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流动+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流动+课时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流动1历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评价某历史人物时写道:他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限,他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该历史人物是()A英国的克伦威尔B美国的华盛顿C法国的拿破仑D德国的俾斯麦2在海南文氏族谱等谱牒中,记载了不少生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往番”“客洋(移民海外)之人,其中往往只有这些人的“生时”,而没有其“忌日”。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海南族谱中有关迁往国外的移民的记载则广泛涵盖了人口、职
2、业、婚姻、家庭等内容。这一变化深刻反映出A信息记录手段的进步B近代社会的转型印记C航海安全保障的提升D民族产业的更新迭代3近代美国女作家海伦亨特杰克逊撰写了可耻的世纪,书中对西进运动揭露说:“只要我们的边疆还剩下一平方英里掌握在弱小的、孤立无援的主人手里,就会有一个壮实无耻的移民企图去夺取它,而且还有一个文质彬彬的政客为了获得选票和金钱在背后支持他。”由此可知,美国西进运动中原住民遭受灾难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印第安人的落后C西部土地资源的丰富D白人移民的贪婪4下图是“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变动(单位:万人)”,从这一变动可知()A大批当地土著居民被卖为奴隶B大规模洲际
3、人口流动即将展开C新航路开辟致使人口流动频繁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5在欧洲定居者到来之前,美洲大平原上生活着约1000万-3000万头野牛,印第安人狩猎野牛的历史超过一万年。到1879年,美国南部的野牛群已完全消失。下列选项中与“野牛群消失”相关的有()横跨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制革技术进步对野牛皮需求的刺激印第安部族的资源和产业遭到破坏工业流水线改变了美国的产业结构ABCD61611年,西班牙殖民者要求居住在菲律宾的非基督教华人,每人每年必须缴付8比索的贡税。1615年,西班牙殖民者共征收贡税53832比索,1635年共征收116916比索。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20年间居住在菲律宾
4、的华人人数已增加了一倍多,仅1635年就有14614名华人缴纳贡税,这些还没有包括贫穷的免税者和偷漏税者。这一状况()A源于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B折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C导致明政府厉行海禁政策D解决了中国的人地矛盾7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里纪念的是()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B开启美洲历史的新篇章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8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
5、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1912-1939473077396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由国内到国外。 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 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ABCD9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急剧减少。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黑奴贸易B殖民屠杀C工业污染D商业战争10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表:
6、欧洲移民表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根本原因ABCD11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A病菌是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第一“杀手”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12洛克在论财产中指出:财
7、产权起源于劳动,土地所有权的获得是由于耕作,而北美的印第安人长期在一块土地上狩猎,无法获得其土地的所有权。洛克的观点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关注财产权的归属问题B欧洲人轻视印第安人狩猎文明C欧洲人为在北美的殖民扩张进行辩护D欧洲人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13移民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例如15世纪以后的几个世纪内欧洲大量人、口自愿迁往美洲新大陆;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阶段东部人口大规模向国家西部迁移;20世纪初在政府的鼓励下俄国大量人口自愿迁往东部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山、西伯利亚、南部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地区等地区。三次移民的共同特点在于()A政府的鼓励和动员作用B世界市场形成的结果C推动
8、迁入地经济的发展D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14“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许多人都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该文中“人”的航程的起点与终点是A欧洲非洲B欧洲亚洲C亚洲美洲D非洲美洲15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16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出A国际
9、协商能够保障华工权益B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C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D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是对新加坡三座博物馆的简介:牛车水博物馆:该馆位于新加坡殖民政府规划的早期华人社群聚居之地。此地的中国移民主要是来自闽南、广府、潮州等地的劳工。该馆叙述了牛车水形成之脉络,复原了具有代表性的街区移民职业群体,如人力车夫、红头巾、妈姐等,介绍了“猪仔”、 鸦片、私会党、赌博、娼妓等社会恶习,同时也呈现了华人通过辛勤劳动所换来的新生活。土生文化馆: 19世纪中叶以来,更多中国移民的到来以及在经济上崛起,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与商贸资源,逐渐形成了“土生华人社群”。土生文
10、化馆呈现了土生华人的习俗,展示其所使用的精致、炫丽、华贵的器物,充分展现了一个家族的财富与势力。同时介绍土生华人在慈善事业、社会改革、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其族群与英国统治者的关系。华裔馆:该馆坐落于南洋理工大学,馆内常设“何谓华人图片展”,从“自我”“其他华人”“跨越华人”“世界公民”四个主题出发,探索“华人”在不同时代的定义,追寻属于华人的身份认同。摘编自关昕移民、族群与国家一 新加坡华人主题博物馆的建构与想象(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三座博物馆的展品所反映的历史主题。(2)假如三家博物馆开展合作举办联展,将各馆展品的精品共同展出,请你为该活动确定一个联展的名称,并为该活动提出两条宣传要点以
11、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事年表,是学者根据某一主题,把特定时期的较大事件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约1500年欧洲人口达8000万18世纪欧美城市化增长大多数工业集中在南亚和东亚约17501800年印度工业开始衰落17501850年中国人口翻番美洲人口增长6倍17841814年英国从中国进口3亿磅茶叶18世纪晚期奥斯曼帝国失去其对造船业的控制权1794年孔多塞人类精神的进步出版1796年爱德华詹纳研制出改进了的天花疫苗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出版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1.8亿材料所示的大事年表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5001850年全球人口与经济
12、趋势的认识。对此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试卷第7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他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可知,材料强调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重构的影响,因此该人物是法国的拿破仑,C项正确;英国的克伦威尔、美国的华盛顿、德国的俾斯麦只是对本国具有突出贡献,并未撼动欧洲各国的旧制度,排除A、B、D项。故选C项。2B【详解】与19世纪中叶相比,二战期间,海南迁往国外的移民,在家谱中的记载相
13、对详细、具体,反映出华侨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贡献大,国际法的发展和华工的权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海南作为移民输出地与世界的联系增多等,是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印记,B项正确;中国材料技术、造纸工业即信息记录手段的进步是移民记录信息发展的具体而非深层动力,排除A项;近代航运业的发展以及国际人权事业的进步,提升了华工的航海安全保障,只是部分具体因素,并非导致记录内容丰富的深层原因,排除C项;国内民族产业的更新迭代与海南移民记录变的详细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3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西进运动的根本动力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所以西进运动中原住民的灾难根源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14、,A项正确;印第安人落后与西部土地资源丰富的状况在西进运动前很长时间内就已经存在,而西进运动时才出现灾难,说明灾难的原因并非“印第安人的落后”与“西部土地资源的丰富”,排除B、C项;白人的贪婪是表面现象,其根源也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根据材料,1570年前后墨西哥和秘鲁地区人口出现了急剧下降。结合所学,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争相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在此期间,屠杀、奴役以及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大约从16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可见
15、,美洲土著人口的减少促进了黑奴贸易,导致大规模洲际人口流动,B项正确;欧洲殖民者主要是屠杀、奴役美洲土著居民,被卖为奴隶的主要是黑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美洲人口减少主要是由于欧洲殖民入侵,而非正常的人口流动造成的,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69年,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建成,野牛群被分割成南北两边,为了向筑路工人供应肉类,铁路公司开始雇佣猎手大规模猎杀野牛,正确;野牛的皮毛也进入了商业贸易之中,制革技术进步对野牛皮需求的刺激,正确;野牛对印第安人至关重要,被誉为印第安人的“奔驰的百货商店”,可见印第
16、安部族的资源和产业遭到破坏 ,正确。正确,A项正确;工业流水线改变了美国的产业结构与“野牛群消失”无关,错误,排除B项;错误,排除C项;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6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自1611年至1635年的20多年间,西班牙殖民者对菲律宾华人的征税数量大幅增长,“20年间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人人数已增加了一倍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商船不但为菲律宾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且更重要的是运来了大帆船贸易的主要商货:中国丝绸和瓷器。以后的几十年,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继续把更多的畅销中国货运往墨西哥,从大帆船贸易中赢得高额利润,所以造成菲律宾在华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
17、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排除B项;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是政治:对日本经济封锁,打击倭寇;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思想:传统儒家思想保守落后,海洋观念意识淡薄。上述历史事件不是导致明政府厉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菲律宾华人数量的增加无法解决中国的人地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7D【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个节日纪念的是“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属于文明交流的成果。故D项正确。A项是欧洲的角度、B项是美洲历史的角度、C项是全球史观的角度,均不符合材料,故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详解】8A【详解
18、】从表中乡民迁出人数、迁入区域、迁出后从事的行业等变化以及各时期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材料中的四点结论都正确,因此选择A项。9B【详解】黑奴贸易会导致海地岛人口增加,而不是大幅减少,故A项错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自此以后欧洲殖民者不断涌入美洲,对当地土著居民进行大肆屠杀,导致人口急剧减少,故B项正确;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C项错误;商业战争是殖民国家之间进行的,不会导致海地岛人口大幅减少,故D项错误。10B【详解】结合题干中的数据美国移民数在3420万,是表格中最多的,可得出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符合题意;伴随着移民潮必然将欧洲先进的文明带到欧洲人所到之处,加速了欧洲文
19、明向外传播,符合题意;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交通工具革新,交通方式的进步为欧洲向外移民提供了条件,符合题意;欧洲移民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经济危机无必然的逻辑联系,不合题意,正确,故B项正确。11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引文中看出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给当地土著居民造成的不良后果,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开端,因此引文中的描述是“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A、B、D三项所述只是引文的表面现象。故选C。12C【详解】材料主要是对印第安人所有权的一种认识,而不是关注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只是对印第安人获取财富的方式不认同,并没有从根本上轻视印第
20、安文明,故B项错误;洛克认为,要想获得土地所有权就要耕种土地,而印第安人没有耕种土地,所以没有土地所有权,这一论断表面是正确,实际上,否定了印第安人在北美的生存和居住权利,是为欧洲人在北美进行殖民扩张进行辩护,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欧洲和美洲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故D项错误。13B【详解】题目主要问的是三次移民的共同特点,而只有20世纪初俄国人开口的迁移是由政府鼓励和动员导致的,故A不是共同特点,所以排除A;由三个移民现象可以看出三个时间段都跟世界市场形成过程有关,故选B;三个移民现象都是说到往哪里迁移,但是没有提到移民的结果和作用,故C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第一个时间段不完全是工业革命开始
21、之后的事情,故D也不是共同特点,所以排除。14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殖民扩张过程中,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进行了罪恶的贩卖黑人奴隶的“三角贸易”。在此过程中,西方殖民者将非洲黑人奴隶贩运到美洲,获取暴利。故材料中“人”的起点是非洲,终点是美洲,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干要求不符。点睛:本题考查三角贸易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三角航程的过程的把握,明确各段的起止地点,同时需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即“人”的航程的起点和终点,以此作答即可。15A【详解】从表格中的数据变化来看,19世纪与17、18世纪相比,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的数量有较大增加,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在不断增加。
22、故答案为A项。自然经济加速解体与材料反映的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无关,而且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排除C项;这一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排除D项。16B【详解】从材料中的“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等信息来看,说明郭嵩焘主张通过国际通行的惯例和国际法的规定,来处理保护本国公民在外权利等相关事宜,说明郭嵩焘的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经产生。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华工权益的结果,排除A项;郭嵩焘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并非表明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利益,排除C项;材料没
23、有反映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排除D项。【点睛】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主张开放;反对视西方诸国为“夷狄”,主张把它们当作一个个独立的文明国家来看待。针对封建士大夫的“虚骄”习气,郭嵩焘认为:中国除“取法”西洋外,别无他法。为了帮助人们打开眼界,了解、取法西方,郭嵩焘还把出使英国途中的见闻,参以自己的感想,逐日详记下来,写成使西纪程寄回总理衙门。在郭嵩焘的思想中,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经产生。17(1)牛车水博物馆:反映了早期殖民时代中国民众远赴新加坡,成为移民的历史。土生文化馆:反映了近代移民扎根新加坡后取得了一定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历史。华裔馆:反映了现代新加坡华裔追寻身份认同的历史。(2)名
24、称:新加坡华人主题展。(其他答案,只要契合华人、华裔、中华等概念即可)宣传要点:展品的多样性,既有对中下层华人日常生活的展示,也有对上层华人生活的展示。展品的全面性,既展示了华人移民生活中惨淡、迷茫的一面,也展示了其所取得的成就。展览的思想性,既有对过去历史的追思,也有对未来华人身份、前途的思考。(有两个角度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以有吸引力的宣传语言为最佳)【详解】(1)牛车水博物馆:根据材料中的“新加坡殖民政府规划的早期华人社群聚居之地”“中国移民主要是职业群体”可知,它反映了早期华人移民新加坡的历史;反映了早期殖民时代中国民众远赴新加坡,成为移民的历史。土生文化馆:根据材料中的“19
25、世纪中叶以来,更多中国移民的到来以及在经济上崛起,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与商贸资源”可知,这反映了土生华人取得一定成绩后的历史;反映了近代移民扎根新加坡后取得了一定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历史。华裔馆:根据材料中的“探索华人在不同时代的定义,追寻属于华人的身份认同”可知,它反映了当代新加坡华人对身份认同的追寻。反映了现代新加坡华裔追寻身份认同的历史。(2)名称:三座博物馆的展品都涉及华人移民的生活,故主题应与华人有关,新加坡华人主题展。(其他答案,只要契合华人、华裔、中华等概念即可)宣传要点:博物馆的宣传要点应从展品的特征出发,例如其展品具有丰富性,以及展品的稀缺程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现实价值等,
26、同时兼顾语言的表达,以具有吸引力又符合主题的语言为最佳。展品的多样性,既有对中下层华人日常生活的展示,也有对上层华人生活的展示。展品的全面性,既展示了华人移民生活中惨淡、迷茫的一面,也展示了其所取得的成就。展览的思想性,既有对过去历史的追思,也有对未来华人身份、前途的思考。(有两个角度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以有吸引力的宣传语言为最佳)18示例一见解:我赞同学者的认识,经济进步促进人口的增长。说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社会人口的增加。首先,英国18世纪发生了工业革命,大量的人员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化兴起。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18亿,即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促进人口迅
27、速增加的表现。其次,中国康乾盛世时期,社会稳定,农耕经济持续发展,表现中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农产品商品化,高产作物引进。因此,1750-1850年间,中国人口翻番。总之,经济进步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人口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示例二见解:我认为此认识需要修改,大事年表需要补充“1619世纪,非洲丧失大量人口”。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西方殖民者将大量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使非洲在1619世纪期间,丧失了大量人口。首先,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给非洲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造成了该地区长期的贫困和落后。其次,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
28、为美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地区经济的开发。也影响了美洲新的文化和族群的形成。最后,以贩卖非洲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的早期殖民扩张,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综上所述,1619世纪,通过罪恶的“三角贸易”,非洲丧失了大量人口,对世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示例三见解:我赞同学者的认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升。说明: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人口数量的增长,更提升了人口的普遍素质。首先,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生,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主义为核心内容,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孔多塞人类精神的进步一书即是
29、这一时代的产物,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其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的进步,詹纳改进天花疫苗,提高了人类生存质量,从而提升了人口的身体素质。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口身体和思想素质的进步创造了物质条件,从而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不断提升劳动力的素质。【详解】见解:根据材料中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人口的增长可得出,我赞同学者的认识,经济进步促进人口的增长。说明:结合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概括,可得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社会人口的增加。根据“欧美城市化增长大多数工业集中在南亚和东亚”并结合18世纪的时间,可得出英国18世纪发生了工业革命,大量的人员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化兴起。根据“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1.8亿”可得出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18亿,即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促进人口迅速增加的表现。根据“17501850年中国人口翻番”可从清代中国人口增长的原因角度概括,可得出中国康乾盛世时期,社会稳定,农耕经济持续发展,表现中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农产品商品化,高产作物引进。因此,1750-1850年间,中国人口翻番。最后总结可得出,经济进步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人口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试卷第1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