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地理选修五知识难点整理必看2023.docx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9226340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地理选修五知识难点整理必看20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年级地理选修五知识难点整理必看20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地理选修五知识难点整理必看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级地理选修五知识难点整理必看2023.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年级地理选修五知识难点整理必看2023高二年级地理选修五知识点1(一)自然灾害的灾前准备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2.灾前准备涉及的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1)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的物质基础,由各地的主要灾种及灾情大小决定。(2)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由灾区的主要集中地区及储备地的交通状况决定,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中国10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3.承担救灾任务的主要人员: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及专业救援队。(二)自然灾害的灾中应急1.概念:灾中应急是

2、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2.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3.灾害应急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应包括对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输油等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可能因灾害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储存设施、水坝、堤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等,以此来维护交通、通信系统的安全,确保救灾通信的疏畅,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输送和灾民疏散的畅通等。4.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应急交通线是否畅通5.救灾应急预案-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关系到各个部门能否快速高效地投入救灾工作,使灾情减到最

3、少。目的: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三)自然灾害的灾后恢复1.灾后恢复的目的:减轻灾害损失和增强抵抗能力2.救济灾民的形式: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3.中国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救灾工作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中国的救灾管理体系:中国减灾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高二年级地理选修五知识点21、中国自然灾害多发自然背景:(1)气候背景:中国东部濒临太平洋,面

4、对世界上的台风源区(西北太平洋台风区)。位于的季风气候区,受强大的季风环流控制,降水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气候复杂多变,气候不稳定性强。(2)地形地质背景: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以山地丘陵为主。太平洋板块俯冲,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壳运动活跃。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3)生物背景: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土壤和植被类型多样,滋生和繁殖了多种有害生物。2、中国自然灾害多发人文背景:(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2)承受

5、能力和抵御能力差: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高二年级地理选修五知识点3河流搬运能力降低,促使沉积发生,形成堆积地貌。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以下几种:(1)冲积扇平原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又分成许多交汉,成扇状向外流动,河流能量显著降低,大量物质堆积下来,又有利于河流改道。随着各支汊的不断堆积和变迁,就形成冲积扇。冲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

6、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分选性较好,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若山地河谷随山地间歇抬升,也可形成叠置冲积扇。(2)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发源于河流中下游。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往往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渐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见下图)。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河漫滩平原。(3)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