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思考.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思考 王鹏/林徽因的江南64cm33.5cm 2022年 不觉间,我创作的工笔画风格有了些改变,早些年我的丽水纹沙平江路A座记录了刚出校门不久、初入社会时从容下的迷茫;“飞花误”系列肖像是回来内心,在生病中的反省人生;“芳香之旅”系列选取古今中外八位女作家作品的意象造境,图像描绘自己成长的轨迹和情感片段,这是在自己成家立业、为人父后对自己青春年岁的回忆。三毛的远方我试图创建出一个属于73、80年头人集体记忆的追梦者形象。而在惊鸿澎湃狂想中我努力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动感:飞霞流红、斑斓幻影,各种文化表意的符号拼接置于一个杂乱无章的空间中,示意文化的冲突和困难性。雾都记一个人的北京
2、所描绘的是大城市繁华背后,个体生命感受到的孤寂。画中早晨,建筑工地还未开工,残留废弃的碎石、树枝和泥土,远处楼房隐在雾霾之中,我第一次把雾霾和废弃物收进工笔画的表现内容,营造独特的视觉体验。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用代表高度城市文明的披肩和荒芜的野草形成对比,示意出城市人对自然和自由的憧憬。这些年我的工笔画题材虽大都以女性为主,但实际反映的是我们这一代学问人群的成长经验和心路历程。接下来我激励自己画得更大胆些。工笔画表现的深度、情感的强度不就是在体会人生过程中,通过一笔一墨的经营不断拓展的吗? 当下工笔人物画发展,不但包括精神内涵的升华和表现形式的创新,还要涉及到艺术家文化心态的调整。我想无非从“
3、人物”和“工笔”两方面追问。 从“人物”方面追问,可以观照选材立意、切入视角、情感表达和精神指向。第一是塑造血肉丰满、“立得住”的人物形象,为今人的神采气质“传神写照”。其次是作品应当是画家本身作为现代人的思维、情感的呈现。当下社会的多元文化图景虽然带有不确定性,但也供应了丰富的表现思路,好的人物画,应当能肯定程度提示现代社会问题。第三是作品应突出“人”的情感价值。人物画反映出的肯定是人物形象和画家自身关系,或者说画面内容和画家自身生活体验的关系,绘画作为画家情感观念不吐不快的载体,要求画家本身有丰富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和表现欲望。人物画应以敬重人、关注人、传递真善美力气为方向。 从“工笔”方
4、面追问,则可以谈材料特性、审美意蕴、传统传承和格调凹凸。我认为,工笔画的传统就是基于画材的材质特性,经过长期实践积累而形成的,流传至今的独特审美属性和精神气质,这种属性和气质渗透在详细技法、视觉效果上,熔铸工笔画独特的“味儿”。这种“味儿”不能科学量化,所以工笔画都是须要学习者大量临摹、创作实践去边体会边领悟。影响工笔画品质的还有格调,我认为限制好画面格调应留意三点:一是造型选择,人物形象、动态、表情的处理,能透露出画家的追求。二是色调处理,应以饱满洪亮又协调温润为原则,追求含蓄蕴藉的色调效应。三是虚实关系,要制造视觉节奏层次,用力不能平均。当下好多工笔人物画家不太敢画背景,往往留白或用一些图
5、案化的装饰,这当然回避了背景的三度空间和偏平面化的人物之间的冲突,但也使画面“平”了,缺乏了虚实也就缺乏了深度和悠远的意境。古代中国画在空间上以“三远”为则,为的就是让画面通“远”,有无尽的视觉空间和精神空间。 王鹏/痴梦卷珠帘205cm160cm 2022年王鹏/淡淡的晨昏淡淡的年岁136cm110cm 2022年王鵬/中关村印象系列入职第一天1101cm144cm 2022年王鹏/扩散113cm91cm 2022年 工笔画以薄涂平罩、精细严谨为特征,这是一个缓慢、收效甚微的劳作过程,与之相对应须要画家安静的心态、长久的激情和高投入的精力,与社会生活是一种“慢互动”。这种特性也可看做是画家个
6、人生命体验一种缓慢的释放。它杜绝草率,这在图像化、快餐化的今日,给观者缓慢的赏读空间和舒适平衡的体量感。我喜爱工笔画这种消磨光阴般的描绘,它经年累月,日积月累,让我在慌乱惊慌的生活中能找到一个使内心充溢的营生。我感谢平和的时代和平稳的日常生活,我最憧憬的是抛下负担后躲进小楼,尽力捕获感受到的时代巨变下被人忽视的艰难和暖和。工笔画,微小入理,可抒发画家个体生命体验;工笔画,磅礴通达,可触碰时代脉络,为生民造像,为家国立传。工笔画家应当有自信和决心,细水长流、静水深流,尽力创作出经典长久,深刻反映社会,传递真善美的力气,不失时代风采和民族精神的作品。王鹏 11011年生。北京师范高校艺术与传媒学院
7、副教授、硕士探讨生导师、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美术书法摄影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入选“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 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化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出版有中国绘画流派识别图鉴重彩人物画法芳香之旅:王鹏工笔人物画辑等7部专著。作品参与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第三、七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等国家级大型画展20余次。作品多次在美术探讨美术美术视察文艺探讨中国书画等刊物发表。 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