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说课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说课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国论说课稿 高一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各位评委老师好,本次我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对于教材的仔细解读,对于课标的深入研读以及将二者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是上好一堂课的重中之重,现在我将从对教材的理解说起。一、说教材分析。苏洵的六国论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该单元学习围绕“倾听理性的声音”这一核心任务,人文主题是“责任与担当”。同时综合该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我认为单元学习目标可以设置如下:(PPT展示)。单元主旨与课文互为表里,苏洵的六国论围绕国家兴亡,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花大功夫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二、说学情。准确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
2、基础。我面对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和高一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一定篇目的文言文,对于基本的字词句和文意的理解已经一些积累,但抽象概括能力较差,自觉性还有待提高。由于文言文教学讲授容易枯燥乏味,又是背诵任务,所以同学们对于文言文会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对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增设更多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的环节,活跃课堂氛围。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课标和学情的综合分析,我设置了教学目标如下:(PPT展示)。1、掌握“论”的文体知识和关于苏洵的文学常识。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正确译文。3、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枝不蔓
3、地展开论述的方法。4、能够把握作者所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学习独到的立论角度和借古讽今的写法。引导学生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写作能力。5、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探究感受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四、说教学中的重难点。不首先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一切鉴赏就都是空中楼阁。我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学习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在翻译实践中,引导学生必须遵守“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做到“信、达、雅”三个字。在这个过程中不忘引导学生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学习并实践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论证结构和方法。由于学生对于作者苏洵,以及写作
4、背景的陌生,因此对文章写作目的的把握难以准确,对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感情难以体会,所以我把了解作者创作意图,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确定为这篇课文的一个学习难点。六国论这篇文章论证严密,是很好的议论文写作范式,因此我把教学的另一个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深入体悟、学习并实践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诵读能力和议论文的写作能力。五、说教法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将灵活运用创设情景法、诵读法、讲授法和点拨法。在学法上,我将指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预习全文。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掌握词类活用现象。同时提示学生抓住中心句,梳理文章
5、的行文脉络。六、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预习指导,提出目标、导入新课,进入作者、聆听经典,感受魅力、检查预习,疏通文意、赏析课文,理清脉络五个环节。第一环节课前预习。首先我会在课前给出预习目标,请同学们在疏通文意的同时,了解作者、六国破灭的历史以及论这种文体的特色。同时结合学生以往学习中的问题,做出的预习指导如下:(PPT展示)。第二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好的导入能够形成学习期待。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过苏轼的文章,对于苏轼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将结合苏门三父子进行导入。“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这说的是谁呀?没错,就是三苏。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了解了苏轼的生平
6、、思想和创作风格,那么作为培养了两位天才儿子的老爸又是怎样的呢?他经历了什么,又为何写下这一篇六国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洵。在知人论世环节,我将介绍苏洵大器晚成的人生经历和他所处北宋积贫积弱的时代背景,以便学生之后更好理解文章的主题。第二个环节我会从听、读、说三个方面来安排。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正音。然后,请5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声情并茂并字正腔圆地朗读课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能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我再简单总结整篇文章,进入课本内容。第四个环节检查预习疏通文意,本文文字不是很深奥,所以学习本文的词语、句子,以学生自我疏通为主,对于学生提出的共性的疑难问题,适当地点拨、讲
7、解。在教学中,我会有针对性的对某些易读错,写错和难理解的生字词句子进行总结(展示PPT),再让学生齐读一遍加深印象。让同学们分小组总结本文的文言知识。这既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 前面几个环节听了也读了苏洵的六国论,接下来就进行文本研习,正文讲解。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接下来我将按照课文自然顺序,主要以五个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第一,第一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第二,第二段是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叙六国破灭原因的?第三,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第四,第
8、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第五段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第一个环节,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认清两个分论点。(2)“第二段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原因的?”要求学生结合原文语句来概括。(板书:论证方法)学生能很快找到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但“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和“以地事秦,尤抱薪救火”为比喻论证还需要引导学生再次细读文本。我主要带领学生落实到第二段的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进行较为准确的概括。(板书: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3)“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原因,并概括。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总结出来的三国灭亡原因来照应第
9、一段的另一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盖世强援,不能独完。”(4)“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要求学生思考并概括。学生能说出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5)最后,全班齐读第五段,请同学们一起来感受第五段表明了苏洵怎样的写作意图?分析作者在文章运用的最后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引出写作背景,把握苏洵的写作目的。了解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板书:借古讽今)(这5个问题的设置,从中心论点到分论点,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章,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主旨。本环节解决第二个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七、板书设计本着简单明了,突出主旨,我设计了以下板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