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初二地理教案1范本.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236817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度初二地理教案1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3年度初二地理教案1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度初二地理教案1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初二地理教案1范本.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年度初二地理教案10篇范本【范文】 地理学主要是讨论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二地理教案,欢送阅读与借鉴,盼望对你们有帮忙! 初二地理教案篇1 新课程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共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讨论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承受学问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我就海陆分布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作案例来进展分析一下。

2、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剧烈的学习愿望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承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漂亮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究竟应当叫地球还是水球? 学生活动 1、观看地球仪和火箭升空的动画演示,觉得新颖 2、学习小组争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由学生争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根底上教师归纳。 评析:问题是科学讨论的动身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激发了学生剧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留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究、制造

3、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动手观看 探究新知,观看思索,深入自学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看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终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海洋比陆地大) 2、师: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很简单的,而古代人熟悉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简单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熟悉几位闻名的探险家和他们为人类熟悉世界所作的奉献吧。 3师: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海洋还是陆地? 学生活动 1、随机的用双手拥抱地球,看看他们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 2、观看展现 3、观看不同的地图进展分析推断 4、

4、学生踊跃回答下列问题 师: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比陆地大,接下来请学生在图中找出海洋有几种表示方式?(海、洋、海峡) 师:看完海洋,我们一起来看我们熟识的陆地吧。(引导学生区分大陆、半岛、岛屿和大洲) 学生看图稳固陆地和海洋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回答下列问题 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学问和思想根底、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汲取物质养分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汲取精神养分。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转变的。教师不行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看、分析、思索,代替学生明白任何

5、一个道理和把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看、分析、思索,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把握事物进展变化的规律。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培育和提高学生读图的力量,使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培育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猎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力量。学生也体会人类的熟悉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追求真理是人类的永久的目标。 三、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 1、师:在地球的广阔的海洋和陆地我们可以用六个字含盖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太大印北” 3、引导学生观看思索争论各

6、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4、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限(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向组长和教师求助) 学生活动: 1、请一位同学带着全班学生熟悉七大洲、四大洋 2、让全体同学依据世界地图,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限。 3、用简洁的几何图形绘制各大洲的轮廓以及和四大洋相对位置 4、各小组在空白图上填写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大洲的界限 评析: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熟悉的主体,进展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熟悉和进展供应种种有利条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示范、催促、评价等等手段,使学生知道“应当学”和“怎么学”,使学生从情愿学、喜爱学到离开了教师

7、也能学,这就是敬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因势利导,给学生自读、思索、质疑、熟悉、练习等独立活动的时机,让学生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沟通,教学过程成为“立体构造”。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索、相互谈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学问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力量,增加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 初二地理教案篇2 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1、 学生结合预习,叙述亚洲、欧洲洲名的由来 2、 结合挂图,教师指出亚 欧大陆的位置并提问:亚欧两洲的洲界限是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说出 (过渡)分析一个大洲,首先从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入手 3、 分析叙述:地理位置

8、包括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4、 师生共同阅读“亚欧地形图,引导学生从经纬度位置来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并突出从南北半球看、从东西半球的位置看亚洲的位置特征 5、 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2)亚洲的地理位置 6、学生争论完成P3活动题,争论答复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而后结合挂图强化 6、 提问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怎样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作业布置 见根底训练 第 二 课 时 复习提问学生上台,结合挂图说出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 亚、欧两洲的地形 (1) 亚洲的地形特征 1、 结合P5活动向学生介绍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2、 师生共同阅读“亚洲地形图”,从四方

9、面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A 读“亚洲地形图”,观看亚洲地形图上主要以哪两种颜色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帕米尔高原的位置 B 观看提问:亚洲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积广不广?说明白从大洲看,亚洲的海拔高吗? C 引导学生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结论:地势凹凸悬殊,地面起伏大) D 连续观看: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个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这说明白亚洲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E 引导学生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弧形岛屿,并设问:为什么亚欧大陆东部会形成如此多的岛屿和群岛呢?(联系板块构造

10、学说理论说明) 3、通过刚刚的分析,由学生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重点 3、 按上述思路,学生阅读欧洲地形图和P6活动1题的资料,争论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找出欧洲的主要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位置 4、 教师板书小结欧洲的地形特征: (1) 平均海拔最低,仅340米 (2)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 中部低平 (4)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测 5、 学生完成P6表格 作业布置 见填充图册 第 三 课 时 (复习提问) 1、 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 欧洲的地形有何特征?亚洲的地形有何特征? 三、 亚洲的气候

11、(一)气候负责多样 1、学生观看“亚洲地形图”,数一数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并设问:世界13种气候类型中,只有哪种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由此说明白亚洲气候具有怎样的根本特点?(简单多样) 2、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从纬度位置、五带的位置、地形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亚洲气候负责多样的缘由: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简单多样 设问:亚洲气候简单多样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学生阅读P7-8文字,思索说明) (过渡)我们知道,气候的两个根本要素是气温柔降水,因此,亚洲气候的简单多样性可以从气温柔降水的简单性表达出来 (5) 结合教材P7其次段文字,通过马来群岛与奥伊米亚康的气温比照,理解亚洲气温差异大 (6) 设

12、问:为什么亚洲的气温差异会这样大呢?(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跨纬度广) (7) 展现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和西亚的无流国资料,说明亚洲的降水差异大,干湿差异显著 (8) 争论:为什么亚洲的降水差异会那么大?(主要受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二)大陆性强 (9) 展现同纬度的亚洲齐齐哈尔与欧洲巴黎的降水资料,并分析;同纬度的巴黎和齐齐哈尔相比,冬季谁最冷?夏季谁最热?谁的气温年较差大?这说明白亚洲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过渡)亚洲的气候不但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而且季风气候显著。 (三)季风气候显著 1、叙述季风的含义:指随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 2、结合本地实际,提问

13、:当地冬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有什么特征?夏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又有什么特征? (过渡)亚洲的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1、 结合板图叙述风的形成过程及与气压、气温的关系 2、 板画亚洲简图,理解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 3、 学生朗读P8阅读,进一步深化对亚洲季风的形成过程的熟悉,教师结合小黑板表格小结: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偏北 严寒枯燥 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 湿热多雨 带来大量降水 4、 设问:亚洲之所以会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和亚洲的什么地理位置分不开呢? (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要素的影响

14、,分析了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气候简单多样,大陆性强,季风气候显著。 四、 欧洲的气候特征 1、 引导学生阅读P7图1-7,答复: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吗?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以温带气候为主 2、 引导学生读图1-10,比拟纬度相近的鹿特丹和赤塔,冬季谁的气温低?夏季谁的气温高?谁的年温差大?由此得出欧洲气候的其次个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过渡)为什么欧洲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呢? 3、 学生争论完成P9活动 4,教师结合欧洲地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说明。 4、 引导学生在“亚欧气候分布图”上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并提问: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

15、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各有什么气候特点? 5、 指导学生结合P9活动5、6题分析推断各自的气候特征。 6、 小结欧洲气候的第三大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7、 学生争论完成P9活动2、3题,进一步理解亚欧两洲的气候特征。 初二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分,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初步熟悉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洁的天气图。(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 初步学会依据供应的地理信息,通过比拟、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6、 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爱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加环境爱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怀爱惜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预备】 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预备】 收看中心电视台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局部,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局部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洁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

17、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依据皮亚杰认知进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进展详细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肯定依靠于详细事物或形象的规律思维力量,是智力进展和力量培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纳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 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熟悉有关概念和根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根本的技能和力量。 本节课我运

18、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了一个教学课件。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能帮忙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内容,采纳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体验获得学问,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及合作沟通力量。 【板书设计】 简洁天气符号、卫星云图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分 初二地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在法国地图上指出其轮廓特点、地理位置、首都巴黎。 (二)依据主要河流的流向,推断法国的地势特点。 (三)依据法国地形和气候特点,归纳该国进展农业

19、的有利条件。 (四)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法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特征,归纳该国进展旅游业的优势。 (五)运用资料,综合评价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2个小标题:“欧洲的经济大国”和“文化与旅游”。分别介绍法国的经济特征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欧洲的经济大国”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表达法国的根本概况、地势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在此根底上,再介绍法国农业的根本状况和葡萄酒的生产,最终介绍其工业特点。“文化和旅游”局部既是“经济大国”的补充,同时也是法国的特色,教材用阅读资料“艺术之都巴黎”来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培育学生运用资料归纳总结的力量。因此,本节教材的编排构

20、造如下: 本节教材供应了1幅“法国地形”图和3张景观图。法国地形图设计了6道活动题,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法国轮廓特点)、定位力量(临海和邻国、城市位置特点)、推断力量(河流流向和地势特征)、归纳综合力量(地形、气候与农业)等;三张景观图分别为“葡萄种植园”、“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葡萄种植园风光为其作了解释。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既是法国首都巴黎的象征,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艺术极品。这两幅景观图无疑使我们恍如置身其中,来到艺术之都。 本节的补充资料对法国的文化和旅游作了具体阐述,除上述两张景观图外,补充资料还列举了众多的艺术景观名胜和绘画雕刻稀世珍品以准时装、香水、艺术表演等

21、,而这些又吸引了世界最多的游客,文化为旅游奠定了根底,旅游又为文化传播供应了条件,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相得益彰。 教学提纲(板书) 一、欧洲经济大国 1.概况(面积、人口、首都、地势地形) 2.气候与农业 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葡萄酒畅销世界 3.工业兴旺,核电比重大 二、文化和旅游 1.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 2.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 教学重难点 法国的位置、地形特征 法国农业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预备 法国地形图 教学方法 读图法、争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人: 方案:出示埃菲尔铁塔图片,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闻名建筑?”取一瓶法国造葡萄酒,让学生看法语商

22、标,猜想:“这瓶葡萄酒是在哪个国家酿造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对法国有感性熟悉。 方案: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知道这是谁说的一句名言?他上哪国人?引入法国 一、 欧洲的经济大国 法国概况局部: 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到法国的位置,指出起位置特征: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 2、引导学生观看P81图3-27,观看:法国的轮廓有什么特点? (过渡)法国的详细位置如何?请同学们争论完成活动2、3题 3、学生争论完成上述问题,而后教师结合板图填注 4、引导学生观看“法国地形图”上的颜色,得出结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5、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

23、法国的主要地形区: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西欧平原、中心高原、阿尔卑斯山 (过渡)法国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特点对于法国河流影响较大 6、引导学生找出法国境内的主要河流名称并分析其流向 7、在地图上查找法国的主要城市,并分析法国城市分布特点:沿河流、海边分布。 8、学生阅读教材P81第一段文字,说出法国的面积、人口和首都 法国农业局部: 方案:1.自行设计“法国小麦种植区和葡萄种植区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其分布特点:小麦主要分布在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葡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2.设问:小麦和葡萄分布在该地区的缘由是什么?指导学生从教材中查找答案。 3教师小结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巴

24、黎盆地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法国葡萄酒虽价格昂贵,但畅销世界各地。此方案较适合一般地方学校选用。 方案:1、引导学生查阅“欧洲的气候类型图”,找出欧洲西部法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2、展现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资料图,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种气候的特征。 3、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34法国工农业分布图观看:法国的小麦主要分布在哪里?葡萄主要分布在哪里? 4、设问:为什么小麦和葡萄分布在这些地区呢?(学生联系气候、地形等因素分析) 5、教师小结:巴黎盆地和卢瓦尔平原为温带海洋气候:冬季温柔,夏季凉快,气温年较差小,雨日多,日照少,且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相宜种植小

25、麦,而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柔多雨,夏季酷热枯燥,日照充分,最相宜葡萄的种植。 6、小结法国小麦和葡萄酒的生产状况。突出法国小麦和葡萄酒在世界的地位 法国工业局部: 1.介绍法国洛林高原的煤、铁矿产资源,可简洁介绍其临海型钢铁企业敦刻尔克和福斯。 2.介绍法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雷诺汽车公司和法国生产的“空中客车”宽体客机是世界最先进的客机之一。 3.介绍法国发电量中核电比重为世界之冠,核电站数量和核电装机容量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其次位。 本局部教材可供应给学生的有关数据: 法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日、德,居第四位。 法国进出口贸易额仅次于美、德、日,居第四位。 法国谷物产量次于中、美、俄、

26、印,居第五位,农产品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上其次大农产品出口国。 法国是世界上第四工业大国。 法国航空和字航工业、核电设备力量、石油和石油加工技术仅次于美国居其次位。 法国是仅次于日本的其次大煤炭进口国。 法国95%的水能资源已充分开发利用。 法国汽车制造仅次于日、美、德,居第四位。 法国葡萄产量仅次于意大利,居其次位。法国葡萄酒产量居世界首位。 (过渡)法国是欧洲的经济大国。不仅如此,法国经济的强大还表达在文化和旅游上,它有世界上众多的艺术极品,也是世界上接待外国人数最多的国家,旅游成为法国的经济支柱之一。 二、文化和旅游 1、由学生阅读材料,分组争论: a.上述资料,从哪些方面说明法国是

27、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 b.作为工业产品的香水、葡萄酒、时装在法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为什么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教师对争论结果中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应予以鼓舞和确定。 2、引导学生思索法国作为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对我国的经济进展有什么启发? 3、学生齐读P82其次段文字,了解法国的文化和旅游 本节图表指导; 1.识图定位:法国的六边形轮廓、临海和邻国;巴黎盆地、卢瓦尔平原、中心高原、勃朗峰;巴黎、里昂、马赛等城市。 推断:依据勃朗峰、塞纳河、卢瓦尔河等地理因素综合推断法国的地势地形特点。 归纳综合:地形与气候因素与法国农业之间的关系。 2.景观图可以图旁配备说明性文字,以

28、小型图片展览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也可补充收集法国的其他艺术景观图片。 作业布置 略 初二地理教案篇5 一、 教学目标: 1.运用事例,说明地球的外形; 2.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表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通过了解人们熟悉地球外形的历史过程,初步培育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 教学重点: 地球的外形和大小。 三、 教学难点: 地球大小的单位。 四、 教学过程: 环节一、地球是圆的吗? 人类熟悉地球的外形的历史过程 1. 天圆地方 2. 浑天说 3. 麦哲伦环球航行 4. 地球卫星照片 5. 地球是圆的 6. 证明地球是圆的证据 1.人类熟悉地球外形的漫长历史,主要的理论和人物介绍 2.由于科技的进步

29、,人类对地球外形和大小有了充分了解。 环节二、给地球量一量“身” 熟悉地球大小的历史过程及熟悉地球的真实面貌 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三年,今日飞机航行用两天,地球究竟多大? 可以分别从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的外表积来答复。 环节三、地球仪 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熟悉地球仪上的装备。 3、纬线和纬度。 4、经线和精度 5、练习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 环节四、本节主要学问小节(标题) 附:板书 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外形和大小 2、地球仪 3、纬线和经线 4、经纬网定位 环节五、作业布置: 练习册第一节 地理填充图册第一节 初二地理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在地

30、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缘由。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育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力量以及小组合作力量,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熟悉,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加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日本的自然环境的根本特点。 难点: 火山的形成缘由和利弊分析。 三、教学方法 读图(资料)分析法,小组争论法 四、教学预备 地理填充图册、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叙述时事政治,

31、对于我国的钓鱼的岛问题始终争吵不休,大做文章的国家是哪个?并强调钓鱼的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节课就让我们抛开爱恨,用地理的视角充分熟悉这个简单的国家。 过渡: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熟悉日本呢?请大家翻开课本快速扫瞄教材。 (二)探究新知新课教学 【提问】看看教材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日本的?引导学生归结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两个方面。这是熟悉一个国家的根本方向。 【环节一】熟悉日本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出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日本地形图,设置任务让学生找出日本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活动二: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协作完成内容依据地图和其他资

32、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根本特点。教师在巡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看分析日本轮廓和城市分布特点以及缘由。 活动四:播放视频和图像资料了解日本人都有哪些生活习俗。连续熟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节二】熟悉日本的火山地震状况。出示火山地震带分布图,让学生思索: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提问2:是不是火山地震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呢?引发学生思索。进一步引导学生看课本资料。 【小组争论】1.探讨火山地震的利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图文资料分析总结火山地震的利弊。2.展现日本安全防震资料。日本是如何防震减灾的?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我们应向日本学习哪些防震减灾学问? (三)稳固提高 要求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

33、关内容;看图思索: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四)小结作业 通过提问的方式回忆本节课内容。并说明作业任务:自然环境打算了经济文化的进展。日本的经济状况怎样?请大家课下做一个调查。带着以下问题你们家有哪些日本产品?商店里有哪些日本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价格和功能上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感想?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归类做个统计图表。 六、板书设计 第七章 第一节:日本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 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二、地形特点 1. 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2.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3. 山地地形为主 -多火山、地震 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 初二地理教案篇7 案例设置目的 (1)重视世

34、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动身,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动身,选择了在其次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斗最频繁的热点地区; (2)围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缘由,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铺陈绽开,并实行揉和的方法,将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进展、居民特征和国家风俗习惯等内容连带写出;培育学生的地理思维力量,重点在于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地理读图力量以及总结规律、缘由分析、信息推断等项力量的培育;培育学生可持续进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要求 学问目标: 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把握西

35、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争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冲突。 力量目标:依据收集到的图片、新闻等一些资料,对中东地区有所了解;通过图片、地图了解三洲五海之地;将收集到的有关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拟、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树立可持续进展的资料观及人地协调观念;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

36、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学难点 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播放录像。教师课前搜集有关录像,如第一局部“千年争端,今日焦点”。看录像时,要求学生记录并思索: (1)西亚的地理概念是什么? (2)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 (3)西亚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三洲五海之地 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争论并答复。向学生说明“西亚”概念和名称起源。 引导学生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详细位置,并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疆和咽喉要道。教师应特殊指出“里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

37、“湖泊”以及“内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异。 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水道”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1)同为两大洲界限; (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水道而大大缩短,便利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如课时允许,还可对苏伊士水道的历史和与埃及经济的关系作补充介绍。 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提问:提到西亚就不能不提到石油,而为什么说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呢?建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从地图和“活动”课文入手,从空间(分布)和数量(储量、产量、出口量)两方面探求结论。 教学中要留意不同形式地图的作用,如

38、通过读西亚石油分布图,可使学生明确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可对比世界政区图,由学生说出主要的产油国。 教师应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进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可由此初步探讨单一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学问综合思维的意识和力量,并渗透力量和价值观念的培育目标。 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区地形、气候图,分组争论以下问题: 这些石油国在发觉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干旱缺水,高原山地为主浇灌农业及牧业经济落后贫困) (2)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发散争论) 三、石油输出路线: 1、西亚地中海和红海沿岸西殴和北美。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3

39、、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红海苏伊士水道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殴和北美。 四、匮乏的水资源 1、从本区气候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西亚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珍贵?进而争论水资源匮乏会对本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本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进而分析“为什么说西亚始终在为水而战?” 3、引导学生思索:假如不依靠战斗,西亚各国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议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和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加深学生对良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地关系的熟悉;还可以举从邻近的土耳其等富水国家输水的例子。) 五、文化差异 1、建议以录像、图

40、片资料等直观素材介绍三大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2、让学生收集有关阿拉伯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资料,在课上相互沟通。 3、通过录像,活动巴勒斯坦问题”,开展以下争论: (1)谈谈你对阿以冲突的熟悉?(或为什么说阿以冲突是西亚问题的核心?) (2)你认为世界各国发生冲突时,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才是最明智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这两个问题绽开。西亚这里是世界争端的焦点,熟悉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了解当地的人文文化,学习石油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进展有着非常重要是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容无视的一个重

41、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学问产生深远的影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了西亚这节内容,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学问?这些学问对我们有用吗?从西亚经济的进展中学习可以借鉴的阅历,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学问。而这样的学问是极富有生命力的 初二地理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分,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洁的天气图;熟悉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爱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2、通过阅读地图,小组争论的方式,学生能够正确的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熟悉根本的天气符号,提高学生的读图力量和信息提取的力量。 3、形成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思想观念,

42、同时树立人地协调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分,学会阅读简洁的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图。 【难点】 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区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提问学生“今日你们觉得外面怎么样?阴?晴?冷?暖?这些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学问?”并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索“我们常说的天气与气候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它们有区分吗?”导入新课。 环节二:讲授新课 1、天气和气候 结合教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讲解补充共同完成以下表格。 【练一练】以下词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