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29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一 单 元 测 量【教 学 内 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14)【教 学 目 标】一、知识与能力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 毫米、1 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 1 千米=1000米,1 米=10分米,1 分米=10厘米,1 厘米=10毫米。2、认识质量单位吨,建 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 道 1吨=1000千克。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4、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会根据物体的长度特点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
2、长度单位,并进行相应的测量和交流,发展实践能力与空间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让学生列举千米、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无处不在的道理。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通过合作性质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道理。【教学重 难 点】重点:1、知道毫米、分米和千米与米、厘米之间的进率及换算。2、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和换算难点: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吨的质量观念,应用毫米、分米和千米来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以及应用吨来正确表示物体的质量。【教 材 分 析】1、本单元的内容及作
3、用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具体内容安排见下表:例题内容例 1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 1 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 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例 2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 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例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 4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例 5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例 6围绕能否同时过桥的问题,认识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 过 讨 论 1吨有多重,建 立 1吨的质量观念。例
4、 7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2、教材编写特点(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质量单位中的千克与克,己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
5、生的已有经验是比较丰富的。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它作为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比如,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所以,教材在这里让学生估、测、议,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另外,这一单元中经常出现的课堂、操场、校园等,都是学生熟悉的环境,很容易打开学生的话题。(2)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为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提供便利。本单元的内容是“测量”,无论是分开的“测”或“量”,还是连在一起的“测量”,都预示着强烈的活动性,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活动的教学不能称其为测量的教学。基于这种考虑,教材的编排中安排了许多
6、活动,可以说本单元的内容是以活动展开的,其目的就是为教师安排学生的活动提供便利。比如,毫米的认识中测量课本,分米的认识中的测量书桌,以及通过具体的活动感受1千米等等。(3)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无论是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还是质量单位吨,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教材在编排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在许多内容的编排中,将所学的概念设计在学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体验。比如,在吨的认识中,创设动物过桥的情境,提出的问题是“能同时过桥吗?”,将“限 重 1 吨”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以确定情境的主题。(4)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生
7、活中,在测量长度或质量时,有时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结果,即使需要精确的结果,也要先做一个恰当的判断,以确定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从这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长度和质量观念是合理估测的前提。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并力求将1 毫米、1 分米、1 千米及1 吨与生活中的事例建立联系,形成表象。比如,“1 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 圈是400米,2 圈半正好1 千米。”以及安排“在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10个 100米就是1 千米。”等等。这些内容的安排为解决诸如“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 千米?”等问题奠定了基础。练习中,
8、还安排了“先估计,再测量”的训练,以便逐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教学建议】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演示主题图(如,公路及路标、动物过桥图等)、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提供条件。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认识并理解测量的有关知识,同时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整体观察,注意提供的情境应该主题明确,当学生的讨论远离主题
9、时.,应该进行恰当的引导。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如,教学例1 (毫米的认识),教材安排了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宽、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在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提出活动的要求,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对活动的结果要进行适当的评价。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
10、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3、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应该作为检验本单元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1吨的质量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要多举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对比。比如,医疗保险卡、电话磁卡、储蓄卡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或作业本)中量出1毫米,数一数有几张。让学生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等等。对于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受,可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结合起来,比如,可以量出10
11、0米,通过走一走感受100米的长度,让学生想像出10个100米就是1千米。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在生活中用得很多,也是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为此教材作了一些安排,如,让学生先估计课本的长、宽和厚以及常用物品的长(宽),再测量验证。再比如,让学生说一说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练习中设计三个不同路程的出游情境,提 出“他们该怎样去?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的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5、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部分内容一方面操作性很强,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所
12、以可以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安排动静的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要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安排的教学活动要给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时间,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6、本单元内容可以用7课时进行教学【课时备课】第一课时单位沂南四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杜维娟时间2012、7、27课题毫米的认识参与者耿桂国高玉东严加玉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 学 内 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一3页及练习一 1一一3题教 学 目 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厘米作为单位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体会毫米产生必要性。2、知 道10毫米=1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培养学生的估
13、算意识与能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 学 重、难 点:重点:建 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1厘米=10毫米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教 学 过 程:一、创 设 情 境,生成问题1、回忆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并用手比划一下其长度。2、师出示数学课本: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厚度是多少吗?哪位小朋友估计一下?(设计意图:铺垫孕伏,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并从学生熟悉的课本入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能力。)师:那位同学的估算最接近精确值呢?让我们动手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厚度不够1厘米,学生对如何表示数学课本的厚度感到茫然)师:因为
14、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所以要想测量地很精确,我们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以前知识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二、探 索 交 流,解决问题1、观察直尺,感 知 1 毫米(1)、观察自己的直尺的刻度,你有什么发现?(2)、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师生共同发现说明:每个小格的长度就 是 1 毫米。同桌之间互相找找刻度尺上的1 毫米(3)、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想1毫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回想、用手势表示等一系列活 动,帮助他们更好的建立1 毫米的长度观念。)(4
15、)、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 毫米呢?(1 分钱硬币的厚度,电话卡的厚度,钥匙边的厚度)(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建立1 毫米的长度观念。)(5)用一毫米造句子。2、学生认识2 毫米、3 毫米、4 毫米.10毫米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 小格就是1 毫米,那 2 毫米是多少呢?那位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还有其他2 毫米吗?3 毫米呢?5 毫米呢?10毫米呢?13毫米呢?同桌间指一指。小结:尺 上 1 小格就是1 毫米,几小格就是几毫米。3、学习毫米与厘米关系(1)、继续观察直尺,找 到 1 厘米。(2)、仔 细 观 察 自 己 的 刻 度 尺,数 一 数 1 厘 米 中 有 几
16、个 1 毫米?你发现了什么?出示:1 厘米=10毫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4、此刻你能量出数学课本的厚度了吗?生动手测量。(设计意图:呼应第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抢 答:师口述题目1厘 将()毫米 3厘 将()毫米 1 0厘米=()毫米20毫 料()厘米 9厘 称()毫米 50厘 将()毫米2、学 生 做 课 本P3做一做题,请学生先自己做,再汇报答案。3、画 一 条16毫米长的线段,同桌检查。4、做 练 习 一1-3题。(设 计 意 图:练习中让学生 交
17、流 不 同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思维的创 新,方 法 的 简 洁,但 也 照 顾 学 生 不 同 的 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认识毫米的?你能在生活中以毫米为单位测量较小的物体吗?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1厘米=10毫米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二课时单位沂南四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杜维娟时间2012.7.29课题分米的认识参与者耿 桂 国 高 玉 东严加玉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页及练习一第4一7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
18、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具、学具准备:PPT、口答卡、米尺,学生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一只蚂蚁长约5()一只长颈鹿高约2()一只小花猫高约4 0()一头大灰狼长约8()3、从“一头大灰
19、狼长约8()”入手,让学生体会到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 米太长,8 厘米太短了。师:当长度一个比1 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米、厘米、毫 米,以旧知引新知,充分利学生学过的米、厘米、毫 米,引出分米的概念。)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找一找。1 分米有多长呢?谁来猜一猜、用手比一比。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一一1 分米,1 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 分米=1 0 厘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10厘米之间一段是1 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 分米吗?(设
20、计意图:学生的直尺是很好的直观教学工具。通过学生亲身在直尺上数出10厘米的长度,知道1 0 厘米的长度是1 分 米,突出了厘米和分米的换算关系。)2、画一画。(提醒学生画线段时注意画的准确性。)师:你们能画出长1 分米的线段吗?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师:现在再用手比一比画的线段,感 受 1 分米有多长?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3、说一说。同桌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 分米。师:我们已经认识了 1 分米,你知道1 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 米=1 0 分米。4,量 量。师:用米尺来量一量课桌
21、和椅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大约各是几分米。学生测量后,组织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画一画,比一比等实际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分米的概念,形 成 1 分米有多长的清晰表象。)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书本第6 页第5 题。2、5 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400毫米=()厘米=()分米 2 米=()厘米3、做练习一 4、6、7 题。4、改错。小明说:“今天我买了一块长4 米、宽 2 分米、厚 8 厘米的橡皮。”聪明的小朋友,你对他的说法有什么看法?请将不合适的长度单位改过来。5、游戏。请四名同学戴好头饰,分别扮演米、分米、厘米、毫米。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再自述各自的用
22、途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填空、改错、游戏等数学活动,将长度单位的整体认识巧妙地渗透在活动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头脑中长度单位知识结构的发展。)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2、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设计意图:激励学生正确评价学习成果,提升成就感。通过让学生回家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道理。】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1 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三课时单位沂南四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杜维娟时间2012.7.29课题千米的认识参与者
23、耿 桂 国 高 玉 东严加玉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 学 内 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页及练习二1、2题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 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o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 学 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熟 记I千米=1000米。教 学 难 点:建 立1千米的概念。教 学 准 备:1、例3的情境图2、关于用“千米”作单位的一些资料。3、课前体验:从校园的最东侧走到最西侧,体 验100米的长。教 学 过 程:一、创 设 情 境,生成
24、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2、同桌互相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忆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3、如果我们测量从沂南到临沂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沂南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设计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千米。学生观察例3 情境图,提出下面
25、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解释“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师说明: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也可以用“km”表示2、你曾在哪里见过用千米表示长度?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想看吗?出示老师收集到的资料,让学生读一读。地球的赤道长约4 万千米;我国的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长江约6300千米;黄河长约5500千米。3、建立1 千米的长度概念(1)那么1 千米的路程有多远呢?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有什么关系呢?(2)、教师出示学校平面图从校园的最东侧到最西侧是100米 走 5
26、个来回大约就是1 千米。师:1000米就可以用较大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就是千米。板书:1 千 米(公里)=1000米.全班齐读。(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体验,学生已经有了 100米的观念,帮助学生建立1000米的概念。)1 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我们在语文课上朗读要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1 (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3)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 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1000 次)(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体会千米比米大得多。)(4)现在你的脑子里有1千米的长度了吗?闭
27、上KH青,想象1千米的长度。(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现在我们知道了 1 千米的实际长度,同桌交流日常生活中的千米。(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2 题。2、改错题。小明的日记今天早晨7 点钟,我从2 厘米的床上起来。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盒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 200千米来到汽车站。路上碰到了身高130毫米的叮叮,叮叮问:“小明,上哪里去?我说:“去临沂玩。”叮叮说:“沂南离临沂很近,才 100米呀!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我
28、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都学到了哪些关于千米的知识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设计意图:本则日记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生活,让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1 千 米(公里)=1 0 0 0 米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四课时单位沂南四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杜维娟时间2 0 1 2、7、2 0课题千米的认识参与者耿 桂国高玉东严加玉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 学 内 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页例4.、例 5、做一做及练习二3-6 题教学目标:1、继续体验1 千米的长度,加 强 1 千米的长度观念,会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
29、习的能力。重 难点:重点:感 受 1 千米的长度,加 强 1 千米的长度观念。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 千米的方法。教学准备:学校操场百米跑道课件、校园平面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交流上节课学生写的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师生互相评价,说明学习内容,导入并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2、说说你对千米的认识,整理巩固“千米”知识点。(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上节课学生写的数学日记,加深学生对千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实际感受1千米。教学例4:我们已经知道了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那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1 千米相当于多远的距离呢?(1)课件出示学校操场
30、百米跑道。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 100米的长度,几 个 100米的长度正好 是 1 千米?(10)说说你的想法。(板书:10个 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 千米。)(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自己的想法,进一步体验1 千米的长度。)(2)课件出示学校操场200米跑道。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几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5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想一想:我们沿200米跑道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那么沿着200米跑道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 约1千米)2、强化1千米的概念。体验感悟:出示校园平面图,从四小校园的最东侧到最西侧是100米,
31、走()次就正好是1千米。大 约 用()钟。(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继续强化1千米的概念。)3、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1)出示题目:3千米=()米(2)小组协作共同完成。(3)汇报讨论结果。(4)出示题目:5000米=()千米(5)学生完成后指名口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6)反馈练习:完成课本第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练习二第3题: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2、完成练习二第4题,先让学生认真看图,然后小组讨论。3、作业:练习二第5题,这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课后交流。4、第6题为完成作业的同学准备,提示学生早上8时出发到中午12点一共有几
32、个小时,汽车就行驶了几个小时。(设计意图:练习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具有时效性,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使学生能感受其存在的价值。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在解决问题中强化了对千米的认识,并能熟练进行换算。)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对于长度单位,你都知道了什么?多指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10个 100米 是 1千米。走 15分钟的路程,长 约 1 千米。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五课时单位沂南四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高玉东时间2012-7-30课题吨的认识参与者耿桂国杜 维 娟 李 易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上册第11T 2页及练习三的题目教学目标:1、认识重量单
33、位吨,通过积极探索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知 道 1吨=1000千克。2、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O3、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猜测推算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难点: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 吨=1000千克。难点:建 立 1 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相应的质量图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出示
34、课本第11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入课题,板书:吨的认识(设计意图:利用课本情景图直接导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建 立 1 吨的质量观念(1)说一说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 重 1 吨是什么意思?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 吨=1000千克。如学生回答不出师可向学生介绍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板书:1 吨=1000千克)2、建 立 1 吨的质量概念。1 吨究竟有多重?(1)集体研究得出结论。多媒体演示:1 袋面粉重:2 5
35、 千克2袋面粉重:5 0 千克4袋面粉重:1 0 0 千克2 0 袋面粉重:5 0 0 千克4 0 袋面粉重:1 0 0 0 0 千克(2)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大约重1 吨。3、教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重一吨的图片,让学生观看。(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寻 找 1 吨一吨有多重,便于学生理解,并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最后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1 吨的物体,拓宽学生的认知面,有利于学生对吨的进一步的理解)(1)背一背让学生背一背。游戏规则:先问一问你的同桌的体重是多少,然后再背一背,感受一下你同桌的体重。师指名说感受(2-3 个):你同桌的体重是多少?你有什么感受?
36、(2)想一想1、教师引导学生:我们就按一个同学2 5 千克来计算,请你们想一想,2个这样的同学重多少?4个这样的同学呢?如果让你背,你有什么感受?那多少位同学的体重是1吨?指名推算。得出要4 0位这样的同学。2、让学生想一想:要 4 0 个这位同学的体重才是1 吨。如果让你背,你会觉得怎么样啊?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 吨是很重的。通过刚才的体验、推算、想象,我们感受了 1 吨,知道4 0 个 2 5 千克的小朋友重1 吨。如果是大人呢?需要多少位呢?以老师为例,让学生推算。(注:让学生估一估,并让学生抱一抱老师体验一下)(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估、背、想、算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37、学习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不仅深刻地建立了“吨”的概念的表象,认识了重量单位吨。)4、了解“吨”的应用价值。提出问题: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质量单位 吨“呢?请举例说明。(1)、很重的物体的质量。如卫星、宇宙飞船、钢铁的质量。(2)、交通工具的载重量。如卫星、宇宙飞船、钢铁的质量、(3)、许多物体的质量总和。(二)、解决问题1、引到学生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 1 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 吨重,从而得出结论。教师引导:他们该怎么过?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
38、种过桥方案?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记下来。然后在班内汇报。(设计意图:因为学生知道了 1 吨=1000千 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接着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启发学生思考:它们可以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可以一次过两个,还可以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三)、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填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5 吨=()千 克 2000千克=()吨引导学生说一说填写思路。1 吨 就 是 1000千克,5 吨就是5 个1000千 克,就 是 5000千克.o2、归纳小结刚
39、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为止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板书:吨-千克-克)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你相说什么?(板书:很重、很 轻)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请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个西瓜约重3()一支铅笔重30()一头大象重7()一把梳子重5 0()小明体重35()一个苹果重1 5 0()一辆载满货物的卡车重5()2、做课本中的“做一做”的 2 题3、做课本中练习三的题目。(设计意图:练习题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练习来进行分层教学。设计渐进难度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能努力一下达到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你什么新的收获?
40、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好朋友?板书设计:吨的认识重量单位:吨 千克 克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测量很重物体的质量用“吨”作单位。1 吨=1000千克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六课时单位沂南四小课型复习课主备人高玉东时间2012-7-30课题测量复习课参与者耿桂国杜 维 娟 李 易集体备课个性备课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4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通过对所学的长度、质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形成网络,达到系统掌握。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
41、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师:学完第一单元 测量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新的发现?谁能把你的收获和发现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发言。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师:你们能把在这个单元中学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吗?(学生各自动笔整理,师巡视指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指名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补 充,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教师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1)、复习长度单位: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做个动作表示:1毫米、1厘米、1
42、分米、I米大约有多长?你们知道这几个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吗?说一说生活中长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物体。复习质量单位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说一说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根据单位间的进率解决下列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6 千米=()米7000米+5000米=()千米8000米=()千米5 千米-2000米=()米学生汇报交流2、说一说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 吨=1000千克 1 千
43、克=1000克根据单位间的进率解决下列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4 吨=()千克1200千克-200千克=()吨1 吨-300千克=()千克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老师相信同学们对测量这方面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得也更牢固了。下面就来检测一下吧。1、把下边的单位名称分成两组。千米、克、厘米、毫米、吨、分米、千克、米2、在。里填上、或=6 厘米0 6 0 毫 米 50千米0 4 0 0 厘 米 800克O 1 千克2 米0 1 9 分 米 3 吨0300()千 克 6 吨0 7
44、千克3、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家有一幢10()房子高的房子,家里有一台80()高的洗衣机,书房里有一张6()桌高的书桌和3()高的椅子。桌子上有一只长21(),重 65()的文具盒,盒里有一块长3()和橡皮和5 枝长约12()的铅笔。4、100毫米=()厘 米 50千米=()米 3 分米=()毫米25米=()分米 16吨=()千克5、排排队(1)从大到小的顺序排起来:400厘 米 30米 20分 米 1 千米(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000毫 米 2 0 0 厘 米 1 米5000 米,6、画一画(1)、画一条比5 厘米少5 毫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1分米多2 厘米的线段。7、用数学头黄
45、牛重300千克,一头水牛重400千克,两头牛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它们比1 吨少多少千克?著名的五岳山一东岳泰山1500米,西岳华山2200米,南岳衡 山 1300米,北岳恒山高2000米,中岳嵩山400米。.请根据上面的数不信息提出两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决。问题一: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算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问题二: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6、 _ _ _ _ _ _算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板 书 设 计:生 活 中 的 数 学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教学反思【课时备课】第七课时单位沂南四小课型实践活动课主备人李易时间2012.7.29课题生活中的数学参与者耿桂国高玉东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4页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
47、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材分析: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学情分析: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教学准备:看一看生活中的测量。教学过程: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1,复习长度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 毫米、1 厘米、1 分米、1 米,1 千米的长度。2、复习质量单位(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 克、1千克、1 吨有多重?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师:请各小组代表汇
48、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如: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如: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多少千米。)三、回顾总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所用。希望你们学会应用。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万 以 内 的 加 法 和 减 法(二)单位沂南四小主备人高玉东时间2 0 1 2、7、2 8参与者杜维娟 林本美 李易 杨霞等【教 学 内 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 1 5 3 3)【教 学 目 标】知识与能力1 .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
49、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 .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上的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及老师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估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 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2.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重、难 点】重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难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教 材 分 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 据 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
50、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根 据 标准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让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根 据 标准提 出 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力 U、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