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92158828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是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为了人民,就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就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怎么办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

2、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1、必要性(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2)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是什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原因: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措施: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3、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原因: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措施: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原因: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措施: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

4、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措施: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原因: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措施: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面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

5、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国家强 经济体系必须强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

6、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2、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3、要求: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

7、、具有中国特色。(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措施:(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目标: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注意:实体经济的有关内容:地位、措施 含义: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地位: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措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8、,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2)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目标: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

9、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措施: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a.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b.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B.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C.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a.目标: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b.措施: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D.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