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 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 试题.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 1 卷阅读题(共 70 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历史上,齐国和鲁国由于种种因素,形成了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鲁文化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文化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仁者型文化系统;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而形成的
2、智者型文化系统。孔子曾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雍也),这实际上分别是对齐、鲁两国文化本质特征的概括。这有孔子自己的话为证:“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二是鲁文化属大陆型,齐文化属海洋型。从地理上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史记货殖列传)。鲁国属内陆丘陵平原地带,多贫瘠土地,适宜农作。文化上,齐国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国则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它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
3、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受不同类型文化的影响,齐、鲁两国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学术文化。齐国学术文化偏重智慧型和功利型,涌现出了兵家、法家、纵横家等偏重于实利型的诸子百家;而鲁国学术文化则偏重仁德型和理想型。儒、墨作为当时的“显学”虽有不同,但在非攻、尚义、节俭等尚仁德方面,二者又是共通的;鲁国异于齐国的独特文化还通过对孔子弟子的形塑而进一步左右着儒学的传承。孔子生前,其弟子就为儒学的创建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去世后,其言论由弟子辑录成论语,使之成为儒学的圣典。随着孔门弟子的增多,儒家学派也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集诸子百家学说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儒学,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第一次改
4、造,从而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后来,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两支不同特色的文化逐渐交流融合,走上了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2016 年年 11 月月 14 日日体化道路。儒学首先传播到齐国,之后又传播到全国各地。齐国之所以成为儒学传播的重镇,一是从战国初期,一直到秦始皇,齐国均在临淄设立学术基地稷下学宫。正是齐国这样一个条件,儒学才有机会在齐国得到传播。二是孔子之后两个最大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都和齐国的关系相当密切。齐国是孟子实现自己理想的理想之地,他相当一段时间是在齐国;而荀子也长期在稷下学宫传播儒文化
5、。在荀子的书里面,也第一次出现了齐鲁并称,说明当时齐、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已经得到了大大地推进。三是齐国管仲学派的推动。他们把道家、法家和儒家思想融合起来,其中儒学占了很大部分。在战国时期,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齐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的齐鲁化。秦汉时期,董仲舒吸收了齐国和鲁国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儒学从此由“齐鲁之学”发展到整个国家的“独尊儒术”。(有删改)1下面对齐、鲁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两种风格迥异,但实质相同的文化体系。B.鲁文化是以周文化为主、东夷文化为辅的仁者型文化系统。C.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周文化为辅的智者型文
6、化系统。D.齐文化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鲁文化重仁义、尚伦理、贵人和。2.下列内容不属于“儒学实际上已经占据了鲁、齐两个国家,实现了儒学的齐鲁化”这一看法的依据的一项是(3 分)A代表鲁国文化的儒学首先传播到齐国,并使齐国成为传播的重镇。B整个战国时期,儒学一直在齐国的学术中心稷下学宫得以传播。C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的曾经在齐国传播儒家学说。D管仲学派把道家、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融合进来,推动了儒学的齐鲁化。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战国时期的孟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从而完成了对孔子学说的大规模改造。B齐鲁第一次并称出现在荀子的书里,说明那时候的齐鲁文化已经彻
7、底融合。C汉代初期,董仲舒吸收了齐鲁文化的新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D本文从文化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的学术文化的角度论述了齐、鲁两国文化的融合过程。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636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举茂材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
8、覆师,主帅皆坐谴。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讨“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徙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
9、,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巳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注】嫚:轻慢。羌:指西夏,即赵元昊。料简:挑选。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B
10、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C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D 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蜀人遂安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茂材”,又作“茂才”,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B“鄙”是周代地方行政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后引申为边邑、边境。C“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隋朝开皇二年始设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D“薨”是
11、古人对身故的一种说法,本称诸侯之死,后世也称皇帝的高等级妃嫔、皇子、公主、贵族或官员之死。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张方平是南京人,年轻时极为聪明,考中科举茂材,评为特别优异的等级,后来历任多种官职,在任上多有出色的表现。B张方平很有战略眼光。他认为一旦宋朝断绝与契丹往来,就会因小失大,给宋朝外树强敌;只有让西夏与契丹之间明争暗斗,宋朝才能在西、北两面得利。C张方平头脑冷静,善用谋略。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将要入侵,益州大乱。张方平却不为所惑,他路遇征调前来戍守的军队就让他们回去,并停止其他劳役,适逢上元节,他又让城门三夜不关,最终安定了人心。D张方平能未雨绸缪。
12、他敏锐地意识到国家在陈留建都,弊端是没有山川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兵来立国,而军队依靠粮食,粮食又主要依靠漕运,所以他要求疏浚日益堵塞的汴河。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O 分)(1)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2)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长安春望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注】卢纶: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来年中进
13、士,旋即安吏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唐诗解:“此长安遭吐蕃之乱。代宗幸陕,纶时在京而作。”千门:代指京城。8、本诗和杜甫春望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只有“,”才能够做到真正的逍遥游。(2)杜甫在登高中,用“,”两句写自己难以排遣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表现出沉郁的风格。(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两句表达了诗人“晚春时节的烟柳满城比不上早春景色”的观点。
14、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熟藕汪曾祺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这里已经是东街的街尾,店铺和人家都少了。比较大的店是一家酱园,坐北朝南。酱菜里有一种麒麟莱,即石花菜。不贵,包在荷叶里。麒麟菜是脆的,半透明,不很咸,白嘴就可以吃。孩子买了,一边走,一边吃,到了家已经吃得差不多了。酱园对面是周麻子的果子摊。隔壁是杨家香店。杨家香店的斜对面,隔着两家人
15、家,是周家南货店,亦称杂货店。这家卖的东西真杂。老板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跟人很少来往,见人很少打招呼,有点不近人情。他生活节省,每天青菜豆腐汤。有客人来,不敬烟,不上点心,连茶叶都不买一包,只是白开水一杯。因此有人从百家姓上摘了四个字,作为他的外号:“白水窦章”。白水窦章除了做生意、写账,没有什么别的事。不看戏,不听说书,不打牌,一天只是用一副骨牌“打通关”,打累了,走到门口闲看。看来往行人,看狗,看碾坊里放青回来的骡马,看乡下人赶到湖西歇伏的水牛,看对面店铺里买东西的顾客。周家南货店对面是一家绒线店,是刘小红家开的。绒线店卖丝线、花边、绦子,还有一种上了浆的纱条,叫作“鳝鱼骨子”,是捆扎东西用
16、的。绒线店卖这些东西不用尺量,而是在柜台边刻出一些道道,用手拉长了这些东西在刻出的道道上比一比。刘老板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娇惯得不行,要什么给什么,给她的零花钱也很宽松。刘小红从小爱吃零嘴,这条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她最爱吃的是熟藕。正对刘家绒线店是一个土地祠。土地祠厢房住着王老,卖熟藕。王老无儿无女,孤身一人,一辈子卖熟藕。全城只有他一个人卖熟藕。煮熟藕很费时间,一锅藕得用微火煮七八个小时,这样才煮得透,吃起来满口藕香。王老夜里煮藕,白天卖,睡得很少。他煮藕的锅灶就安在刘家绒线店门外右侧。小红很爱吃王老的熟藕,几乎每天上学都要买一节,一边走,一边吃。小红十一岁上得了一次伤寒,吃了很多药都不见
17、效。她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街坊们都来看过她。她吃不下东西。王老到南货店买了蜜枣、金橘饼、山楂糕给送来,她都不吃,摇头。躺了二十多天,小脸都瘦尖了,妈妈非常心疼。一天,她忽然叫妈:“妈!我饿了,想吃东西。”妈赶紧问:“想吃什么?给你下一碗饺面?”小红摇头。“冲一碗焦屑?”小红摇头。“熬一碗稀粥,就麒麟菜?”小红摇头。“那你想吃什么?”“熟藕。”那还不好办!小红妈拿了一个大碗去找王老,王老说:“熟藕?吃得!她的病好了!”王老挑了两节煮得透透的粗藕给小红送去。小红几口就吃了一节,妈忙说:“慢点!慢点!不要吃得那么急!”小红吃了热藕,躺下来,睡着了。出了一身透汗,觉得浑身轻松。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小红二
18、十了,出嫁了。婆家姓瞿,也是开绒线店的。瞿家绒线店开在北市口。北市口是个热闹地方,瞿家生意很好。丈夫原是小红的小学同学,还做了两年同桌,对小红也很好。北市口离东街不远,小红隔几天就回娘家看看,帮王老拆洗拆洗衣裳。王老轻声问小红:“有了没有?”小红红着脸说:“有了。”“一定是个白胖小子!”“托您的福。”王老死了。早上来买熟藕的看看,一锅煮熟藕,还是温热的,可是不见王老来做生意。推开门看看,王老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断了气。小红正在坐月予,来不了。她叫丈夫到周家南货店买了一对“大八”,到杨家香店“请”了三股香,叫他在王老灵前点一点,叫他给王老磕三个头,算是替她磕的。王老死了,全城再没有第二个人卖熟藕。但
19、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远存在的。(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作品开头写“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王老也不例外,该句总领了全文内容。B本篇文章以华美细腻的语言工笔描绘风土人情,为小说中的人物出场做了环境的渲染、气氛的烘托,是一种别致的铺垫。C小说还以调侃的笔调写了周家南货店的老板有点不近人情的守财奴,毫无趣味的吝啬鬼,外号“白水窦章”。D本文具有散文化的风格,情节结构从容舒缓,没有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人物塑造着色浅淡,不作刻意的褒贬捐抵扬。E刘小红婚后回娘家,王老与她的一段对话显得有些不合情理,应该只有父母才能问及,王老这样
20、问有些不合身份。(2)文章开头作者不惜笔墨一一交代了街道两边的店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3)结合全文,分析小说以“熟藕”为题的用意。(6 分)(4)小说的主人公是王老,但刻画刘小红的文字偏多,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尼采伟大的漂泊者周国平一百年以前,一位当时默默无闻的德国哲学家,携带一把绿色的小伞,一一个笔记本,漂泊于南欧的山巅海滨。他的文字,钟山水之灵秀,清新而隽永;他的思想,抒内心之焦渴,激烈而唐突。然而,世界几乎把他遗忘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才小有名气,这个人就是
21、尼采。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如今,漂泊者早已倒下,他的影子却笼罩了整整一个时代。1844 年,尼采生于德国东部吕茨恩市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一个写有神学著作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未满五岁时,父亲病死,数月后,年仅两岁的弟弟叉夭折,幼年的尼采深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无常,因而变得孤僻敏感。小学毕业后他就读于普夫达中学。1865 年,二十一岁的尼采,在波恩大学攻读了半年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之后,断然决定放弃神学,专修古典语言学。对于一个牧师世家的子弟来说,这不啻是一个反叛的信号,后来他果然成了基督教的死敌“反基督徒”。与此同时
22、,这个曾经与同学们一起酗酒、浪游、殴斗的青年人,突然变得少年老成起来。他退出了学生团体,离群索居,整日神情恍惚,冥思苦想。这是尼采生涯中发生的第一次精神危机。难道人生是一番消遣。或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考试吗?他心中酝酿着一种使命感,要为自己寻求更真实的人生。他偶然地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发现在他之前也有人受同一问题的折磨,并且用哲学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同一悲观看法,便顿有觅得知音之感。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叔本华的阴郁色彩从此永久地印在尼采的思想中。1868 年秋,尼采在莱比锡结识了他仰慕已久的音乐大师瓦格纳,一见面两人就久久谈论着共
23、同喜爱的叔本华哲学。可是,他渐渐发现瓦格纳歌剧中的那种歇斯底里的激情,过度亢奋的敏感,对神经和官能的刺激,集中体现了时代的颓废症。这使尼采深感压抑,渐渐产生对抗心理,最终二人决裂。1869 年,尼采二十五岁,在李契尔的推荐下,到巴塞尔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仅仅两年以后,尼采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这本以全新的眼光研究希腊悲剧起源的小册子引起了轰动,既受到热烈的赞扬,也遭到激烈的攻击。在正统语言学界看来,一个语方学家不好好地琢磨柏拉图古典语言的精妙,却用什么酒神精神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全然是荒诞不经。1879 年,尼采结束了十年教授生涯,从此开始了他的没有职业、没有家室、没有伴侣的孤独的漂
24、泊生涯。靠着微薄的教员退休金,尼采度过了 10 年的漫游和创作黄金期。1883 年,尼采著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惊世骇俗之作。这本书卖了四十册,送给朋友七册,只有一个人表示感谢,没有人称赞这本书,没有哪位哲人如此孤单过。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提出了“超人”理想。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人也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尼采的人性观以肯定人的生命本能为前提,以主张人的超越性为归宿。他之所以否定旧道德,正是因为旧道德同时否定了这前提和这归宿。他认为“善恶的创造者首先必须是破坏者,他必须摧毁一切价值观念”。朋友们眼中,这完全是一部怪异的作品,这让尼采倍感孤独。他又开始了漂泊浪迹的生活
25、,他坚持写作,最后将创作的箴言、警句、词条汇集起来,组成了两个集子善恶的彼岸和道德的谱系,在书中他呐喊着摧毁旧道德,为超人的道德开拓道路。在 1899 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着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1900 年 8 月 25 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与世长辞。在摧毁中创造,在孤独中思考。一颗敏感的心,太早太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潜伏的病痛,发出了痛苦的呼喊。可是,在同时代人听来,却好似疯子的谵语。直到世纪转换,时代更替,潜伏的病痛露到面上,新一代人才从这疯子的谵语中听出了先知的启示。或许对他的理解富有争议,但尼采是现代思想的里程碑
26、和德国散文的巅峰,使人们对过去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制度和观念进行了反思。他的思想就像闪电穿透乌云一样穿透了一个时代。(节选自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有改动)相关链接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尼采受叔本华哲学影响,提出“权力意志论”“超人学说”等,猛烈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尼采哲学所表达的正是现代西方人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的迷途的痛苦和寻求的渴望。(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尼采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叔本华的生命哲学,但叔本华的阴郁色彩也使他
27、形成了沉郁孤独的性格。B作者记述了尼采与瓦格纳从最初仰慕到最后决裂的交往过程,展现出了尼幕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我的性格特点。C尼采的首部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由于全新的视角和大胆的批判遭到了正统学界的批评甚至攻击,为此尼采不得不结束十年教授生涯而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D文章结尾“他的思想就像闪电穿透乌云一样穿透了一个时代”,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尼采哲学思想的锋芒及其产生的时代影响力。E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面翔实地叙述了尼采的人生轨迹、思想形成过程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凸显了他非凡的学术影响力和人格魅力。(2)文章首段和尾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 分)(3)作者称尼采为“伟
28、大的漂泊者”,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尼采的伟大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评价尼采“在摧毁中创造,在孤独中思考”。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你所提到的启示。(8 分)第 II 卷表达题(共 80 分)五、语言文字运用(五、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平安夜狂欢结束后,中心广场垃圾遍地,行人,只有少数志愿者就地取材使用简易的“打扫工具”清理现场。欧盟难民安置计划,各成员国原定的按比例安置在希腊、意大利和匈牙利的难民数目为 16 万人,而今年抵达意大利和希腊的中东和非洲难民中,目前仅有86 人得到了安置。在他看
29、来,这家准巨头公司仍然处在的阶段,过于快速的增长和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让它的容错率变得极低,从一家市值已过百亿美元的独角兽到陷入危机,很可能只是因为犯了一个错误。A步履维艰如履薄冰寸步难行B如履薄冰步履维艰寸步难行C寸步难行步履维艰如履薄冰D如履薄冰寸步难行步履维艰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阿里巴巴集团无线事业部资深技术总监庄卓然受邀出席,面对来自全球的数百名技术同行,分享了手机淘宝为满足移动的爆发式增长,面对“双 11”大考,如何重塑后端架构、“再造金身”。B降温避后,最低气温 0线将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其中,华北北部最低气温将下降至24,华北中部和南部最低气温将下降
30、至15。C当一个企业失去生产爆款的能力,那就是衰退的开始。曾经的华语电视“爆款”担当确 TVB 为什么不再有能力生产“爆款”?能否群决这个问题,也将决定这个曾经的王者能够创造新的辉煌。D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会员国打击“伊斯兰国“,不等于联合国派兵反恐,这与联合国牵头的各种维和活动性质是不一样的。而之所以联合国无法牵头这样的反恐活动的原因,是因为各方还无法达成共识。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2O14 年 12 月 1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一起为因家公祭鼎揭幕。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首次以国之名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
31、行国家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A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B鼎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C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在中国传统中也是国家重器D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当触摸手机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著名作家余
32、光中认为,“语言癌”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加上记者、明星等在电视、网络上“讲病态中文”的不良影响,。17、请将下面关于 O2O 商业模式的图式写成一段话,描述其交易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6 分)六、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两则摘自 2O15 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屠呦呦的演讲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材料一:在报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谢诺贝尔奖评委会,诺贝尔奖基金会授予我 2O15 年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在
33、短短的几天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瑞典人民的热情,在此我一并表示感谢。材料二:1973 年 4 月 27 日,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进一步复核了分子式等有关数据。1974 年起,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相继开展”了青蒿素结构协作研究的工作。最终经 X 光衍射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确认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立体结构于 l977 年在中国的科学通报发表,并被化学文摘收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1.A
34、2.B3.D4.C 解析:“道遇戍卒皆遣归”中,“遇”与“遣”的行为主体相同,意义相对对立,故“卒”后断开,排除 A、D 两项。“上元张灯”“城门三夕不闭”关系紧密,可排除 B 项。5.D 解析:封爵的大官之死可以称薨,普通官员之死不能称薨。6.B 解析:不是“让西夏与契丹之间明争暗斗”,而是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怨,这样才能确保宋朝西、北边境的安宁。7.(1)后来,浅薄虚妄的人争着把裁减劳役费用作为功劳,汴水日渐堵塞,这是得到了尺寸的小利却失去了丘山那样大的好处。(“浅妄”“利”各 1 分,判断句式 1 分,大意 2 分)(2)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做事先的防备了。(关键词“罪”“
35、边臣”“先事之备”每译对一处得 1 分,大意 2 分)8.选篇理由:卢纶长安春望是一首羁旅思乡诗,诗歌写景抒情笔法老辣,体现了“大历十才子”诗歌的“阴柔之美”。此诗抒发诗人在乱离中的思家望归之情,同时融入了对国势的担忧和对人生的悲慨,意蕴丰富,便于设题,还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阅读。景色不同。卢纶描绘的是京城内的春意、壮观与衰飒,而杜诗突出的是国都经历战乱后的残破、荒凉。(2 分)手法不同。卢诗运用拟人手法,以“闲”写出春草的自由、舒展,反衬诗人内心思乡的愁苦;杜诗运用对比和移情于物的手法,突出山河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感时恨别的感情。(3 分)9.遭遇世难,对国事的忧虑。诗中描绘
36、了京城迷人的草色和参差的宫阙笼罩在夕阳余晖下的苍茫景象,寄寓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诗人为一介儒生,希望能一展抱负,但屡逢动乱,才华得不到施展。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伤。第四句、第八句写到春天又至,年华又老,自己已经衰鬓斑斑,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客居异乡、念亲思归的孤寂与惆怅。诗人梦中回到家乡,却不知道在现实中什么时候能回去,不觉中恨他人能归去,而自己只能在京都客居。(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可)10.(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1.选篇理由:汪曾祺的作品往往关注的是平凡小民的平凡生活,这些
37、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民间的传统心理与民族性格。作者笔下的人物有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有合乎天性的人情,有纯洁质朴的亲情与友情。熟藕初看是一幅市井风情画,细品则是对敦厚淳朴民风的深情怀念与呼唤,反映了作者纯美的心灵。(1)答 D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B、E 不给分。解析:A 项,“该句总领了全文内容”不当。B 项,本文以淡雅的笔触白描风土人情,而非用华美的语言工笔描摹。E 项,刘小红婚后回娘家,王老与她的一段对话初读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情理,细读却发现其中饱含两人之间深厚的忘年情谊。(2)为小说中的人物提供生活背景,渲染了具有乡土气息的淳朴的社会环境。营造了一种平实温和
38、的氛围,为揭示小说对敦厚朴实民风的深情怀念和呼唤这一主题做铺垫。以调侃的笔调写周家南货店的老板,与老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老王形象。(每点 2 分)(3)“熟藕”是全文的线索,小说的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感情是通过熟藕体现出来的,凝聚着当地的世风民情;“熟藕”的火候到家、味道绝佳暗示了王老本分地道、善良、勤勉、诚信的品质。(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熟藕”是王老的象征,全城只有王老卖“熟藕”,且卖了一辈子;“熟藕”是人们对王老永恒的怀念,彰显出王老的生存价值;也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与怀念等情感。)(4)小说叙写小红得了伤寒,王老到南货店买了蜜枣、金橘饼、山楂
39、糕给送来,小红最终因吃了熟藕得以好转,表现王老的热心善良。作者描写小红帮王老洗拆衣裳的细节,表现两人之间犹如父女亲人般的感情。小说记述王老与婚后小红的一段对话,表现王老对小红有着父亲般的关爱。小说名写小红,暗写王老,使小说更有情趣。小说用更多笔墨描写小红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淳朴民风以及人情之美。(每点 2 分,任答 4 点即可)12.(1)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A、C 不给分。解析:A 项,因果失当,不能说是叔本华的阴郁色彩使尼采形成了沉郁孤独的性格。性格形成主要还是个人原因,文中交代了幼年家人的早逝让尼采变得孤僻敏感。C 项
40、强加因果,尼采结束十年教授生涯与悲剧的诞生遭到了正统语言界的批评甚至攻击无必然的的因果关系;以偏概全,“正统学界”应为“正统语言学界”。E 项,本文本文并没有全面翔实地叙述你才所处的时代背景,“全面翔实”的表述也欠准确。(2)首段:用诗意的语言和尼采自己的诗概括了尼采一生漂泊而又伟大的特点,抒发作者的崇敬之情。(1 分)作用:照应标题,同时引起下文对其人生经历及思想形成过程的叙述。(2 分)尾段:再次高度评价了尼采思想的地位及影响力。(1 分)作用:深化主旨;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圆合。(2 分)(3)思想性格方面:有独立的人格,追求内心的真实。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勇于挑战传统和旧道德、旧时代
41、的价值观念。成就方面:提出很多重要而且具有开创性的哲学思想,一生哲学著作很多,如悲剧的诞生 查拉图斯如是说等。地位影响方面:是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是现代思想的里程碑、德国散文的巅峰;指出时代的弊病,使人们对过去的制度观念进行反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每点 2 分)(4)语句理解:这句话既体现了尼采的哲学思想,也概括了他的一生。(2 分)“在摧毁中创造”体现了尼采的哲学思想,他认为摧毁旧道德才能创造新的价值体系,凸显了他的批判与创造精神。(2 分)“在孤独中思考”是尼采一生的主要特点。由于他向传统价值观念挑战,他的思想超越了时代,所以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漂泊和孤独中度过,但他仍在孤独
42、中坚持创作,创造出非凡的哲学成就。(2 分)启示:任何新思想都是在打破旧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要有批判的勇气,摆脱旧观念的束缚,提出创见;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不被认同、理解,要忍耐孤独,坚持自己,才会有所成就。(2 分)13.C 解析:“步履维艰”指行走艰难,也指某些事情做起来十分艰难。“寸步难行”形容走路、行动困难,也比喻开展某项工作困难重重。“如履薄冰”意思是好像踩在薄冰上,形容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14.B 解析:A 项,成分残缺,“分享”后缺宾语中心语“的故事”。C 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能够”应改为“能否”。D 项,结构混乱,“的原因是”和“之所以是因为”两种句式杂糅,删去其
43、一即可。15.D 解析:整个语段讲的是为国家公祭鼎揭幕,以国家之名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横线处的这句话是插入介绍有关“鼎”在中国传统中的地位和意义。因此,“在中国传统中”作为限定语应置于最前;先说“是国家重器”,再说“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二者由实入虚,有暗含的因果逻辑关系;“祭器和礼器”应放在最后,以与该句前后内容衔接。16.示例:“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生成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讲病态中文”逐渐成为时尚(写出一处给 1 分,写出两处给 3 分,写出三处给 5 分)17.示例:实体门店向网络平台提供商品和消费信息,(1 分)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挑选和下单后,由该平台完成订单处
44、理,(3 分)实体门店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消费体验、售后服务和保障。(2 分)18.思路分析:本题材料选自屠呦呦在 2015 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 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给世界的礼物,共两则材料。材料一中屠呦呦表达了对诺贝尔奖评委会、瑞典人民的感谢,强调了诺贝尔奖是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材料二则主要展示了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贡献。综合两则材料来看,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个人与集体。一方面,个人的成功往往离不开集体,集体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有力支持。青蒿素的研究充分说明,很多事情靠一己之力很难实现,要学会把自己放入集体中,懂得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获
45、得成功。另一方面,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集体的利益和发展。只有当个人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集体中,集体的功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无私合作。两则材料充分表明了青蒿素的成功发现过程中,为了共同的目标,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起着重要作用。屠呦呦的成功虽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但团队的合作不可或缺。懂得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个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感恩更是一种文明,有了感恩的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会变得亲近、和谐。【参考译文】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从小聪明过人。被举荐为优异等次的茂材,任昆山知县。赵元昊
46、将要反叛,写来文辞轻慢的书信,意图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方平向朝廷请求说:“(应)顺从他的意思,让他没有发动反叛的借口,(以此)赢得短暂的时间,在这期间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是)必胜的方法。”当时国力强盛,其他人都认为他的意见是姑息纵容,(最终还是)决定用兵。方平奏上平戎十策,认为:“入侵的敌寇其后方巢穴防守一定空虚,应该挥兵直扑那里。”宰相吕夷简赏识他的计策但最终没有实行。夏人入侵边境,四路人马因向上回复失去了时机,刘平等军队覆没,各路主帅都获罪受责。元昊臣服后,与契丹有嫌隙,来朝请求断绝与契丹的使者往来。方平说:“(如果这样做,这是)得到了新近依附
47、的西夏,却失去了长久和好的强大对手,不是合适的办法。应该赐诏给元昊,让他谨慎处理,只要嫌隙早晨消除,那么封册就在傍晚下达。这样,对于西、北就能都得到。”当时朝廷肯定了他的计谋。任益州知州。还没到任,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在南诏,将要入侵,代理守丞急忙调兵修筑城墙,日夜不得休息,百姓很受惊扰。朝廷听说后,调发陕西军队器械,不断前往守蜀。又下诏催促方平出发,答应他能斟酌事宜自行处事,方平说:“这一定是谣传。”路上遇见戍守兵卒,都让他们回去,其他劳役都停止。(此时)正值上元节张灯,(方平让)城门三天不关,蜀地百姓才安定下来。正值西部边境用兵,两蜀多有征调,方平替他们上奏免赊额外赋税四十万。又建议:“国家在
48、陈留建都,不像雍、洛那样有山川可以凭恃,只是依靠重兵来立国而已。军队依靠粮食,粮食依靠水道运输,水运以汴水为主,其便利可以直通南海。天圣年间以前,每年征调百娃疏浚汴水。其后,浅薄虚妄的人争着把裁减劳役费用作为功劳,汴水日渐堵塞,这是以尺寸的小利为利益却失去了丘山那样大的好处。”于是上奏了十四条计策,皇上称好,都按照他的意见实行了。不久,张方平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做秦州统帅。侦察人员报告夏人将逼近边境,方平清理检查兵士战马,扬言(发兵)出塞。后来敌寇没有能够来,言事者弹劾他轻举妄动,曾公亮说:“军队没有出塞,怎么叫轻举妄动?敌寇没有能够来,(是)有防备的缘故。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做事先的防备了。”王安石放松铜禁,奸民每天销毁铜钱作为器用,铜钱一天天亏缺。方平极力论述其害,请求责问王安石:“把几朝的法令典制一下子全部废除,是什么用意?”皇帝采用了他的意见。元祜六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