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感想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感想6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年关于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感想6篇 朋友们知道吗?朱彦夫不是个石头人。在他挑战人生极限的路上,有一位宏大的女性,一个美满的家庭。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感想精选6篇,盼望大家喜爱!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篇1】 沂源县西里镇石炕子村的大学生村官马鑫,至今还记得他去年夏天到西里镇政府第一次报到时的情景。 “小马,你知道咱们西里镇有个参与过朝鲜战斗的退伍老兵吗?”镇上的领导冲口第一句话,就问起了朱彦夫。 那时的马鑫,对朱彦夫一无所知。然而随着工作的渐渐深入,他深深为这个老英雄的事迹所折服,也为自己能在朱彦夫的家乡工作而骄傲。“现在全国都掀起了学习朱彦夫
2、的热潮,我要给我们同批的大学生村官打电话,让他们来老英雄的家乡参观学习,顺当完成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村干部的过渡。” 战场上舍生忘死、报效祖国,和平年月坚忍不拔、无私奉献,近日,朱彦夫的精神让山东青年学子“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学习“时代楷模”,努力成才报国。 济南大学播送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三学生辛宁说,她在朱彦夫身上看到了许多不行能的可能。“朱彦夫用信仰撑起了他的极限人生,同时也用信仰感动着当代年轻人。想想朱彦夫,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大学给我们制造了好的学习时机和环境,我们不能就把它铺张在上网、睡觉、逛街上,好好利用时下拥有的一切,书写人生的辉煌。” 4月1日晚,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
3、学院组织700余名在校生观看了朱彦夫事迹。5个自习室里座无虚席、鸦雀无声。 李颖同学说:“朱彦夫为国家担当,历尽挫折而不放弃,配得上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称号。” 制药1301班王浩同学表示:“朱彦夫同志作为一名战斗英雄、伤残军人,他克制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政治品行。我要以朱彦夫为典范,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增光添彩。” 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深深震撼了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大学生记者协会杨准说:“当听朱彦夫说很艳羡那些能自由读写的人时,我感到既汗颜又幸运。我很久都没有拿起一本书来细细阅读了。我有健全的身体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一切,幸运的是当我得知该珍惜这一切的时候还不
4、算晚。” 山东理工大学校学生会主席谭晓爽说,“朱老经受了那么多困难,仍能顽强面对,值得我们学习。任何不能击垮我们的困难都是我们连续前行的阶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奋斗。观看了朱老的先进事迹,其实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叩问:你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你最初的幻想呢?我们应学习朱老的精神,从中积极吸取健壮成长的养分。”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篇2】 81岁的朱彦夫又有了新身份博主。 3月26日,朱彦夫官方微博开通,这位特别材料制成的人、全国时代楷模,第一次成为网络世界的“主角”。 正在济南作朱彦夫事迹报告的淄博市委讲师团副团长于涛,一有空就在电脑上刷新微博主页,越刷越兴奋,“开通没几天,就有1万多粉丝
5、。这证明,朱老的精神一点都不过时。”他欣慰地说。 眼前的微博和不断进行的报告会,让于涛的记忆又回到了18年前 1996年,于涛就采访过朱彦夫,并成为当时朱彦夫事迹报告会的报告人。那年11月1日,于涛随朱彦夫在临淄作报告,目睹了他在讲台上突发脑堵塞晕倒,那是他作的上千场报告中的最终一场。“再次作朱彦夫事迹的报告,仿佛和当年一样,感觉他就在报告台上。” 随着时间消逝,朱彦夫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于涛说:“这些年,常有人问我,朱彦夫还活着吗?我就答复,他不光活着,而且活得很阳光,活得很精彩。” 阳春三月,记者又来到沂源县城朱彦夫家的小院。正是午间时分,阳光透过小树的叶隙,斑驳地打在地上。树影中,轮椅上
6、的朱彦夫,把笔记本铺在腿上,用残缺的左臂绑笔写着什么。 护工张德良告知记者,这是朱老多年养成的习惯。他喜爱思索,有什么感悟就抓紧登记来,觉得什么信息对张家泉村有用,也登记来,村里有人来,就送给他们。“虽然退休这么多年,还是有许多村民来看他,说说村里的事。” 张德良问过朱彦夫,当年在荣军疗养所里颐养天年,不是很好吗?即使回到村里,也是吃国库粮,衣食无忧,为什么非要干村支书这个苦差事呢? 朱彦夫答复:虽然我没手没脚,但有心有脑,哪能吃闲饭?乡亲们连饭都吃不饱,哪能袖手旁观?干就有困难,但再难,能比战场上拼刺刀还难吗? 他说:“我这一生做过三件事,参军,务农,写书,有人形象地叫“三杆子”。虽然都是尽
7、最大努力做的,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内心感到内疚。” 但朱彦夫,实在是无愧于张家泉村民,无愧于这片热土。 儿子朱向峰从贮存室里找出了当年父亲穿过的假肢,17斤重,健全人提在手里走几步都觉得很沉,朱彦夫却穿着它,为张家泉村奔波了几十年。如今,假肢的绑带和套着的黄军鞋上,还模糊看得见他留下的斑斑血迹。 屋里的电视机,声音可以清楚地传出来。朱向峰告知记者,电视就放新闻频道,除了睡觉,几乎始终开着。有次从电视上看到一名贪官落马,老人大呼痛快:“又挖出一个蛀虫”,兴奋得一夜没睡。 朱彦夫的大女儿朱向华,现在已年过六旬。当年她出嫁时,许多受过朱彦夫接济的乡亲想借时机来还人情,但他一份礼也不收,连件新衣服也没
8、给女儿做。邻居看不下去,偷偷将两块钱塞到朱彦夫妻子手里,他知道后,硬是让妻子把钱退了回去。“我们姊妹六个结婚,父亲从没摆过宴席,没收过一份礼。当时心里不理解,但现在想想,这样父亲和我们才安心、踏实。”朱向华说。 卧房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小方镜,镜框上一圈圈缠满了细线,一块已经发黑的胶布,粘住了镜面的一个角。这块破旧的小方镜,是50多年前朱彦夫用两个鸡蛋换回来的,修修补补,就是不舍得丢。采访过他的淄博市文广新局原局长曹庆文说,一个功臣,一个吃“国库粮”的人,节省到这种程度,不行思议。 朱彦夫的外孙女魏玉姬在青岛大学读书,利用周末回到沂源,把自己和母亲朱向欣的旧衣服整理出来,寄往一所盼望小学。朱向欣
9、说,女儿受姥爷影响很大,上学时除了学习就是去做义工,现在已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硕士。 小魏第一时间关注了外公的微博,并在自己微博上说:“外公的故事似乎离我们很远,但他的精神点燃了我的青春!” 一位干部由衷地评价朱彦夫:他缺手缺脚,但从不缺“钙”;他浑身是伤,浑身有病,但就是没有“软骨病”。他是永久的时代楷模。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篇3】 朱彦夫,一位书写人生极限的特残军人,一位深刻转变家乡面貌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一位震撼很多人、感动很多人的退休老人。他的事迹正在全社会广为传颂,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致敬。 时代楷模,标识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朱彦夫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精神
10、品质,具有鲜亮的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在长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中,朱彦夫的人生角色不同,先进事迹不同,但贯彻始终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决信念和崇高追求,是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行,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奋斗精神。学习朱彦夫,就要像他那样坚决抱负信念,不断强化精神之“钙”,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去拼搏、去奋斗、去奉献;就要像他那样一心为民,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要像他那样自强不息,勇于拼搏,不断书写精彩人生。 当前,其次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绽开。广阔党员干部要以朱彦夫同志为典范,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行动之中,要严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
11、和思想实际,把朱彦夫当成一面查摆问题,查找差距的“镜子”,以朱彦夫为标尺量一量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以朱彦夫为标杆查一查自己的“四风”问题,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牢记宗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带着广阔人民群众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立,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奉献。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篇4】 抗美援朝战场上,朱彦夫因伤昏迷,大大小小手术47次,四肢被截掉,属于一级伤残,但他拒绝躺在功绩簿上享清福,1958年开头担当山东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1982年因身体缘由卸任,担当村支书25年。 即使四肢健
12、全,现实中村支书也不是一份轻松的差事,何况是一级伤残的朱彦夫,但朱彦夫硬是靠“咱是党员,咱不带头谁带头的”信念与“干就干好”的实干,赢得群众交口赞扬。 “张家泉村第一个办夜校,第一个架电,第一个整大寨田,第一个打井取水张家泉村是远近著名的先进村!老朱了不起!”说起老支书朱彦夫带着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的旧事,村民仍会竖起大拇指,语气中满是骄傲。 朱彦夫1956年从荣军院回乡后,仍常常需要外出看病,有关部门曾安排专车便利其就医。对此,朱彦夫表示感谢,但坚持“作为党员不能搞特别化”,始终不愿承受。 据朱彦夫的儿子朱向峰介绍,有一次骑自行车带父亲去20里外的医院看病,当时还是沙土路,父亲在一个下坡处从车上
13、跌下,摔得血肉模糊。儿女都埋怨朱彦夫为什么不要个车?朱彦夫总说:“光要车,县里还能正常工作吗?” 采访愈深入,朱彦夫严于律己、心系群众的形象愈清楚。在其次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展之际,朱彦夫“任何时候不搞特别、不忘群众”的优良作风永不过时,值得学习,尤其是与广阔群众面对面的基层干部,更要以朱彦夫所言所行为镜,找差距、查缺乏,见贤思齐,努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给予的神圣职责。 “家里有个特等残废,不能再有特别公民。”朱彦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朱彦夫的6个子女像其他人一样到田里干活,间苗、拾棉花、摘黄烟叶。但刨花生时,朱彦夫却坚决不允许子女去。“他怕俺们吃
14、了生产队的花生,造成损失。”女儿朱向欣说 朱彦夫1949年入党,“为人民效劳”是他的口号,也是他的行动。他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一心为民,不谋私利。当了25年村支书,朱彦夫不仅没从村里报销一分钱,还时常拿出自己的抚恤金接济群众,村里困难户大多承受过他的帮忙。早年间,朱彦夫经常被各种单位邀请去做事迹报告,他不要纪念品,而是趁机为村里争取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帮忙村庄进展。 更让人敬佩的是,尽管朱彦夫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他对群众的感情、对群众路线的理解却很独到,他曾说:“自己既然是负责人,那就等于我和群众角度不同,这就需要怜悯群众、理解群众,群众的疾苦也是自己的疾苦,群众的困难也是我的困难。群众出了
15、问题,不解决、不怜悯、不理睬,这实际上也是自己的一种耻辱、自己的丑陋、自己的过失。” 这番话,振聋发聩!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四风”痼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紧关口,可以说,朱彦夫是一本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鲜活教材,他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促人深省,使人奋进。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篇5】 抗美援朝的一次激战后,他成了整个连里唯一的生者,睁开双眼那一刻,他发觉自己的双手双脚与左眼已永久失去。 那一天,村里全部8名党员齐刷刷举起了手。 25岁的他成了乡亲们的“带头人”,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没有手的他,专心把百姓的事情一件件做实,没有脚的他,带着百姓硬是走出一条脱贫新路
16、。 朱彦夫,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许多人眼里他是一个传奇,但他说:“我这个条件只能是一个字:拼!为百姓,就是守住阵地!” “胡闹!”一个清冷的早晨,张家泉村推选支书会议上,上级领导刘书记拍案而起,“咱有胳膊有腿的不去干,偏偏要一位特残功臣去替大伙儿挑这个担子!不行!肯定不行!” “俺大叔是人民功臣,要说威信,他最高。这样的人当支书,俺服气!” “他不吃老本还立新功,一门心思地给大伙办好事。” 大家争论着,坐在一旁的朱彦夫早已百感交集。 上世纪50年月的张家泉村,覆盖在一片贫困之中。地处沂蒙山腹地,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山河照旧、贫困照旧,村民们仍连糊口的
17、地瓜干都吃不饱。 饥饿的味道,朱彦夫尤其能体会。10岁父亲去世,他跟在母亲背后要饭。14岁参军,他第一次穿上了鞋子和棉衣 战斗是残酷的磨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上百次战斗后,朱彦夫遍体鳞伤,断臂残肢的他也失去了作为健全人的权利。朱彦夫坦言,他曾想过轻生,但还是那句“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这个”给了他力气。 最终,本可以在荣军院里“养”一辈子的朱彦夫,毅然打算回到家乡,回到那个自己学会走路的地方。 自己吃饭、上假肢、刮胡子、划火柴这些看似稀松寻常的事,对朱彦夫而言,件件都需要千锤百炼,他不断向正常人“靠拢”着。抱着“能给乡亲们记个工分也行”的念头,他还拿起一本学习小字典,自学文化学问。 学
18、了文化让朱彦夫深感有文化是多么重要。于是,总琢磨着能为乡亲们办点事的他,把全部积蓄拿出来,托老战友买来了200多册书,在自家开了一间小图书馆。 刚开头几天新奇,前来借书的人络绎不绝,但没几天就门庭冷落了,由于大多数乡亲们都不识字,怎么读书? 于是朱彦夫打算办夜校,这想法立即得到了乡亲们的全都支持。 从今以后,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朱彦夫每天拄着双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雷打不动消失在距家2里多外的课堂上。 在这条路上,曾经摔得满身泥水,曾经倒在雪地里爬不起来,但他没有耽搁过一节课,他为乡亲们做了件实事感到了深深的满意。 乡亲们感受到了,深深鄙视这位朱教师。在2年多的时间里,100多名学生
19、从夜校走出,成为张家泉村建立时期的中坚力气。 “我看这样吧,咱们就来个一锤定音,举手表决吧!”支书推选会议仍在进展,刘书记最终打算。 话音刚落,村里全部8名党员齐刷刷举起了手。 对党的打算从不皱眉头一下。朱彦夫站上了这班岗,一站就是整整25载 山里的冬天非常冷。那一天更是大雪纷飞、滴水成冰。 村里全部的壮劳力都集中在了龙王庙旁,大家正在打村里的第一口井,这是要命的节骨眼儿,为了这口井,全村已经砸进去一半的家产。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事迹心得【篇6】 出水了!出水了! 刚被抬回家的朱彦夫,一瘸一拐走进了泥水淋淋、近10米深的井下,不停挥动着残臂,指挥着大家。这个关口,身为“带头人”的他怎能放得下心
20、。 好不简单换班时间到了,一阵忙活儿的朱彦夫想卸掉假肢休息一会儿,却发觉怎么也卸不下来。 原来,打井溅起的泥水,加上腿上冒出的汗气,混合了断肢创面上磨出的血水,生生把假肢和断肢冻在了一起。 乡亲们流泪了。一位老人跑过来,抱起朱彦夫的双腿放在自己胸膛上,老泪纵横地说:“你回家不行吗?你坐在炕头上,我们来回跑,给你说巴说巴。求求你,听俺这一次。” “要是真长到一块,我还求之不得呢。”朱彦夫笑着劝慰老人。 擦干了眼泪,大家干劲更足了。 一口井,两口井,三口井在朱彦夫的带着下,张家泉村彻底告辞了大老远去别村打水、缺水浇灌的历史。 干过村支书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啥“活儿”。进得百家门,说得百家话,办得百家事
21、,对正常人来说这都需要相当的体力,相当的付出,何况是朱彦夫这样特残的身体。 张家泉村,山多地少,看村子的全貌、勘察工程等,常常需要爬山。 朱彦夫爬山是真的“爬”,拄着拐杖走不动了,就干脆卸掉假肢,绑在脖上,跪着往上爬,而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他常常是在夜里偷偷地爬,有时下山干脆骨碌下来,鼻青脸肿、满身血印是家常便饭。 假如说朱彦夫布满干劲、不畏艰难感召着乡亲们跟着他干,更让大家信服的则是他大胆的想法、超前的思维。 在山沟里刨食,张家泉村世世代代如此。地里几条大沟纵横,土地错落不堪,尤其是最大的赶牛沟,常年洪水冲刷,沟里乱石如阵,寸草难生。 朱彦夫作出一个大胆的打算填沟,但不是简洁地填,是先用石头把沟蓬起来,水可以从下面流,上面垫土成田,与两边的农田相连,旱了能浇灌,涝了还能排洪。 说干就干,朱彦夫是军人共性。几条大沟最终填平,村里一下多出几十亩地,当年粮食产量一下增加了四分之一。 水有了、地有了、粮食有了,朱彦夫又开头想方设法让大伙儿收入多点,他号召成立了副业社,铁匠社、木工社、米皮社、馍馍社等;他还带着大家在山上种起了苹果树、花椒树,称这是给山“穿衣戴帽”,这在当时的山沟沟里,可都是新奇事儿。 在朱彦夫的带着下,村里面貌翻天覆地,张家泉村在县里第一个有了拖拉机;第一个通了电;人均收入实现了全镇第一一个多年的落后村成了先进村,由于贫困多年没娶进媳妇的小村庄一年就迎来了10个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