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拓展性课程在美术教育中的实践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土拓展性课程在美术教育中的实践应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土拓展性课程在美术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摘要】本文围绕温州本土美术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化分析,阐述了本土美术资源对于开设拓展性课程的重大价值和主动意义,并通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针对本土资源整合运用的详细实践,试图为当下开发美术拓展性课程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究。 【关键词】本土 美术资源 传承性 拓展性课程 浙江省教化厅关于深化义务教化课程改革的指导看法(浙教基202236号)文件指出,各地区和各学校在开好基础性课程的同时,要主动探究拓展性课程。这里提到的“拓展性课程”是指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实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
2、有肯定开放性的课程。 美国闻名的教化家杜威曾说过:“教化即生活。”义务教化美术课程标准(2022版)也指出,“要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注意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阅历紧密关联。”由此可见,美术课堂应当走进生活,美术课程应当贴近生活。因此,老师在进行拓展性课程开发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地利用本地的美术资源,使课程资源本土化、生活化,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积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教学效果。 一、本土文踪作为美术拓展课程资源具有自然的优越性 笔者所在的温州,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历史名城,多有文人墨客留下踪迹,有着丰富的本土美术资源。 1.本土美术资源更具人文性,有助于
3、激发学生的爱好 本地的习俗文化都和学生的日常休戚相关,最能激发学生的爱好,引发广泛深化的探讨。 案例1以浙美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3课西湖十景为例,拓展成本土教材江心屿十景。江心屿是中国四大名屿之一,历代闻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文天祥等都曾留迹于江心屿,文人墨客叹咏江心屿的诗章达800篇之多,享有“诗之岛”美誉。是温州小挚友耳熟能详的巡游胜地。所以,一提起江心屿,学生就饶有爱好,而正是基于对温州本土景点的独特情感,使学生更简单带着对本土人文的回味走进课堂,获得更多的体验。 2.本土美术资源更具直观性,有助于课程的拓展 本土美术资源具有地理上的优越性,老师可以依据实际状况,支配前置性作业或课后延长
4、,引导学生就近体验,直观感受。 案例2以浙美版小学美术第10册第1课画家故居为例,教材要求学生通过探访吴昌硕、黄宾虹、丰子恺等三位近现代闻名画家故居,了解画家及其艺术风格。但这些故居和艺术馆离学生太远,只能通过书籍、网络图片或视频来做相关了解,无法干脆体验。于是,笔者充分发掘温州本土资源,将“书画传家三一百零一年温州市一百零一里坊马氏家族”作为拓展性课程,布置学生参观位于市区信河街飞鹏巷的马孟容、马公愚纪念馆。学生在探访艺术馆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画家的艺术作品,還通过艺术馆的陈设、画家生前的物件、画家的人生经验以及整个家族的历史,深切感受到了课外丰富的学问体验。 3.本土美术资源更具丰富性,有
5、助于课程资料的搜集 本土文化资料保存相对完善,再加上其地缘性,为老师搜集课程资料供应了极大便利。 案例3以浙美版小学美术第10册第1课画家故居为例,老师在确定拓展性课程“书画传家三一百零一年温州一百零一里坊马氏家族”后,先是去温州市图书馆七楼的古籍、地方文献阅览室收集相关资料,查找到了一百零一里芳人马孟容马公愚昆仲书画集等文献资料。随后,实地探访“马孟容与马公愚艺术馆”。还专访马氏后人,了解家族文化历史,进一步丰富了课程内容。 4.本土美术资源更具血缘性,有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 更多地开发本土拓展性课程,给下一代注入文化的精髓,播下思想的种子,助力文化传承发展。 案例4以浙美版小学美术第9册首页
6、图版印染与织绣为例,笔者将其改编为拓展性课程瓯绣。瓯绣与湘绣、苏绣、蜀绣齐名,被称为我国四大名绣,瓯绣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应当是温州乃至中华民间文艺的珍宝,应当得到重视、爱护和传承。但是瓯绣早已不是寻常人家的针线手艺,而是高校殿堂里的高级技艺。因此,笔者利用拓展性课程将瓯绣重新拉回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瓯绣文化的传承。 二、多方整合资源,开发本土美术拓展性课程的详细实践 邀请名人、具有特长的家进步课堂以及走出课堂实地开课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课堂,收获更加全面、立体的对美术的理解和赏析,逐步提升审美品位和审美实力。 1.书画名人进课堂 创建条件邀请本地书画名家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沟通
7、,激发学生对课程的深厚爱好。 案例5以浙美版小学美术第10册第1课画家故居为例,笔者在上拓展课程书画传家三一百零一年温州一百零一里坊马氏家族时,特殊邀请了第13代马氏传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文史探讨馆馆员、温州市书法协会副主席马亦钊先生来学校指导书画课堂。学生通过与书画名人在课堂上互动赏析,了解马氏家族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近现代绘画史的突出贡献,亲眼望见画家故居,亲耳倾听大师训诲,身临其境去感受“书香传家,艺苑全才”的马氏文化遗产,充分体验感悟到了文化源远流长之魅力,全体师生进一步坚决了继承和发展温州本土书画艺术,推动家乡文化发展的志向信念。 2.特长家进步课堂 充分发挥家长在各行各业的特长优
8、势,邀请学生最熟识的人家长走进课堂,成为编外教员,增加学生的簇新感,让课堂多样化。 案例6以浙美版小学美术第9册首页图版印染与织绣为例,拓展课程为瓯绣。当笔者在打算瓯绣课程时,了解到学校二(6)班一个学生的奶奶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专攻瓯绣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笔者特意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意园找到邹奶奶的瓯绣工作室参观采访,并拍摄视频和优秀作品作为素材。同时,通过邀请邹奶奶进课堂,讲解并描述瓯绣历史文化及技法,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其见识。 3.实地写生进课堂 案例7以浙美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1课悠悠老街为例,拓展课程为温州老街。本课属于综合探究学习领域的课例,为了让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感受、体会老
9、街的历史文化内涵,笔者布置了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实地探访温州如朔门老街、五马街、瞿溪老街、南塘街等,实地感受老街古建筑群所呈现出来的线条、韵律、色调、构造、雕刻等方面的美感,让学生采纳速写、摄影等方法记录老街开展先期的自主学习,作为后期上课创作的素材。在课堂上,笔者通过让学生共享自己探访老街的资料和心得体会,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本课教学,从而在进行美术技艺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和生活美术的观赏实力,增加了其对家乡人文景物的酷爱之情。 三、结语 本土美术资源在人文性、地缘性以及丰富性等方面的优势,注定了它在美术拓展性课程资源的领域内独占鳌头。老师在美术课上开发和利用本土美术资源,不仅有利于
10、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美术语言,直观、全面、深化地相识本土丰厚的文化遗产价值,加深对本土文化的感性相识,同时也能够依托本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人文内涵等美术资源,从学生实际动身,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家乡、走入社会等更为广袤的美术发展空间,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加深对美术本身及其社会价值的相识。 【参考文献】 1樊钏.开展拓展课程,满意学习需求J.现代教学,202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部.义务教化美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22.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