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既是对前面学问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行少的学问根底。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进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学问的同时把握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把握,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忙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学问背景更为丰富,动手欲较强,学生熟悉数的概
2、念时更情愿自主参加,自己发觉。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力量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沟通获得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表达多维目标;表达学生思维力量培育) 1、让学生通过详细的操作和沟通活动,熟悉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受探究和发觉数学学问的过程,积存数学活动的阅历,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力量。 3、渗透集合思想,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力量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到达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
3、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究发觉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任务导学 明确任务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嬉戏,看谁的反响最快。请两大组的同学参与。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觉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由于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板书:12、24)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公倍数。 一、课堂探究,自主学习 1、出例如1 师:同学们,认真读要求,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留意
4、什么? 生独立思索,领悟题意和要求。 课件出示 合作 探究 2、合作沟通,动手操作 我们每一对同桌都预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下面就用这些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方格纸上来摆一摆、画一画或直接算一算。 3、汇报沟通 师板书:2的倍数:2、4、6、8、10、12、14 3的倍数:3、6、9、12、15、18 2和3的公倍数:6、12、24 二、沟通展现 1、明确意义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铺成边长是4厘米或9厘米的正方形?除了能铺成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之外,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最小是多少厘米?你发觉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连环递进,
5、通过第一问使学生理解4只是2的倍数,9只是3的倍数,不管是边长4厘米还是9厘米均不符合题意,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字的含义;通过其次、三问使学生发觉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需是2和3的公倍数,而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正方形是有很多个的,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与极限思想。) 师:通过刚刚的报数和铺正方形的过程,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韦恩图上怎么表示? 2、找最小公倍数 师:是不是只有2和3才有公倍数呢?其你也举个例子里找一找他们的公倍数,有一个要求: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的公倍数最多,用的方法最巧。 汇报沟通 师:请找到最多的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3、发觉特别
6、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 师让学生举例,然后将学生所举的例子分成了3类。启发学生:我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分的?你所举的例子属于哪一类?咱们再来看一看,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让举例的学生汇报最小公倍数) 得出规律:两个数是互质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的乘积;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那个数。 假如以后让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会怎么做? 三、反应拓展 1、拓展提升 13和2()1000和25() 18和6()8和9() 1和12()9和15() 2、师:运用公倍数的学问,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天周教师和一位乐清的同学在温州参与完同学会之后,其次
7、天要赶回来上班,从温州新南站我们了解到以下一些信息 师:为了能同时动身,你认为周教师该选择哪些时间动身? 3、求三个数的公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评价检测 练习十七2、3、4题 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1、 了解新知。 看大屏幕,问:今日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板:长方体体积的计算)长方体体积应当怎样计算呢? (板:长方体体积=长宽高)你是怎么知道的?对于长方体的体积你还知道哪些学问? 2、 引发冲突。 引:知道真不少,那你知道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等于长宽高吗?看来我们对长方体体积的学习还不太全面,还有些问题。所以对于学习教
8、师想送给大家一句名言,我们一起来看。 3、 渗透学习态度一(出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陈宪章”)引: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清代学者陈宪章的一句话,教师觉得我们学习数学也应当像这句话说的那样勤于思索,常常问自己一个为什么,时常拥有一双发觉问题的眼睛。课前没有做到,教师盼望接下来我们探究长方体体积由来时能做到,好不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预习(或自学)的力气,直接提醒课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了解到学生学情底数,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最终,在“学贵有疑”的学习态度渗透中,自然的引出下一环节。 二、引导探究,获得新知。 课件(或教具)演示 1、一排一层
9、的长方体。(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问:这是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一起告知我,它的体积是多少?2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个呢?4个呢? 小结:也就是说由几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体积就是几,是这样吗? 2、3排1层的长方体。 再问:我们再来,1排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排多少个?3排呢?这么快,你是是怎么做的? 小结:也就是说用每排的个数4排数3就可以求出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板: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 3、3排2层的长方体。 再问: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它的体积是多少?好我们再来,一层12个1立
10、方厘米的小正方体,2层多少个?这次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也就是说在前面的根底上再乘层数2就可以求出这个大长方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是这样吗? 4、释疑辅垫。 引:学贵有疑,这里有问题了,为什么前面没有乘层数就求出了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呢?(引导出前面两个长方体的层数都是1,第一个长方体的排数是1)(板:小正方体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 5、数个数验证。 再引:数学是严谨的,用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求小正方体个数这个方法是否真的可行,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课件或教具演示)结果一样吗?说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6、引导发觉。 引: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做到这里,对于长方
11、体体积的由来你想到了什么?(留意评价 学生答复:他说的好不好?好在哪?)引导出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方体的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 小结:现在大家知道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等于长乘宽乘高了吗?由公式可以知道求长方体的体积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借助教具、学具,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加到教学活动,在操作中发觉规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思维情境,在头脑中建立长主体体积由来的表象,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构造,突破教学难点,顺当地抽象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过渡:知道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由来,教师觉得学习还不能停顿,在这里,教师还想送同学们一句名言,一起来看。 三、操作验证、稳固练习。 1、
12、学习态度二。(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引:也来快速地小声读一读,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句诗,它告知我们从书本上或从别处得来的学问,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实践一下,才能记得牢,理解得透。 2、拼摆计算。 引:现在教师就给大家这个时机,利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用计算的方法自已来算一算长方体体积是不是真的等于长宽高,请同学们留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来摆,留意分工协作, 2、请填好记录单,留意发觉新的问题。开头。 小结:还是那句话:数学是严谨的,通过自己来动手验证得到的学问才是最可信的。 3、学生汇报验证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陆游诗句,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充分信任学生,
13、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小组合作中验证新知,再现长方体体积由来的过程,使学生加深“知其所以然”的理解,进而有效地培育学生操作及探究力量。 引:现在长方体体积公式可以确认了吗?它是什么?下面我们就用它来解决一道实际问题。 4、解决问题。(出例如题)先估算体积再独立计算。 5、稳固练习。 引:为了稳固新知,教师还预备了两个小题,还能不能做? 1、练一练第1题。 直接口答列式。 2、练一练第3题。 先谈留意问题再解答。最终拓展此题的古代解法。 3、拓展新知。 引:这是生活中一道典型的求体积的题,实际上它的解法早在2023年前就已经有了,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方自乘,以高乘之既积尺”)这是2023年前我
14、国古代一本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解法,和我们现在的解法一样吗?你觉得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学问,又培育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力量,同时也拓展了学生对古代数学的了解,升华了认知。 四、总结回忆,深化体验。 问: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总结:教师也想通过这节课告知大家,我们学习,不光要记住学问,还需要常常问问为什么,更需要自己动手验证新知的正确性。最终,我还想送大家一句名言,一起看(出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无论学习还是做
15、事,是没有难和易之分的,只要你去学,你去做,再困难的事也会变得很简单。知难而进是我们的学习态度。 设计意图:“谈收获”是对所学学问局部的整理,“谈感受”是学生情感方面的升华,尤其是“名言”的总结,进一步使学生对今后的生活学习有了概括性引领和提升。 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展计算。 2、培育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力量。 教学重点: 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 运用公式计算。 教学用具: 1立方厘米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什么是l立方厘米、l立方分米、l
16、立方米? 二、导入新课 1、导入 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肯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 要知道教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方法? (用将它切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 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2、新课 (1)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2)
17、板书学生的:(设想举例) 体积每排个数排数 排数 层数 4 4 1 l 8 4 2 1 24 4 3 2 (3)观看: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 由于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l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 (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字母公式:V=a b h 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把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二)力量目标:能够在情
18、境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在观看比拟的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的异同,能够与他人合作沟通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经受探究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获得胜利的乐趣。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方法: 探究、沟通、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调皮准备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依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
19、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日就来讨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调皮究竟应当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2、学生沟通争论,教师巡察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比拟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拟简便有用? 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理解算理。 5、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察指导。 三、稳固练习,拓展延长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集体订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 9
20、6.642 55.831 引导学生通过比照发觉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留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教师巡察指导。 四、全课总结 今日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 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 11.55=2.3(元) 12.66=2.1(元) 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展应用意识。 3、培育学生擅长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
21、点: 把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详细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常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展了调查讨论,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状况。(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从这个调查汇报状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依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讨论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依
22、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索计算后,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2、讨论除、加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与平常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引导列分步算式的同学试着列出综合算式,依据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算出结果。 3、总结规律 引导学生面容两题中的三个综合算式,再一次得出结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挨次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挨次一样,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稳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算一算 2023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