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 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0 分1. 二氧化碳在以下变化中确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溶于水中C. 进展光合作用B. 溶于澄清的石灰水中D. 制成“干冰”2. 水是生命之源,以下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可以直接排放B. 疼惜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实行相应措施C. 澄清的河水是纯洁物D. 为了节约用水,农业或园林应当对农作物进展大水漫灌3. 以下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氧气的重要来源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 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
2、多的物质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4. 初三(1)班的小朱人称“小马虎”,下面是从他的笔记中摘录的局部化学用语,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A. 碳酸钾:KCO3C. 氯化锌:ZnClB. 2 个二氧化碳分子:2CO2D. 镁离子:Mg+25. 标准操作是化学试验的根本要求,如图操作符合标准要求的是()A.过滤B.点燃酒精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取固体药品6. 将稀盐酸渐渐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参加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下图,则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中和反响是放热反响B. 从 A 到B 过程中
3、,烧杯中溶液的pH 渐渐减小C. B 点时,往烧杯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D. C 点时烧杯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HCl7. 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甲、乙外表有气泡产生,丙没有明显现象;甲放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挨次是()A. 甲乙丙B. 甲丙乙C. 乙丙甲D. 乙甲丙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分子种类发生了转变B水银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像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一样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微观解释正确
4、的选项是()A. AB. BC. CD. D9. 每年的 5 月 13 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的成分很简单,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分别是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尼古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组成的B. 尼古丁中含有 10 个碳原子,14 个氢原子和两个氮原子C. 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0:7:14D. 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故而有剧毒10.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选项是()A. 分子由原子构成C. 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为原子B. 分子
5、间存在肯定的空隙D. 该化学反响属于分解反响11. t时,分别实行以下措施,肯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降低温度 上升温度 加水 加足量溶质 恒温蒸发水A. 有B. 只有C. 有和 D. 有和12. 以下描述是物理变化的是()A. 液氧是淡蓝色的液体B. 用大烧杯扣上装有氨水和酚酞溶液两个小烧杯,酚酞试液变红C. 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变为澄清溶液D. 水在4时密度最大DNaCl 和MgCl2溶液分别固体中加适量稀盐酸13. 以下试验操作能到达试验目的的是()选项A物质蔗糖和食盐目的鉴别主要试验操作取样,分别滴加浓硫酸,观看现象BNa2CO3(Na2SO4)检验取样,滴加BaCl2溶液
6、,观看现象CCO(H2)除杂通入灼热的CuO参加过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向所得A. AB. BC. CD. D14. 以下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A. 钢B. 液氧C. 金刚石D. C7015. 在一个盛有几种物质的密闭容器内,这几种物质在肯定条件下会发生充分的反响,现测得反响前后容器内全部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甲乙丙丁反响前质量0801025反响后质量则该反响(111)013A. 分解反响B. 氧化反响C. 化合反响D. 无法确定A.在肯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参加硝酸钾固体,充分搅16. 以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B.向NaOH 溶液中逐滴参加稀盐酸拌C.将肯
7、定量的稀硫酸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向其中参加足量的金属 Zn 和 FeD.在肯定量的CuSO4和CuCl2溶液中逐滴参加 NaOH 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8.0 分17. 我国科学家已经研发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技术。(1) 假设该技术广泛应用,可把排放的CO2转化为甲醇,则能缓解(填序号)。A. 酸雨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2) 假设44gCO2全部转化为CH3OH,且反响中其它物质均不含碳元素,可生成CH3OH的质量为 g。18. 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构造打算物质性质”的观点,简要解释以下事例。(1) 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是由于构成它们的不同。(2
8、)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两者化学性质却相差甚远的缘由。(3)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由于它们的溶液中。(4)生铁的韧性不如钢,从组成上看二者性质差异的缘由是。19. 2023 年我国在抗击冠肺炎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成果。为防控疫情,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 84 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进展消毒。假设 84 消毒液与洁厕灵(盐酸)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 + NaClO = NaCl + Cl2 +H2O。(1) 上述反响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填字母)。A.HCl B.NaClOC.NaClD.Cl2(3)溴元素
9、的元素符号为 Br,溴原子的构造示意图如下图:。(2) 符号“Cl2”的意义是(答出一条即可)。x的值为;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以下哪些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像(填序号);溴化氢的化学式为。(4)如图中 A、B、C、D 是四种粒子的构造示意图,请答复以下问题:以上四种粒子的构造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代号);D元素的名称是;D 中x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20. 如图中A、B、C、D、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B 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多金属,E 是紫红金属,A 与C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D 是单质。(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响,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转化
10、,局部反响物和生成物及反响条件已略去,图中局部反响需在溶液中进展,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答复以下问题:(1) 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 A、B。(2) 写出 D 转化为E 的化学方程式。(3)E与 C 溶液反响的现象是。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21. 如图 1 为MgCl2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t2时,MgCl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无法确定”之一)。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MgCl2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MgCl2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参加烧杯内的水中(如图
11、 2 所示),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渐渐溶解,缘由是。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6.0 分22. 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对化学课本中的“试验活动”开展争论。【试验活动一】如图是“燃烧的条件”试验活动中的局部操作示意图:(1) 步骤一:加热片刻观看到A 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 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假设连续加热较长时间,蘸水的棉球也会燃烧,请从燃烧的角度解释缘由:。【试验活动二】指导教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步骤二所示),他将包有 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通过 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
12、钠和水反响的产物只有两种且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依据所学化学学问答复以下问题:(2)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知,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发生反响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氧气 ,反响(填“吸取”或“放出”)大量的热。(3)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想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4) 过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请标注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23. 依据图中装置答复以下问题:(1) 试验室选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 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物质,其水溶液叫氢硫酸。试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响制取硫化氢气
13、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小虹同学认为用 D 或 E 装置收集该气体有缺陷, 缘由是:,请写出你改进后的收集方法:。2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展试验探究。【设计试验】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 两套装置。(1) 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第一小组同学在试验过程中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才翻开止水夹,这样操作的缘由是;(2) 集气瓶中红磷燃烧反响的文字表达式是【改进试验】其次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当温度到达40时白磷就能在空气中燃烧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影响安康。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在试管中参加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
14、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 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槽中(如图B),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一点)。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烧杯+盐酸大理石充分反响后烧杯+剩余物甲75.0g13.2g83.8g25. 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响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响)。甲同学进展试验,试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5.0g)所取的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响,请答复以下问题:(1) 试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 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准确到01%)。【答案与解析】1. 答案:D解析:解:A、二
15、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响有物质碳酸钙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二氧化碳用来进展光合作用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二氧化碳制成“干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应选D化学变化是指有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是否有物质生成;据此分析推断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物质生成,假设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假设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 答案:B解析:解:A.工业废水含有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错误;B. 疼惜水资源主要
16、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实行相应措施,故正确; C.澄清的河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物质、微生物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D.为了节约用水,农业或园林应当对农作物进展滴灌或喷灌,故错误。应选:B。A.依据造成水体污染的缘由来分析; B.依据疼惜水资源的做法来分析; C.依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D.依据节水的做法来分析。此题提倡我们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提倡节约用水,从自身做起。3. 答案:D解析:解:A、自然界中氧气的重要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应选项说法错误。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应选项说法错误。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
17、占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应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应选项说法正确。应选:D。A、依据自然界中氧气的重要来源进展分析推断 B、依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展分析推断C、依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展分析推断 D、依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现象进展分析推断此题难度不大,植物氧气的化学性质(留意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空气的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4. 答案:B解析:解:A、碳酸钾的化学式为:K2CO3;故 A 错误;B、2 个二氧化碳分子:2CO2;故 B 正确; C、氯化锌的化学式为:ZnCl2;故 C 错误;D、依据
18、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所以镁离子表示为:Mg2+;故 D 错误;应选:B。依据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离子,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进展解答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力量,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察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察全面,留意根底5. 答案:C解析:解:A.过滤操作中,缺少玻璃棒,液体简洁溅出,故错误;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故错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口位于试管试管口正上方约0.5厘米
19、处垂直滴加滴加,故正确; D.取固体药品时,步骤:“一横、二放、三慢竖”,图中是竖放,没有横放,故错误;应选:C。A. 依据过滤的试验操作解答;B. 依据酒精灯的使用留意事项解答; C.依据如何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解答; D.依据如何取固体药品解答。此题考察学生对根本试验操作的把握,难度系数不大。6. 答案:C解析:此题难度不是很大,此题主要考察了结合图象考察了中和反响的应用,理解图象的含义、把握中和反响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A. 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盐酸的参加温度在渐渐上升,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响是放热反响,应选项说法正确。B. 由图可知,从A 到B 过程中,氢氧化钠渐渐削减,碱
20、性减弱,故pH 值渐渐减小,应选项说法正确。C. 依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参加,温度渐渐上升,在B 点前后温度是两种状况,B 点温度最高,B 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响,反响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显中性,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应选项说法错误。D. 到C 的过程中,是盐酸完全中和完氢氧化钠后连续参加稀盐酸,稀盐酸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 NaCl 和HCl,应选项说法正确。应选:C。7. 答案:D解析:解: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甲、乙外表有气泡产生,丙没有明显现象, 这说明金属丙的活动性最弱;甲放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甲的活动性不如乙, 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
21、系是:乙甲丙。应选:D。在金属活动性挨次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反响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依据这一规律, 依据反响的发生可以推断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题难度较小,主要考察了依据反响的发生来推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从而加深学生对金属活动性挨次的理解和应用。8. 答案:C解析:解:A、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错误; B、体温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由于温度上升,汞原子间隔变大,汞原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C、酒香不怕巷子深,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着,故正确;D、金刚
22、石、石墨、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错误。应选:C。依据分子的根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一样,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展分析推断即可。此题难度不大,把握分子的根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根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 答案:B解析:解:A.由化学式可知,尼古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 尼古丁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不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 依据尼古丁的化学式C10H14N2可知,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3、 10):(1 14):(14 2) = 60:7:14,故正确;D.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窒息,甚至死亡,有剧毒,故正确。应选:B。A.依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依据物质的构造来分析;C.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养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展解答; D.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物质化学式含义及题中信息的理解,化合物中各元素养量比计算方法的把握。10. 答案:D解析: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分子由原子构成;故A 正确;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响前后的分子之间都存在肯定间隔;故B 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
24、反响前与反响后中间的图明确表示出分子再分成原子的过程;故C 正确;D、由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响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响,不属于置换反响,故D 不正确。应选:D。观看化学反响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依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依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依据反响的特点分析反响的类型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一样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11. 答案:B解析:解: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对于这样的物质,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温度降低,溶
25、解度增大, 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降低温度不肯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对于这样的物质,上升温度,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上升温度不肯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加水后,所得溶液仍能连续溶解溶质,不能使不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加足量溶质,肯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肯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只有肯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应选:B。此题难度不大,把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实行三种方法: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转变温度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2. 答案:C解析:解:A、液氧是淡
26、蓝色的液体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B、用大烧杯扣上装有氨水和酚酞溶液两个小烧杯,酚酞试液变红过程中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变为澄清溶液过程中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水在4时密度最大属于水的物理性质应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是否有物质生成;据此分析推断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物质生成,假设没有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假设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3. 答案:A解析:解:A、取样,分别滴加浓硫酸,固体变黑色的是蔗糖,无明显现象的是食盐,该选项能够到达试验目的;B、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响生成白色沉淀
27、碳酸钡,和硫酸钠反响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利用氯化钡溶液 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不能到达试验目的;C、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响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响生成铜和水,该选项不能到达 试验目的;D、参加过量NaOH 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响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得到氢氧化镁和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洗涤,向所得固体中加适量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响生成氯化镁和水,该选项不能到达试验目的。应选:A。A、取样,分别滴加浓硫酸,固体变黑色的是蔗糖,无明显现象的是食盐;B、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响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硫酸钠反响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C、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响生成
28、铜和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响生成铜和水;D、参加过量NaOH 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响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得到氢氧化镁和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洗涤,向所得固体中加适量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镁反响生成氯化镁和水。此题主要考察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依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展分析、推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 答案:A解析:解:A、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应选项正确。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单质,应选项错误。 C、金刚石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单质,应选项错误。D、C7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单质,应选项错误
29、。应选:A。依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是单质,进展分析推断。此题难度不大,考察单质与混合物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单质的特征进展分析推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5. 答案:C解析:解:从表中数据可知,甲反响后质量增加了,甲是生成物,乙,丙,丁反响后质量削减了, 乙,丙,丁都是反响物,所以此反响的反响物由三种,生成物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响。应选:C。依据化学反响后反响物的质量是削减的,生成物的质量是增加的,再由表格的信息就可以推断出甲是生成物,乙,丙,丁都是反响物,属于化合反响。此题是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合反响的特征来推断反响类型,解此题的关键是要会正确分析推断谁是反响物,谁是生成物。16.
30、 答案:A解析:解:A、在肯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参加硝酸钾固体,能连续溶解,溶液的质量渐渐增加,当到达饱和状态,不再发生转变,应选项图象正确。B、向NaOH 溶液中逐滴参加稀盐酸,碱性渐渐减弱,酸性渐渐增加,pH 值的变化是从大于 7 渐渐的减小到等于 7、小于 7,应选项图象错误。C、金属与酸反响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由于酸的量一样,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当相等, 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锌的质量多,应选项图象错误。D、在肯定量的CuSO4和CuCl2溶液中逐滴参加 NaOH 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一开头就产生沉淀, 应选项图象错误。应选:A。A、在肯定温度下,向不饱
31、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参加硝酸钾固体,能连续溶解,当到达饱和状态, 不再发生转变,进展分析推断。B、向NaOH 溶液中逐滴参加稀盐酸,碱性渐渐减弱,酸性渐渐增加,进展分析推断。C、金属与酸反响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进展分析推断。D、在肯定量的CuSO4和CuCl2溶液中逐滴参加 NaOH 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进展分析推断。此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学问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学问,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留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17. 答案:B32解析:解:(1)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
32、3OH),可把排放的CO2转化为甲醇,能缓解温室效应。(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假设44gCO2全部转化为CH3OH,且反响中其它物质均不含碳元素,可生成CH3OH的质量为44g 12 100% (12 100%) = 32g。4432故答案为:(1)B;(2)32。(1) 依据题意,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进展分析解答。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响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进展分析解答。此题难度不大,明确反响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8. 答案: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含碳量不同解析:
33、解:(1)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却很软,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两者化学性质却相差甚远,是由于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由于它们的溶液中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4) 生铁的韧性不如钢,从组成上看二者性质差异的缘由是含碳量不同。故答案为:(1)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2) 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3)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4)含碳量不同。(1)依据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缘由,进展分析解答。(2)依据分子的根本性质,进展分析解答。(3)依据碱具有相像化学性质的缘由
34、,进展分析解答。(4)依据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进展分析解答。此题难度不大,把握碱具有相像化学性质的缘由、分子的根本性质、生铁和钢的组成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9. 答案:B氯气 35BHBrAB氩 8解析:解:(1)A. 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B.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C.NaCl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D.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0;故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B,故填:B;(2) 符号“Cl2”可以表示氯气,故填:氯气;(3) 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 x 的值为:2 + 8 + 18 + 7 = 35,故填:35;元素的化学性质打算于原子的最外层电
35、子数,故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B 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像, 故填:B;溴化氢中氢元素为+1价,溴元素为1价,故溴化氢的化学式为 HBr,故填:HBr;(4) 元素的种类打算于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故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AB,故填:AB;D元素是氩元素,故名称是氩;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 D 中x = 18 2 8 = 8, 故填:氩;8。依据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以及原子构造示意图的学问进展分析解答即可。此题考察的是原子构造示意图的学问,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学问进展。20. 答案:H2SO4FeH2 + CuO Cu + H2O 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变蓝解析:解:B 是目前人类
36、使用最多金属,故B 是铁,E 是紫红金属,故E 是铜,A 与C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都能与铁反响,故A 与C 是酸或是金属活动性挨次在铁后的金属形成的盐中的一种,D 是单质,能与铁相互转化,且能由A 反响生成,故A 是稀硫酸,D 是氢气,C 能与E 反响,故C 可以是硝酸银,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 A是稀硫酸,B 是铁,故填:H2SO4;Fe。2(2) D转化为 E 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 CuO Cu + H2O,故填:H2 +CuO Cu + H2O。(3) E与 C 溶液反响是铜和硝酸银的反响,会置换出银,生成硝酸铜,故会观看到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溶液变蓝的现
37、象,故填: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变蓝。依据题干供给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展分析解答,B 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多金属,故B 是铁,E 是紫红金属,故E 是铜,A 与C 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都能与铁反响,故A 与C 是酸或是金属活动性挨次在铁后的金属形成的盐中的一种,D 是单质,能与铁相互转化,且能由A 反响生成,故A 是稀硫酸,D 是氢气,C 能与E 反响,故C 可以是硝酸银,据此解答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终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展验证即可。21. 答案:大于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上升,氯化镁的溶解度增
38、大,氯化镁溶解解析:解:t2时,MgCl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于该温度下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故答案为:大于;如图 2 所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上升,氯化镁的溶解度增大,氯化镁溶解;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上升,氯化镁的溶解度增大,氯化镁溶解。依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MgCl2和 NaCl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上升而增大,而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变化比氯化钠大。(1)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 (2)物质溶于水温度的变化。本考点考察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察了
39、有关物质溶于水温度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消灭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 答案:有可燃物 棉球是可燃物,加热较长时间后,棉球上的水蒸发,温度到达着火点,在空气22中就会燃烧 放出 钠、氢 Na O1解析:解(1)蘸酒精的棉花和蘸水的棉花,一个具有可燃性,一个不具有可燃性,因此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加热时间较长,水被蒸发,剩余的棉花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并且加热到达了棉花的着 火点,所以发生了燃烧;故答案为:有可燃物;棉球是可燃物,加热较长时间后,棉球上的水蒸发,温度到达着火点,在空气中就会燃烧。(2) 此时发生了燃烧,脱脂棉为可燃物,在空气放置并且过氧化钠与水反响也放出了氧气,接触了氧气,还需要温度
40、到达脱脂棉的着火点才能燃烧,所以反响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放出。(3) 反响物为过氧化钠和水,含有钠、氧和氢元素,生成物现在有氧气,含有了氧元素,为了保持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在生成物还需要钠、氢元素存在;故答案为:钠、氢。(4) 过氧化钠中钠为+1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计算氧元素化合价,设氧元素化合价为x,钠元素为+1价,(+1) 2 + x 2 = 0,x = 1,则此时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22故答案为:Na O1 。(1)依据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着火点答复此题; (2)依据燃烧发生需要温度到达着火点答复此题;(3)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此题;(4) 依据化合物中各
41、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答复此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学问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学问进展解答。23. 答案:2KMnO4K2MnO4+ MnO2+ O2B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至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以下,再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捂锥形瓶外壁,观看到导管一端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H2S气体有毒进入空气会污染环境 用 F 装置收集,排出的气体用塑料袋收集解析:解:(1)装置 A 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 MnO2+ O2 ;(2)试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
42、S)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响制取硫化氢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 适合用装置B 作发生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至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以下,再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捂锥形瓶外壁,观看到导管一端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小虹同学认为用D 或E 装置收集该气体有缺陷,缘由是:H2S气体有毒进入空气会污染环境;改进后的收集方法是:用F 装置收集,排出的气体用塑料袋收集。故答案为:(1) 2KMnO4 K2MnO4+ MnO2+ O2 ;(2) B;向长颈漏斗内注水至长颈漏斗下端浸入液面以下,再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捂锥形瓶外壁,观看到导管一端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
43、气密性良好;H2S气体有毒进入空气会污染环境;用F装置收集,排出的气体用塑料袋收集。(1) 依据装置 A 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药品制取氧气并书写化学方程式;(2) 依据反响物的状态、反响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别要求选择发生装置;依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展分析;依据H2S气体有毒进入空气会污染环境进展分析。此题主要考察了试验室气体的制取,娴熟把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留意事项等学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测定结果更准确,能够削减空气污染24. 答案:(1)更准确地得到氧气的含量;解析:合理设计试验,科学地进展试验、分析试验,是得出正确试验结论的前提,因此
44、要学会设计试验、进展试验、分析试验,为学好化学学问奠定根底。【设计试验】(1)在试验过程中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才翻开止水夹,这样操作的缘由是:更准确地得到氧气的含量。(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故填:更准确地得到氧气的含量;【改进试验】(1)此装置的优点是: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能够削减空气污染。故填:测定结果更准确,能够削减空气污染。【设计试验】(1)更准确地得到氧气的含量;(2)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答案:【改进试验】测定结果更准确,能够削减空气污染。25.答案:4.4g解析:解:(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75.0g + 13.2g 83.8g = 4.4g; (2)设参与反响的大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