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应急救援》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共50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应急救援》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共500).pdf(10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救援技术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共500)目录简介一、单选题:共 300题二、多选题:共 200题一、单选题1、(B )是具有易燃、易爆、有害及有腐蚀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A.化学品B.危险化学品C.危险货物D.化学危险品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B )。A.化合物B.单质C.混合物D.氧化物3、混合物中各物质(A )各自原有的理化性质。A.保 持 B.改变C.轻微改变D.不保持4、烧类在常温下,含 1 4 个碳以下的烷烧为气体,5 第 1 页 共 103页1 6 个碳的烷烧为液体,(D)个碳及以上即呈固态。A.1 0 B.1 1C.1 4 D
2、.1 75、危险化学品目录(2 0 1 5 版)中单个危险化学品共(A )个。A.2 8 2 8 B.2 8 2 7C.3 7 0 0 D.3 7 2 86、掌握“(B )”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危险性来进行分类。A.反应过程B.择重归类C.反应程度D.危险性7、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G H S,建议各国应展开国际间(B)协调工作。A.化学品分类B.化学品分类与标记C.化学品管理D.化学品应急8、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 B 3 0 0 0 0.X-2 0 1 3 系列)从理化危险、(A )和环境危险三个方面,将危险品分为2 8大类。A.健康危险B.安全危险C.人身危险D.贮存危险9、
3、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 B 6 9 4 4-2 0 1 2)标准分第 2 页 共 103页类,这种分类适用我国(D)的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A.化学品B.危险化学品C.剧毒化学品D.危险货物1 0、某一爆炸品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爆炸品的敏感度。敏感度越低,则爆炸危险性(D)oA.不受影响B.不变C.越 小 D.越大1 1、爆炸品(A )与氧化剂、酸、碱、盐类、金属粉末和钢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A.严 禁 B.绝对可以C.可 以 D.有时可以1 2、易燃气体的特性是极易燃烧,与(C )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A.氮 气 B.二氧化碳C.空 气 D.氯气1 3、氧化性气体(G
4、B 3 0 0 0 0.5-2 0 1 3)是指通过提供(A),可引起或比()更能促进其他物质燃烧的任何气体。A.氧、空 气 B.空气、氧C.氧、氮 D.氮、氧1 4、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所加的(B ),若继第 3 页 共 103页续加压气体会压缩成液态。A.压力越小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大B.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C.压力越小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D.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大1 5、临界温度(C )常温的气体,用单纯的压缩方法会使其液化,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A.等 于 B.低于C.高 于 D.远低于1 6、临界温度(A)常温的气体,就必须在加压的同时使温度降至临界温度以下才能使其液化
5、,如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A.低 于 B.等于C.远高于D.高于1 7、氧气瓶的(A)0A.外表颜色为天蓝色、瓶上的字样颜色为黑色B.外表颜色为天蓝色、瓶上的字样颜色为红色C.外表颜色为黑色、瓶上的字样颜色为黄色D.外表颜色为黑色、瓶上的字样颜色为红色1 8、G B 3 0 0 0 0.7-2 0 1 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7部分:第 4 页 共 103页(D )是指闪点不大于9 3 的液体。A.可燃液体B.不燃液体C.有毒液体D.易燃液体1 9、可燃液体以(B )作为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其越低,危险性越大。A.沸 点 B.闪点C.熔 点 D.凝固点2 0、易燃液体的沸点低,挥
6、发出来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浓度易达到(A),遇火源往往发生爆炸。A.爆炸下限B.爆炸上限C.着火下限D.着火上限2 1、部分易燃液体,如苯、甲苯、汽油等,(B )都很大,很容易积聚静电而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火灾事故。A.挥发性B.电阻率C.溶解度D.积电率2 2、易燃液体具有受热膨胀性,应避热存放,灌装时,容器内应留有(A)以上的空隙。A.5%B.1 0%C.1 5%D.2 0%2 3、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均有不同程度的(D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第 5 页 共 103页A.易爆性B.腐蚀性C.粘 性 D.毒性2 4、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G B 3 0 0 0 0.9-2
7、0 1 3)是指热不稳定性液体、固体物质或混合物,即使没有氧(空气),也易发生强烈(B )oA.放热中和反应B.放热分解反应C.吸热分解反应D.吸热聚合反应2 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主要是指可引起(B)的化学品。A.人体生殖细胞突变并不能遗传给后代B.人体生殖细胞突变并能遗传给后代C.人体生殖细胞变大并能遗传给后代D.人体生殖细胞变小并不能遗传给后代2 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 B 6 9 4 4-2 012)国家标准第(D )类是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A.6 B.7 C.8 D.92 7、监控化学品类别分为(A)大类。A.五 B.四 C.二 D.*2 8、监控化学品第(D)类:可作为化学武
8、器的化学品。A.五 B.三C.二 D.一第 6 页 共 103页2 9、监控化学品第(C )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A.六 B.四 C.二 D.一3 0、监控化学品第(D )类: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主要原料的化学品。A.六B.五C.四D.三3 1、监控化学品第(C )类: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A.六B.五C.四D.三3 2、B自2 005年11月1日起施行。A.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B.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C.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条例D.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C )化学品是指其本身不属于爆炸品但是可以做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爆炸品的化学品。A.“监控”B.“易制毒”C.“易制爆”
9、D.“化学武器”3 4、高毒物品是指 卫生部关于印发(A)的通知(卫法监发(2 003)14 2号)附件中所列物品。A.高毒物品目录B.高毒物品名录C.IWJ毒物品清单D.IWJ毒物品列表3 5、剧毒成人致死量,小于0.0 5克/公斤体重;6 0公斤第 7 页 共 103页成人致死总量(C )克。A.1 B.3 C.0.1 D.0.33 6、高毒物品目录(2 003 年版)中有共(C )种高毒物品OA.5 2 B.5 3 C.5 4 D.5 5 危险化学品目录(2 015 版)所列剧毒品的数量为(A)种,比较典型和常见的有5 4 种。A.14 8 B.12 8C.13 8 D.15 83 8、
10、2 011年 6月下旬以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B)公布了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A.安监总局9 5 号令B.安监总管三(2 011)9 5 号C.安监总管三 2 015)9 5 号D.安监总局7 5 号令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共(A)种。A.14 B.6 0 C.6 4 D.74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共(A)种。A.14 B.6 0 C.6 4 D.7 4第 8 页 共 103页4 1、(C)(G B 18 2 18 2 009)2 009 年 3 月 3 1 日发布,2 009 年 12 月 1 日实施。A.危险化学品危险源辨识B.重大危
11、险源辨识C.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D.危险源辨识4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D )。A.危 害 B.风险C.危险源D.重大危险源4 3、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量与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比值之和(B )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A.大 于 B.不小于C.小 于 D.不大于4 4、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强烈的(B ),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A.分解反应B.氧化反应C.还原反应D.聚合反应4 5、灼热的铁丝能在(D )中燃烧等,它虽然没有同氧化合,但所发生的反应
12、却是一种激烈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化学反应。第 9 页 共 103页A.氧 气 B.氢 气 C.氨 气 D.氯气4 6、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B )oA.有机物B.助燃物C.无机物D,混合物4 7、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少于(A)时,便不能点燃。A.4%B.7%C.14%D.17%4 8、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C )的空气中不能燃烧。A.4%B.7%C.14%D.17%4 9、(D )是指燃烧反应在同一相中进行,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煤气在空气中燃烧。A.统一燃烧B.同一相燃烧C.剧烈燃烧D.均一系燃烧5 0、在(B )进行的燃烧叫非均一系燃烧。如石油、苯
13、和煤等液、固体的燃烧均属非均一系燃烧。A.同一相B.不同相内C.均一系D.不同系5 1、在可燃液体燃烧中,通常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由第 1 0 页 共 103页(c )进行燃烧,这种形式的燃烧叫蒸发燃烧。A.液体表面B.液体分子C.液体产生的蒸气D.高温液体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能使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D)称为该液体的闪点。A.最高温度B.最高熔点C.最低熔点D.最低温度5 3、可燃物质在有足够助燃物质(如充足的空气、氧气)的情况下,因着火源作用引起的(A )现象,称为着火。A.持续燃烧B.瞬间燃烧C.猛烈燃烧D.爆炸5 4、使可燃物质发生(B)称为该液体的着火点(燃点)。物质的燃点越低,越容
14、易着火。A.瞬间燃烧的最低温度B,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C.持续燃烧的最高温度D.瞬间燃烧的最高温度对易燃液体来说,一般燃点约高于闪点(A )oA.1-5 B.3 7C.5-9 D.7-1 15 6、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C )为自燃点,也称引燃温度,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又一个重要参数。第 1 1 页 共 103页A.点火温度B.引燃温度C.最低温度D.最高温度5 7、可燃物质在外界热源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D )时,即可着火燃烧,称为受热自燃。A.闪点B.熔点C.燃 点 D.自燃点5 8、合成橡胶干燥工段,若橡胶长期积聚在蒸汽加热管附近,则极易引起橡胶的(B )0
15、A.融 化 B.自燃C.软 化 D.燃烧5 9、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A )过程。A.释 放 B.吸收C.集 聚 D.放映6 0、化学爆炸是由物质的化学变化造成的,其特征是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化学物质(C )变化。A.部分发生B.未发生C.都发生了 D.没有6 1、(A )比较普遍,化工企业中发生的爆炸多属于此类。A.爆炸性混合物爆炸B.物理爆炸C.剧烈的蒸气云D.核爆第 1 2 页 共 103页6 2、如果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是(A )进行的,则发生稳定燃烧(扩散燃烧),如火炬燃烧、气焊燃烧、燃气加热等。A.在燃烧过程中B.在燃烧之前C.在燃烧之后D.在扩散之前
16、如果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D )按一定比例混合,遇火源则发生爆炸。在燃烧过程中B.在扩散之前C.在燃烧之后D.在燃烧之前6 4、在燃烧之前即气体扩散阶段形成的一个足够大的云团,如在一个作业区域内发生泄露,经过一段延迟时期后再点燃,则会产生(B )爆炸,形成大范围的破坏。A.物理爆炸B.剧烈的蒸气云C.核 爆 D.化学爆炸6 5、可燃物在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之间都能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该物质的(A )。A.爆炸极限B.爆炸范围C.爆炸当量D.爆炸威力6 6、可燃性混合物的(A )范围越宽,其爆炸的危险性越大。A.爆炸极限B.爆炸范围第1 3页 共1 0 3页C.爆炸当量D.爆炸威力67、
17、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的混合物是(B)着火或爆炸的。A.会B.不会C.可能会D.完成可能68、爆炸极限通常用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在空气混合物中的(C)(%)来表示,可燃粉尘则用g/n)3表示。A.重量百分比B.质量百分比C.体积百分比D,分子百分比69、爆炸极限(D),火灾危险性越大。A.下限越低、范围越窄B.下限越高、范围越宽C.下限越高、范围越窄D.下限越低、范围越宽70、着火能量越小,火灾危险性越大可燃气体的着火能量都比较小,但是不同品种的可燃气体的最小着火能量可相差(A )倍。A.10 20 B.20 30C.30 40 D.40 50氢的最小着火能量为0.0 1 9 m J,
18、甲烷为0.2 8 m J,所以氢气的火灾危险性比甲烷(B)oA.小B.大C.相 同D.不相同72、(C)越活泼,火灾危险性越大。第 1 4 页 共 103页A.物理性质B.生物性质C.化学性质D.核爆性质7 3、可燃气体的密度越轻,越容易迅速(D ),火灾危险性相对小些。A.下降扩散而消失B.下降扩散而集聚C.上升扩散而集聚D.上升扩散而消失闪点低,表示在(A ),因此该液体容易着火燃烧。A.很低的温度下就能闪燃B.很高的温度下就能闪燃C.很低的温度下就能闪爆D.很高的温度下就能闪爆7 5、可燃液体与易燃液体是以闪点作为划分标准的,闪点(D )的可燃液体称为易燃液体。A.0 B.6 1 C.3
19、 6 D.6 0 7 6、可燃液体与易燃液体是以闪点作为划分标准,闪点三6 0 c 的液体为(D )oA.易燃液体 B.高闪点易燃液体C.低闪点易燃液体 D.可燃液体7 7、二硫化碳(C S 2)的最小着火能量仅为0.0 0 1 9 m J,因此虽然二硫化碳的密度大(比水重),但仍极危险。一般加水使(C),以减少危险性。第1 5页 共1 0 3页A.遇水混合B.液面上无水层封闭C.液面上有水层封闭D,形成稀释状态7 8.T N T 的爆炸温度为3 0 0,而雷汞仅为1 6 5,(A),所以危险性较前者大。A.后者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起爆B.后者在较高的温度下就能起爆C.前者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起爆
20、D.前者在较高的温度下就能起爆金属钠与水反应剧烈,金属钙相对温和,所以(B )。A.金属钠较金属钙的危险性小B.金属钠较金属钙的危险性大C.金属钙较金属钠的危险性大D.金属钙较金属钠的危险性更大8 0、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规定,交接班时听到出动信号,由(B)负责出动。A.接班人员B.交班人员C.全体人员D.交接班商定人员8 1、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碎片在(B )米内飞散。第1 6页 共1 0 3页A.1 0-5 0 B.1 0 0-5 0 0C.1 0 0 0 5 0 0 0 D.1-58 2、爆炸发生后,爆炸气体产物的扩散只
21、发生在极其短促的瞬间内,对一般可燃物来说,不足以造成起火燃烧,而 一且冲击波造成的爆炸风还有(D )作用。A.助 火 B.燃 烧 C.点 火 D.灭火8 3、许多物质(C ),发生爆炸事故时,会使大量有害物质外泄,造成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A.不可燃且有毒B.不可燃且无毒C.可燃且有毒D,可燃且无毒任何化学品都是有毒的,所不同的是引起(D )0A.植物体无损害的剂量大小B.植物体损害的剂量大小C.生物体未损害的剂量大小D.生物体损害的剂量大小把较小剂量就能引起生物体损害的那些化学物质叫做(C ),其余为非毒物。A.低毒物B.非毒物C.毒 物 D.无毒物8 6、职业病危害因素指对(A )的各种危害
22、。第 1 7 页 共 103页A.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B.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C.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不能导致职业病D.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疾病8 7、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化学毒物所致的疾病状态称为(B )oA.职业病B.职业中毒C.中毒D.职业危害8 8、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作业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B)的屏障。A.减轻职业危害B.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C.免遭职业危害D.免遭危化品危害8 9、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B )的,应当立即公告,并及时修订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A.新的形态B
23、.新的危险特性C.新的颜色D.新的特征9 0、生产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自生产之日起(A )日内,将生产的品种、数量等情况,向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第 1 8 页 共 103页A.30 B.6 0 C.1 5 D.9 09 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C )oA.自由经营制度B.备案制度C.许可制度D.预约制度9 2、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B )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应单独存放。A.还原剂B.氧化剂C.水 D.易燃气体9 3、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C )制度,托运人不得委托无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企业承运危险化学品。
24、A.许 可 B.备案C.资质认定D.认证9 4、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目的地的(D )申请办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A.应急部门B.安全部门C.消防部门D.公安部门9 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由(B )组成。A.1 0 个 A 级要素,5 0 个 B 级要素B.1 2 个A级要素,5 5 个 B 级要素第 1 9 页 共 103页C.1 5个A级要素,5 5个B级要素D.1 0个A级要素,5 5个B级要素取得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后,危化品企业应每年至少进行(D )自评,形成自评报告。A.四 次B.三 次C.二 次D.一次9 6、安全
25、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包括新、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D )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A.找 出B.评价出C.推 理 出D.分析和预测9 7、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D )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 C I)于1 9 74年开发的,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主要针对化工设备、装置而开发的危险性评价方法。A.J H A B.J S A C.F TA D.H A Z 0 P9 8、承包商的各级主要行政负责人,是施工安全的(B)oA.主要责任人B.第一责任人C.次要责任人D.第二责任人9 9、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
26、(C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责。A.分包单位之一 B.各分包单位第 2 0 页 共 103页C.总承包单位D.最大分包单位1 0 0、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B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A.各自责任B.连带责任C.主要责任D.次要责任1 0 1、对于未实行总承包的建设工程,(C )对本单位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责。A.分包单位之一 B.各分包单位C.各承包商D.最大分包单位承包商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B )后,方可上岗作业。A.培训合格证书B.
27、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C.技能合格证书D.理论合格证书1 0 3、依 据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D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A.每年至少进行四次B.每年至少进行三次C.每年至少进行二次D.每年至少进行一次1 0 4、安全物态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处的环境第2 1页 共1 0 3页条件和本质安全状态,是实现(c )的基础和保障。A.安全生产B.效益最大化C.本质安全化D.环境友好1 0 5、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A )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A.立 即 B.3 小时C.1 小时内D.2 小时1 0 6、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
28、后,应当于(C )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A.半小时内B.3 小时C.1 小时内D.2 小时1 0 7、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预警级别一般划分为(A )0A.四级B.三 级 C.二 级 D.一级1 0 8、信息披露机制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是(C )的责任。A.企业宣传部B.企业新闻发言人C.政 府 D.企业1 0 9、由国务院部门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跨省级行政区划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由(B)发布有关第2 2页 共1 0 3页信息。A.国务院B.国务院
29、主管部门C.安监总局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1 1 0、由国务院负责处置的(A )的信息发布,由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牵头处置的国务院主管部门负责。A.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B.重大突发公共事件C.较大突发公共事件D.一般突发公共事件除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外的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由(D )组织发布。国务院B.国务院主管部门C.安监总局D.事发地政府1 1 2、多米诺骨牌原理第五个骨牌是(A )的要因,这个骨牌倒下去时,就表示作业伤害发生。A.伤 害 B.事故或灾害C.“设备”与“动作”D.人的缺陷1 1 3、多米诺骨牌原理第四个骨牌是(B )的要因,发生事故、灾害时,其结果必会
30、造成伤害。A.伤 害 B.事故或灾害C.“设备”与“动作”D.人的缺陷1 1 4、多米诺骨牌原理第一个骨牌是(A )的要因。人原第2 3页 共1 0 3页本就有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居住的条件与工作的条件,第一个要因“人的缺陷”之所以会发生,这是个人的背景、条件所产生的结果。A.背 景 B.伤害C.事故或灾害D.“设备”与“动作”1 1 5、两类危险源理论中的两类危险源(C )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A.第一类危险源B.各自C.共 同 D.第二类危险源1 1 6、高温下的可燃气体混合物,一旦(B ),极易在设备和管道内爆炸。A.空气进入系统与之混合并B.达到爆炸下限时C.超出爆炸极限时D.达到
31、爆炸上限时1 1 7、(C )可加速运转机械中的润滑油的挥发和分解,使油气在管道中积炭、结焦,导致积炭燃烧和爆炸。A.高 压 B.负压C.高 温 D.深冷1 1 8、高温能增强氢气对金属的(A )作用,这些都可降低设备的机械强度而产生裂纹,导致泄漏,甚至造成爆炸。A.氢 蚀 B.裂 变 C.蠕 变 D.蜕变1 1 9、高温使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B )o第 2 4 页 共 103页A.缩 小 B.扩大C.不 变 D.降为零1 2 0、常压下甲烷的爆炸上限为1 5%,而在1 2.5 M Pa 时,则扩大到45.7%,使(B )。A.爆炸危险性减小B.爆炸危险性增加C.爆炸危险性不变D.中毒危险性增
32、加1 2 1、高压下能加剧氢气对钢材的氢蚀作用,使设备机械强度减弱,导致(D )。A.化学爆炸B.核爆炸C.反应爆炸D.物理爆炸1 2 2、高压下能加剧氮气对钢材的(A )作用,使设备机械强度减弱,导致物理爆炸。A.渗 氮 B.氢 蚀 C.裂 变 D.蠕变1 2 3、当物料发生(B )后,如氧气串入可燃气体中,可燃气体串入空气(氧气)中,或串入检修的设备中,均能引起爆炸。A.泄 露 B.互串C.状态改变D.温度变化1 2 4、用汽油等(B)作为洗涤剂,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A.不挥发的可燃液体B,易挥发的可燃液体C.易挥发的可燃气体D.不挥发的可燃固体体第2 5页 共1 0 3页1 2 5、设备
33、或生产系统形成(D ),空气被吸入与可燃气体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高温、摩擦、静电等能源作用下即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A.正 压 B.真 空 C.裂口 D.负压1 2 6、水、有机液体等液体物质在容器内处于(B ),容器一旦破裂,气液平衡被破坏,液体就会迅速气化而发生爆炸。A.汽液两相共存的过热不饱和状态B.汽液两相共存的过热饱和状态C.汽相过热饱和状态D.液相过热饱和状态1 2 7、液化气体容器或贮罐在外壳破裂后(C )被破坏,液体突然气化发生爆炸。A.压力平衡B.气相平衡C.气液平衡D.液相平衡1 2 8、泄露的液化石油气如遭遇延迟点火,会发生(C),爆炸的危害区域会依气体扩散达到的空间
34、区域和点火源位置不同而不同。A.着 火 B.闪爆C.延迟爆炸D.中毒1 2 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判别以列入 危险化学第2 6页 共1 0 3页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 B 1 8 2 1 8)且单元内(B )临界量的化学品为准。A.大 于 B.不小于C.小 于 D.不大于1 3 0、科学完备的(A )是企业应急能力的重要支撑。A.事故救援B.事故预案C.事故辨识D.事故演练1 3 1、企业应急总指挥的职能可由(C )担任,在紧急情况下,企业应急总指挥的主要功能是总体指挥,大量实际反应和协调任务主要由负责生产或安全的副总指挥执行。A.党组织书记B.主管生产安全副职C.企业总负责人D.副总经理1
35、 3 2、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C )oA.相互包含B.相互交叉C.相互衔接D.相互不相关1 3 3、(A )是救援队伍综合演习的重要内容和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是提高救援队伍实践能力的必要措施。A.战术演习B.体能讯能C.基础演习D.专业演习1 3 4、组合演习是一种为了发展或检查(C )的相互协调性而进行的演习。第2 7页 共1 0 3页A.志愿者之间B.应急组织之间C.应急组织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如保障组织)之间D.外部组织(如保障组织)之间1 3 5、对事故外溢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继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
36、C ),消除危害后果,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A.稀 释 B.洗消C.清 除 D.覆盖1 3 6、依据(B )(G B/T 2 9 6 3 9-2 0 1 3)等的要求编制(修订)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A.生产经营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B.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C.生产经营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1 3 7、根据应急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企业应急总指挥或企业有关人员(业主或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将事故有关情况上报(B )。A.政府应急主管部门B.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C.上级单位安全生产
37、主管部门D.上级相关部门1 3 8、(B )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基本的第2 8页 共1 0 3页应急响应。A.抢救受伤人员B.人群疏散C.搜 寻D.营救139、在重大事故应急时,可能要求从事故影响区疏散企业人员到其他区域。有时甚至要求全企业人员除了(A )外都必须疏散。A.负责控制事故的应急人员B.仪表工C.内操D.外操140、小企业或事故迅速恶化时,可直接进行(B)oA.部分疏散B.全体疏散C.个别疏散D.不疏散141、如果发生毒气泄漏,应该(A),特别是对于泄漏影响地区。A.设计转移企业人员的逃生方法B.设计转移企业外人员的逃生方法C.政府人员D.消防人员142、为了便于使用和
38、储运,通常将气体用(D)储存在钢瓶或储罐等容器中。A.降温法压缩后B.加压法液化后C.直接灌装D.降温加压法压缩或液化后第 2 9 页 共 103页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形成稳定燃烧时,其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比可燃气体泄漏未燃时相比要(A )0A.小得多B.大得多C.不 变 D.强烈1 4 4、遇到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火灾时,碰到一次堵漏不成功,需一定时间再次堵漏时,应(B )。A.直接用水扑救火势,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B.继续将泄漏处点燃,并准备再次灭火堵漏C.立即继续用堵漏材料堵漏D.防止再次火灾的危险,并准备再次堵漏1 4 5、遇到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火灾时,如果确认泄漏口较大,一时无
39、法堵漏,(A ),火势自动熄灭。A.只需冷却着火源周围管道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直到燃气燃尽B.直接用水扑救火势,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C.立即继续用堵漏材料堵漏D.防止再次火灾的危险,并准备再次堵漏1 4 6、易燃液体着火,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D )。A.大面积(大于1 0 0 m 2)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第 3 0 页 共 103页B.大面积(大于5 0 0 m 2)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C.大面积(大 于5 0 0 0门)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
40、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D.大面积(大 于5 0 m?)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1 4 7、扑救有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A )oA.隔离式空气呼吸器B.过滤式防毒面具C.长管式面具D.过滤式防尘面具1 4 8、对遇湿易燃物品中的粉尘火灾,切忌使用(A )进行喷射,这样极易将粉尘吹扬起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A.有压力的灭火剂B.干粉C.沙土 D.蛭石1 4
41、 9、遇到毒害品火灾,喷射时干粉易将毒害品粉末吹起,增加危险性,所以慎用(B )。A.水B.干粉灭火剂C.大 量 水D.雾状水第 3 1 页 共 103页1 5 0、氟化钠、氧化钾及其他氧化物等遇泡沫中酸性物质能生成剧毒物质(),因此不能用酸碱类灭火剂灭火。A.硫化氢B.氢化氧C.氧化钠D.二氧化硫1 5 1、三氯化磷、氧氯化磷等遇水会产生(C ),因此在有该类物质的火场,要主要防水保护,可用雾状水驱散有毒气体。A.氯化钠B.硫化氢C.氯化氢D.氯气1 5 2、遇到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的同时应采取堵漏措施。腐蚀品堵漏所需材料一定要注意选用(A )的。A.具有防腐性B,具有防毒性C.具有防
42、火性D,具有防酸性1 5 3、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B ),需特别注意防护。A.高 热 B.沸腾飞溅C.沸 腾 D.剧烈反应1 5 4、氯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入时,与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接触,产生(B ),产生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A.氯化氢B.盐 酸 C,次氯酸第3 2页 共1 0 3页D.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1 5 5、吸入氯: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给予(B )雾化吸入。A.1%至 2%的碳酸氢钠溶液B.2%至 4%的碳酸氢钠溶液C.4%至 6%的碳酸氢钠溶液D.6%至 8%的碳酸氢钠溶液1 5 6、氯气泄漏隔离与疏散距离
43、:(B )泄漏,紧急隔离距离3 0 m,白天疏散距离3 0 0 m、夜晚疏散距离1 1 0 0 m。A.微 量 B.小量C.中量D.大量1 5 7、氯气泄漏隔离与疏散距离:(D )泄漏,紧急隔离距离2 7 5 m,白天疏散距离2 7 0 0 m、夜晚疏散距离6 8 0 0 m。A.微 量 B.小量C.中量D.大量1 5 8、液氨储罐发生泄漏,其隔离与疏散距离:(B )泄漏,紧急隔离距离3 0 m,白天疏散距离2 0 0 m、夜晚疏散距离2 0 0 m。A.微 量 B.小 量 C.中量D.大量1 5 9、液氨储罐发生泄漏,其隔离与疏散距离:(D )泄漏,紧急隔离距离6 0 m,白天疏散距离5 0
44、 0 m、夜晚疏散距离1 1 0 0 moA.微 量 B.小量第3 3页 共1 0 3页C.中量D.大量1 6 0、汽油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D )引起燃烧爆炸。A.电气火花B.明火C.高热能D.静电放电1 6 1、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汽油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 50 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C )oA.1 0 0 m B.2 0 0 m C.3 0 0 m D.4 0 0 m1 6 2、苯闪点TIC,爆炸极限1.2%8.0%(体积比),自燃温度(C),最小点火能0.2 0 m J,最大爆炸压力0.880 M P aoA.4 6 0 B.56 0 C.6 6
45、0 D.80 01 6 3、丙烯闪点T 0 8 C,爆炸极限1.0%1 5.0%(体积比),自燃温度(A),最小点火能0.2 82 m J,最大爆炸压力0.882 M p a。A.4 55 B.3 55 C.2 55 D.1 55丙烯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有(B )作用,直接接触液态产品可引起冻伤。A.无作用B.麻 醉 C.中 毒 D.窒息1 6 5、丙酮着火用(A)灭火是无效的,但可使用喷水以冷却容器。第3 4页 共1 0 3页A.水B.泡沫C.二氧化碳D.干粉1 6 6、若丙酮泄漏尚未着火,使用喷(A)以分散蒸气,可冲洗外泄区并将外泄物稀释成非可燃性混合物。A.水B.泡 沫C.二氧化碳D.
46、干粉1 6 7、氢气爆炸极限(C )(体积比),自燃温度50 0,最小点火能0.0 1 9m J,最大爆炸压力0.72 0 M P aoA.1%4%B.4%7.5%C.4%75%D.75%95%1 6 8、氢气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B),遇火星会引起爆炸。A.上升能排出B.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C.上升滞留屋顶易排出D.从窗户排出1 6 9、氢气为单纯性(D ),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缺氧性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呈现出麻醉作用。A.易燃性气体B.中毒性气体C.麻醉性气体D.窒息性气体1 70、氢气泄漏,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 0 0 m。如果为
47、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A)m0第3 5页 共1 0 3页A.4 0 0 B.6 0 0 C.80 0 D.1 0 0 01 71、易燃、可燃液体大量泄漏时,要组织人员进行(C),无关人员不得出入,制止一切点火源。A.现场值守B.现场监护C.现场警戒D.现场禁火1 72、敞口容器内易燃可燃液体着火,不能用(D)扑救。因为如此扑救非但不能覆盖液体表面,反而会沉积于容器底部,造成液位上升以致溢出,使火灾蔓延。A.抗溶性泡沫B.干粉C.二氧化碳D.砂土1 73、三乙基铝和铝铁溶剂等不能用(A )扑救。A.水 B.砂土C.二氧化碳D.干粉灭火剂1 7 4、下列(A )火灾属于A类火灾。
48、A.棉 花 B.汽 油 C.氢 气 D.钾1 7 5、不溶于水的液体有机氧化剂一般比重小于1(比水轻),如用(A )扑救时,会浮在水上面流淌扩大火灾。A.水 B.砂土C.二氧化碳D.干粉灭火剂1 7 6、如果触电人呼吸困难,呼吸稀少,不时出现痉挛现象,则必须施行(B )0第3 6页 共1 0 3页A.电击苏醒法B.人工呼吸C.呼唤苏醒法D.心脏胸外挤压术1 7 7、空气呼吸器的作业时间不能按铭牌标定的时间,而应根据佩戴人员平时的实际测试确定。一般容积为6 升的气瓶,有效工作时间不超过(B )分钟。A.2 0 B.3 0 C.4 0 D.5 01 7 8、进入火灾区域可着(B )o外围人员可穿着
49、普通战斗服,但袖口、领口必须扎紧,最好用胶带封闭,防止气体进入服装内。A.防护服B.避火服C.防静电服D.普通战斗服1 7 9、防噪声用具,能够防止过量的声能侵入(C ),使人耳避免噪声的过度刺激,减少听力损伤。A.内耳道B.耳骨C.外耳道D.耳鼓1 8 0、外来人员或者临时需要进入噪声作业场所的人员则可以佩带(D )oA.硅橡圣诞树型耳塞B.降噪耳塞C.隔离室耳塞D.一次性慢回弹耳塞应根据所暴露的噪声值选择具有足够降噪值的护耳器,对于现场噪声(B )d B 的作业环境,应当佩带耳罩。第3 7页 共1 0 3页A.5 0 B.1 00 C.2 00 D.3 001 8 2、过滤式呼吸防护器适用
50、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不很高,且空气中含氧量(A )的场所。A.不低于1 8%B.不高于1 8%C.不低于1 2%D.不高于8%1 8 3、一旦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应当同时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如抢救由一人进行,吹气与再挤压心脏次数比为(B )。A.1:15 B.2:30C.1:05 D.1:1018 4、(A )是指下风向有害气体、蒸气、烟雾或粉尘可能影响的区域,是泄漏源下风方向的正方形区域。A.疏散区B.热区C.暖 区D.冷区18 5、剧毒或强腐蚀性或强刺激性的气体,在污染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至少500m,下风向疏散至少(C )m。A.500 B.1000C.1500 D.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