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1564****060 文档编号:9234358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其次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要点解读一、质点1.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2. 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外形相对于所要争论的问题可以无视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 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2. 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 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3. 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

2、的物理量,是矢量。(1)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一样。(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3) 速度的测量试验Dx原理: v = Dt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 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依据实际状况选取两个测量点。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 46V 低压沟通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 220V 沟通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假设使用 50Hz 的沟通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4. 加速度(1)

3、 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2) 定义: a = Dv ,其方向与 v 的方向一样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一样。Dt(3) 当 a 与 v0 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 a 与 v0 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定的联系。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 匀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2) 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 a 与 v0 方向一样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0(1) 根本规律0速度时间关系: v = v + at1位移时间关系: x =

4、 v t +0at 22(2) 重要推论速度位移关系: v2 - v20= 2ax平均速度: v =v + v20 = vt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x=x3. 自由落体运动(1)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头的运动。-xn+1=aT2。n(2) 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 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样。第三章 相互作用要点解读一、力的性质1. 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2. 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受到施

5、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确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3. 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缘由;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缘由 ,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缘由。4. 矢量性: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5. 力的表示法(1) 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准确表示力,线段应按确定的标度画出。(2)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有向线段粗略表示力,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某个力的作用。二、三种常见的力1. 重力(1) 产生条件: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2) 三要素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水平面对下。作用点:重心。外形规章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物体的重

6、心不愿定在物体上。2. 弹力(1) 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2) 三要素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满足胡克定律 F=kx。其它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况来计算。方向:弹簧和轻绳的弹力沿弹簧和轻绳的方向。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作用点:支持力作用在被支持物上,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上。3. 摩擦力(1) 产生条件:有粗糙的接触面、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 三要素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fNN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F =F 。其中 为动摩擦因数。F为滑动摩擦力的施

7、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不愿定等于物体的重力。B. 静摩擦力的大小要依据受力物体的运动状况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为 0FfFm。作用点:在接触面或接触物上。三、力的运算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合力为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法则。1. 力的合成:分力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试验探究: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 试验原理:合力与分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一样。试验中使橡皮条伸长一样的长度。(2) 减小试验误差的主要措施:保证两次作用下橡皮条的形变状况一样细绳与橡皮条的结点到达同一点。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方

8、法登记力的方向,所以两点的距离要适当远些,细绳应长一些。将力的方向记在白纸上,所以细绳应与纸面平行。试验承受力的图示法表示和计算合力,应选定适宜的标度。2. 力的分解:合力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要依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3. 力的正交分解:它不需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是便利简洁,让尽可能多的力在坐标轴上,被分解的力越少越好。学法指导一、弹力的求解1. 推断弹力的有无形变不明显时我们一般承受假设法、消退法或结合物体的运动状况推断弹力的有无。2. 计算弹力的大小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我们利用胡克定律求解;对非弹簧物体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况,利用动力学规律如平衡

9、条件和牛顿其次定律求解。二、静摩擦力的求解1. 推断静摩擦力的有无静摩擦力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对相对运动趋势不明显的情形,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状况,利用下面两种方法进展推断。(1) 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有则相对运动趋势与相对运动方向一样;无则没有相对运动趋势。(2) 效果法。依据物体的运动状况,主要看物体的加速度,利用动力学规律如牛顿其次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判定。2. 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要依据受力物体的运动状况主要是看加速度),利用动力学规律如 牛顿其次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来计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三、分析物体

10、的受力状况对物体进展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根底和关键。1.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 选取适宜的争论对象,把对象从四周物体中隔离出来。(2) 按确定的挨次对对象进展受力分析:首先分析非接触力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 ;接着分析弹力;然后分析摩擦力;再依据题意分析对象受到的其它力。(3) 最终画出对象的受力示意图。高中阶段,一般只争论物体的平动规律,我们可把争论对象看作质点,画受力示意图时,可把全部外力的作用点画在同一点上共点力。2. 受力分析的留意事项:(1) 防止多分析不存在的力。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得出施力物体。(2) 防止漏掉某些力。要养成依据“场力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弹力摩擦力

11、其他力”的挨次分析物体受力状况的习惯。(3) 只画物体受到的力,不要画争论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4) 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时,应抓住它们必需接触的特点进展分析。绕对象一周,找出接触点面,再依据它们的产生条件,分析争论对象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确定律与惯性1. 牛顿第确定律的含义: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转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二、牛顿其次定律1. 牛顿其次定律提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力和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力是产生加速度的

12、缘由,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一样,加速度随合力同时变化。2. 把握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试验的关键点(1) 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平衡摩擦力以后,不需要重平衡摩擦力。(2) 当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即为小车的合力。(3) 保持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确定,转变小车的质量增减砝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质量之间的关系;保持小车的质量确定,转变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 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合力之间的关系。(4) 利用图象法处理试验数据,通过描点连线画出 aF 和 a 线作出结论。3. 超重和失

13、重1图线,最终通过图m无论物体处在失重或超重状态,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没有变化。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相比,发生变化的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1) 超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2) 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当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 g 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 0,这种状态叫完全失重状态。4.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处于共点力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三、牛顿第三定律

14、牛顿第三定律提示了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性质一样。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不愿定一样。第五章 曲线运动要点解读一、曲线运动及其争论1. 曲线运动(1) 性质:是一种变速运动。作曲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力不为零。(2) 条件:当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始终线上时,质点做曲线运动。FvA(3) 力线、速度线与运动轨迹间的关系:质点的运动轨迹被力线和速度线所夹,且力线在轨迹凹侧,如以下图。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 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2) 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一是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效

15、性和等时性 ;二是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3) 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要对相关矢量力、加速度、速度、位移进展合成与分解,使合矢量与分矢量相互转化。Ov、a0C qAxSqyvy二、平抛运动规律1.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轨迹方程为 y =2. 几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1) 加速度gx22v 20分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竖直方向的加速Bvx度为 g。合加速度:合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 g。因此,v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2) 速度分速度: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为 v= v ;竖直方向为匀加速直线x0运动,竖直分速度为v= gt 。yv 2 +nx2y合速

16、度:合速度 v =。 tanq = gt ,q 为合速度方向v 2 + (gt)20v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 位移分位移:水平方向的位移 x = vt ,竖直方向的位移 y =01 gt 2。v 2 +014g 2t 22x2 + y2v 2t 2 +014g 2t 4合位移:物体的合位移 s = t,1gt 22gt= tanq ,a 为物体的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2tana =v t2v003. 争论平抛运动试验(1) 试验器材:斜槽、白纸、图钉、木板、有孔的卡片、铅笔、小球、刻度尺和重锤线。(2) 主要步骤:安装调整斜槽;调整木板;确定坐标原点;描绘运动轨迹;计算初速度。(3) 留

17、意事项试验中必需保证通过斜槽末端点的切线水平;方木板必需处在竖直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木板但不接触。小球必需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即应在斜槽上固定一个挡板。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而是小球在槽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应在试验前作出。要在斜槽上适当的高度释放小球,使它以适当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道由木板左上角到达右下角,这样可以削减测量误差。要在轨迹上选取距坐标原点远些的点来计算球的初速度,这样可使结果更准确些。三、圆周运动的描述1. 运动学描述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Dl线速度 v : v = Dt ,国际单位为 m/s

18、。质点在圆周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角速度 w : w =DqDt ,国际单位为 rad/s。转速n: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所转过的圈数,单位为 r/s或 r/min。周期T: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国际单位为 s。向心加速度(a ) : 任何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垂n直,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国际单位为m/s2。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角速度、转速、周期、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2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v = w r2pr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v =T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w = 2pT转速与周期

19、的关系: n = 1T向心加速度与其它量的关系: an2. 动力学描述v24p 2rw r=2=rT 2= 4p 2n2r(1) 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确定指向圆心即与速度方向垂直,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向心力的效果是转变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是一种效果力,可以是某一性质力充当,也可以是某些性质力的合力充当,还可以是某一 性质力的分力充当。(2) 向心力的表达式:由牛顿其次定律得向心力表达式为Fn= manv2= m r= mw 2r 。在速度确定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向心力与半径成反比;在角速度确定的条件下,物体受到的向心力与半径成正比。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

20、天要点解读一、天体的运动规律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提示了天体的运动规律,答复了天体做什么样的运动。1. 开普勒第确定律说明白不同行星的运动轨迹都是椭圆,太阳在不同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2. 开普勒其次定律说明:由于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所以行星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离太阳越近速率就越大,离太阳越远速率就越小。所以行星在 近日点的速率最大,在远日点的速率最小;3. 开普勒第三定律告知我们:全部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比值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仅与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有关。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同样适用于其他星体围绕中心天体

21、的运动如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比值仅与该中心天体质量有关。二、天体运动与万有引力的关系从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星体所受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是星体作椭圆轨道运动或圆周运动的缘由。假设将星体的椭圆轨道运动简化为圆周运动,则可得如下规律:1. 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G MmGMrr 2GM= ma 得a =r 22. 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G MmGMr3r 2v2= m r得v =3. 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G Mmr3GMr 2= mw 2r 得w =4. 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G Mm = m 2p 2 r得T = 2pr 2 T 假设星体在中心天体外表四周做圆周运动,上述公式中的轨道半

22、径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R。学法指导一、求解星体绕中心天体运动问题的根本思路1. 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2. 星体在中心天体外表四周时,万有引力看成与重力相等。二、几种问题类型1.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由GMm(R + h)2= mg 得 g =GM(R + h)2式中 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h 为物体距中心天体外表的高度。2. 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1) 由GMm2p=M =m()2 r 得4p 2 r 3r 2TGT 2(2) 由G MmR2= mg 得 M =gR2 G式2说明白物体在中心天体外表或外表四周时,物体所受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该式给出了中心天体质量、半径及其外表四周的重力加速度之间的

23、关系,是一个格外有用 的代换式。3. 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第一宇宙速度是星体在中心天体四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最大的围绕速度。21(1) 由G Mm = m vR2R得v =GMR1gR=v 2(2) 由mg = m1得vR14. 中心天体密度的计算Mm43g1由G= mg 和 M = rV =pR3 r 得 r =R234pRGMm2p43p2由GR2= m()2 R和 M = rV =pR3 r 得 r =T3GT 2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要点解读一、热量、功与功率1. 热量: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热量的多少量度了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内能转移的多少。2. 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力做

24、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1) 功的公式: W = Fl cosa 是力和位移的夹角,即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热量与功均是标量,国际单位均是J。(2) 力做功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行缺少的因素。力做功既可以说成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也可以说成 是物体的位移与物体在位移方向上力的乘积。(3) 功的正负:依据W = Fl cosa 可以推出:当 0 90 时,力做正功,为动力功;当 90 180 时,力做负功,为阻力功;当 90时,力不做功。(4) 求总功的两种根本法:其一是先

25、求合力再求功;其二是先求各力的功再求各力功的代数和。3. 功率: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1)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公式分别为:和 P = Fv cosa ,式中是F 与 v 之间的夹角。功率是标量,国际单位为W。(2)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是动力机械长时间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 机械在额定功率下工作,F 与 v 是相互制约的;实际功率是动力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实际功率应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发动机功率不能长时间大于额定功率工作。实际功率P 实=Fv,式中力 F 和速度 v 都是同一时刻的瞬时值。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表达

26、式为 E=K12 mv 2 。P2.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势能,其表达式为 E = mgh ,其中 h 是物体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正值说明物体处在参考平面上方,负值说明物体处在参考平面下方。3. 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局部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 E=P三、能量观点1. 动能定理12 kl 2 ,其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l 为弹簧的形变量。(1) 内容: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2) 公式表述:W = E11- E或W =mv2 -mv22. 机械能守恒定律K 2K12221(1) 内

27、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 公式表述:1mv2 + mgh1=mv2 + mgh或写成 E+E= E+E22(3) 变式表述:2211K2P2K1P1物体系内动能的增加减小等于势能的减小增加;物体系内某些物体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另一些物体机械能的减小。3. 能量守恒定律(1) 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2) 变式表述:物体系统内,某些形式能的增加等于另一些形式能的减小;物体系统内,某些物体的能量的增加等于另一些物体的

28、能量的减小。第一章 电场 电流要点解读一、电荷1. 生疏电荷(1) 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 元电荷: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 e 的整数倍,电荷量 e 叫做元电荷。(3) 点电荷:与质点一样,是抱负化的物理模型。只有当一个带电体的外形、大小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无视时,才可以视为点电荷。(4) 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 电荷的转移(1) 起电方式:主要有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三种。(2) 起电本质:电子发生了转移。构成物质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一般状况下,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整

29、个原子显电中性。起电过程的实质都是使电子发生了转移,从而破坏了原子的电中性,得到电子的物体或物体的一局部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或物体的一局部带上正电荷。3.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4. 电荷的分布:带电体突出的位置电荷较密集,平坦的位置电荷较稀疏,所以带电体锐利的局部电场强,简洁产生尖端放电。避雷针就是利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5. 电荷的储存(1) 电容器:两个彼止绝缘且相互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一个电容器。在两个正对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一层绝缘物质电介质,就形成了一个最简洁的平行

30、板电容器。电容器 是储存电荷的容器,电容器两极板相对且靠得很近,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使得两极板上留 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就储存了电荷。(2) 电容: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一样电压下,储存电荷多的电容器电容大;电容的大小由电容器的外形、构造、材料打算;不加电压时,电容器 虽不储存电荷,但储存电荷的本领还是具备的仍有电容。6. 库仑定律:(1) 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Q Q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其表达式: Fk(2) 适用条件:Q1、Q2 为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12 。r 2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由很多点

31、电荷组成的,依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可以求出任意两个带电体之间的库仑力。二、电场1. 电场:电荷四周存在电场,电荷间是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存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物,一种是场。电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它可以通过一些性质而表现其客观存在,如在电场中放入电荷,电场就对电荷有力的作用。2. 电场强度(1) 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 F 跟它的电荷量 q 的比值。其定义式:E = F 。q(2) 物理意义: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与摸索电荷的电荷量q 及其受到的静电力 F 无关。它的大小是由电场本身打算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

32、向。(3) 根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电场力F = qE 。3. 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的曲线,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电场的强弱,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方向 。不同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是不同的。静电场的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发出,终止于无穷远或负电荷;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间距一样、相互平行的直线。三、电流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1) 形成电流的条件:要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导体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电解质溶液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导体两端要有电压,即导体内部存在电场 。(2) 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 Q 与所

33、用时间 t 的比值。其表达式:I = Q 。t(3) 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但电流是标量。 2电源:电源的作用就是为导体两端供给电压,电源的这种特性用电动势来表示。 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不同电源的电动势一般不同。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就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3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能使导体的温度上升,电能转化成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1)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其表达式: Q = I 2Rt 。(2) 热功率:在物理

34、学中,把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热功率。其表达式:P = Q =tI 2R,对于纯电阻电路,还可表示为 P= UI= I 2 R= U 2 。R其次章 磁场要点解读一、磁场的性质1. 磁场是存在于磁极或电流四周的特别物质。磁极与磁极之间、磁极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等一切磁作用都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2. 磁感线(1) 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假想的曲线,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2) 磁铁外部磁场的磁感线从 N 极到 S 极,内部则从 S 极回到 N 极,形成闭合且不相交的曲线。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的方向用安培定

35、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相当一条形磁铁。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四周,但并不完全重合,存 在磁偏角。3. 磁感应强度 B(1) 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中某点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2) 在磁场同一地方,电流受到的安培力 F 与 IL 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在磁场中不同地方 F 与 IL 的比值一般不同,因此 F 可用来描述某处磁场的强弱。定义磁感应强度ILBF ,但 B 与 F、IL 无关,由磁场本身打算。IL(3) 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反映了磁场强弱;磁感应强度 B 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即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二、磁场的作用1. 安培力 F: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

36、力。(1) 大小:当 B 与 I 垂直时 F=BIL,式中 L 是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I 为流过导体的电流;当 B 与 I 不垂直时,FBIL;当 B 与 I 平行时,F=0。(2) 方向:F 垂直于 B 与 I、L 所打算的平面,既与 B 垂直,又与 I、L 垂直,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3) 应用: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发生转动的原理。2. 洛伦兹力 F: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洛(1) 大小:当 v 与 B 垂直时,F 动的速度。最大;当 v 与 B 平行时 F洛=0。v 是电荷在磁场中运洛(2) 方向:安倍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达,所以也可以用左手定则判定

37、洛伦兹力的方向。判定方法是,先依据电荷运动方向推断其形成的等效电流方向,然后运用左手定则判定其受力方向。(3) 应用:电视机显像管利用了电子束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发生偏转的原理。三、磁性材料1. 物体磁性的变化(1) 磁化:物体与磁铁接触后显示出磁性的现象。(2) 退磁:由于高温或受到猛烈的震惊使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现象。2磁性材料的应用(1) 依据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撤去外磁场时剩磁的强弱把,铁磁性材料分为硬磁性材料和 软磁性材料。(2) 依据实际需要可选择不同材料:永磁铁要有很强的剩磁,所以要用硬磁性材料制造; 电磁铁需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失去磁性,所以要用软磁性材料制造。第三章 电

38、磁感应第四章 电磁涉及其应用要点解读一、电磁感应现象SS1211. 磁通量:1穿过一个闭合电路的磁感线越多,穿过这个闭合电路的磁通量越大;2磁通量用 表示,单位是韦伯,符号Wb。1如图:两个闭合电中路 S和 S2的面积一样,从穿过 S、S 2的磁感B12线条数可以推断,穿过 S的磁通量 1大于穿过 S的磁通量 2。2.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有很多,如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磁铁与线 圈的相对运动,试验电路中开关的通断,变阻器阻值的变化,从这些产生感应电流的 试验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二

39、、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 内容:电磁感应中线圈里的感应电动势跟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DF2. 表达式: E = n Dtn 为线圈的匝数;是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单位是Wb;t 是磁通量变化所用的时间。三、沟通电1. 沟通电的产生: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由于在不同时刻磁通量的变化率不同,产生大小、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这种电流叫沟通电。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沟通电叫正 弦沟通电。2. 正弦沟通电的变化规律(1) 可以用如以下图的正弦或余弦图象来表示正弦沟通 电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2) 沟通电的峰值、周期、频率Um、Im 是电压、电流的最大值,叫做沟通电的峰值。沟通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

40、的时间叫做沟通电的周期 T;沟通电在 1s 内发生的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沟通电的频率 f,单位是Hz;周期和频率的关1系是 f =T;我国电网中的沟通电频率 f =50Hz。3. 沟通电的有效值(1) 沟通电的有效值是依据电流的热效应规定的:把沟通和直流分别通过一样的电阻, 假设在相等的时间里它们产生的热量相等我,们就把这个直流电压、电流的数值称做沟通电压、电流的有效值。ee(2) 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沟通,它的有效值和峰值之间的关系是U 、I 分别表示沟通电压、电流的有效值U = Um =0.707Ue2mI = Im =0.707Ie2m四、变压器1. 变压器构造:变压器由原线圈、铁芯和副线圈

41、组成。2. 变压器工作原理(1) 在变压器原线圈上加交变电压 U1,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通过,在闭合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穿过副线圈,在副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 势等于副线圈未接入电路时的电压 U2;(2) 因每匝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是相等的,匝数越多的线圈,感应电动势越大,电压越高。原线圈匝数为 n1,原线圈匝数为 n2,假设 n2n1,则 U2U1,这种变压器叫升压变压器;假设 n2n1,则 U2U1,这种变压器叫降压变压器。五、高压输电依据输电线上损失的热功率DP = I 2R ,削减输电损失的途径有:1削减输电线的电13阻,可以承受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做导线,或使导线

42、粗一些;2削减输送的电流,依据电功率公式 P =UI,在输送确定功率的电能时,要削减输送的电流就必需提高输送的电压,承受高压输电。六、自感现象、涡流1. 自感现象:自感,通俗地说就是“自身感应”,由于通过导体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磁通量变化时,导体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1) 导体中的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2) 对于不同的线圈,在电流变化快慢一样的状况下,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是不同的, 在电学中,用自感系数来表示线圈的这种特性。线圈越粗、越长,匝数越多,它的自感系 数就越大,线圈有铁芯时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大得多。2. 涡流: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金属块内将

43、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叫涡流 。可以利用涡流产生的热量,如电磁炉;涡流有时也有害,需削减涡流,如变压器的 铁芯。七、电磁涉及其应用1.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要点1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2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麦克斯韦预示了空间可能存在电磁波,赫兹用试验证明白电磁波的存在。2. 电磁波的特点1电磁波传播不需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c;3电磁波与机械波一样,其波速 c、波长l 、频率 f 之间的关系是c = lf 。3. 电磁波谱无线电波:波动性明显 红外线:有显著的热作用可见光:人眼可见紫外线:产生荧光反响X 射线:贯穿力气强射线:穿透力气很强以上排列的电磁波频率由低到高,波长由长到短。4. 电磁波的放射、传输、接收(1) 承受开放电路及调制技术向外放射高频信号,调制有调频和调幅两种方式。(2) 电磁波的传输:卫星传输、光缆传输、电缆传输。(3) 电磁波的接收:调谐猎取信号、检波又称解调让信号复原。5. 传感器(1) 作用:传感器的作用是将感受到的非电学量如力、热、光、声、化学、生物等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学量或信号。(2) 常用传感器:双金属温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6. 电磁波的应用和防止(1) 应用:电视机、收音机、摄像机、雷达、微波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