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古代职官和教育科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古代职官和教育科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文化常识古代职官、教育科举(一)古代官职【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
2、【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中央官职1.【三公九卿】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高级官职,设立始于秦朝。因为是中央最高官职,权力很大,所以在东汉初期,开国皇帝刘秀限制三公的权力,大权独揽,三公的实际地位开始下降。魏晋以后,随着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建立,三公和九卿的权力逐渐被替代和分割。到了隋统一后,三公九卿制让位于三省六部制。【三公】
3、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东汉至魏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三公”【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在皇宫;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九卿”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
4、言其官职完备。【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2.【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三省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5、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六部长官六部职能最高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或右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吏部: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勋封、调动等。户部: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国库等。礼部:管礼仪、祭祀、典礼、学校、科举、宴飨xing等事宜。兵部: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刑部:管刑法、狱讼、审计等。具体审判事务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工部:管各项工程、营造、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吏部】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
6、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户部】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
7、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兵部】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工部】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
8、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后周依周官,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3.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
9、卫。【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末废。【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太府寺】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庶吉士】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
10、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唐代全国分十几个道,中央派官
11、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时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县丞】古代多用“丞”作辅佐官的称号。汉代中央各官署如卫尉、太仆寺 本身有丞,所属各署都有令有丞。唐、宋两代尚书省仆射之下有左、右丞。清代末期,内阁及各部长官之下设置左、右丞。战国时始设县丞,秦、汉两代相沿。为县令的辅佐
12、之官,主管文书、仓、狱。历代所置略同。 【县尉】秦代始设,两汉相沿,大县二人,小县一人,主管一县的军事,历代所设略同。唐代县尉通常为进士出身的初任之官。【亭长】秦汉时,十里一亭,设亭长一人,管诉讼等。【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总督】别称制军、制府、制台,明代始置。明代初期在用兵时派京官至地方总督军务,事毕即罢。清代时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综理军民要政,同治年间,总督权势尤重。另有漕运总督,主管运河上的漕粮运输;河道总督,主管疏浚河道、修筑堤防。【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 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巡抚】明初指京
13、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通判】宋初握有与地方长官连署州、府公文的权力,实为监察之官,有“监州”之称。清代各府通判职权大为削减,另有州通判,称“州判”。【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布政使】又称“藩司”“藩台”。明代置。清代开始正式定为总督、巡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民政。【按察使】又称“臬司”“臬台”。唐初仿汉代刺史制设立按察使,赴各道巡察,考核
14、吏治。明代中叶后,按察使成为巡抚的属官。清代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与布政使并称“两司”,宣统二年(1910)改称“提法使”。【转运使】起于唐代,初称“水陆发运使”,管理洛阳、长安间的粮食运输事务。后设“江淮转运使”,掌全国谷物财货的转运事务,多由大臣兼领。宋初为集中财权,设置专职的“诸道转运使”,掌一路或数路军需粮饷。其后职掌扩大,兼理兵防、治安、巡察等事,成为府州以上行政长官。一般称为“漕司”。辽、金亦设有转运使等职。元、明、清有“都转盐运使”,为专管盐务的长官。【别驾】汉代始设州别驾,也称“别驾从事史”,为刺史佐吏。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zhun)车,故谓之“别驾”。魏晋以后,诸州置别驾,
15、掌本州之众务,其权甚重。隋唐时,一度改称长史,唐中期后,别驾与长史并设,其权渐降。宋朝诸州所设的通判职似别驾,后世因此沿称通判为“别驾”。【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提刑】宋代始设,是府属下设机构,全称“提点刑狱官”,简称“提刑”。官署称“提刑司”,主管各州的司法、刑狱和监察,兼管农桑,号称“宪司”。京畿地区称“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主管县、镇刑狱以及治安、场务、河渠;南宋称“提点京畿刑狱”。明、清两代在各省设提刑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谏官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
16、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拾遗】唐代谏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置,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位从八品上,稍低于补阙。分左右,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北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南宋一度沿设,旋罢。明初又设左右正言,不久即罢。建文帝
17、设拾遗,成祖即位后罢。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其他【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大理寺少卿】官职名。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洗马】本义是在马前作前
18、驱。汉沿秦置,为东宫官属,为太子的侍从官,职如谒者,太子出则为前导。梁代以洗马隶属典经局,隋唐于司经局置洗马,一变而为掌管书籍的官,直至清代均沿设。清代司经局所设之洗马用满汉各一人,从五品。【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西汉,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为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唐以后地位渐低。【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置,为国君掌管
19、传达、接待宾客及赞礼。【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中官】最初指宫内、朝内之官,还可指宦官,又称阉人,内臣等。【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者充任。“黄门”并非行政机构。【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廉访使】宋、元时期的职官名。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
20、主管监察事务。【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二)官职调动授予官职【征、召】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简】任命,选拔。【铨】量才选拔官吏。【除】拜官受职,有时也指免去旧官而任以新职。【拜】授予官职。【授】授给、给予官职。【知】主持;管理【赏】 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或爵位。【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仕、仕宦、仕进】做官,任
21、官职。【补】授予官职或任命补缺。【荫yn补】靠先人的业绩补任官职。【恩荫yn】 又称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封妻荫子】表示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提升官职【擢】在原官上提拔。超迁、超擢 :破格或越级提拔。【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迁】一般指提升。累迁:多次调职或升职【陟】进用,提升。【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升】升官。降低、免除官职【贬】降职。降职并外放。【罢】免去,解除官职。【放】一般
22、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废】废黜,放逐。【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 【窜】放逐,贬官。【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出、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夺】削除。【责授】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革、褫ch】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查办。【开缺 】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削xu秩zh 】削除官职。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指官吏的官阶、品级。调动官职【
23、改】改任官职。【转、调、徙】调动官职。【迁】调动官职。一般“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降职。兼代官职【署】代理、暂任。【兼】兼任。【守】兼理,指比本职高的兼职。【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判】高位兼低职。【行】代理官职。【权】暂代官职。【假】暂时代理。【摄】暂代官职。辞去官职【致仕】:交还官职,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代官员一般在70岁时退休,有疾患则可提前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告老】官员年老。【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
24、乞身”。【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解官】辞去官职。【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悬车】 辞官居家。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视事】治事、任职。如:崔子称疾,不视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下车】官吏初到任。如: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后汉书张衡传其他【主、知、典】主持,主管。【视事】官吏到职办公。【听事】处理政事,判断是非曲直。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下车】官吏初到任。【坐】犯罪,因犯罪或错误,触犯。牵连,定罪。【缘坐】犹连坐。因牵连而获罪。【秩zh满】官吏任期届满。【行xng部 】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洗沐】沐浴,借指休假。【归沐】回家洗发
25、,指官吏休假。【解褐h】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做官。【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脱巾】脱下头巾,改戴官帽。指开始入仕。【解巾】除去头巾,谓出任官职。古代文化常识教育科举科举前选官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26、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九品中正制 】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朝廷选用官吏的依据。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科举制度【科举】 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到明朝,科
27、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乡试】(子、卯、午、酉年八月)由朝廷选派考官,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因在秋季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wi”。乡试分三场,考中者才能参加会试。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会试】(乡试次年三月)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乡试后第二年
28、在礼部举行。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或“礼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会试同年四月)又称“御试”“廷试”“廷对”,是科举制级别最高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持殿试,并不亲自策问。会试考中的贡士再行殿试,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 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
29、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披宫锦”即指中进士。【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连中三元】一个人身兼解元、会元、状元。具体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鹿鸣宴】亦作“鹿鸣筵”。科举时代,乡举考试后,州县长官宴请得中举子或放榜次日,宴主考、执事人员及新举人,歌诗经小雅鹿鸣,作魁星舞,故名。【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桂榜】为乡试录取举人的
30、公告榜,因放榜时正值桂花盛开的时间而得名。【杏榜】为会试录取贡士的公告榜,因放榜时正值杏花盛开的时间而得名。【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童生】明清科举考试,凡未考试合格成为秀才(生员)以前,无论老少,都称作童生,又称文童、儒童。【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明清科举制表考试别称考试时间考试级别主考官发榜及第者称谓第一名院试章试道试三年两次县、府、州
31、省提督学政生员、秀才茂才、相公案首乡试秋闱秋试解ji试大比三年一次京城和各省皇帝派遣考官(翰林或部院官员)桂榜鹿鸣宴乙榜举人解ji元会试春闱礼闱乡试后第二年京城礼部皇帝特派考官杏榜贡士会元殿试御试廷试廷对会试后同年四月皇宫殿廷皇帝金榜一甲三名(进士及第)状元(鼎元)二甲若干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同进士出身)学校机构【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序】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周庠商序【国学】国家设立的学校。国学根据学生入学年龄和程度的高下,分大学与小学两级,教育内容为六艺。小学以书、数为主,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六艺 :礼、乐、射、
32、御、书、数 礼: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育)。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 乐:音乐。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hu、大武等古乐。 射:射箭技术。 御:驾驶马车的技术。 书:指书法(书写,识字,作文)。 数:指理数、气数,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古代的大学。相传庠、序、瞽g宗、辟雍均为古代大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隋初置国子寺,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设国子、太学、广文、四门,隶属国子监。
33、明以后只设国子监,不设太学。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太学生。【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古代学官【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
34、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学官】掌握学校教育的教官。宋以后用以泛称各级儒学的教授、教谕等。明清两代,学官规定有不同等级的名目,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各设训导的副职。负责在学生员的管理教育。亦称“教官”,别称“广文”。【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