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适用)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案(知识点梳理+同步检测)——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构适用)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案(知识点梳理+同步检测)——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机构适用)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案(知识点梳理+同步检测)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含答案)5课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气象学物候学,另著有竺可桢全集。 课文主题 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内容也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其实,“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 课文链接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
2、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
3、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
4、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
5、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
6、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
7、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知 识 重 点 一、字音词义 次第:依次。 翩pi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s簌:形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载zi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一
8、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yng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连翘qio:一种落叶灌木,春季开鲜黄色花,果实可以入药。 衰shui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 二、主题概述 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内容,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于农业丰产的科学,人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为农业带来更大的进步。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 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 第四部分(第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
9、学的重要意义。 四、思考探究 1.课文第1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赏析。 写大地回春,用了拟人手法描写;写燕子归来,用“翩然”形容它们的轻快敏捷;写秋天植物叶枯落地,用“簌簌”一词;写昆虫,用“活跃”和“销声匿迹”作对比,令人仿佛置身于肃杀的秋天。这些生动的词语或描述具体情态,或概括总体特征,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这几句话通过时间顺序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四季图”,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作铺垫。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作者列举的这三个例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0、有什么样的效果?次序能否打乱??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我国北方的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 3.“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到十天左右”,句中的“左右”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不能。“左右”对十天进行了限定,表示一个大概的数字,如果去掉就变成一个确切的数字,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4.“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
11、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介绍说明。 5.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呢? 因为一般人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都比内陆暖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说明与人们常识相左的事实只举一个例子说服力不强,举两个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6.课文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本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又与课文第一部分照应,强调了研究物候学的最终目的。 7.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 本文主要按照逻辑顺序进行介绍,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现象
12、来临的决定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其为“物候”。 第二题 1.作者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为例子,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自然地引
13、出什么是物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最小,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一个因素是时间因素,这样安排条理清楚。 第三题 举例子,如:“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作比较,如:“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
14、多,灵敏得多”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物候观测仪器的复杂性、灵敏性。 列数字,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真实、形象地说明了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引用,如:“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些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第四题 第一段文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它们似乎都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第
15、二段文字中“根据”“长期记录”“十年平均”“七种”“早九天”这些词语和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这个因素,从而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第五题 示例:我认同作者文中所说的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绘了北方边塞之地八月就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白草断折的自然现象。这反映了物候现象与纬度有关。北方边塞纬度较高,天气寒冷,所以中原大地尚处夏季的八月,边塞却大雪纷飞。 八年级下语文同步 大自然的语言综合能力测试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销声匿()迹? 连翘(? )?翩(? )然 农谚(?)?差(? )
16、异?孕(? )育 二、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冬季南北温度xun sh(? )。 2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xin zh(? )。 3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y y mi(? )、西府hi tng(? )、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三、为下列加粗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将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 ) 活页月刊(? ) 大地出现了一片春耕的活气。(? ) A生动活泼;不死板。? B生存;有生命。? C活动;灵活。 2各种花次第开放。(? ) 改革开放(? ) A(花)展开。? B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3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 这本书是
17、他的劳动果实。(? ) A革命斗争或劳动生产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 B植物体的一部分。 四、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 (? ) 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 五、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
18、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六、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
19、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 )? (2)(? )? (3)(? ) 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 )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20、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这其中很有一番道理呢!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
21、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
22、从哪三方面来说明? (1)_。 (2)_。 (3)_。 2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不得超过20个字): 3给这则短文拟一个小标题(不得超过10个字):_ (三)模糊数学 1965年,世界上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模糊数学。数学的特点是精确,如今却与“模糊”攀上了亲,似乎不可思议。确实,模糊数学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与日俱增,正如1975年纪念模糊数学诞生十周年的论文集所指出的:“未来的十年,将是模糊数学大发展的十年。” 模糊数学的诞生,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类应用数学工具,对世界的认识从模糊到精确,是一个飞跃。今天,精确的数学计算在许多场合必不可少。然而,当我们要求电子计
23、算机具备人脑功能的时候,精确这个长处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成了短处。例如,我们在判别走过来的人是谁时,总是将来人的高矮、胖瘦、走路姿态等与大脑中储存的样本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一般说来,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使一位旧友多年不见,面貌有变化,仍能依稀相认。然而要是让电子计算机来做这件事,那就复杂了。得测量来人的身高、体重、手臂摆动的角度以及鞋底对地面的正压力、摩擦力、速度、加速度等等数据,而且非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几十位才肯罢休。如果某熟人近来消瘦了点,计算机就“翻脸不认人”了。显然,这样的“精确”,反使人糊涂。由此可见,要使计算机能模拟人脑功能,一定程度的模糊,倒是需要的。 模糊数学以客观世界
24、的模糊性为研究对象,它的基础是模糊集合论。集合原是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在19世纪末提出的概念。例如,太阳系是所有行星的集合,车厢是所有乘客的集合,一张报纸是全部字组成的集合等等。经典集合论对事物只作明确的划分。然而事实上,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某集合,并非只有“是”或“非”两种回答,常有模棱两可的情况。例如,对“老年人”和“高个子”这类集合的界限就很难作明确的划分。50岁的人,可以算老年,也可不算老年。这就是说,在现实世界中,集合的边缘往往是模糊的。在人们的思维或语言中,这样模糊的概念比比皆是。如胖、高、重、浓、响、明亮、暖和、粉红、漂亮等,都没有绝对的标准。经典数学就无法进行描述,而模糊数学却能对这些
25、模糊的集合,进行定量的分析。因此,模糊集合要比经典集合更加符合现实世界的实际状况,更带有普遍性。可以这样说,数学从模糊到精确,又发展到模糊,是螺旋式的上升,标志着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模糊数学在精确的经典数学与充满了模糊性的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可以预料,模糊数学必将成为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的有力工具。目前,模糊数学在理论上正在不断完善,而它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尤其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控制、图象识别、综合评判、聚类分析、自动机理论、生物系统等方面,已引起了科技界和有关部门的普遍重视。 1举例说明这篇说明文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2选文在说明模糊
26、数学时采用了_的说明顺序和_的结构方式。 3划分第三自然段的层次,并概括出层意。 4概括说明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模糊数学的? 5“可以预料,模糊数学必将成为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的有力工具。”这句话的含义是_。 【参考答案】 一、n qio pin yn ch yn 二、二、悬殊? 显著? 榆叶梅? 海棠 三、1BCA? 2AB? 3BA 四、C 五、D 六、(一)1(1)B (2)A (3)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 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因为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6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各
27、种自然现象和气候有密切关系,它们好像在提醒农民适时安排农事,起到了语言的作用,所以作者说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二)1(1)大自然的各种色彩与太阳光的关系。(2)天空呈现蓝色与太阳光的关系。(3)日落后大自然变成黑色与太阳光的关系。2蓝色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和折射。? 3大自然色彩的奥妙 (三)1作比较,如人脑与计算机比较;举例子,如文中“例如”的句子。? 2逻辑 总分? 3第一句为第一层,说明模糊数学的研究对象与基础。从第二句至“进行定量分析”为第二层,说明模糊集合的特性。从“因此”到本段结束为第三层,说明模糊数学的意义。4从模糊数学诞生的必然性、模糊数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对象、模糊数学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等三方面来说明模糊数学的。? 5模糊数学将使电子计算机、机器人具有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