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适用)09 期中复习(一)课内古诗文复习考点梳理与实战演练——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部编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219509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构适用)09 期中复习(一)课内古诗文复习考点梳理与实战演练——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机构适用)09 期中复习(一)课内古诗文复习考点梳理与实战演练——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部编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构适用)09 期中复习(一)课内古诗文复习考点梳理与实战演练——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部编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构适用)09 期中复习(一)课内古诗文复习考点梳理与实战演练——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部编版(含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机构适用)09 期中复习(一)课内古诗文复习考点梳理与实战演练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部编版(含答案)期中复习(一)课内古诗文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字渊明,东晋“田园诗人”。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

3、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写作背景】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注释】 选自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 缘沿着,顺着 鲜美新鲜美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4、。 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俨(yn)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悉全,都 黄发垂髫(ti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乃于是,就。 具详细 要(yo)同“邀”,邀请。 咸全,都 妻子妻子儿女。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遂与外人间(jin)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

5、了。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乃竟然,居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为具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 叹惋感叹惋情。 延邀请。 语(y)云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 不足不值得,不必。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志做记号 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郡,指武陵郡。 诣(y)拜访。 南阳郡名,在今河南南阳一带。 刘子骥名驎(ln)之,字子骥,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规打算,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内容讲解】 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课文以武陵渔人

6、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时间顺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无果。 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

7、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4.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归纳积累】 1.古今异义 穷(古义:穷尽;今义:贫穷) 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向来)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管)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成年

8、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的来源)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芳(古义:花;今义:气味芬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间离隔绝;今义:空间或时间上的隔绝)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路,探访。文中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

9、,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 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 2.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

10、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语(此中人语(yu第四声)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黄发(黄发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的老人 垂髫(黄发垂髫):借代手法,代指所有小孩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具:通“俱”,完全、详尽 4.出自本文的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

11、样子。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理想世界。 与世隔绝: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主旨】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顺序,虚构了一个没有阶级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

12、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13、,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注释】 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水济西)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参加水贞元年(805)王叔文领 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篁(hung)竹竹林。 如鸣珮环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珮、环, 都是玉饰。 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水尤清冽(li)水格外清凉。尤,格外 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坻(ch)水中高地。 嵁(kn)不平的岩石。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可百

14、许头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示约数。 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澈,穿透。 佁(y)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ch)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 翕(xi)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犬牙差(c)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悄(qio)怆幽邃(su)凄凉幽深。悄怆, 凄凉。邃,深。 清凄清。 吴武陵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被贬到水州 龚古作者的朋友。 宗玄作者的堂弟 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

15、内容讲解】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 作者发现小石潭。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第二段 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

16、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第三段 是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 第四段 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 记录同游的人。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那种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归纳积累】 8667

17、7513970 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快乐 5876925107315170497580010393382578105 潭水:清澈 (侧面描写) 谭中景物 特写镜头(近景) 游鱼:活泼(动静结合) 392430011430167640036195 溪身:曲折蜿蜒 小谭源流 形象比喻(远景) 岸势:参差不齐 小石潭记 194310026499185 谭中气氛:幽深冷寂 寓情于景 凄苦 记录同游者 【主旨】 文章生动描写了小石潭优美的环境和幽深凄凉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和凄苦之情。 诗经二首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

18、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风”是各地的民歌,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是朝廷正声

19、,即周朝京畿地区的乐歌,分为大、小雅。大雅多为朝廷宴飨时的乐歌,小雅多为下层官吏的怨刺之作,其中也有一部分民歌。“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赋”即陈述铺叙。“比”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注释】 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选自诗经周南。雎,读j。诗经

20、中诗的标题一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 关关雎鸠(ji) 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关关拟声词。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o tio)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 好逑(qi) 好的配偶。速,配偶。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流求取。 寤寐(wm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思服思念。服,思念。 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悠,忧思的样子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芼(mo)挑选。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内容分析】 全诗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四句,以水鸟和鸣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第二章八句,写小伙子对意中人

21、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第三章八句,写小伙子想象中的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第三章诗的格调变为轻松明快,与第二章的迂回低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琴瑟友之”表现恋爱生活的和谐美满,以“钟鼓乐之”来描绘婚礼的盛况。 【写作手法】 起兴 开篇即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显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 刻画人物形象 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短短三章,就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双声、叠韵 诗中运用了双声词(如“参差”)、叠韵词(如“窈窕”),增强

22、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性。 【主旨】 关雎这首诗的主题,古人说是赞美“后妃之德”,今人多认为是表现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选自诗经秦风。蒹葭(jin ji)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 溯洄(s hu)从之逆流面上去追寻。溯洄,逆流而上。洄

23、,逆流。从,跟随、追寻。之,代“伊人 阻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x)干。 湄(mi) 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跻(j)(路) 高而陡。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涘(s)水边。 右向右迁曲。 沚(zh)水中的小块陆地。 【内容分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青年眼中的湖边晨景。湖边的芦苇已经霜变色,显得苍老发黄了,上面的白露已凝结成霜。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湖边的萧索落寞,衬托着青年愁肠百结的心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即“那人”,犹如现在人们对恋爱着的人说的“你的那个她(他)”。

24、这是一个亲昵的称呼。但这个“伊人”只是“所谓”的,表示并非真的已经是自己的情人了。甜蜜中带有苦味。“在水一方”,在湖的另外一边。这个“在水一方”有可远望而不可近求的意味。这两句诗,流露了强烈的思念和求而不能得的怅惘。 诗的二三章与第一章相比,只换了几个字,但却使情节发展了,景物更具体了,所抒发的感情更丰富、更充分了。蒹葭由“苍苍”而“凄凄”而“采采”,不但写出了芦苇的颜色,而且写出了它的形态,芦苇的“茂密”加浓了湖边秋景萧瑟的气氛。白露由“为霜”而“未晞”而“未已”,白露原来已成霜,后又由霜化为露,露水又快蒸发干了。写出时间已由天蒙蒙亮到太阳出来好久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那位痴情的小伙子仍然在

25、湖岸徘徊着,思念着,苦恼着。路由“长”而“跻”(路高)而“右”(右:迂曲),把路的难行写得更具体了。“宛在水中坻”和“宛在水中沚”写伊的身影扑朔迷离,正写出痴情青年忧伤徜恍的神情。 【写作手法】 重章叠句 全诗分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追寻“在水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这不仅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起兴 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时空序列 三章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白露为霜”到“白露

26、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艰险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这首诗朦胧、含蓄,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 【主旨】 蒹葭一诗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例题精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2)悉如外人? (?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27、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 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课堂练习】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28、,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上文作者是 朝的 。(人名)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情感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用诗经二首原文填空。 1.关雎一诗以 ,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统领全篇的诗句是:_,_。 3.关

29、雎一诗中体现小伙子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_,_。 4.关雎一诗中因求爱不成而内心煎熬的句子是:_,_。_,_。 5.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 , ”的美好联想;“ ,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6.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7.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 练习 1.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 篇,包括 、 、 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

30、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

31、选自诗经 周南。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223题。(4分)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2.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_和_,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2分) 2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2分) 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 2、诗经的主要

32、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 ? 作业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

33、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7.上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 (2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翻译)(3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第段描写桃花源的宁静祥和,展现了作者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

34、B.第段叙述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表现了桃花源良好的社会风尚。 C.第段补叙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只是人们的幻想。 D.文章叙述武陵人探访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

35、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主要描写小石潭的概貌。 B第段,写观赏小石潭的游鱼,主要写出了鱼儿的活泼。 C第段,写远望小石潭的西南,主要写出了岸势的曲折。 D第段,写感受小石潭的气氛,主要抒发了内心的忧思。 2.对于第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游者中既有作者的亲戚,也有随从,还有朋友。 B因为是游记,所以有必要交代同游者,以便读者了解。 C虽然同游者关系亲近,但作者还是难以排解内心忧郁。 D. 由于同游

36、者人数众多,所以大家游玩的兴致很高。 期中复习(一)课内古诗文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37、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字渊明,东晋“田园诗人”。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

38、。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写作背景】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注释】 选自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 缘沿着,顺着 鲜美新鲜美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俨(yn)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悉全,都 黄发垂髫(ti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乃于是,就。 具详细 要(yo)同“邀”,邀请。 咸全,都 妻子妻子儿女。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