和标志,是猿转变为人的最重要的条件。两足直立行走使人类祖先的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和制造工具并用来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等。由于两足直立行走,枕骨大孔由颅后方移到颅下。由于颅部可以垂直置于脊柱之上,颈后无须强大的肌肉牵拉颅部使其不致下垂,从而减轻了颅骨上着生强大肌肉的重负,使颅骨骨壁变薄,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成球形创造了条件。机体的这些改变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有益的变异通过遗传保留下来而形成的,绝不是按拉马克主义的解释,以用进废退的方式,一代代完善化而形成的。可以认为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的存在是使变异、遗传及自然选择得以起作用的基本因素之一,是两足行走方式完善化的阶

6、段。 使用和制造机体以外的物件来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特征之一。迄今所知最早的人工制造的工具均来自东非,年代为距今170250万年前。这些石器是由能人类型的人制造的,被命名为奥杜韦文化。在一些生活遗址和屠兽遗址中,石器常常与动物遗骸或人工所破碎的动物骨片在一起。与采集和食用植物性食物相比,狩猎和肉食更需要工具或武器。不仅在狩猎活动中需要工具或武器,在处置和消费猎物时,同样需要工具。人类使用和制造工具得以摆脱机体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又为人类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显然人类制造工具应是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始的。因此,南方古猿作为人类进化系统的早期代表,生活

7、于开阔林地和草原环境,两足直立行走于地面,前肢(手)已解放出来,并已使用天然的物件作为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到继南方古猿(早期类型)之后的能人阶段,就出现了人工制造的石器。因为使用和制造工具(或劳动)的经验和能力是可以学习的,也是可以一代代相传延续并不断改进的。【腊玛古猿】生活于1400万年前至700万年前的一种古猿。有人认为是人类进化的早期代表,是人类的祖先。其化石最先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处的西瓦立克山区由美国人刘易斯发现(1932),故用印度古老史诗腊玛延那中的英雄腊玛的名字命名。此后,在巴基斯坦(1976)、中国云南开远小龙潭(19561957)和禄丰(1976、1980)、东非肯尼亚的

8、特南堡(1961),以及匈牙利、希腊、土耳其等地均有发现。原为林栖动物,因生存环境的变化被迫下地觅食,生活于林间空地或森林草原交接地带。逐渐变为两足直立行走,手足分工,会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身体结构较森林古猿进步,齿弓成弧形,牙齿排列较紧密,犬齿不突出,臼齿有较大咬合面,吻部向后退缩,身高约1米多,脑量约300毫升;主要以植物为食,兼食肉类。有的学者据肯尼亚发现的腊玛古猿化石的犬齿窝能固定一块有助于说话时嘴唇运动的肌肉,推测其可能具有说话能力。20世纪中叶后一些学者经过对腊玛古猿化石和人猿分野年代的研究,提出异议,认为腊玛古猿不是人类的祖先,而是猩猩的祖先,主张人猿分野是在500万年前。

9、【南方古猿】生活在早、中更新世的人科中的一属。生存年代自约550万年至约100万年前。其化石最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汤恩车站附近发现(1924),故名。后又有大量发现,代表的个体数在35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南非和东非,一般分为纤细种(非洲种)、粗壮种、鲍氏种(东非人)和阿发种。纤细型(或非洲种),身高约1.21.3米,体重平均约25千克,脑平均量约450毫升,牙齿和齿弓形态与人相近;头顶圆隆,额呈拱状,面部狭窄;枕骨大孔位置在中央,与人相近;直立行走,奔跑较快;拇指可与其余4指对握,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采集植物和捕捉小动物作为食物;语言已萌发。约350万年前发展成猿人。南非特化的粗壮型和东

10、非鲍氏种,体型较粗壮呆笨,完全以植物为食,习性与生态特点与人属系统的成员差别极大,是人类发展的旁系,约100万年前灭绝。【丁村人】中国的尼安德特人(古人)化石。1954年在山西襄汾县丁村发现了三枚人类的牙齿化石,为同一个体的10余岁小孩的门齿2枚,臼齿1枚。1976年9月在丁村人牙齿化石出土的同一地点的砂砾层中,又发现一个小孩右顶骨化石。丁村人的牙齿呈铲状,其舌侧隆突和指状突的发达程度介于北京猿人与现代黄种人之间。但齿冠和齿根细小及咬合面纹理较不复杂又显然比北京猿人的牙齿进步。新发现的小孩顶骨骨壁比北京猿人的小孩顶骨薄。丁村人的石器加工更细,在技术上比北京猿人有显著的提高,应属古人阶段的人类。

11、与其共生的动物化石有梅氏犀、普氏野马、野驴、纳玛象、葛氏斑鹿、方式鼢鼠、转角羚羊、熊及鲤科鱼类咽喉齿等。距今约510万年。【许家窑人】在中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古人)化石。1976年发现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及河北省阳原县侯家窑之间。共发现顶骨11件、枕骨2件、上颌骨1件(小孩)、下颌骨1件等骨片及臼齿两颗等,代表不同年龄及性别的10多个个体。头盖骨骨片厚度大,牙齿粗大,齿冠沟纹与北京猿人有相似之处。头骨最大宽度位置较高,头骨较圆、枕骨较宽等为其进步特征。伴生动物化石丰富,以野马、犀牛、羚羊为主。动物骨骼多被打碎,且有烧骨。还发现大量旧石器中期的人类文化遗存,包括石器及骨、角器等。其石器具细石器特

12、点但石球极多。约距今10万年左右。原始社会与上古社会【原始社会】又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历史上经历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始于人从动物界分离,止于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前后约300余万年。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以采集天然食物和狩猎为生。因此要求人们必须结成群体,进行集体生产,于是产生了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公社制度。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劳动果实平均分配。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和阶级,也没有国家。原始社会的分期大致是: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几个阶段。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又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处于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阶段。

13、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进入早期智人阶段。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由使用旧石器到中石器、新石器、金属器;社会组织由血缘家族发展到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婚姻形态由血缘婚、族外群婚、对偶婚,进步到单偶婚(一夫一妻制)。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随着弓箭和制陶术的发明,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冶炼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引起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一般部落中分离出来。生活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制,产生阶级。男子的劳动占据了农业和畜牧业的主导地位,社会进入父权制氏族。由于金属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人类进入了铁器时代,引起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剩余产品增多,商品交换日益

14、发展,私有财产出现。男子由狩猎为主转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并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的生产者,取得了对劳动产品的支配权,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原始社会末期,生产由集体变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产品归各家所有,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经济单位。私有制的发展导致掠夺战争的产生和氏族成员贫富分化,战俘和穷人沦为富人的奴隶,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最终被阶级社会取代。【原始公社制度】原始社会发展各阶段人类各群体内部重大活动传统或习惯的总称。由于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必须聚群而居,共同劳动,并按自然分工进行简单协作。生产资料群体共有(公有制),劳动产品平均分配。这是原始公社经济制度或生产

15、关系的基本特征。与此相适应,在群体内没有类似近代政府的行政权力机构,维持群体内部社会秩序主要依靠传统或习惯。各群体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生存竞争的关系,它们或者结盟,或者相互较量,都由各群体自行决定,不存在一种约制各方的公共权力。原始公社从群体组织的演变上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前氏族公社时期,从300万年前到52万年前;氏族公社时期,从52万年前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种划分基本以群体内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关系的不同为基础。在前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实行杂交乱婚,不存在严格的性禁忌;在氏族公社时期,则实行群外婚。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石器以至金属器水平,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畜牧业转化,出现了完备的氏族部落组织

16、和定居村落。婚姻形式由群婚演进到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增多,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发展,阶级分化,私有制产生,原始公社制度趋于崩溃,代之而起的是阶级社会和国家。这个演变过程在世界各地区速度不一: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埃及、爱琴文化地区以及印度、中国等地,约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即已进入文明社会,其他地区则较晚。甚至在某些地区,许多部落民族直至近现代依然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原始公社制度。【群婚】原始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婚姻形态。即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共为夫妻。族内群婚始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血缘家族。血缘家族由于人口增加分裂成几个族团,各族团为保持彼此间一定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联系,

17、采取男女通婚的形式,出现了族外群婚。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族外群婚较之血缘婚对后代体质发育有益,便经常采取这种婚姻形式,由禁止同胞兄弟姐妹之间通婚,发展到禁止旁系兄弟姐妹之间通婚。男子只能以外族女子为妻,女子也只能以外族男子为夫,双方在劳动和生活上仍分属两个族团,仅婚姻生活在一起,所生子女归女方族团。这种婚姻形态被称为普那路亚婚。至新石器时代,因生产力的提高和氏族人口的增加,两个氏族间的群婚已难以维持,群婚渐由对偶婚代替。【血缘家族】又称血缘婚。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存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即猿人生活的时期(约350万年前至5万年前),介于原始群与母系氏族公社之间。在血缘家族内,婚姻按辈划分,

18、所有的祖父和祖母,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互为夫妻;他们的所有孙子女,也互为夫妻。余以此类推。它排除了形成中的人那种上下辈之间的杂交状态,只允许兄弟姊妹、包括旁系兄弟姊妹之间互为夫妻。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公社,故也有称“血缘家族公社”。公社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们集体生产、共同消费。此说学术界尚有争论。有的认为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是实行杂乱性交的“原始群”。【内婚制】又称族内婚。原始社会的一种婚姻制度。即婚姻只能在一定集团范围内进行。这个集团可能指家族、氏族或部落,通常是指只在一个部落内的若干氏族间通婚。而在这些氏族内部则实行禁婚,实际上是指部落内婚制。对氏族而言是外婚制,这种部落内婚制

19、与氏族外婚制,实则相同。在阶级社会中有的种族、宗教集团也实行内婚制。【外婚制】又称族外婚。是氏族社会中婚姻关系的普遍形式和根本原则,也是氏族的重要标志。以禁止氏族内部通婚为特征,实行氏族外通婚,使氏族成为一个或母系或父系的世系明确的血缘亲族集团,既有助于人类的种的繁衍,又加强各通婚氏族间的联系。外婚制体现了氏族制度的本质,并与氏族制度相终始。【一夫一妻制】又称单偶婚。以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为基础的婚姻家庭形式。产生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代替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父权制代替母权制的结果。这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使个体家庭有可能独立地进行生产,特别是男子在经济领域中占居支配地位并开始拥有私有财产,要求家庭建

20、立夫权和夫权统治,按父系继承世系和财产,因而一夫一妻制取代了对偶婚。这种婚姻有独占性和专一性。但在剥削阶级社会,又多被男子破坏,成为只对妇女要求严守贞操,只许嫁一个丈夫,并从一而终;而男子则可以纳妾、重婚、嫖娼,实际上实行一夫多妻制。这种以经济条件而非自然条件组成的家庭形式,仍是现代社会的主要婚姻形式和家庭形式。【对偶婚】又称对偶家庭。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婚姻家庭形式。是群婚向一夫一妻制发展的过渡环节。通常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间有一个正妻,但他只是这个女子的许多丈夫中间的一个主夫。以女子为中心,实行起先是采取“望门居”(男方走访女方)方式,而后才有“从妇居”(男子居于女方的母系大家庭中)

21、方式的婚姻家庭制。这种结合并不巩固,配偶双方不构成经济单位,财物各归其母家,所以离合较自由,而且常常权在母方。但是它为后来的父系氏族和一夫一妻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中国云南永宁纳西族民主改革前存在的阿注婚姻,男阿注夜间到女阿注家夜宿,清晨离去,双方在一段时期内结成偶居关系,属古代对偶婚的遗俗。【氏族】又称氏族公社、氏族制度。原始社会后期的一种社会基本单位,是一种血缘亲属小群体。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原始社会中。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被认为是前氏族时期。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生存适应能力已提高的人类不再迁往热带,终于定居于寒冷地带。生存环境的严酷化,迫使人类把原先较为松散的大群体分散为结合紧密的小群体,

22、群体之间人员的流动终止,群体成员的固定化加强了群体的协作程度,从而提高了生存竞争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减免群体成员间的冲突而实行了禁止群体内部成员相互通婚的规则,更加固了群体。氏族实行族外婚,相互通婚的氏族结成联盟,是为早期的部落。由于群体成员的长期固定化及其他因素,氏族内的成员都自认为是一个共同祖先的后裔,并形成亲密无间的关系。氏族有如下特征和职能:生产资料氏族公有制,氏族成员社会地位平等,生活资料平均分享;如果有族长为首的管理机构,族长一般由氏族成员选举或撤换;内部禁止男女交媾或通婚;氏族成员的遗产必须由本氏族成员继承;同一氏族成员有互相援助、互相保护和对外进行血亲复仇的义务;氏族有自己的名

23、称、共同的宗教节日及墓地。一些氏族用共同的标志表明他们的统一。这些标志可以表示氏族成员的共同祖先或共同来源,因而往往是崇拜的对象。氏族时期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随着定居和氏族成员的贫富分化,氏族趋于解体。在阶级社会初期,社会基本单位仍不同程度地保持着氏族的某些残余。【母系氏族制】又称母权制。按女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氏族形成时禁止内婚,氏族成员进行族外群婚,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故而最初的氏族都是母系氏族。世界各地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形态,在成文史出现之前已大部消逝,但其残余在阶级社会中尚存。在近现代部落民族中,只有少数处于母系氏族阶段,如北美印第安

24、人的易洛魁部落。在母系氏族阶段,妇女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制备日常衣食并主持家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期有重要作用。男女群婚尔后是对偶婚(氏族内禁婚),夫妻各居自己母亲家里,或是夫居妻家,结合不稳定。氏族中设有议事会,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一切重大事务,选举产生氏族长。担任族长的一般是年长的妇女。氏族中的全体成年男女都可参加议事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地位重要。但现代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般认为,由妇女们行使家庭和政治权力的典型的母权制社会不曾存在。【父系氏族制】又称父权制。男子居于支配地位,按男系计算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到原始社会末期,犁耕农业和畜牧业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从事这些生产的男子

25、也逐渐从经济生活的主导者变成社会生活的支配者,在公共事务中取代了妇女。对偶制婚姻使“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状态结束。私有财产的出现又使男子成为财富的主人。于是母系氏族消亡,父系氏族兴起。夫居妇家制变成了妇居夫家制,不稳定的对偶婚向一夫一妻(或多妻)制过渡。父系氏族公社由若干家长制大家族组成。土地仍然归氏族所有,耕地定期分配给各大家族使用。氏族首领由男子承担,氏族议事会由各大家族的族长组成,氏族大会,只有成年男子才能参加。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军事民主制】原始社会末期,由氏族部落制向国家过渡、演变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这个过渡阶段有时称为军事民主制时代。如希腊的荷马时代(前11前9世纪)和罗马的王

26、政时代(前8前6世纪)及美洲印第安人阿兹特克联盟(14世纪左右)等。有关的社会组织机构具有军事性质,却实行民主制度,与往后的国家机关大相径庭,固而称之为军事民主制。这是文明时代前夕的过渡阶段的特征。一般来说,军事民主制包括民众会、氏族酋长议事会和军事首领。民众会选举产生出议事会成员和军事首领,并有权进行撤换,同时还握有宣战、缔和等外事权。军事首领只有战斗的指挥权。这种大体保持有氏族民主制的机构,具有明显的军事组织性质,进行军事行动是其经常性的、主要的职能。这与持有这种机构的群体的活动地区经常爆发战争密切相关。在战事频繁、社会产品比较丰富的地区,军事首领通过战利品的再分配积累了较多的财富,扩充了

27、个人势力,逐渐剥夺了民众会和议事会原有的社会权力,建立起对民众的控制,从而军事首领的权力发展成王权,军事首领则转变为国王。【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末期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从狩猎、采集者中的分离。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犁耕农业取代锄耕农业。起初是木犁或石犁,然后是金属犁。犁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扩大了耕地面积,使农业生产在最适宜原始农业的平原、河谷地带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主要从事农耕的农业部落。首先发生在西亚北非、东亚和美洲等地。在中亚、伊朗、高加索、阿拉伯等草原地带,原先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活动的部落,逐渐转变为饲养畜群的游牧部落。生产的专门化不仅增加了各自的剩余产品,而且扩大了

28、各种生产者之间产品的差异,于是产品交换日益频繁。农牧业的分工,为社会分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有学者根据近百年来的考古资料,指出游牧部落形成于青铜的应用和马的驯养之后,颇晚于农业部落的形成,主张农业部落的分离以及农业和畜牧业在先进部落内的专门化确定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分离。随着铜器、青铜器和铁器的应用,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和伐林垦荒。农业在规模上的扩大,导致经营种类的增多。除了谷物种植以外,还经营园艺,栽培各种经济作物,把经济作物加工成油、酒等等。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活动的丰富,各种手工操作,如金属加工、纺织、制陶、酿酒、榨油、造船、皮革加工等

29、活动逐渐增多,操作者经验日益丰富,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又农耕,又畜牧,又进行各种手工制作的人越来越难以胜任,于是有人脱离农业或畜牧业生产而转入手工业的专门化发展。专职的手工业者逐渐增多,手工业终于从农业活动中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生,发展过程很不平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产品交换很早就发生了,至少不晚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但是只有在两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交换才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交换的不断发展和扩大,使商品生产出现并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交换的进一步发展。交换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越来越不便利,于是

30、专事交换的中间人商人应运而生。不间断的交换活动使部分脱离生产的商人得以为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首先在商品交换最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三次大分工奠定了以后社会分工的基本格局,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商业的产生和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旧石器时代】人类发展的古代文化阶段之一。石器时代分为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以使用原始的打制石器为特征。它又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自最初的石器出现(约距今250万年)至20、30万年前;中期自20、30万年前至约4万年前;晚期自约4万年前至14万年前。早期大致相当于最早的人属和直立人的阶段。在直立人出

31、现之前,人类主要使用砾石打制的砍砸期,还有一些形状不一的石器。到直立人阶段,石器仍然十分粗糙,但已显现出区域性特色。如欧洲以两面打制的手斧为主,中国多是单面打制的砍砸器和石器。在这一时期人类已学会用火。这不仅有助于原始人猎取大动物,而且可以御寒,从而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火还能变生食为熟食,促进人类体质改进。旧石器时代中期相当于早期智人阶段。石器形状较前规整。人们已猎取大动物。开始使用骨器。旧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晚期智人阶段。石器制作趋于精致,已用压削的方法制造石器,并开始出现磨制石器。骨针、鱼叉、鱼钩等骨器大量使用,先后出现投矛器和弓箭。在这一时期人类已遍布除南极洲外的各个大洲,现代人种逐步形成

32、。【中石器时代】人类发展的古代文化阶段之下。中石器时代的工具以打制石器为基础,其突出的特点是大量使用细石器,即以较小的石器嵌入木质或骨质的柄上为工具。广泛使用弓箭、驯狗,在某些地方已应用独木舟和木桨。人们仍以采集狩猎为主,但从遗址中发现的石磨盘、手磨石、臼、杵等谷物加工工具来看,有些学者推断中石器时代是采集经济向食物生产过渡的重要阶段。是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在各地情况不一:欧洲约从公元前12万年前5000年;西亚约从公元前1万年前8000年;北美约始于公元前8000年。【新石器时代】人类发展的古代文化阶段之一。以磨制石器为特征。新石器时代一般处于旧石器时代和石器时代之后,金属器

33、时代之前。这一时代始于公元前第8000千纪,自然环境更为适合,人们的居住趋于固定。最重要的变化是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西南亚主要的人工作物是小麦和大麦。东亚是粟(小米)和稻。粟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稻可能源于长江下游。中美洲和秘鲁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和倭瓜。驯养的家畜除狗以外,比较早的有绵羊、山羊、猪、牛等。人们从事农耕和畜牧,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这就为人类提供了更丰富更稳定的衣食,保障了人类自身的大幅度繁衍,有利于大群体的相对定居和对各种资源的开发,提高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进的能力。因而有的学者称之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细石器文化】形状细小的一种打击石器。用打击法打出的细石核

34、、细石叶及其加工品。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这种石器长度一般在23厘米,常见器形有石叶、石镞、小石刀、石器等,可作石钻或刮削器,也可镶嵌在骨梗、木柄上作复合工具使用。【青铜时代】人类发展史上继石器时代之后的第一个利用金属的时代。初期也称铜石并用时代,以表明人类最初利用的金属是柔软的纯铜。各地开始时期不一,西亚、埃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希腊始于公元前3000年以前,中国则始于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6500年左右,安那托利亚东部的人们已知用铜;公元前3000年时,西亚的居民已开始用铜,并把铜的使用技术逐渐传入欧洲各地。此间人们对真正的青铜使用得很少,但也被看作青铜时代的一部分。青铜

35、是铜与锡的合金,较铜坚硬,熔点较低,容易熔化和铸造。公元前3000年已能制造出青铜,但一般应用到人工制品中要晚得多,到公元前第2000纪才开始大量使用。在青铜时代,依然不能取代石器的使用。大约到公元前1000年时,另一种金属铁,由于比铜和锡更容易找到,并能更好地利用,于是铁器时代开始。【铁器时代】考古学分期上继青铜时代之后的历史时代。最早的铁制器约在公元前4000年出现,是用陨铁制成的,因而很稀少。公元前1400年左右,西亚赫梯王国率先进入铁器时代,已普遍使用由矿石冶炼的铁。此后铁器的使用迅速传播。由于铁矿分布较广,实用性强,铁器的出现便逐渐排除了石器,从而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扩展了人类活动

36、区域。虽然考古学家认为铁器时代始于公元前1200年,但是直到中世纪欧洲采用了铁炮,铁才真正超过铜和青铜,在金属使用中占居首位。【河姆渡文化】中国长江下游典型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曾进行两期考古发掘。遗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生产工具颇具特色,特别是大量的骨制工具,如骨耒吕、骨镞、骨哨等,其数量超过所发现的石、木、陶制工具的总和。骨耒吕有上百件之多,主要采用鹿、水牛肩胛骨加工制成,肩臼处经穿凿处理,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耒吕冠正面中部刻挖坚槽。普遍发现稻谷遗存,稻谷、稻壳、茎叶的混合堆积层,最厚者超过1米。资料表明,其稻谷实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

37、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以及红灰陶,当时主要陶制炊具是陶釜,陶罐、带把钵等。还发现有水牛、猪、狗等家畜骨骼,证明当时已有一定的家畜饲养。遗址有大量野生动物骨骼,仅鹿角就有400多件,说明狩猎在当时经济生活中有一定地位。其时代约距今50007000年之间。【仰韶文化】中国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因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一般认为,仰韶文化代表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一带。具有典型意义的西安半坡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41957年间经过多次发掘,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为复原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遗址集中分布房屋和大部分

38、窖穴的地方处于中心位置,此外还有家畜圈栏和儿童的瓮棺葬群。遗址的居住区外,围绕着一条深56米、宽68米的大沟,起到了防卫作用。大沟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边是陶窑遗址。仰韶文化遗址迄今发现有1000多处,最著名者除半坡以外,还有渭南史家村、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华县元君庙、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安阳大司空村等。当时的农业有了一定发展,陶器以红陶为主,纹饰色彩鲜艳,故又称彩陶文化。当时编织技术亦比较发展。【龙山文化】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文化。可分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类型。河南最著名的遗址有洛阳王湾、临汝煤山、邯郸涧沟等。陕西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龙

39、山文化时期的黄河中游地区,农业已是最主要的生产活动,生产工具多样化。常见陶器纹饰是绳纹、篮纹、方格纹以及附加堆纹,也有不少是素面或磨光的。凿井技术较普及,原始村落比以前增大了规模。龙山文化又称为典型龙山文化,已发现有200多处遗址。这些遗址所发现的陶器主要是快轮制造的,有许多精制的黑陶、蛋壳陶,陶器转折处常常棱角突出。其形以平底为主,罐类多矮把。漆黑光亮的黑陶,是专业化生产的产品。有些陶器以及玉斧上出现阴刻的纤细纹饰,其形状和后代的云雷纹、饕餮纹类似,可能是社会上层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反映。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1928)。距今约有四五千年。【大汶口文化】中国黄河下游典型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

40、。1959年首先发现于山东泰安县大汶口,此后在山东、苏北、皖北等地也发现同类型文化遗址。发现的陶器除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外,稍晚时期还有不少灰陶和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遗址发现有猪、狗、牛、鸡等家畜骨骼,猪骨还是当时重要的随葬品。墓地中有43座随葬猪头、猪下颌骨共96个,其中最多的是13号墓,随葬有14个。一般认为,猪头是私有财产象征物品。当时墓葬已有大、中、小型的区别,随葬品多少差别很大。有的墓除有结构复杂的葬具外,死者还佩戴精致的玉石饰物、随葬玉铲、象牙器和大量精美陶器。说明当时社会已开始贫富分化。当时的农具以石器为主,大量使用精致的磨制石斧,石刀、石锛、石凿等。早期距今约五六千年,中晚期

41、距今四五千年,其社会组织已由母系氏族公社逐渐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齐家文化】中国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1942年发现于中国甘肃广河齐家坪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中国甘青境内黄河沿岸及其支流渭、洮、大夏、湟水流域。陶器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灰陶和彩陶不多。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有羊、狗、牛、马等家畜饲养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多,其次是骨器。冶铜业比较发达,有铜刀、铜镜等。葬俗有单人葬和合葬两种,成年男女合葬较为普遍。婚姻形态已由对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氏族公共墓地中墓葬的规模、随葬品数量,差别悬殊,说明社会财产分配不均和氏族内部贫富两级分化。齐家文化处于原始社会崩溃前的军事民

42、主制阶段。【屈家岭文化】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55年始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一带。其薄胎晕染彩陶器及彩陶纺轮是重要文化特征。经济生活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渔猎、采集和家畜饲养。有隔墙连间式住房,并发现有陶祖。社会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年代约当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良渚文化】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36年发现于浙江杭州附近余杭良渚,最初定为浙江龙山文化,1959年正式命名为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中国太湖地区,南以钱塘江为界,西北至江苏常州一带。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200年。以玉器制作最具特色,玉琮有其特殊地位。陶器以夹

43、细砂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有干栏式建筑和金字塔式土墩墓,大型墓流行“玉敛葬”,又发现再用人殉葬。社会经济以种植水稻为主,手工业和纺织业都很发达。还有刻划陶文。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马家浜文化】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浙江嘉兴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前4000年,后发展为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盛行俯身葬,陶器以外红里黑或表红胎黑的泥质红陶为特色,有玉璜、玉块等装饰品。社会经济以定居农业为主,种植籼稻和粳稻,渔猎经济也占较重要地位。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传说时代【传说时代】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

44、。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后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人类起源的传说战国时代的人对于中国原始时代的社会情况有许多思考。屈原天问:“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后面又问,有位名叫女岐的神女,没有匹配,为什么能有9个儿子?相传人是由女岐用黄土和泥捏出来的,那么女岐之身又是谁做的呢?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关于人类起源的思考,已经包括进了相当份量的古史传说内容。传说中的远古先民生活关于远古先民的生活情况,古史传说中有一些正确的揣测。韩非子五蠹篇提到的有巢氏、燧

45、人氏的情况和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情况是符合的。传说中的古代社会关于古代社会情况,吕氏春秋恃君说:“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礼记礼运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木曾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毛。”这些记载对于说明传说时代的情况十分宝贵。传说中的古代社会发展传说时代的社会发展,古人曾用“大同”、“小康”加以比较说明。传说时代的“大同”之世,“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

46、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大同”之世是传说中的没有阶级和剥削的时代。其后便进入“小康”之世,这时,“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戚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服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显然是由原始时代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社会情况的反映。传说中的原始农业传说时代,原始农业已经出现。关于农作的起源要追溯到神农氏和烈山氏。神农氏创造了耒耒吕,教民耕作,种植各种谷物。烈山氏有

47、一位很能干的子弟,名叫桂,“能殖百谷百蔬”(国语鲁语上)。考古材料表明,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初起开始就普遍兴起农作,神农氏和烈山氏可能是那个时代以善于农耕而著称的氏族。此外还有一位包牺氏,据说能够“作结绳而为罔罟,以田以渔”(易经系辞),大概是以渔猎著称的氏族。传说时代的人物传说时代里有许多著名人物,如黄帝、炎帝、帝喾、尧、舜、禹等,他们常处于半神半人状态,应是当时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中国古代传说里尽管有后人不断加工的成份和神话内容,也有后人的臆想和迷信,但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特点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接近于历史真实的。和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相关的资料十分丰富,历为专家所重视。【三皇五帝】中国传说时代

48、最早的古史系统。尚书大传记为燧人、伏羲、神农,白虎通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神话传说常将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一般将三皇排在五帝之前。三皇与五帝的划分并不明确,有将伏羲、神农列入五帝者,也有将五帝之首的黄帝升为三皇之一者。从战国后期始,随着五行说的盛行,古文献常排列出五帝。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战国策赵策、易经系辞、淮南子淑真训则以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神话传说中,天神也有五帝。三皇五帝是战国秦汉间人们对于古史系统的一种理解和排列,未必为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可能是一个历史时代或某一部落联盟的象征。这些传说对研究我国上古时期社会情况具有极重要的

49、参考价值。后世传说中有将三皇五帝神化的情况,已近于神话,和历史实际有了较大距离。【有巢氏】传说中巢居的发明者。据说他教民构木为巢,居于树上,以避野兽侵袭。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巢居的情况。【燧人氏】传说中中国上古时代第一个人工取火发明者。相传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民以熟食,从而减少了疾病。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古人从使用自然火发展到人工取火的情况。【伏羲氏】又作伏戏、包牺、宓牺,又称牺皇、皇羲。传说中人类始祖。相传他与其妹女娲氏婚配而生育了人类。又传他教民结网以进行渔猎和畜牧。又传他始创八卦。【女娲氏】传说中人类始祖。相传她与其兄伏羲氏婚配而孳生了人类。后来他们制定婚礼,禁止兄妹通婚。又传她用黄土造人,炼石补天,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神农氏】远古传说时代部落首领。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其早期,“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据传后期他发明了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