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三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扬州市 2023 届 高三 考前调研测试化 学注意事 项:考生在 答题 前请 认真 阅读 本注意 事项 及各 题答 题要 求 1 本 试卷 共 6 页,包 含选 择题 第 1 题 第 13 题,共 39 分、非选 择题 第 14 题 第 17题,共 61 分 两 部分。本 次考试 时间 为 75 分 钟,满 分 100 分。考 试结 束后,请将答 题卡交回。2答 题前,请 考生 务必 将 自己的 学校、班 级、姓名、学号、考 生号、座 位号 用 0.5 毫 米的黑色签 字笔 写在 答题 卡上 相应的 位置。3选 择题 每小 题选 出答 案 后,请 用 2B
2、 铅笔 在答 题 纸指定 区域 填涂,如 需改 动,用 橡皮 擦干净后,再填 涂其 它答 案。非选择 题请 用 0.5 毫 米的 黑色签 字笔 在答 题纸 指定 区域作 答。在试卷 或草 稿纸 上作 答一 律无效。4如 有作 图需 要,可用 2B 铅 笔作 答,并请 加黑 加 粗,描 写清 楚。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n-55 Fe-56 Cu-64 选 择题(共 39 分)单项选 择题:本 题包 括 13 小题,每小 题 3 分,共 计 39 分。每 小题 只有 一个 选 项符合 题意。1下 列措 施中 能有 效促 进“碳中 和”的是 A CO 2 合
3、 成淀 粉 B 火力 发电 C 燃煤 脱硫 D 可燃 冰开 采 2检验 微量 砷 的 原 理为 2AsH 3+12AgNO 3+3H 2O=As 2O 3+12HNO 3+12Ag。AsH 3常温下 为无 色气 体。下列 说法正 确的 是 A As 的基 态核 外电 子排 布式为Ar4s24p3 B NO3 的空间 构型 为平面三角形 C 固态 AsH 3 属于 共价 晶 体 D HNO 3 既 含离 子键 又含 共价键 3 软 钾镁 矾(化学 式为 K 2SO 4 MgCl 2 6H 2O)是 一 种重要 的钾 肥。下列 说法 正确的 是A 半径 大小:r(Cl)r(K)B 电负 性大 小:
4、(K)(H)C 电离 能大 小:I 1(S)I 1(O)D 碱性 强弱:Mg(OH)2 KOH 4 用表面有油污 的铁屑等原料可 以制 备 FeSO 4 7H 2O,实验中 的部分 装置和操作 如 下图所示,其 中不能 达 到实 验目 的的是A 用装 置甲 去除 铁屑 表 面的油 污 B 用装 置乙 溶解 铁屑 制备 FeSO 4 C 用装 置丙 吸收 铁屑 溶解 过程中 产生 的 H 2S D 用装 置丁 蒸干 溶液,获得 FeSO 4 7H 2O甲 乙 丙 丁 10%Na2CO3 热溶液 有油污 的铁屑 稀 H2SO4 铁屑 足量KMnO4溶液 气体 高三化学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5、阅读下 列材 料,完 成 57 题:Cu 2S 可用 于 钾离 子 电池 的 负极材料。冶炼铜 时 可使 Cu 2S 在 高温下 与 O 2 反应 转化为Cu 2O,生 成的 Cu 2O 与 Cu 2S 进一 步反 应得到 Cu。Cu 2O 在 酸性 溶液 中会 转化 为 Cu 和 Cu2+;Cu 2S 能被 浓硝 酸氧 化 为 Cu(NO 3)2。Cu 在 O 2 存 在下 能与氨 水反 应生 成Cu(NH 3)42+;Cu(OH)2能与 NaOH 反 应生 成 Na 2Cu(OH)4。O 3、O 2 的 沸点 分别为 111、182。5下 列说 法正 确的 是 A SO 2 的 键角 比
6、SO 3 的大 B H O 的键 长比 H S 的长 C Cu2+吸引 电子 的 能力 比 Cu+的 强 D O 2 分子 间作 用力 比 O 3 的 大 6下 列化 学反 应表 示正 确 的 是 A Cu 2S 在高温 下与 O 2 反应:2Cu 2S+4O 2=高温 2Cu 2O+2SO 3 B Cu 2S 与浓 硝酸 反应:Cu 2S+6HNO 3(浓)=2Cu(NO 3)2+2NO 2+H 2S+2H 2O C Cu 2O 溶 于稀 硫酸:Cu 2O+2H+=Cu+Cu2+H 2O D Cu 在 O 2 存 在下 与氨 水 反应:2Cu+8NH 3+O 2+4H+=2Cu(NH 3)4
7、2+2H 2O 7下 列物 质 性 质与 用途 具 有对 应 关系 的是 A Cu 2S 具有 导电 性,可 用于电池 的 负极 材料 B SO 2 具有 还原 性,可用 于漂白 草编 制品 C CuSO 4 溶液 显蓝 色,可用 于游泳 池 防止 藻类 生长 D Na 2Cu(OH)4 在 水中 电 离出 Na+,可 用于 检验 葡 萄糖 8 以 处理 后的 海水(含 NaI)为原 料制 取 I 2 的某 工 艺流程 如下:处理后的海水沉淀 过滤 还原 I2氧 化AgNO3溶 液 过 量 的FeCl2滤 液 滤渣过滤 下列说 法正 确的 是 A“沉淀”后所 得上 层 清液 中 c(Ag+)c
8、(I)K sp(AgI)B 加 Fe 还原 前 用 AgNO 3 沉淀的 目的 是实现 I的富集 C“滤 渣”只 含 一种 金属 D“氧化”的目 的是 将 I、Fe2+完全 转化 为 I 2、Fe3+9 乙 酰乙 酸乙 酯能与 Na 反应放 出 H 2,能使 Br 2 的 CCl 4 溶液 褪色,还 能发 生 如下转化:C CH2COOCH2CH3CH3OCH3CH2ONaNa+X C CH COOCH2CH3CH3OCH2CH2CH3CH3CH2CH2Br 已知:乙醛 中含 少量 的异 构体 CH2CHOH。下列 说法 不正 确 的是 A 乙酰 乙酸 乙酯 中存 在 一定量 的 异 构体CH
9、3C CHCOOCH2CH3OH B 乙酰 乙酸 乙酯 能发 生加 成、取 代反应 C 推测 X可能 为C CH COOCH2CH3CH3O(C表示 碳负离 子)D C CH COOCH2CH3CH3OCH2CH2CH3分子 中 无 手性 碳原 子 高三化学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10 含 氮物 质可 发生 如下 反应:2NO+O 2 2NO 2 NO(g)+NO 2(g)+2NaOH(aq)=2NaNO 2(aq)+H 2O(l)NaNO 2+NH 4Cl=N 2+NaCl+2H 2O 下列说法 正 确的 是 A 常温 下,NO 与 O 2 混 合能立 即看 到红 棕色 气体,说明 该
10、反 应已 达平 衡 B反 应 的 S 0 C 反应 消耗 1 mol NaNO 2,理论 上会 生成 标准 状 况下 约 22.4 L N 2 D 利用 反应、可以同 时处 理 NO 2 含 量较 高的 废 气和 含 NH4 的废水 11 根据 下列 实验 操作 和 现象所 得到 的结 论正 确的 是 选项 实验操 作和 现象 结论 A 用pH 试 纸测 得:CH 3COONa 溶 液的pH 约为9,NaNO 2溶液的pH 约为8 HNO 2 电离出H+的能力比CH 3COOH的强 B 向3 mL KI 溶液 中滴 加几 滴 溴水,振荡,再滴 加1 mL淀粉溶 液,溶液 显蓝 色 Br 2 的
11、氧 化性 比I 2 的强 C 向X 溶液 中 滴 加几 滴新 制 氯水,振荡,再 加入 少量KSCN 溶 液,溶液 变为 红色 X 溶 液中 一定 含有Fe2+D 向20%蔗糖 溶液 中加 入少 量稀H 2SO 4,加热;再 加入银氨溶 液;未出 现银 镜 蔗糖未 水解 12 Cu(H 2NCH 2CH 2NH 2)2(OH)2 能用于 溶解 纤维 素,可通过 Cu(OH)2 与 H 2NCH 2CH 2NH 2反应制备,原理 为:Cu(OH)2+2H 2NCH 2CH 2NH 2=Cu(H 2NCH 2CH 2NH 2)2(OH)2。已知:25 时,H 2NCH 2CH 2NH 2 的水 溶
12、液 显碱 性(K b1=10-4.07,K b2=10-7.15)。下列说 法 正 确的 是 A H 2NCH 2CH 2NH 2 水溶 液 显碱 性,表示 其原 因 的 离子方 程式 为 H 2NCH 2CH 2NH 2+2H 2O H 3NCH 2CH 2NH23+2OH B 向 0.1 mol L1 H 2NCH 2CH 2NH 2 溶液 中加 入等体积 0.1 mol L1 HCl 水 溶液,所得 溶液 中存 在:c(H 2NCH 2CH 2NH 2)c(H 3NCH 2CH 2NH2 3)C 向 0.1 mol L1 H 2NCH 2CH 2NH 2 溶液 中加 入等 体 积 0.2
13、 mol L1 HCl 水 溶液,所得 溶液中存 在:c(H 2NCH 2CH 2NH3)+2c(H 2NCH 2CH 2NH 2)+c(H)=c(OH)D Cu(H 2NCH 2CH 2NH 2)2(OH)2 溶解纤维素,可能 与 纤 维 素 中 羟基 能 与 Cu2+形成配位键有关 13 碳 热还 原氧化 锌反 应 可用于 循环 制氢。碳热 还 原氧化锌的主 要反 应如 下:反应 ZnO+CO Zn+CO 2;反应 CO 2+C 2CO 在不 同容器 中 分别 发生 反应、反应,不同 压强(P 1或 P 2)下分别 达 平衡 时,两个反应中 c(CO)/c(CO 2)随温度变 化的 关系
14、如 题 13 图 所示。下列 说法 正确 的是 A 压强 大小:P 1 P 2 B 在题 13 图 所示 条件 下,反应 可表示 为 ZnO(s)+CO(g)=Zn(s)+CO 2(g)H 0 C 选择 反应 的 c(CO)/c(CO 2)小于 反应 的条件,将 C 与 ZnO 置于同一密闭 容器 中,碳 热还 原氧化 锌反 应 能 顺利 进 行 D 一定 条件 下 将 C 与 ZnO 置于 同一 密闭 容器 中 反应,当 n(C)/n(ZnO)1 时,增大 n(C)/n(ZnO)的 值,可减 少 平衡时 气体 中 CO 2 的 含量 反应 反应 800 1000T/1200 140010-3
15、10-210-1100101102P1103104105c(CO)/c(CO 2)P2P2P1题 13 图 高三化学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 非 选择 题(共 61 分)14(15 分)二 氧化 锰 是 电池工 业的 一种 非常 重要 的原料(1)电 解含 纳米 Al 2O 3 颗 粒的酸性 MnSO 4 溶液 可 以 制备 掺 铝二 氧化 锰。悬 浮纳 米 Al 2O 3颗粒 会 在电 场作 用下 向电极 移动,与 生成 的 MnO 2 共沉淀。写出 生 成 MnO 2 的电 极 反应 式。电解 液中 纳米 Al 2O 3 颗粒 表面 所带 电荷 的电 性 为。(2)MnSO 4 溶 液
16、(含 Fe2+、Fe3+等杂质)经 除铁、沉锰 得 MnCO 3 固体,煅烧 MnCO 3可 得到 较 纯 MnO 2。除铁 时加 入软 锰矿(主要 成分 是 MnO 2)能 除 铁,原因 是。已知 Mn(OH)2 沉淀 是一 种 白色 胶状 固体,在 空气 中受热 也可 转化 为 MnO 2。沉锰时将 MnSO 4 转 化为 MnCO 3 而不 转 化为 Mn(OH)2 的原因是。题 14 图 是 MnO 2 的一 种 晶型 的 晶胞,该晶 胞中 O2所围成的空间 构型 是。(3)测定 软锰 矿中 MnO 2 含量 的 方法 如下:步骤 一:称取 0.1500 g 软 锰矿样 品 于 碘量
17、瓶中,加 适量硫酸 及足量 碘化 钾溶 液 充 分反 应。步骤二:待 反应 完全 后加 入少量 淀粉 溶液,用 0.1000 mol L1 Na 2S 2O 3 溶液 滴 定至终点,消 耗 Na 2S 2O 3 溶液 22.00 mL,计算 软锰 矿 中 MnO 2 的质 量分 数,写出计 算过 程。已知:I 2 S 2O23 I S 4O26(未配 平)15(15 分)化 合物 J 是一 种 昆虫 生长 调节 剂,其人 工合成 路线 如 下:A B D E F G H I J 题 14 图 高三化学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1)C 的 分子 式 C 9H 9OCl,其结 构简 式为。(2
18、)合成 时 不 采用 I J 的 方法,原因 是。(3)FG 反应 需 控制 在 130 左右,温度 过高 会有 一种分 子式 为 C 9H 12O 2 的 副产物 生成,该 副产 物的 结构 简式 为(4)H 的一 种 同 分异 构体 同时满 足下 列条 件,写 出 该同分 异构 体的 结构 简式:。能发 生银 镜反 应,能 与 FeCl 3 溶液 发生 显色,碱性 条件水 解 分子 中含 有 4 种不 同化 学环境 的氢 原 子;(5)已知:。写出以 甲苯、BocNHNH 2 为原料 制备 的合 成路 线流 程图(无机 试剂 和有机溶剂 任用,合 成路 线流 程图示 例见 本题 题干)。1
19、6(15 分)以 Pd(NH 3)2Cl 2 固体为 原料 制备 纯 PdCl 2,其部 分实 验过 程如 下:酸溶 Pd(NH3)2Cl2热浓 盐酸氧 化NaClO3溶液沉 钯NaOH 溶液N2过滤滤液Pd(OH)2PdCl2 已 知:Pd(NH 3)2Cl 2+2HCl=(NH 4)2PdCl 4;H 2PdCl 4+4NaOH=Pd(OH)2+4NaCl+2H 2O,Pd(OH)2 有两 性,K spPd(OH)2=1031;Pd2+4NH 3 H 2O Pd(NH 3)42+4H 2O K=1032.8。(1)“酸溶”后 再“氧化”可提高 氧化 速率,理由 是。(2)“氧化”时 产生
20、气体 中还有 一定 量 Cl 2。Cl转化 为 Cl 2 反 应的 离子 方程 式 为。(3)若“氧化”不 充分,“沉钯”时 所得 Pd(OH)2 的 产率 降低,其 原因 是;氧化液中 Pd 的 浓度 一定,为提高 Pd(OH)2 的 产率,“沉 钯”时需 控制 的条 件有:反 应的温度、。(4)PdCl 2 可用 作乙 烯氧 化制乙 醛的 催化 剂,其部分 反应 机理 如下:形成 配 位键 时,配体 中 电 子云密度 较大 的 区域 易进入 中心 原子(或离子)的 空轨道。乙 烯分子与 Pd2+形成 的配位 键 中,乙烯 分子 提 供电子 对的 区域 是。(5)已知:PdCl 2 受热 易
21、 水解,能 与 盐酸 反应 生成 H 2PdCl 4 溶液;H 2PdCl 4 固体 受热 至175 会分解 为 PdCl 2。请补充完 整制备 PdCl 2 的实验 方案:取沉 钯 后过 滤所 得Pd(OH)2,得到 干 燥的 PdCl 2 粉末。实 验中 须使用 的试 剂:热蒸 馏水、浓盐酸、AgNO 3 溶液、稀 HNO 3。高三化学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 17(16 分)烟 气中 的 NO x 是 大气的 主要 污染 物之 一,NO x 的 吸收 处理 是当前研 究的 热点。(1)还原 吸收 法 方法 1:直 接使 用尿 素CO(NH 2)2 溶 液吸 收烟 气中 的 NO x。
22、方法 2:先 用合 适的 氧化 剂将 NO x 中的 NO 氧化 为 NO 2,再 用 CO(NH 2)2 溶 液 去还原吸收。还原吸 收等 量 的 NO x,消 耗尿素 较多 的是(填“方法 1”或“方法 2”)。工业 上选择 方法 2 处理 NO x 的原因 是。(2)水吸 收 法 NO 2 和 N 2O 4 均能 被水 吸收,不 同初 始压强下,NO 2 和 N 2O 4 的混 合 气体被 水吸 收前 和吸 收 达 平衡 后,气体 中 NO 2 和 N 2O 4的体积 分数 如 题 17 图-1 所示。混合 气体 中与 水反 应的 主要 成分 是。达平衡后,气 体中的 NO 2 和 N
23、2O 4 的 体积分数之 和 远 小于 100%,原因 是。(3)配 合 物 吸 收法 钴氨 配 合物 吸收 NO 的主 要原理 如 下。Co(NH 3)62+对 NO 的配 合能 力很 强,而Co(NH 3)63+对 NO 的 配合 能力极 低。Co(NH3)62+(aq)Co(NH3)5NO2+(aq)Co(NH3)62+(aq)(NH3)3Co-O-O-Co(NH3)34+(aq)O 2NONH 3H2OCo(NH3)5NO22+(aq)Co(NH3)63+(aq)NH 3H2ONH4NO2(aq)NH4NO3(aq)与 NO 反应 的Co(NH 3)62+和与 O 2 反应 的Co(N
24、H 3)62+物质的 量之 比为。钴氨 溶液 经过 多次 循 环 吸收 NO 后,其 吸收 NO 的能力 会降 低,为了 恢复 钴氨溶液吸收 NO 的能 力,需采 取的方 法是。(4)NO 与 O 2 在 某催 化剂 表面反 应生成 NO 2 的 过程 中,O 2 在催 化剂 表面 能形成 被吸 附的 O(用 O-Site 表示),接下来 的机理 可能 有 两种:机理 1:NO(g)+O-Site NO 2-Site 机理 2:NO-Site+O-Site Site+NO 2-Site 上述两个 反应 均为 基 元反 应。保持 温 度和 NO 的浓 度 不变,测 得 NO 与 O 2 在该 催
25、化剂 作用 下反应 的 初始 速率与 O 2 浓 度的 关系 如题 17 图-2 所示。能 合理 解释 图中 曲线 变化 的机 理为(填“机理 1”或“机理 2”);判断 的 依据 是。题 17 图-1 题 17 图-2 40 80 120 160 20040203050607080气 体 的 体 积 分 数/%p0/kPa初始N2O4平衡NO2平衡N2O4初始NO2 c(O2)初始O 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答 案无 效 学校 姓名 准考证 号 扬 州 市 2 0 2 3 届 高 三 考 前 调 研 测 试 化学 答 题 卡 2
26、0 2 3.5 贴条形码区域 选 填涂示例:择 填涂说明:请特别注意 本卡题号排列方向,并按题号用 2B 铅笔将对应选项的题 方框涂满涂 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非 答题 说明:选 请按题号用0.5 毫米黑 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 择 楚,线条、符号等须加 黑、加粗),并在各题规定的黑 色矩形区域内答题,否则 题 作答无效。注意: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注意事项,并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损坏 单选题 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4(1)(2)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27、答 案无 效 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答 案无 效(3)15(1)(2)(3)(4)(5)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答 案无 效 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答 案无 效 16(1)(2)(3);(4)(5)11 12 13 请 勿 在此空 白 区域作 答 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答 案无 效 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
28、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答 案无 效 17(1)。(2);。(3)(4);。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答 案无 效 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答 案无 效 请 勿 在 此 空 白 区 域 作 答 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答 案无 效 请 在 各 题的 答 题区 域 内作 答,超 出 黑色 矩 形边 框 限定 区域 的 答 案无 效 请 勿 在 此 空 白 区 域 作 答 2023 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化学试卷答案 第
29、 1 页 共 2 页 扬州市 2023 届 高三考前调研测试 化学 参 考答 案与 评分 建议 单项选择题(本题 包括 13 小题,每 题 3 分,共 39 分。每小 题 只 有一 个 选 项符 合题意)1A 2 B 3 A 4 D 5 C 6 C 7 A 8 B 9D 10 C 11 B 12 D 13 D 非选择题(包括 4 小 题,共 61 分)14(15 分)(1)Mn2+-2e+2H 2O=MnO 2+4H+(2 分)负电 荷(2 分)(2)将 Fe2+氧化 成 Fe3+(1 分),消耗 H+使溶 液 pH 增大(1 分),形成 Fe(OH)3 沉 淀除 去(1 分);(共 3 分)
30、Mn(OH)2 沉淀的 过滤 速 率较 慢(1 分);Mn(OH)2 沉淀易 吸附 杂质 离子(1 分),所制 得的 MnO 2纯度较 低(共 2 分)八 面体(答 正八 面体 不 扣分)(2 分)(3)MnO 2I 2 2S 2O23(1 分)n(MnO 2)=12 n(S 2O23)=1222.00 mL10-3 L mL-10.1 mol L-1=1.110-3 mol(1 分)(MnO 2)=1.110-3 mol 87g mol-10.15 g 100%=63.80%(2 分)(共 4 分)15(15 分)(1)(2 分)(2)I 直接 与 A 反应 有 副 产物生 成(2 分)(3
31、)(3 分)(4)或(写出 一个 即可)(3 分)(5)(5 分)2023 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化学试卷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 16(15 分)(1)将配 合物 内界 的 NH 3 转化 为 外界 的 NH+4,酸溶 后 的 c(NH+4)远大 于酸 溶前 的 c(NH 3)(2 分)(2)ClO3+5Cl+6H+=3Cl 2+3H 2O(2 分)(3)未被 氧化 的 NH+4 在碱 性条件 下转化为 NH 3H 2O,能 将 Pd(OH)2 转 化为 可 溶 性 的Pd(NH 3)4Cl 2(2 分)NaOH 的 用量(或 反应 时 溶液 的 pH)(2 分)(4)乙烯 分子 中 的 键
32、(2 分)(5)用 热蒸 馏水 洗涤 2-3 次(1 分),取最后一次洗 涤滤液,向其 中 滴 加稀 HNO 3与AgNO 3溶液,无白 色沉淀生 成,停止 洗涤 操作(1 分)。向 所得 Pd(OH)2 中加入 足量 浓盐 酸,搅拌 使其充 分反 应(1 分),蒸发溶液 至 有大 量晶 体析 出,利 用 余热 蒸干(1 分),在 175 加热 固体 至恒 重(1 分),研 磨。17(16 分)(1)方法 2(2 分)NO 2 在 水中 溶解 性好,与 尿素溶液 反 应速 率快;NO 2 的氧 化性 强于 NO。(2 分)(2)N 2O 4(2 分);NO 2 和 N 2O 4 与水 反应 后生 成 了 NO(2 分)(3)12(3 分)将Co(NH 3)63+还原 为Co(NH 3)62+。(2 分)(4)机理 2(1 分);机理 2 认为 反 应速 率 与O吸附 量和NO 吸附 量有 关(1 分);O 2 浓度 较小 时,增加 c(O 2),O吸附 量增大,反应 速率 加快(1 分);O 2 浓度 较 大 时,增加 c(O 2),O 吸附 量 增大、NO 吸 附量 减小,反应速 率减 慢(1 分)。(共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