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的有关法规问题.doc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218892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的有关法规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的有关法规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的有关法规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的有关法规问题.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幼儿园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的有关法规问题幼儿园安全管理与事故处理有哪些法规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第12号令发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教育部第23号令发布,自2006年9月1日起实施) 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第169号令发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杭州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 (2002年10月11日杭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0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批准。 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是专门针对中小学、幼儿园

2、做出的安全管理规定,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对校园周边和校内安全管理、对安全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规定,重在加强管理预防发生安全事故。而一旦发生了学生伤害事故,则要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对学校、学生和其他有关主体的责任进行认定与事故处理,重在事故的及时妥善处理。何谓“幼儿园事故”:幼儿园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园组织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幼儿园事故分哪几种类型?1、设施设备伤害;2、保育教育伤害;3、儿童自身伤害。引发幼儿园事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1、幼儿园制度问题;2、幼儿园设备问题;3、幼儿园保教管理问题;4、幼儿自身问

3、题。幼儿园事故的产生,往往有哪些特征?1、当事人对事故的发生大都各有各的理由,但很少有故意伤害的意图;2、事故发生常常与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有关,而且受害者本人也往往有一些过错;3、幼儿园事后一般都姿态比较高,希望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幼儿园是在园幼儿的监护人吗?我国目前采用三种设定监护人的方式:1、法定监护: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监护人可以有三类:首先,是近亲属。“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民法通则第16条)。其次,是近亲属以外的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最后,是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以及民政部门。可见,幼儿园不是在园幼儿的法定监护人;2、指定监护;

4、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可见,幼儿园同样不是在园幼儿的指定监护人; 3、委托监护:最高人民法院1989年4月2日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责任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可见,幼儿园是否是在园幼儿的委托监护人,一看是否有过委托,二看有无过错。幼儿园对在园幼儿负有什么责任?一般认为,幼儿园应当承担保育、教育和管理责任。其中保育和教育是主要的,管理是为了保育和教育的顺利进行而实施的,是

5、为前者服务的。当然,在保教活动中,幼儿园和教师应当保护好幼儿的人身安全,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法律对公民的行为能力是怎么规定的?处理办法第6条指出: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幼儿园在保教活动中应当保护好幼儿的人身安全,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这是由幼儿园和幼儿(家庭)之间的保教关系以及幼儿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决定的。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未成年人: 未满18周岁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10周岁 幼儿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6、具有权利能力,但不一定具有行为能力,需要加以特殊保护。处理幼儿园安全事故可遵循哪些原则?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132条,处理幼儿园安全事故可遵循以下原则:1、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它是我国民法确定民法责任的一般原则。2、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与造成损害有关的人也应承担民事责任。3、公平原则是指根据法律不能适用“无过错原则”,而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又会使受害人遭受的重大损害得不到赔偿,在显然有失公平的情况下,法院即可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按“公平合理承担”的原则判定,由双方分担损失的一种责任。在哪些情况下,

7、幼儿园未依法履行职责造成幼儿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处理办法第9条规定了12种情况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由学校(幼儿园)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哪些情况下,因意外因素造成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不负法律责任?处理办法第12条规定6种意外因素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学校无法律责任: 1、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2、来自学校外部的突发性、偶发性侵害造成的;3、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4、学生自杀、自伤的;5、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6、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在哪些情况下,在

8、幼儿园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了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不承担事故责任?处理办法第13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1、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幼儿园不适用) 2、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幼儿园不适用)3、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4、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发生幼儿伤害事故,幼儿园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处理办法第15条规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应当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有条件的,应当采取紧急救援等方式救助。 发生幼

9、儿伤害事故,幼儿园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一,保持冷静;第二,及时救助;第三,科学施救。第四,面对无理取闹的家长要依法、有理。第五,要恰如其分地追究事故责任。幼儿园事故重在预防:1、增强安全意识: 幼儿园的举办者、园长乃至每个教职工都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安全工作作为首要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门卫制度;食宿卫生制度;教师值勤制度;安全防护制度。 3、加强安全教育; 对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的、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让教师掌握基本的救护知识技能和预见危险的能力。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防范能力与自救能力。 4、落实安全措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把大门关。 对幼儿园房舍、场地和玩具中存在的事故隐患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定期对幼儿检查身体,做好晨检和日常观察工作。 禁止幼儿在室内楼道楼梯处奔跑、打斗、攀爬、跳跃等危险行为 。加强对幼儿园水、电、火、热源等的管理。幼儿滑滑梯、攀岩、荡秋千等活动,必须做好安全保护工作。组织分散活动,教师应将每位幼儿都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内。管理好孩子的就餐、洗浴、睡觉,防止重大恶性事故发生。 接送车的安全管理。好药品、闲杂物品及地下室、杂物室。 5、建议家长为孩子投保:幼儿在幼儿园内发生人身伤亡,保险公司依据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所签合同的险种、险别条款,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