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夯实练6 隋唐盛衰及其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夯实练6 隋唐盛衰及其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础夯实练6 隋唐盛衰及其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21重庆卷)隋炀帝时,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违限,刑部尚书李园通“判宇文述田以还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农民经济负担减轻 B严刑峻法思想推行C官员特殊权益消失 D均田制的贯彻实施2(2022永州三模)魏晋以来,强宗大族雄踞乡间,武断乡曲,朝廷依靠他们才能贯彻对地方的统治。但隋唐之际,很多名门望族乃至一般士族的成员纷纷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居“长安洛阳”京畿之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用人制度的重大变化B京畿之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吸引C国家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D朝廷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制迁移3(20
2、22济宁三模)据记载,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当时()A藩镇是拱卫唐朝廷的关键力量B唐政府对藩镇存在一定依赖性C强化藩镇是唐王朝的必然选择D经济重心基本转移到江南地区4金明馆丛稿二编中写道:“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据此可知()A民族之间的交融促进了社会发展B民族之间的交融扩大了国土疆域C长期的分裂割据促进了文化整合D长期的分裂割据加速了民族交融5唐代有16位公
3、主与7个少数民族进行“和亲”,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是罕见的。唐代“和亲”都是由周边少数民族首领向唐王朝提出请求,并为此主动派遣使者甚至由首领亲自到长安求婚或迎接公主。这一现象()A从根本上改善了唐代的民族关系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有效管理C避免了唐政府和少数民族的战争D反映了周边民族对先进文明的向心力6(2022郑州三模)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选中的人必须品德高尚,魏晋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等级。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和“通榜”,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提高及第机会。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度()A兼顾才学和从政能力 B具有经世致用的色彩
4、C受传统选官制的影响 D沦为应试者投机工具7唐初至中期,朝廷重臣多国子监、太学毕业,并以进士及第而入仕为荣。唐后期,“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再也没有“或太学高第,或诸州进士”的排序了。这反映了()A官员文化素质降低 B人才选拔方式调整C考试舞弊行为杜绝 D科考选才范围扩大8(2022重庆三模)从政事堂制度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为了使他们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消灭,就需要有一个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于是,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政事堂,便从控制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中产生了。这说明设立政事堂是为了()A分割宰相权力 B缓解君相矛盾C强化皇权专制 D维护政治稳定
5、9(2023吉林模拟)下表是唐中后期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及参与机构变化的统计情况。这反映了当时()皇帝宰相总人数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机构变化唐肃宗1614翰林学士开始参政唐代宗1210置内枢密使唐德宗3533唐宪宗2927翰林学士草诏权A.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B三省内部制衡机制强化C相权扩大威胁了皇权D中央行政效率不断加强10(2023日照一模)某学者在评价58世纪中国的经济制度时指出:农民手中的土地与国家的租调收入结构相适应,国家控制的部分土地产权成为国家获取租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获得了土地及其部分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但其经营行为却被国家控制。这说明国家通过这一制度()A使土地
6、兼并逐渐取得合法地位B将农民的土地产权结构纳进国家的利益框架C加速了大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D实现了对私人土地产权自由交易的完全控制11(2022潍坊三模)下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制度征收方式租庸调制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两税法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A.封建剥削减轻 B货币经济发展C人身控制加强 D实物地租消失12(2023聊城月考)有学者认为:“自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名
7、目繁多,民不堪命。两税法则规定百姓只须纳夏秋两税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D起到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二、非选择题(共28分)13(12分)(2022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到)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隋书卷29地理志隋代分郡图周振鹤中国
8、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材料二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摘自周振鹤中国行
9、政区划通史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14(16分)(2022衡阳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民户占全国总户数的37%。在全国10道的经济发展中,河南、河北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唐玄宗在诏敕中指出:“大河南北,人户殷繁,衣食之原,租赋尤广。”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如荆州(治江陵县)天宝年间有3万多户。而乾符年间“江陵城下有三十万户”,百年间增长了近10倍!益州,天宝有户59万多,大中年间则“户百万,兵士五万”,也增加了近1倍。唐前期,河南、河北不仅“桑蚕倍多”,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当时绢分为8等,而河南道宋、亳两州的绢
10、列第1等。德宗时顾况指出:“今江南绿帛,胜于樵(亳州又名樵郡)、宋。”唐后期,在江淮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至德年间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指出:“杭州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这比唐前期洛阳开肆三千余多了10倍。白居易指出:“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杜牧也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而韩愈则更进一步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摘编自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区域经济演变的趋势及其原因。(8分)(2)史学界一般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8分)参考答案1D由材料“势倾当朝的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占田
11、违限”“判宇文述田以还民”可知,国家通过严苛的法律严格限制豪强地主占有土地的份额,并将其侵占的土地还给人民,贯彻实施了均田制,故选D项;农民负担与土地多少无关,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严刑峻法是表现而非实质,排除B项;“消失”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2A3B唐朝时期节度使擅权,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说明当时政府既忌惮藩镇,又对藩镇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故选B项;藩镇对唐朝的中央集权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也是唐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因此“拱卫”的说法不够准确,排除A项;藩镇威胁唐朝中央集权,应当削弱藩镇,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D项。4A题干中强调的是民族交融对李唐政权崛起的作用,故选A。题干强
12、调的是社会繁盛,不仅仅是国土疆域扩大,排除B。长期的分裂割据下的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人口迁移等促进文化的整合,加速民族交融,而不是分裂割据本身,排除C、D。5D6C据材料可知,唐朝科举制中推荐仍然是录取的一种途径,说明选官制度仍然受到之前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从政能力,排除A项;经世致用强调实用性,但材料强调的是才学,排除B项;“公荐”和“通榜”也注重考生的才学,说明并不属于投机工具,排除D项。7D8C政事堂产生于唐朝,当时已经产生三省六部,宰相权力已经被分割,排除A项;政事堂是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而设立的,“缓解君相矛盾”属于客观作用,排除B项;唐朝前期的政治相对稳定,排
13、除D项。9A据表格可知,唐中后期绝大多数宰相都不是出身于三省长官,参与机构也发生变化,这与唐初中枢机构为三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相比,有了重大变化,反映了中枢权力结构的重构,故选A项;材料信息不涉及三省内部制衡机制,排除B项;出身于非三省长官的宰相人数多是分散相权的体现,这有利于加强皇权,排除C项;材料与中央行政效率不断加强无关,排除D项。10B11B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在租庸调制之下,其征收方式以实物为主,在两税法之下,其征收方式主要是货币,据此可知,正是由于货币经济的发展,政府在赋税制度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变,故选B项;题干内容并没有涉及剥削的“程度”,也就不能得出“封建剥削减轻”的结论,排
14、除A项;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C项;实物地租并没有消失,排除D项。12D根据材料“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可知,两税法的实行,起到了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D项正确;“解决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出两税法规范了赋税制度,但没有体现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两税法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排除C项。13观点一:历史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说明: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为缩减行政支出,隋文帝改州、郡
15、、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观点二:地理学: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说明: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州。郡、县,“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因此造成“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形。隋文帝统治时期,根据户口的多少划分州县;隋炀帝在位时期改州为郡,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观点三:政治学: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行为造成的。说明: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隋文帝为缩减行政支出,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时改州为郡,置司隶刺史,其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14(1)趋势: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或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原因:安史之乱与北方藩镇割据的局势阻碍北方经济发展;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中央政府倚重南方财政,弱化了重农抑商政策。(2)政治角度:这一观点是合理的。地方的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导致政治腐败;安史之乱使唐朝的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经济角度: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安史之乱后,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国的财政和经济的中心;唐后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超过了唐前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