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理论(选择题15道)+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非选择题3道)--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考前真题限时训练含答案.pdf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2224492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基础理论(选择题15道)+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非选择题3道)--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考前真题限时训练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学基础理论(选择题15道)+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非选择题3道)--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考前真题限时训练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基础理论(选择题15道)+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非选择题3道)--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考前真题限时训练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基础理论(选择题15道)+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非选择题3道)--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考前真题限时训练含答案.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化学基础理论(选择题 15 道)+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非选择题 3 道)(限时 60 分钟)1 一、单选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 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除标注外,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2 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一种采用 H2O(g)和 N2(g)为原料制备 N H3(g)的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 b 电极上,N2被还原 B.金属 A g 可作为 a 电极的材料C.改变工作电源电压,反应速率不变 D.电解过程中,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 O2-不断减少2(2022 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已知 25 时二元酸 H2A 的 Ka1=1.3 1 0-

2、7,Ka2=7.1 1 0-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等浓度的 N a2A、N a H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B.向 0.1 mo l L-1的 H2A 溶液中通入 HC l 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 p H=3,则 H2A 的电离度为0.01 3%C.向 H2A 溶液中加入 N a O H 溶液至 p H=1 1,则 c(A2-)c(HA-)D.取 p H=a 的 H2A 溶液 1 0m L,加蒸馏水稀释至 1 00m L,则该溶液 p H=a+13(2022 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常温下,一元酸 HA 的 Ka(HA)=1.0 1 0-3。在某体系中,H+与 A-离子不能穿

3、过隔膜,未电离的 HA 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设溶液中 c总(HA)=c(HA)+c 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 c H+=c O H-+c A-B.溶液中的 HA 的电离度c A-c总(HA)为11 01C.溶液和中的 c(HA)不相等 D.溶液和中的 c总(HA)之比为 1 0-44(2022 湖南高考真题)室温时,用 0.1 00m o l L-1的标准 A g N O3溶液滴定 1 5.00m L 浓度相等的 C l-、Br-和 I-混合溶液,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 l g c A g+与 V A g N O3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沉淀对离子化学基础理论(选择

4、题15道)+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非选择题3道)-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考前真题限时训练化学基础理论(选择题15道)+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非选择题3道)-冲刺2023年高考化学考前真题限时训练2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 1.0 1 0-5m o l 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Ks p(A g C l)=1.8 1 0-1 0,Ks p(A g Br)=5.4 1 0-1 3,Ks p(A g I)=8.5 1 0-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点:有白色沉淀生成 B.原溶液中 I-的浓度为 0.1 00m o l L-1C.当 Br-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 C l-沉淀 D.b

5、点:c C l-c Br-c I-c(A g+)5(2022 广东 高考真题)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 I、对反应 X 2 Y 的影响,各物质浓度 c 随反应时间 t 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 相比,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 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 时 X 的浓度随 t 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时,0 2m in 内,v X=1.0m o l L-1 m in-16(2022 浙江 统考高考真题)关于反应 C l2(g)+H2O(l)HC lO(a q)+H+(a q)+C l-(a q)H 0,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氯水中的 c(HC lO)减

6、小B.氯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上述平衡正向移动,c(HC lO)增大C.取氯水稀释,c C l-/c(HC lO)增大D.取两份氯水,分别滴加 A g N O3溶液和淀粉 KI 溶液,若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可以证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7(2022 重庆 统考高考真题)两种酸式碳酸盐的分解反应如下。某温度平衡时总压强分别为 p1和 p2。反应 1:N H4HC O3(s)N H3(g)+H2O(g)+C O2(g)p1=3.6 1 04Pa反应 2:2 N a HC O3(s)N a2C O3(s)+H2O(g)+C O2(g)p2=4 1 03Pa该温度下,刚性密闭容器中放入 N H

7、4HC O3和 N a2C O3固体,平衡后以上 3 种固体均大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 2 的平衡常数为 4 1 06Pa2B.通入 N H3,再次平衡后,总压强增大C.平衡后总压强为 4.36 1 05P a D.缩小体积,再次平衡后总压强不变38(2022 浙江 统考高考真题)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物质(g)O HHOHOOH2O2H2O2H2O能量/kJ m ol-1249 21 8 39 1 0 0 0-13 6-2 42可根据 HO(g)+HO(g)=H2O2(g)计算出 H2O2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 21 4kJ m o 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8、H2的键能为 436kJ m o l-1B.O2的键能大于 H2O2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C.解离氧氧单键所需能量:HO O W B.X Z3是离子化合物C.Y、Z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X 与 Y 可形成化合物 X2Y312(2022 河北 高考真题)中子轰击AZX 原子的核反应为AZX+10n RMY+11H,其中RMY 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Y X B.YH+3的电子式为: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 X D.X 与 Y 均能形成多种氢化物13(2022 浙江 统考高考真题)通过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 Li M n2O4可获得难溶性的 Li2C O3和

9、M nO2,电解示意图如下(其中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自由通过。电解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4A.电极 A 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极 B 的电极反应:2 H2O+M n2+-2e-=M nO2+4 H+C.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M n2+浓度保持不变D.电解结束,可通过调节 p H 除去 M n2+,再加入 N a2C O3溶液以获得 Li2C O314(2022 重庆 统考高考真题)“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为探究(N H4)2S O4的离子键强弱,设计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可得 H4/(kJ m o l-1)为A.+533 B.+

10、686 C.+838 D.+1 1 4315(双选)(2022 山东 高考真题)设计如图装置回收金属钴。保持细菌所在环境 p H 稳定,借助其降解乙酸盐生成 C O2,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Li C o O2(s)转化为 C o2+,工作时保持厌氧环境,并定时将乙室溶液转移至甲室。已知电极材料均为石墨材质,右侧装置为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工作时,甲室溶液 p H 逐渐增大B.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乙室应补充盐酸C.乙室电极反应式为 Li C o O2+2 H2O+e-=Li+C o2+4 O H-D.若甲室 C o2+减少 200m g,乙室 C o2+增加 300m g,则此时

11、已进行过溶液转移2 二、主观必做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 0 分)16(2022 湖北 统考高考真题)(1 4 分)自发热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 a O-A l-H2O”体系的发热原理,在隔热装置中进行了下表中的五组实验,测得相应实验体系的温度升高值(T)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编号 反应物组成a 0.2 0 g C aO 粉末 5.0 m LH2Ob 0.15 g Al 粉 5.0 m LH2Oc 0.15 g Al 粉 5.0 m L 饱和石灰5水d 0.15 g Al 粉 5.0 m L 石灰乳e0.15 g Al 粉 0.2 0 g C aO

12、 粉末5.0 m LH2O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 a O s+H2O l=C a O H 2s H1=-65.1 7kJ m o l-1 C a O H 2s=C a2+a q+2 O H-a q H2=-1 6.73kJ m o l-1 A l s+O H-a q+3 H2O l=A l O H 4-a q+32H2g H3=-41 5.0kJ m o l-1则 C a O s+2 A l s+7 H2O l=C a2+a q+2 A l O H 4-a q+3 H2g 的 H4=k J mo l-1。(2)温度为 T 时,Ks pC a O H 2=x,则 C a O H 2饱和溶液

13、中 c O H-=(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3)实验 a 中,4m in 后 T 基本不变,原因是。(4)实验 b 中,T 的变化说明 A l 粉与 H2O 在该条件下(填“反应”或“不反应”)。实验 c 中,前3m in 的 T 有变化,其原因是;3m in 后 T 基本不变,其原因是 微粒的量有限。(5)下列说法不能解释实验 d 在 1 0m in 内温度持续升高的是(填标号)。A.反应的发生促使反应平衡右移 B.反应的发生促使反应 平衡右移C.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 向右进行 D.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6)归纳以上实验结果,根据实验 e 的特征,用文字简述其发热原理。17(2023

14、浙江 高考真题)(1 4 分)“碳达峰 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C H4还原 C O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C H4(g)+C O2(g)2 C O(g)+2 H2(g)H1=+247kJ m o l-1,K1:C O2(g)+H2(g)C O(g)+H2O(g)H2=+41 kJ m o l-1,K2请回答:(1)有利于提高 C O2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高温高压(2)反应 C H4(g)+3 C O2(g)4 C O(g)+2 H2O(g)的 H=k J m o l-1,K=(用 K1,K2表示)。(3)

15、恒压、750 C 时,C H4和 C O2按物质的量之比 1:3 投料,反应经如下流程(主要产物已标出)可实现 C O2高效转化。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e3O4可循环利用,C a O 不可循环利用B.过程,C a O 吸收 C O2可促使 F e3O4氧化 C O 的平衡正移C.过程产生的 H2O 最终未被 C a O 吸收,在过程 被排出D.相比于反应,该流程的总反应还原 1 mo lC O2需吸收的能量更多过程 平衡后通入 He,测得一段时间内 C O 物质的量上升,根据过程,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C O 物质的量上升的原因。(4)C H4还原能力 R 可衡量 C O2转化效率,R

16、=n C O2/n C H4(同一时段内 C O2与 C H4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常压下 C H4和 C O2按物质的量之比 1:3 投料,某一时段内 C H4和 C 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 1,请在图 2 中画出 400 1 000 间 R 的变化趋势,并标明 1 000 时 R 值。催化剂 X 可提高 R 值,另一时段内 C H4转化率、R 值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温度/480 500 520 550C H4转化率/%7.9 1 1.520.234.8R 2.6 2.4 2.1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R 值提高是由于催化剂 X 选择性地提高反应的速率B.温度越低,含氢产物中 H2

17、O 占比越高C.温度升高,C H4转化率增加,C O2转化率降低,R 值减小D.改变催化剂提高 C H4转化率,R 值不一定增大18(2022 重庆 统考高考真题)(1 2 分)反应 C O(g)+H2O(g)一定条件 C O2(g)+H2(g)在工业上有重要应用。7(1)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温度/700 800 830 1 000平衡常数 1.67 1.1 1 1.00 0.59反应的 H 0(填“”“0C.加快 P d 膜内 H 原子迁移有利于 H2的解离D.H 原子在 P d 膜表面上结合为 H2的过程为放热反应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 C O 和 H2O 通入无 P

18、d 膜反应器,C O 的平衡转化率为 75%;若换成 P d 膜反应器,C O 的平衡转化率为 90%,则相同时间内出口 a 和出口 b 中 H2的质量比为。(3)该反应也可采用电化学方法实现,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固体电解质采用(填“氧离子导体”或“质子导体”)。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同温同压下,相同时间内,若进口 处 n(C O):n(H2O)=a:b,出口 处气体体积为进口处的 y 倍,则C O 的转化率为(用 a,b,y 表示)。1化学基础理论(选择题 15 道)+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非选择题 3 道)(限时 60分钟)1 一、单选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 0 分,在每

19、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除标注外,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2 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一种采用 H2O(g)和 N2(g)为原料制备 N H3(g)的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 b电极上,N2被还原 B.金属 A g可作为 a电极的材料C.改变工作电源电压,反应速率不变 D.电解过程中,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 O2-不断减少【答案】A【分析】由装置可知,b 电极的 N2转化为 N H3,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 b 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N2+3H2O+6e-=2N H3+3O2-,a 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O2-4e-=O2;【解析】A 由分析可得,b

20、电极上 N2转化为 N H3,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即N2被还原,A 正确;B a 为阳极,若金属 Ag 作 a 的电极材料,则金属 Ag 优先失去电子,B 错误;C 改变工作电源的电压,电流强度发生改变,反应速率也会改变,C 错误;D 电解过程中,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N2+3H2O+6e-=2N H3+3O2-,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 O2-+4e-=O2,因此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O2-不会改变,D 错误;答案选 A。2(2022 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已知 25 时二元酸 H2A的 Ka 1=1.3 1 0-7,Ka 2=7.1 1 0-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等浓度的

21、N a2A、N a H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小于后者B.向 0.1 mo l L-1的 H2A溶液中通入 HC 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 p H=3,则 H2A的电离度为0.01 3%C.向 H2A溶液中加入 N a O H溶液至 p H=1 1,则 c(A2-)c(HA-)D.取 p H=a的 H2A溶液 1 0m L,加蒸馏水稀释至 1 00m L,则该溶液 p H=a+1【答案】B【解析】A 在等浓度的 N a2A、N aHA 溶液中,A2-的水解程度大于 HA-,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故 A 错误;B 溶液中 c(H+)=10-3mo l/L,H2A 电离程度较小,溶液中

22、 c(H2A)0.1mo l/L,Ka 1=10-3 c HA-c H2A=1.3 10-7,c(HA-)=1.3 10-5mo l/L,c(HA-)c(H2A)电离,则 H2A 的电离度2c HA-c H2A 100%=1.3 10-4 100%=0.013%,故 B 正确;C 向 H2A 溶液中加入 N aOH 溶液至 p H=11,10-1 1 c A2-c HA-=7.1 10-1 5,则 c(A2-)c(HA-),故 C 错误;D H2A 是弱酸,取 p H=a 的 H2A溶液 10mL,加蒸馏水稀释至 100mL,H2A 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该溶液 p H a+1,故 D 错误;

23、选B。3(2022 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常温下,一元酸 HA的 Ka(HA)=1.0 1 0-3。在某体系中,H+与 A-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 HA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设溶液中 c总(HA)=c(HA)+c A-,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 c H+=c O H-+c A-B.溶液中的 HA的电离度c A-c总(HA)为11 01C.溶液和中的 c(HA)不相等 D.溶液和中的 c总(HA)之比为 1 0-4【答案】B【解析】A 常温下溶液 I 的 p H=7.0,则溶液 I 中 c(H+)=c(OH-)=1 10-7mo l/L,c(H+)c(OH-)+c(A-),

24、A 错误;B 常温下溶液 II 的 p H=1.0,溶液中 c(H+)=0.1mo l/L,Ka=c(H+)c(A-)c(HA)=1.0 10-3,c总(HA)=c(HA)+c(A-),则0.1 c(A-)c总(HA)-c(A-)=1.0 10-3,解得c(A-)c总(HA)=1101,B 正确;C 根据题意,未电离的 HA 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 I 和 II 中的 c(HA)相等,C 错误;D 常温下溶液 I 的 p H=7.0,溶液 I 中 c(H+)=1 10-7mo l/L,Ka=c(H+)c(A-)c(HA)=1.0 10-3,c总(HA)=c(HA)+c(A-),10-7 c总(

25、HA)-c(HA)c(HA)=1.0 10-3,溶液 I 中 c总(HA)=(104+1)c(HA),溶液 II 的p H=1.0,溶液 II 中 c(H+)=0.1mo l/L,Ka=c(H+)c(A-)c(HA)=1.0 10-3,c总(HA)=c(HA)+c(A-),0.1 c总(HA)-c(HA)c(HA)=1.0 10-3,溶液 II 中 c总(HA)=1.01 c(HA),未电离的 HA 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 I 和 II 中的 c(HA)相等,溶液 I 和 II 中 c总(HA)之比为(104+1)c(HA)1.01 c(HA)=(104+1)1.01 104,D 错误;答案选

26、 B。4(2022 湖南高考真题)室温时,用 0.1 00m o l L-1的标准 A g N O3溶液滴定 1 5.00m L浓度相等的 C l-、Br-和 I-混合溶液,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 l g c A g+与 V A g N O3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 1.0 1 0-5m o l 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Ks p(A g C l)=1.8 1 0-1 0,Ks p(A g Br)=5.4 1 0-1 3,Ks p(A g I)=8.5 1 0-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A.a点:有白色沉淀生成 B.原溶液中 I-的浓度为 0.1

27、00m o l L-1C.当 Br-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 C l-沉淀 D.b点:c C l-c Br-c I-c(A g+)【答案】C【分析】向含浓度相等的 C l-、Br-和 I-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根据三种沉淀的溶度积常数,三种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I-、Br-、C l-,根据滴定图示,当滴入 4.50mL 硝酸银溶液时,C l-恰好沉淀完全,此时共消耗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 4.50 mL 10-3L/mL 0.1000mo l/L=4.5 10-4mo l,所以C l-、Br-和 I-均为 1.5 10-4mo l。【解析】A I-先沉淀,Ag I 是黄色的,所以 a 点有黄色沉

28、淀 Ag I 生成,故 A 错误;B 原溶液中 I-的物质的量为 1.5 10-4mo l,则 I-的浓度为1.5 10-4mo l0.01500 L=0.0100mo l L-1,故 B 错误;C 当 Br-沉淀完全时(Br-浓度为 1.0 10-5mo l/L),溶液中的 c(Ag+)=Ksp(Ag Br)c(Br-)=5.4 10-1 31.0 10-5=5.4 10-8mo l/L,若 C l-已经开始沉淀,则此时溶液中的 c(C l-)=Ksp(Ag C l)c Ag+=1.8 10-1 05.4 10-8=3.3 10-3mo l/L,原溶液中的 c(C l-)=c(I-)=0.0

29、100mo l L-1,则已经有部分 C l-沉淀,故 C 正确;D b 点加入了过量的硝酸银溶液,溶液中的 I-、Br-、C l-全部转化为沉淀,则 Ag+浓度最大,根据溶度积可知,b 点各离子浓度为:c(Ag+)c C l-c Br-c I-,故 D 错误;故选 C。5(2022 广东高考真题)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催化剂 I、对反应 X 2 Y的影响,各物质浓度 c随反应时间 t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则A.无催化剂时,反应不能进行B.与催化剂相比,使反应活化能更低C.a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时 X的浓度随 t的变化D.使用催化剂时,0 2m in内,v X=1.0m o l L-1 m in-1【答

30、案】D【解析】A 由图可知,无催化剂时,随反应进行,生成物浓度也在增加,说明反应也在进行,故 A 错误;B 由图可知,催化剂 I 比催化剂 催化效果好,说明催化剂 I 使反应活化能更低,反应更快,故 B 错4误;C 由图可知,使用催化剂时,在 0 2min 内 Y 的浓度变化了 2.0mo l/L,而 a 曲线表示的 X 的浓度变化了 2.0mo l/L,二者变化量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 a 曲线不表示使用催化剂时 X浓度随时间 t 的变化,故 C 错误;D 使用催化剂 I 时,在 0 2min 内,Y 的浓度变化了 4.0mo l/L,则(Y)=c Y t=4.0mo l/L2min

31、=2.0mo l L-1 min-1,(X)=12(Y)=12 2.0mo l L-1 min-1=1.0 mol L-1 min-1,故 D 正确;答案选 D。6(2022 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关于反应 C l2(g)+H2O(l)HC lO(a q)+H+(a q)+C l-(a q)H 0,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氯水中的 c(HC lO)减小B.氯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上述平衡正向移动,c(HC lO)增大C.取氯水稀释,c C l-/c(HC lO)增大D.取两份氯水,分别滴加 A g N O3溶液和淀粉 KI溶液,若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可以证明上述反

32、应存在限度【答案】D【解析】A HC l O 受热易分解,升高温度,HC l O 分解,平衡正向移动,c(HC l O)减小,A 正确;B 氯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醋酸分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HC l O)增大,B 正确;C 氯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而 c(HC l O)和 c(C l-)均减小,但 HC l O 本身也存在电离平衡 HC l O H+C l O-,稀释促进了 HC l O 的电离,使 c(HC l O)减少更多,因此c(C l-)c(HC l O)增大,C 正确;D 氯水中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有氯离子,氯水中加淀粉碘化钾

33、溶液,溶液变蓝,证明生成了碘单质,溶液中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而氯气和次氯酸都有强氧化性,不能证明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即不能证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D 错误;答案选 D。7(2022 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两种酸式碳酸盐的分解反应如下。某温度平衡时总压强分别为 p1和 p2。反应 1:N H4HC O3(s)N H3(g)+H2O(g)+C O2(g)p1=3.6 1 04Pa反应 2:2 N a HC O3(s)N a2C O3(s)+H2O(g)+C O2(g)p2=4 1 03Pa该温度下,刚性密闭容器中放入 N H4HC O3和 N a2C O3固体,平衡后以上 3种固体均大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

34、的是A.反应 2的平衡常数为 4 1 06Pa2B.通入 N H3,再次平衡后,总压强增大C.平衡后总压强为 4.36 1 05P a D.缩小体积,再次平衡后总压强不变【答案】B【解析】A 反应 2 的平衡常数为 Kp=p(C O2)p(H2O)=p212 p212=4 106P a2,A 正确;B 刚性密闭容器,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再次达平衡后,容器内各气体分压不变,总压强不变,B 错误;C Kp 2=p(C O2)p(H2O)=p212 p212=4 106P a2,p(C O2)=p(H2O)=2 103,Kp 1=c(N H3)c(C O2)p(H2O)=(1.2 104)3P a

35、3,p(N H3)=(1.2 104)34 106=4.32 105,所以总压强为:p(N H3)+p(C O2)+p(H2O)=4.32 105,C 正确;D 达平衡后,缩小体积,平衡逆向移动,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再次平衡后总压强不变,D 正确;故选 B。8(2022 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5物质(g)O HHOHOOH2O2H2O2H2O能量/kJ m ol-1249 21 8 39 1 0 0 0-13 6-2 42可根据 HO(g)+HO(g)=H2O2(g)计算出 H2O2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 21 4kJ m o 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6、A.H2的键能为 436kJ m o l-1B.O2的键能大于 H2O2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C.解离氧氧单键所需能量:HO O W B.X Z3是离子化合物C.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X与 Y可形成化合物 X2Y3【答案】D6【分析】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X 为 Al 元素,W 和 Y 同族,Y 的原子序数是 W 的 2 倍,W为 O 元素,Y 为 S 元素,Z 为 C l 元素。【解析】A 非金属性同主族从上至下逐渐减弱:Y X B.YH+3的电子式为: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 X D.X与 Y均能形成多种氢化物【答案】C【分析】由RMY 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可知

37、,Y 为 C 元素;由核反应方程式可知,X 为 N 元素。【解析】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故 A 正确;B C H+3为质子数大于电子数的阳离子,电子式为,故 B 正确;C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则硝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 C 错误;D 碳元素可以与氢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为烃类化合物,氮元素可以与氢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可能为氨气、联氨,则碳元素和氮元素均能形成多种氢化物,故 D 正确;故选 C。13(2022 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通过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 Li M n2O4可获得难溶性的 Li2C O3和 M

38、nO2,电解示意图如下(其中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自由通过。电解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 A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极 B的电极反应:2 H2O+M n2+-2e-=M nO2+4 H+C.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M n2+浓度保持不变D.电解结束,可通过调节 p H除去 M n2+,再加入 N a2C O3溶液以获得 Li2C O3【答案】C【解析】A 由电解示意图可知,电极 B 上 M n2+转化为了 M n O2,锰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则电极B 为阳极,电极 A 为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 正确;B 由电解示意图可知,电极 B 上

39、M n2+失电子转化为了 M n O2,电极反应式为:2H2O+M n2+-2e-=M n O2+4H+,B 正确;C 电极 A 为阴极,7L iM n2O4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 L iM n2O4+6e-+16 H+=2 L i+4M n2+8H2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解池总反应为:2 L iM n2O4+4H+=2 L i+M n2+3 M n O2+2H2O,反应生成了 M n2+,M n2+浓度增大,C错误;D 电解池总反应为:2 L iM n2O4+4 H+=2 L i+M n2+3 M n O2+2H2O,电解结束后,可通过调节溶液 p H 将锰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然后再加入

40、碳酸钠溶液,从而获得碳酸锂,D 正确;答案选 C。14(2022 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为探究(N H4)2S O4的离子键强弱,设计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可得 H4/(kJ m o l-1)为A.+533 B.+686 C.+838 D.+1 1 43【答案】C【解析】N H4C l(s)=N H+4(g)+C l-(g)H1=+698k Jmo l;N H4C l(s)=N H+4(aq)+C l-(aq)H2=+15k Jmo l;C l-(g)=C l-(aq)H3=-378k Jmo l;12(N H4)2SO4(s)=N H+4(g)+12S

41、O2-4(g)H4;12(N H4)2SO4(s)=N H+4(aq)+12SO2-4(aq)H5=+3k Jmo l;12SO2-4(g)=12SO2-4(aq)H6=-530k Jmo l;则+-+得,得到 H4=+838 k J mo l-1,所以 A B D 错误,C 正确,故选 C。15(双选)(2022 山东 高考真题)设计如图装置回收金属钴。保持细菌所在环境 p H稳定,借助其降解乙酸盐生成 C O2,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Li C o O2(s)转化为 C o2+,工作时保持厌氧环境,并定时将乙室溶液转移至甲室。已知电极材料均为石墨材质,右侧装置为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A.装置工作时,甲室溶液 p H逐渐增大B.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乙室应补充盐酸C.乙室电极反应式为 Li C o O2+2 H2O+e-=Li+C o2+4 O H-D.若甲室 C o2+减少 200m g,乙室 C o2+增加 300m g,则此时已进行过溶液转移【答案】BD【分析】由于乙室中两个电极的电势差比甲室大,所以乙室是原电池,甲室是电解池,然后根据原电池、电解池反应原理分析解答。8【解析】A 电池工作时,甲室中细菌上乙酸盐的阴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为 C O2气体,同时生成 H+,电极反应式为 C H3C OO-8 e-+2 H2O=2C O2+7 H+,H+通过阳膜进入阴极室,甲室的

43、电极反应式为 C o2+2e-=C o,因此,甲室溶液 p H 逐渐减小,A 错误;B 对于乙室,正极上 L iC oO2得到电子,被还原为 C o2+,同时得到 L i+,其中的 O2-与溶液中的 H+结合 H2O,电极反应式为 2 L iC oO2+2e-+8H+=2 L i+2C o2+4H2O,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C H3C OO-8 e-+2 H2O=2 C O2+7 H+,负极产生的 H+通过阳膜进入正极室,但是乙室的 H+浓度仍然是减小的,因此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应该补充盐酸,B 正确;C 电解质溶液为酸性,不可能大量存在 OH-,乙室电极反应式为:L iC oO2+e-+4 H+=

44、L i+C o2+2 H2O,C 错误;D 若甲室 C o2+减少 200 mg,则电子转移物质的量为 n(e-)=0.2 g59 g/mo l2=0.0068mo l;若乙室 C o2+增加 300 mg,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n(e-)=0.3 g59 g/mo l 1=0.0051mo l,由于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不等,说明此时已进行过溶液转移,即将乙室部分溶液转移至甲室,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BD。2 二、主观必做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 0 分)16(2022 湖北统考高考真题)(1 4分)自发热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 a O-A l-H2O”体系的发

45、热原理,在隔热装置中进行了下表中的五组实验,测得相应实验体系的温度升高值(T)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编号 反应物组成a 0.2 0 g C aO粉末 5.0 m LH2Ob 0.15 g Al粉 5.0 m LH2Oc0.15 g Al粉 5.0 m L饱和石灰水d 0.15 g Al粉 5.0 m L石灰乳e0.15 g Al粉 0.2 0 g C aO粉末5.0 m LH2O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 a O s+H2O l=C a O H 2s H1=-65.1 7kJ m o l-19 C a O H 2s=C a2+a q+2 O H-a q H2=-1 6.73k

46、J m o l-1 A l s+O H-a q+3 H2O l=A l O H 4-a q+32H2g H3=-41 5.0kJ m o l-1则 C a O s+2 A l s+7 H2O l=C a2+a q+2 A l O H 4-a q+3 H2g 的 H4=k J mo l-1。(2)温度为 T时,Ks pC a O H 2=x,则 C a O H 2饱和溶液中 c O H-=(用含 x的代数式表示)。(3)实验 a中,4m in后 T基本不变,原因是。(4)实验 b中,T的变化说明 A l粉与 H2O在该条件下(填“反应”或“不反应”)。实验 c中,前3m in的 T有变化,其原因

47、是;3m in后 T基本不变,其原因是 微粒的量有限。(5)下列说法不能解释实验 d在 1 0m in内温度持续升高的是(填标号)。A.反应的发生促使反应平衡右移 B.反应的发生促使反应平衡右移C.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向右进行 D.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6)归纳以上实验结果,根据实验 e的特征,用文字简述其发热原理。【答案】(1)-911.9(2 分)(2)32x mo l L-1(2 分)(3)C 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反应 达到了平衡状态(2 分)(4)不反应(1 分)Al 和溶液中的 OH-发生了反应(2 分)OH-(1 分)(5)A(2 分)(6)实验 e 中,发生反应、和,

48、反应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向右进行,反应 的发生使得溶液中 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平衡右移,反应的发生促使反应平衡右移,这三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2 分)【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2 可得反应 C aO(s)+2 Al(s)+7H 2O(l)=C a2+(aq)+2 Al(OH)4-(aq)+3H2(g),则 H4=H1+H2+2 H3=(-65.17k J mo l-1)+(-16.73k J mo l-1)+2(-415.0k J mo l-1)=-911.9k J mo l-1。(2)温度为 T 时,C a(OH)2饱和溶液中,C a(OH

49、)2(s)C a2+(aq)+2OH-(aq),c(OH-)=2c(C a2+),Ksp C a(OH)2=c(C a2+)c2(OH-)=x,则 c(OH-)=32 x mo l L-1。(3)实验 a 中,C aO 和 H2O 反应 生成 C a(OH)2,4min 后 T 基本不变,是因为 C 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4)实验 b 中,T 几乎不变,说明 Al 粉与 H2O 在该条件下不反应;实验 c 中,前 3min 的 T 有变化,是因为 Al 和溶液中的 OH-发生了反应,3min 后 T 基本不变,是因为饱和石灰水中 OH-的浓度较低,OH-的量有限。

50、(5)实验 d 中,发生反应 和,反应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向右进行,反应的发生使得溶液中 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平衡右移,这两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综上所述,实验 d 在 10min 内温度持续升高与反应 无关,故选 A。(6)实验 e 中,发生反应、和,反应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向右进行,反应 的发生使得溶液中 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平衡右移,反应的发生促使反应平衡右移,这三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17(2023 浙江高考真题)(1 4分)“碳达峰 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C H4还原 C O2是实现“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