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力环流+说课设计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热力环流+说课设计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说课设计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下面我将从说课标和教材,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课标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课标理解:1.课标关注的对象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2.内容要求的重点是热力环流原理,目的是让学生能用热力环流原理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3.行为动词“说明”与“解释”是属于认知水平和理解水平,强调对大气运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产
2、生活中。4.行为条件“运用示意图”,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图,并用适当的教具或动图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能画出热力环流的简图。二、说教材大气热力环流课本主要分两个模块,第一模块,“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该部分是正文配上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讲述,正文与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是并列联系;第二模块安排有一个课后活动热力环流原理的实际应用。要求掌握热力环流原理,并运用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前面大气受热过程是为本节课热力环流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而热力环流的学习又为后面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学习做铺垫;所以该课时内容在教材的章和节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与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
3、环境关系密切。三、说学情本节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处于从初中进入高中的适应阶段,对于大气的知识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并且在前一节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中,已经了解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知识储备)该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具备初步的地理思维能力,可以根据一定的图文资料进行简单的地理问题分析。但是他们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讲解一些抽象概念如密度、气压时,我将运用动态演示,让学生可以直观理解和更好的掌握。该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可利用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四、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实验能说出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
4、环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能看懂“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说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其原理。(逻辑思维)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知识,解释生产生活环境中与之相关的现象,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理论用于实际)4.培养学生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地理,地理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热爱。(人文情怀)五、说教学重难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的形成过程突破点:本节课知识点较抽象,应充分运用实验演示及图表使学生对热力环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六、说教学方法(1)教法:1.理论分析讲解法:本课中,知识原理比较复杂,不易掌握,仔细分析阐述有利于学生
5、理解基本原理,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2.生活实例分析法:运用生活常见的现象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做的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3.多媒体教学法(2)学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七、说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一、导入;二、新课教学;三、学以致用;四、板书总结与作业布置。环节一:导入(12分钟)生活实例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展示两张在海边拍的照片,那天阳光明媚,由于披头散发,为了不让头发挡住脸,摄影师建议我面向大海拍照,这是为什么呢?这和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热力环流知识有关。提问:什么是热力环流呢?学生在课本上画出热力环流概念后引入新课教学。新课的学习我依据教材
6、结构主要分两大部分。环节二:新课学习(共22分钟)第一部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我主要通过一个实验和学生活动来讲解。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一)概念师生活动1.教师活动:播放热力环流模拟实验。播放之前强调:密闭玻璃缸内左边放冰块,右边放热水,玻璃缸上方点燃一支有色香烟,烟雾如何飘动?生:观看热力环流实验视频,让学生对热力环流有直观感受,并说出玻璃缸内烟雾呈环形飘动。师:是什么原因引起烟雾呈环形飘动呢?生:冷热不均师总结:鼓励性评价。像这种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的空气环流我们叫热力环流。学生活动:请学生画出实验所观察到的热力环流的现象,并上台展示2.教师活动:结合实验和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点评补充
7、和讲解热力环流形成原理承:鼓励性评价。同学所展示的环流画得很好,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图中热力环流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谁先谁后呢?生:思考(二)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师:现在假设冰块为地面B点,热水处为地面点,地相对于B地来说受热,地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受冷空气收缩下沉,正如实验现象。地近地面空气分子流走了,空气密度减小,其气压与同一水平面的地及周围气压相比减小,因此,形成一个低压,而B地气流下沉聚集,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以上是近地面冷热不均的气压状况;高空气压如何呢?地空气分子跑到上空聚集,空气密度增大,与B地上空的空气分子下沉到近地面聚集,空气分子减小,所以高空中同一水
8、平面相比,地上空为高压,B地上空为低压。无论是在近地面上,还是在高空,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气流一般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风,与垂直上升、下沉的气流形成热力环流。师:再次问,空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谁先谁后?并根据学生回答,与学生一起总结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师: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先有空气的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气压差的出现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这个过程就是热力环流形成过程。3.教师活动:结合课本85页图,动画演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空气分子的流动,并简单讲解等压面:气压值相等的点连成的面。补充:近地面气压永远大于高空气压(通过登山的例子说明气压与海边关系);高低气压比较是同一水
9、平面比较;近地面气压高低与高空相反;承: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原理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中哪些现象是可以用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解释的呢?环节三:学以致用(1013分钟)(二)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1.呼应导入:阳光明媚的白天在海边拍照,为什么摄影师建议面向大海拍?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海陆风的形成,1、2小组画出白天海陆间的热力环流;3、4小组画出晚上海陆间的热力环流教师活动: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降温和升温都比海洋快,白天有太阳和晚上没有太阳时海洋陆地的气温如何变化?(适当引导和巡视)2.学生画出后老师点评补充讲解海陆风形成过程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与海洋比较为热源,
10、空气受热上升,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上,海洋为冷源,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相反,最后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水平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吹来自海洋的海风,所以阳光明媚的白天,在海边拍照一般面向大海效果比较好。晚上,降温,陆地降温比海洋快,变成冷源,海洋为热源,应该吹来自哪里的风生:陆风环节四:板书总结与作业布置(3分钟)板书总结:作业布置:假如你是南宁市规划师,回去完成课本87页活动题,画出城市风,并完成活动题前两小问。课后阅读:阅读山谷风的资料并试图绘制其热力环流示意图八、说板书设计本节课采用板书设计为知识结构式,并结合简单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九、教学反思本节课根据课本结构来设置,上课过程中可能存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不够,学生思考和动手时间不够,需要加以改进设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