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检测训练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检测训练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1过秦论 检测训练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
2、,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
3、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1对下列文段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A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B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C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
4、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使用残暴的方式进行统治,声威传遍天下,以致死后,边远的地方还能感受到他的余威。B秦始皇认为愚民、弱民、防民能确保自己的子孙后代万世称帝。C“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D强大的秦朝迅速土崩瓦解,引发读者思考。作品结尾也道明了秦朝灭亡根本上还是因为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山东”,太行山以东,指东方诸国。“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
5、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秦以外其他六国都在山东。B“六合”,指天地和东西南北四方,与孔雀东南飞中“六合正相应”意义相同。C“七庙”,古代天子的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庶人不准设庙。D“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凉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班固苏武传)5最后一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作对比来论证中心论点的,请分条列举。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秦孝公
6、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
7、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节选(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B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D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9、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荒、六合,都是天下的意思,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六合,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B“崤函”此处指崤山和函谷关。C“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砺”指磨刀石。D荀子,名况,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B乙文“闻者彰
10、”“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自身内部的努力。C乙文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的观点。D乙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和谐,又变化流畅,反应了荀子文章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
11、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二)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
12、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 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C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D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周”,在东周王朝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史称东西二周。秦始皇消灭“二周”统一了国家,故曰“吞二周”。B“先王”,“先”,可以指“祖先,上代的人”,也可以
13、是“尊称死去的人”。这里泛指秦以前的帝王。C“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黔,黑色。D“城池”,城墙和护城河。“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的意思是据守华山以为帝都东城,以黄河作为帝都的护城河。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一)概括叙述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叙述为主;文段(二)分析秦王失国的原因,以议论为主。B作者认为秦之所以失天下,主要原因是攻守之势异,而“取与守”没有“不同术”。C这篇过秦论讲究铺陈渲染,行文又多用骈偶,琅琅上口,虽然不是赋,却带有赋的特色。D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并
14、讲求细节的准确真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2)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过秦论【汉】贾谊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
15、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
16、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4实词解释(1)下列句子中“而”与“吞二周而亡诸侯”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C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利。(六国论)(2)下列句子中“因”与“因河为池”中的“因”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17、C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D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3)下列句子中“将”与“将数百之众”中的“将”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五代史伶官传序)B 将进酒,杯莫停。(将进酒)C与卫律所将降者。(苏武传)D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前赤壁赋)(4)下列句子中“使”与“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中的“使”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B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C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D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谏逐客书)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瓮牖绳枢”中的“瓮、绳”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18、单于壮其节(苏武传)B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C忧劳可以兴国。(五代史伶官传序)D上称帝喾,下道齐桓。(屈原列传)16下列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特殊句式类型相同的一句是()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C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17以下选项符合选文观点的是()()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
19、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过秦论中篇【汉】贾谊A秦王为人贪婪狭隘,行事严苛,以暴治天下,不具备王者仁心。B秦王深知:兼并天下得靠战斗实力,而安抚天下贵在顺应权宜。C秦国能用诈力统一天下,却不能用仁义安抚天下,故无法长久。D秦国的统治者们骄奢淫逸,盲目自信,不具备居安思危的远见。18联系选文比较过秦论和阿房宫赋在文体、写法、主旨上的异同:()()()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
20、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唐】杜牧A过秦论是篇政论文,阿房宫赋是篇辞赋,两者在文体上存在区别。B阿房宫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揭露了秦亡国的历史教训。C过秦论先铺叙史料写秦发展一统的过程,再层层说理,最终阐明观点。D阿房宫赋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自我满足,未能总结前朝灭亡的经验。E过秦论认为秦国灭亡原因在于,统治天下的方法与当下形势不相匹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
21、,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
22、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
23、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节选自贾谊过秦论)19下列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惠文、武、昭襄蒙故业(继承)B楼缓、翟景、苏房、乐毅之徒通其意(徒然)C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D却匈奴七百余里(击退)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合从,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B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C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平民以黑巾裹
24、头,故名“黔首”。D陶朱,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21下列对课文选段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段罗列了许多的“六国之士”,表明列强联盟的强大,与下文陈涉的弱小形成对比。B“奋六世之余烈”既肯定了秦始皇的功劳,也表明其功业离不开前几代君王的努力。C“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是秦始皇为了进一步巩固国防而采取的有效措施。D“自以为关中之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写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自信的心态。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25、赢粮而景从。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
26、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2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窥:探看B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伦:辈,类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尝:曾经D秦人开关延敌延:抵抗24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7、()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北收要害之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A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相同B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C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D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不同25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排比句式,极力渲染了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B商鞅辅佐秦孝公制定了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于是秦国日益强大。C第二段文字,作者从人才、土地、兵力和财物四个方面突出显示出诸侯联军力量的雄厚。D九国最后被秦所败,争相割地,臣服于秦,合纵解体。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
28、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
29、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节选)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30、奋六世之余烈 奋:振兴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军队C而倔起阡陌之中 阡陌:田间小路,这里代指田野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27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本课中具有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宇内”“四海”“八荒”。B“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的各越族部落的统称,也叫“百粤”。C“黔首”,秦朝称百姓为“黔首”。“黔”是黑色,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古代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生”和“氓”等。D“七庙”,天子供奉历代祖先的宗庙,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百姓一庙。28
3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俯首系颈,委命下吏B始皇既没C百有余年矣D而倔起阡陌之中2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吞二周而亡诸侯B以愚黔首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D序八州而朝同列30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负而前驱A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C则不可同年而语矣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1下列各特殊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C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32翻译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3根据文意,分析贾谊所称“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根本是_。34过秦论语言富有气势,极具“赋”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阅读下面内容,完成下列小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
33、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锸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奋六世之余
34、烈(2)因河为池3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B则不可同年而语矣C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D然秦以区区之地37对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是()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吞二周而亡诸侯却匈奴七百余里追亡逐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序八州而朝同列A/B/C/D/3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本部分文字记叙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和巩固政权时采取的种种措施。B这部分文字所叙述的秦始皇所施行的政策,说明他“仁义不施”,为秦朝灭亡埋下了隐患。C作者用铺陈的手法叙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D从这部分文字记叙的秦始皇为
35、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看,他确实为子孙后代开创了万世之业。39翻译文中划线句。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40对比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请简述本文对比手法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二、选择类41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B“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而“氓隶”是指下层百姓。C“万乘”,古时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称
36、天子为“万乘”。D“七庙”,古代诸侯的宗庙。“七庙隳”,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庙制规定不同的等级有宗庙数量不同,以此区分亲疏贵贱。4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履至尊而制六合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指帝位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语言C隳名城,杀豪杰隳:毁坏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池:护城河4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爱护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可靠的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排列座次44“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中加点词语正确的意思是()A奋起猛烈振作B奋斗功德振撼C发展功业举起D奋发烈士挥动45对下列加点词的
37、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爱护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可靠的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排列(或招致)三、小阅读-课内4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秦”的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史论”。B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了论证这一中心论点,文章的前半部分极力渲染秦国六代国君的开拓功业,铺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赫赫之威。C文章的后半部分通过多组比喻论证,揭示了秦从极盛而一统天下到迅速土崩瓦解的历史事实,突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中
38、心,说明民心向背决定了历史前进的方向。D分析概括陈涉起义三个不利的方面依次是:战斗力低下,人员少,武器差;一个有利的方面是深得民心,最终造成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所以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四、材料作文4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对贾谊,人们有太多的评论。惜其才华,哀其夭亡者有之;感其遭遇,思得明君者有之。你怎么看待贾谊短暂的一生?请以“我心中的贾谊”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1D 2D 3C 4(1)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2)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
39、,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 5秦国的过去和现在对比;陈涉与九国之师对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对比。6A 7D 8B 9(1)对内制定法律制度,致力农耕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战具,对外采用连横的策略来使诸侯们互相争斗。(2)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也没有过错了。(3)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10C 11A 12D 13(1)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2)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14D B C A 15B 16C
40、 17AC 18ABC19B 20A 21C 22(1)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2)砍下树木做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23D 24D 25C26B 27D 28A 29C 30C 31D 32(陈涉)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率领)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他们)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陈涉起义国家灭亡,秦王子婴为项羽所杀,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
41、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33君主要施行“仁义” 34过秦论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富有气势。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一句,从多角度铺陈秦始皇用武力统一天下之后所采取的“愚民”、“毁城”、“杀人”、“弱民”的强力措施,极力塑造了秦始皇志得意满独霸天下时不可一世、为所欲为的暴君形象。句式变化多端,读起来铿锵有力,感染力强。(以其他句子为例也可以)写赋是需要铺陈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1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
42、”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还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气势充沛,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35(1)发扬(2)依据 36C 37C 38D 39(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40陈涉和山东诸国对比(四选一:领导者地位高下、武器的精良与否、士兵的寡众强弱、智慧的高低),凸出双方力量的悬殊,突出秦国不施仁义的惨痛结果(最后指向秦)。41D42B43B44C45B46C4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