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客观题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小说客观题专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说客观题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品石做人曾宪涛小区是新小区,新入住的邻居们还都不熟悉,只能以貌取人。老孟皮黑,貌丑,便都瞧不起他,甚至爱搭不理。老孟是灵璧人,来彭城已三十多年。灵璧石天下闻名,被乾隆封为“天下第一石”。老孟虽离开家乡,但对家乡的石头情有独钟,且很有研究,造诣颇深,被圈里人称为赏石专家。彭城距灵璧很近,当地人都喜欢灵壁石,新居的邻居,不少人都想买块灵壁石摆放家里,所谓时(石)来运转。当知道了老孟的能耐,遂转变态度与他套近乎,想请他帮忙买石。老孟也不计前嫌,来者不拒。高老师跟老孟一个单元,从没嫌弃过他,态度一如既往,只是对石头不感兴趣。倒是老孟主动找他,要帮他选块好
2、石,说:“室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还说了番品石做人的高论:灵壁石无论深埋山中,还是尊坐厅堂,都镇定自若,不卑不亢,豁达从容,宠辱不惊,这也是做人的境界。高老师年轻,很容易被说动。双休日,两个人开车来到灵璧,老孟领着进了一石农家,满院皆石。“老主顾来了,有新采的好石?”老孟高喊。石农看起来跟老孟很熟,忙过来引他们到一块满是泥土的石旁,指着说:“才送来的,看像不像麒麟?”高老师看半天也没看出麒麟,只看出轮廓像老虎、狮子或什么怪兽。老孟问价钱,石农道:“老主顾了,别人一万,给你五千,这是块五彩石,稀有,品相质地都强,整好了能值几万。”高老师不太情愿,心想一个四不像咋值这么多钱?老孟看出他的心思,对
3、石农说:“我们再看看,回头再谈。”石农便去招呼别人了。待石农走后,老孟对高老师神秘道:“这石头你横过来看。”照老孟的指点,高老师果然看出一只凤,特别是老孟手指的凤头,简直惟妙惟肖。老孟悄悄说:“他是没看出,不然,甭说五千,五万也不卖,玩石头靠的就是眼力!你刚好又有个女儿,这只凤往客厅里一摆,真是没得说了。”老孟叫来石农,讨价一番,又便宜了五百。高老师对老孟感激又佩服。石头买回来,清洗打磨,做好底座,往客厅一摆,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一只凤凰,谁见了都赞叹不已。高老师初中时的同学自远方来,还带来个赏石高手的朋友,要去灵璧淘石头。高手一见凤石,先是惊叹,细细端详后问:“什么价买的?”高老师说了价钱。高
4、手摇头道:“不值,石头是动过手的。”指着凤头,“这是人工做出来的。”高老师一惊:“你看值多少?”“动过手就不值钱了,权当工艺品吧,也就两三百。”高老师脸色难看,半晌才说:“回头我问问老孟。”便说了老孟带他买石的经过。高手说:“赏石全靠眼力,他不具备,也不能怪他。”高老师想起老孟也说过眼力的话,他帮好多人都买了石头,难道只自己这块看走眼了?他提出去看看别人家的石头,朋友和高手都同意了。先去了对门小成家,小成的石头花了三千元。高手看罢也说是动过手的。小成顿时拉长了脸,一块又去看其他几家,没想到高手都说是动过手的。大家就起了疑心,这就不能说是眼力问题了,他们怀疑老孟与石农有勾结。事后高老师见老孟几次
5、想问,因为有了猜疑,反倒不好意思了。想起他那些品石做人的高论,感觉真是讽刺。邻居们从此不再找老孟买石,又跟先前一样白眼对他。还说人是相由心生,当初咋就会信他呢?自认倒霉吧!看来赏石要眼力,识人更要眼力。不知老孟知不知道这事,反正人不找他,他不解释。对别人的白眼,他似乎也习惯了,仍和当初一样,泰然处之。过没多久,小成带来一位外地客商,熟人介绍的,客商说公司修建花园,需要采购一批奇石,只要石头好,愿出大价钱。小成把他带到家里,没想到客商一眼看中了他的石头,愿出更高的价钱。小成当然答应,又带他来看高老师那块凤石,客商竟出价一万。高老师想,碰上冤大头了,心中有些不忍,暗捅小成:“我想原价让给他算了,不
6、亏就行。”小成摆手挤眼,事后说:“还有你这样的,愿打愿挨,玩石头全在眼力,咱又没骗他。”邻居们那些动过手的石头,竟全被客商以高出原价的价格买走了。老孟还是帮他们赚了钱,但大家依然不肯原谅他,因为这不是他眼力的问题。那以后,高老师一直感觉做了亏心事,对不起冤大头,见老孟就来气。老孟却还跟原来一样,这天在门口遇见,硬塞给他一张报纸。高老师进了家门才打开报纸,报上刊登一则消息:京都奇石拍卖会,一块酷似凤凰的灵壁石,竟拍出百万天价。他惊呆了,因为照片上的奇石,咋看都是他那块凤石,而拍主就是同学带来的那个赏石高手。他打电话给同学,同学在电话里说:“老同学,你不也赚了吗?有赚就行,想赚大钱,要有眼力呀!好
7、啦,我叫朋友再给你些补偿。”高老师冷冷道:“不必!”便挂断电话。他在心里感叹,要看透这世界的人和事,真不知该要有怎样的眼力。再见到老孟,他就像啥都没发生过一样。他又想起了老孟那些品石做人的话。(节选自小说月刊2021年第12期)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围绕灵壁石事件,写了高老师对老孟由最初的信任,到猜疑,再到气恼,最后幡然醒悟,其心路历程清晰可见。B文章巧设伏笔,讲究照应。如“赏石高手初见凤石时的惊叹”,就为下文“客商的一眼相中”和“凤石的拍卖”做足了铺垫。C和小区邻居们一样,高老师轻易地就相信了“赏石高手”的话,除了反映出他没有眼力外,也是先入为主的
8、印象在作祟。D小说结尾写高老师“又想起了老孟那些品石做人的话”,既回扣标题,点明主旨,也透出他对自己做人处事之道的反思。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孟因为貌不惊人而不被邻居喜爱,又因为懂得赏石而被邻居刮目相看,小说欲抑先扬,展现出了老孟高超的赏石技艺。B高老师先是错信同学,误以为自己被老孟欺骗,后又被客商以较低的价格买走价值百万的凤石由此可见,高老师赏石赏人的能力有欠缺。C小说以“品石”为线索组织材料、串联人物,情节集中,于短小的篇幅之内展现了世间百态,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D赏石高手在看到高老师及其邻居家的石头后,说石头都“动过手”,这一细节描写暗示了赏石高手的品行存
9、在问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告示赵晏彪“快来看呀,有人贴告示了”消息像是长了腿脚,迅速跑遍了小区的大小角落。和平社区有个小花园,小区居民每天早晚都在这里锻炼身体,所以居委会便在这小花园中的明显位置,设立了一个告示栏。平日里都是居委会有什么信息了,贴个告示告知大家,比如,组织出游啊,社区便利店有特价菜和水果啊。当然凡事都是刚开始时热闹,时间一长,这告示就渐渐失去了作用。就在人们渐渐将告示栏淡忘的时候,一张告示却让小区里炸开了锅。告示栏前,人越聚越多,有人大声念着:“亲爱的小区住户:我将咱们社区的8个猫窝(我考察了几天)进行了重新打理,以后我会每天早上和傍晚给猫喂猫粮和水,不再让这些
10、猫因为没有食物吃而偷吃人家的东西;请大家监督好我,如有疏漏之处,敬请指出。请大家不要虐待小动物,您如果不喜欢小动物,尽管不理睬它们就行了,动物再小也是有生命的,请善待它们吧。马大姐叩首。”告示下面有一张照片,是一张被人剥了的猫皮的照片。“太残忍了。”“谁这么缺德呀?”“一点爱心都没有。”大家议论纷纷。“奔奔奶奶”是4号楼的楼长,她知道内情,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就在上个礼拜,一天傍晚马大姐从4号楼下经过,突然有人从楼上扔下一块东西,“啪”的一声掉在她的面前,吓得马大姐心脏都快跳出来了。马大姐朝楼上望了望,然后走过去想看看扔下来的是什么东西。马大姐不看则已,一看,吓得差点坐在地上!原来竟然是一
11、张血淋淋的猫皮,而且是刚刚剥完的猫皮。马大姐径直找到了楼长“奔奔奶奶”。“奔奔奶奶”一听气愤不已,就带着马大姐挨家挨户地问这是谁扔的。到了4楼2号房,敲开门,出来一位年轻女子,一问,是她家男人干的。这家是小区的租户,马大姐问他们为什么要把猫活剥了,青年男人挤过来说:“猫把我老婆刚给孩子买的鱼吃了,既然猫吃了我的鱼,那我就杀了它,这样扯平了。”马大姐和“奔奔奶奶”说了一大堆道理,“人不能和动物一样,人要有爱心,要爱护动物”“这是野猫,吃了你们的鱼,是猫不对,但既然吃了鱼,你把它轰走就完了,没有必要非活剥它的皮呀,多残忍呀”青年男人说:“是不是欺负我们外地人呀?不就是一只野猫吗?”说着把门一撞。马
12、大姐和“奔奔奶奶”说不过这一家人,只好悻悻地走了。这才有了马大姐贴告示的一幕。“这马大姐真是热心肠。她从超市里买猫粮和水,每天早晚两次放在猫窝里。马大姐说,既然猫饿了会吃人家的东西,咱们给猫喂饱了,它们不就不去偷吃人家的东西了?这不就避免了杀猫剥皮的事儿了啊?”“奔奔奶奶”,您说马大姐这一天要花多少钱呀,这猫粮可贵了。她是什么来头呀,这么有钱?”“哪有什么来头呀,就是普通的小学老师,马大姐的丈夫前几年去世了。她无儿无女,现在一个人生活,退休工资7000块左右,这算算啊,一个月大约花一大半给猫狗了,她家里还收留了十几只被人打残的猫和狗,马大姐人心肠特别好,最见不得伤害小动物。”几年过去了,小区里
13、再也没有发生过流浪动物被虐待的事情,居民们出来遛弯也不用担心被猫抓狗咬了,大家没事聚在一起时都夸马大姐。在马大姐的带领下,小区好多人也都喜欢上了小动物,就连那户租户见了流浪小猫小狗也不会再啐上一口,踢上一脚。当然了,社区里也没有人再贴告示了,渐渐地大家又将告示栏淡忘了。一天一大早,社区里又有人疯传开了,“快来看呀,马大姐又贴告示了”消息一经传开,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小花园跑去,都想看看马大姐又有啥事了。居民中不乏有文化的人,念着告示:“各位和平社区的男女老少,我已经患癌症一年了,医生说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所以我必须料理后事了。我本无儿无女,没有牵挂,但家里那11只猫、5条狗和社区里的8个猫窝让我放
14、心不下。现欲求一爱心人士接手我的工作,照料这些猫狗。我有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15号楼1单元202室,存款58万,如有人答应照顾这些猫狗,房子的使用权归他,58万存款作为购买照顾猫狗的费用。如果该爱心人士不能再照料这些猫狗,请继续寻找下一位爱心人士,并将房子居住权和所剩费用转交。如有人接手,完成交接工作后,贴告示告知大家。以上事项请求居委会监督执行。如果能有人接手,我死而瞑目。马大姐。”一石激起千层浪。告示在社区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晚报都进行了报道。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小花园里天天有人来看有没有新告示出现。一个月过去了,告示栏里还是没有变化。有人说,是不是马大姐反悔了;也
15、有人说,可能没有人愿意接手这麻烦活儿;还有人说,说不定,现在小区的爱心人士不少就在人们的关注度渐渐降低的时候,新的告示突然贴出来了,小区里又沸腾了(选自北京文学,有删改)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区居民对告示栏关注度一直不高,只有马大姐的特殊告示才能让小区热闹起来。B青年男人蛮不讲理,认为小区居民看他一家是外地人,所以常故意找碴,欺负他们。C“奔奔奶奶”说了马大姐无儿无女的家庭情况,她想引起小区居民对马大姐的同情。D马大姐病重时的告示引起小区内外关注,表明马大姐的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反响。4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二段中“消息像是长了腿脚”一
16、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马大贴告示的消息的传播速度和引起的巨大轰动。B小说塑造马大姐的形象时,采用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描写了马大姐的言行,又通过他人之口从侧面对她进行介绍。C小说的结尾具有开放性,事情结局的不确定性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增加了主题的多样性,也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完整。D小说所有内容围绕告示展开,告示是全文的线索和重要道具,小说通过它展现了马大姐高大的人物形象,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去路靳以落日把金子般的光辉扑向了地面,原野显得更寥廓、更寂寞了。成群的鸟惊惶地飞了来,叫着,寻找着自己的窠,在这残弱的余光里,它们要回到它们的家,不然
17、,它们将迷失在陌生的地方。河的右岸有五座大大小小的坟墓,在坟墓旁仰卧着一个中年男子,他好像已经来了些时候,眼睛茫茫地望着,像是在想着些什么又像是没有想什么。也许因为有点疲倦了,他转过身去,他的脸望着那坟墓那里面睡着他的母亲,他的妻和他的儿女。他的家,虽然是在千辛万苦中迁进了关,却在四年里死去了五口人。留下来的只有他,还有一个七岁孱弱的叫作虎儿的孩子。每个黄昏他都躺在这里,任时间流逝,临走时,他都会说:“不要怕,我明天来看你们,有一天,我要你们躺到咱们的家乡去。”每当他说到这句话时,他有着莫遏的愤恨,拳头紧紧地握着,即是朝着一无所有的空中,他也要猛烈地挥动着。可坟头上的草已经青过三回了,母亲还躺
18、在这地方,她的两个孙儿一个孙女,同时因为急性传染病躺到她的身边也有一年半了;五个月前,她的儿媳妇又因为难产丧失了生命。“死了好,都死了吧,不死怎么活下去呢?”当他的妻也死了的时候,他就像疯狂了似的喃喃地说着。他没有了家,他们被房东撵出来,到夜来他们睡在别人的屋檐下,太阳还没有冒出来的时候,就要为人家驱逐着,像驱逐没有家的狗。他一面哄着虎儿一面挨着路,他疲倦地抬起眼睛来望望前面:哪里是他要去的地方呢?一天,在街上他突然遇见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那个男人在他的肩上拍了一下,他迅速地搜索记忆也没想起那个人是谁,可是那个人却豪爽地说着:“你不是老杨么?你怎么不记得我了?我是王宾之啊!你不记得那一年我到
19、贵处去,我们见了几面,意气相投,差点没拜了把子?”“噢,噢”他应道,“我想起来了,我们一见就投缘,我称你老弟。”“是呵,是呵”“我真眼拙”“我给你引见引见,这是你弟妹。”站在那个男人身边的女子,和善地笑着,她全不顾虎儿的污秽脸相,就用手轻轻地抚着他的头。“老太太呢,大嫂呢,她们没到关里么?”“她们同我一路来了,可是她们都故去了,还有我的四个孩子。只剩这一个了,还不知道怎么样!”“你住在哪儿呢?”“我,我没有家。”“那住到我们那儿去吧,亲不亲,故乡人,这点脸总得赏给我。她能替你照顾照顾孩子,我也能给你设设法,看有没有什么机会。”为了不愿意给别人意想外的麻烦,刚想寻些什么理由推辞,那个女人又在说了
20、:“就不用犹疑了,住到我们家去吧。在这个倒霉的年月,谁保得住不要别人帮忙。”看到失去母亲的孩子对女人依依的情态,自己就再也不能说什么了,他的眼睛里冒着感激的光,微微地点着头了。不知何时,天上忽然扯起来狞恶的黑云,把那在地上浮游着的最后一点光也关住了。这情形是可以带给人一些恐怖的感觉的,可是他觉得这些都没有恐惧的必要,更艰险、更需要胆量的一条路就摆在他的面前。像冬日里躲在河下被渔人搅昏了的鱼介一样,在那段时间中,他是十分张皇失措了。一晚的枪声炮声之后,天地就改了样,他模模糊糊地看到这里那里飘着的太阳。“这是啥事呵?”年老的母亲不断地喃喃着,连珠地念着佛号;孩子们哭着,妻不知道该怎么是好。“你再哭
21、,看鬼子抓了你去灌洋油!”他听着那不断的哭声,心更烦乱了,就故意恫吓着。可是这事情并不是没有的,被认为“反日”“反满”的分子,随时随地都被枪杀着。他时时担心着无妄的灾害袭来,于是他觉得,该走到另外的地方去了。这天夜里,他没能睡着,有时候才闭起眼就为可怕的噩梦惊醒了,他抹去头上渗出来的一些汗珠,他想着无论如何自己也要离开这里。他知道危险的是他一个人,可是要他丢下老的小的,他怎么放得下心呢?到天亮时,他才疲倦地睡着,可是不久就被人摇醒了,有个声音说:“咱们还是合计合计走吧,我也看透了不走也不成!”他强自睁开眼,就看到那张满是皱纹的母亲的脸。来到新城市,他就把一家人安顿好,自己赶到从前服务的机关里去
22、报到,只是因为在非常时期,薪水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这也是没有法子,谁叫俺们的家乡丢了呢?”渐渐地他知道了这个城市里的人并不喜欢他们来,因为他们失去了家乡,又多半陷入了困窘,会使房东蒙受一笔欠租的损失。现在,只遗留下一个孩子,对他却成了一个麻烦的累赘。孩子时时为病扰害着,不能使他安宁,而且成为他一切悲伤的种子。一直到偶然间遇着了友人,他们才又能眠食在屋顶的下面。望着病中睡着的孩子,他的眼睛涨满了泪水,孩子突然醒来:“是妈吗?妈,我想你”“不,虎儿,我是爸爸,你要喝点水么?”孩子好像并没有听见他的话,仍自茫茫地说着:“妈,别离开我了,我真怕,妈,你别离开我了,好不好?”说完了就又闭上眼睛,轻微的
23、鼻息听得出来,好像始终就未曾醒过。他的两行清泪一直从眼角挂下两腮。“这一条根也就要断了!”他喃喃地说着,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可是不久又舒展开了。他想着这正是适宜的时候。他静静地自己想着,他听得见血管的跳动,一切别的声音却像不复在他的耳朵里显出了。他像突然醒转来,在一张小小的方桌前坐了下来,铺了纸,写着:你们的好意换来了我的不辞而别,这就是可以使你们想着我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但是我该走了,我该走上我要去的路。你们盼望我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的一家人不是都已经躺到土中了?我不是为着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国家对我们没有好处,它忘了我们,丢弃我们,卑视我们,好像土地是我们自己失去的;
24、我是为了我自己的家!为了我们人民。我们的家都毁了,承你们的好心使我活下来,可是,我决不甘心这样活下去。虎儿怕是没有希望了,如果他死了,请你们把他也埋在他的祖母、母亲和兄妹们的身边。有一天我一定要把他们都移回家乡去,不然我就是自己已经躺在那边的土地的下面了。万一他活了下来,也长成一条壮汉,告诉他继续我的志愿,为着他自己的家,为着人民。杨街道正为雨后的茫雾锁住了,走了三五步,他也就消失在这雨雾之中。可是在他的面前,他自己却清楚地看到一条该走的大路,他就勇敢地迈着大步跨上去。一九三三年(有删改)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死了好,都死了吧,不死怎么活下去呢?”一句充满了悲愤之情
25、,面对国破家亡,他无以为家,只能通过这样的愤激之语来表达内心的愤恨。B文中的王宾之与杨意气相投,不仅在杨生活困厄的时候设法帮助他,也在杨意志消沉的时候鼓励他,激励他要走该走的大路。C文中说虎儿成了一个“麻烦的累赘”,意思是虎儿时时为病扰害着,让他感到悲伤、心神不宁,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事业中去,并非真的嫌弃。D当他一家人入关来到新城市后,并没有得到当地人的接纳,睡在屋檐下也会被驱逐,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缺乏同情心的一面。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一开始对“成群的鸟”的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东北沦陷后百姓的命运,“惊惶”“寻找着自己的窠”“迷失”正是他们现状
26、的写照。B小说运用插叙的方法,交代了杨一家人在入关前后的所见所闻和不幸遭遇以入关的原因,同时暗示了当时东北被日寇占领的时代背景。C小说善于借助一些特定的意象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心理,如“落日”“黑云”“茫雾”等暗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茫然。D小说中画线句运用细节描写,通过眉头的“皱”与“舒”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变化,所谓“适宜的时候”就是指友人的妻子可以照顾虎儿。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问母亲(节选)张炜宁子呆在屋子里,常常要问母亲。有一次他半夜里醒来,正坐着出神,母亲从另一间屋里走来了。又一股沙末拍在了窗户上“说说树林子的事吧。不过这回得从头说起,这样我就听不糊涂了。我真
27、想亲眼看看那时候才好妈妈你说吧。”宁子不安地活动着。“先说什么地方?”“说房子的西面吧你不是说原先贴墙这块儿全是葡萄蔓子吗?”母亲抚了抚头发:“嗯。那时候葡萄园和果树林混在一块儿,这样果树通风透光,长得就好。葡萄架子搭得矮,就到你胳肢窝那儿。果园好大,我们的房子全包在里面。葡萄蔓子爬到窗户边上,开了窗子就能摘葡萄吃。一到了秋天,各种果子的香味顶鼻子。到了春天那才叫春天哪,全家人一有空闲就跑到外面来杏子花先开,接上是李子花。后来又开了苹果花、梨花。”宁子问:“果园外面的春天呢?”“外面的春天太大太远了,望也望不到边。先是柳树条儿爆出小绒绒球儿,杨树长出毛胡胡,再是地上开出野花来。树林从一开春就有
28、水滋润它们,枝枝丫丫绿葱葱的,树皮儿青了,光滑了,上面有一层香粉似的白霜。青草从枯枝败叶下面钻出来,地表上也是一片绿色。那是灌木和乔木混生地,野兽多,就在树棵子里窜来窜去。我看见的有鹰、野鸡、猞狸,还有狐狸。最多的是野兔,它们太多了,也就引来猎人。”宁子见母亲停住了,就插话说:“林子里没有鹿和狼吗?人家说那时候什么都有。”母亲摇摇头:“没有鹿。鹿是很早很早以前才有的,我记事的时候只听说有狼。可很少有人见它,那些到林子里打柴、挖野菜蘑菇的,从来没受野物伤害。咱这儿的猎人说起来也好,守规矩。比如说春天,野兔怀仔,他们见了从来不开枪。林子太大了,人可不像如今这么多。那时林子就是林子,人就是人”宁子听
29、到这儿笑了,说一句:“那当然了。”“现在不行。现在人和林子混在一起,人比林子里的树还密呢。前几天我去一个集市买东西,那个集市就开在一个大河套里。河干了,两岸是树林子。我到那儿给吓了一跳。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这么多人,人山人海,挤满了河套,又挤到林子里,树林让人给淹了。我在心里想:天哪,这么多人,占多少地方,人都没有立脚的地方,还哪里长树去。我算明白了一片又一片林子到底是怎么变没了的。它们是让人给挤开了”母亲说到这儿叹一口气,用手抚了一下衣襟,好像上面有沙子似的。“那时你觉得林子没有边,林子里面什么都有。我从这屋子往西走,走出果园,再走进杂树林,回家来的时候衣襟里就兜满了东西。干蘑菇、枣子、野果、
30、栗子,什么都有。只要用心找,什么都找得到。不过那时候猎人很少,遇到一个背枪的在林子里走可是稀罕事。人们瞧不起打猎的,谁家有个猎手,娶媳妇也就难了,人家会说:他家里有个耍枪的。女方听了这句话就不去他家了。”宁子觉得这一切新鲜得很。他在这儿可从来没见什么猎人,因为没有树木了,野物也就少得可怜。只有麻雀还算不少,不过谁打它们呢?他想早生十几年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跟上母亲到林子里。天哪,那可算是个什么地方啊,棒极了。他的脸颊热乎乎,一双眼睛用力地望着母亲,听下去。母亲继续说下去:“林子里的鸟儿太多了,长尾巴喜鹊、花喜鹊、黄鹂、画眉、山鸡、蓝点颏、雀鹰、布谷鸟,多得说不完。说起来也许没人信,那些鸟儿还会逗
31、弄着人玩儿。果园里一个穿花衣服的小姑娘,有一次让一群灰喜鹊给气哭了。它们成一大群落在树枝上,喳喳叫个不停,拉出长腔儿。小姑娘用沙子扬它们,它们就跳一跳,落到另一棵树上。小姑娘骂它们,它们就扇动翅膀大叫。小姑娘走开,它们就追上吵。就这样,小姑娘后来给气哭了。”宁子问:“这就是我们屋子西边的林子吗?那么东边呢?再说说东边吧。”“东边,靠近我们家的还是果园。出了果园,就是一片杨树。这儿的药材挖也挖不完,干这事的又不多。那时干什么的都不像如今这么多,都是三三两两的。他不声不响地在林子里走,谁也不搅闹。如今呢?一听说哪里有什么,呼啦一声人山人海就拥过去了,人一过,地上什么也没有了,干干净净。前年传说海上
32、生了什么花蛤儿,几天工夫就把海边围起来。我去海上看过,黑鸦鸦一片,问一问,全是来挖花蛤的。三天工夫花蛤就挖完了,如今海里再不会有像样的花蛤了。很早以前东边的杨树林子可不是这样。那里面真静,走上一天也遇不到一个人。那时候林子就是林子,人就是人。如今倒好,人站在沙滩上像林子一样”“妈妈!”宁子蹲起来,叫了一声。他喘息着,脖子有些红涨。“人群黑鸦鸦一片,只是像林子而已。真正的林子没有了,没有了,妈妈!”一阵又一阵风沙拍着窗户。风随着夜色奔跑,在冰凉的沙野里嘶叫。一股股沙末从窗子缝隙窜进来,迷了母亲的眼睛。母亲揉着眼,拉上窗帘,扑打着衣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有沙末
33、拍打窗户的描写,和结尾遥相呼应,既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也是对人物生存环境的暗示,“又”字不是闲笔。B小说以人物对话为结构形式,通过母亲的回忆再现了林子的勃勃生机,在今昔对比中凸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C宁子对林子充满好奇和向往,因为林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珍贵的药材、有趣的故事,从侧面反映出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D母亲认为小姑娘被灰喜雀气哭这种事说起来可能没人信,是因为现在没有了林子,人们很难体会到林子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受。8对小说景物描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景物描写具有浓厚的口语化色彩,有方言和俗语,这既是塑造人物的需要,也与小说对话体的特点相一致。B母亲对林子的描述是小说浓墨重
34、彩之处,多用短句、白描和修辞,所以整部作品语言明快,节奏感明显。C母亲描述的景物单调,但并不缺乏诗意,通过对景物的细致刻画,营造了一个迥别于现实又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D对外面的春天的描写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在一片盎然的春意之中有作者对现实的省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参考答案:1、C.“和小区邻居们一样,高老师轻易地就相信了赏石高手的话”“也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在作祟”错误,高老师与邻居们不一样,他没有以貌取人,对老孟没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他的怀疑源于旁人的蛊惑,以及对老孟的误解。2、A.“小说欲抑先扬”错误。结合全文分析,老孟带邻居买的石头被高老师的同学带来的高手一一否定是“抑”,后来报纸上报道在拍卖会
35、上凤石拍出天价,而老孟却镇定自若是“扬”,应该是“欲扬先抑”。3、DA.“小区居民对告示栏关注度一直不高”错误,根据“当然凡事都是刚开始时热闹,时间一长,这告示就渐渐失去了作用”可知,小区居民刚开始对告示栏的关注度还是挺高的。B.“认为小区居民常”于文无据。由原文“青年男人说:是不是欺负我们外地人呀?不就是一只野猫吗?说着把门一撞”可知,青年男人只是说“是不是欺负我们外地人呀”,并没有说“常故意找碴,欺负他们”。C.“她想引起小区居民对马大姐的同情”错误,“奔奔奶奶”说马大姐的家庭情况,是想让大家了解马大姐。4、C.“也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完整”错误,开放性的结尾并不能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完整
36、。5、B.“激励他要走该走的大路”错,王宾之没有激励他该走哪条路。6、D.“就是指”表述不准确,“友人的妻子可以照顾虎儿”只是原因之一,另外还有原因,如国家形势的危急,不容许他过多重视亲情,他自己也终于下定了救亡图存的决心。7、C.“从侧面反映出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说法错误,通过描写过去林子的丰富和有趣,抒发了作者对消失的林子的怀念与留恋,小说体现不出宁子现实生活孤独。8、AB.“所以整部作品语言明快”错,本文主要是母亲讲述林子的过去和现在,但整部作品给人的感觉并非明快,有失落和沉重感;C.“景物单调”错,本文景物很丰富,如“葡萄园和果树林”“杏子花先开,接上是李子花。后来开了苹果花、梨花”“柳树条儿爆出小绒绒球儿,杨树长出毛胡胡,再是地上开出野花来”;D.“移步换景”错,本文主要是母亲和宁子的对话,是母亲给宁子讲述林子的故事,文中的各处景物都是母亲的描述。答案第12页,共1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