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经济调查报告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经济调查报告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年关于经济调查报告4篇(完整)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根本状况 今年以来,面对依旧严峻简单的经济形势,市政府仔细贯彻落实中心、省和市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根据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构造、惠民生主线,大力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规划、预算执行状况良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详细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主要指标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45.63亿元,增长7%。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 695.30亿元,同比增长5%。35个工业行业中23个实现增长,其中以通用设备、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
2、业表现较好,增加值增长8.4%。上半年效劳业进展良好,实现增加值839.89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占比到达43.2%。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69亿元,增长14.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3%。全市完成外贸出口142.8亿元,增长10%。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13亿元,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6月末,全市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6%和7.9%。上半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9.56亿元,同比增长 9.5%;市级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94亿元,同比增长6.5%。对比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目标,除生产总值外,均实现时间过
3、半、任务过半。 2、构造调整步伐加快。1-6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9.1%和8.4%,增幅高于面上平均值。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1.7%,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长18.2个百分点,占比到达29.4%。深入推动四换三名工程,完成技改投入436.3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工业投资比重到达 76.9%。全市规上用能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效劳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6.8%,高于工业投资21.5个百分点,效劳业增加值占比到达43.2%。电子商务快速进展,1-6月,我市网络零售额68.52亿
4、元,同比增长82.72%,增速居全省第三。旅游业连续保持良好进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315.1亿元,增长12.4%。 3、民生保障不断改善。上半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2元,同比分别增长10.1%、9.7%、10.8%。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3.8%,其中民生支出增长16.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6.7%。 4、各项改革扎实推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梳理
5、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事项归零清理411项,削减49%,向各区(县、市)下发市级权限15项。调整完善市与xx区和市直开发区治理体制机制。积极推动营改增试点,为企业减负8.6亿元。创新金融效劳模式,上半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661.52亿元,其中直接融资额186.62亿元,居全省首位。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旧严峻简单,经济下行压力未见缓解,困难挑战有增无减。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特殊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高度关注进展动力缺乏对稳增长带来的压力。一是实体经济进展依旧困难。一方面,行业、企业分化现象明显,工业构造升级滞后所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工
6、业面临的去产能化任务非常艰难,占工业比重70%左右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而新兴产业目前整体规模较小,尚缺乏以支撑我市的经济进展。另一方面,受市场、产能、本钱、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困扰,局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亏损面增大,盈利力量下降,不少企业仍处于无利甚至亏损状态。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利润分别下降6.1%和11.1%。二是投资整体乏力。从调查状况看,一方面大工程、优质工程缺乏,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大工程、好工程,也因受制于土地、能耗要求高等要素制约而难以落地。上半年,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工程数量较去年同期削减75只,完成
7、投资额同比削减20.6%。市级各区块投资增速普遍偏慢,其中xx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投资均消失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 4.3%、3.9%和10.4%。三是企业家进展信念仍旧缺乏。企业家对行业前景心存观望,信念普遍缺乏。一些企业表示,当前能维持正常运行已属不易,面对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预期,对后期生产经营持慎重态度,近期不会考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而对转型升级大都感到难度大,心有余而力缺乏,认为转什么、怎么转,方向不明、路子没有,意愿不强、热忱不高。 2、高度关注多重风险叠加对区域经济安康进展带来的影响。一是企业担保链风险。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旧存在,实体企业特殊是小微企业
8、资金尤其是流转资金紧急局面未得到有效转变。我市企业担保类贷款约占全部银行贷款的40%左右,随着出险企业的增多及银行追偿力度的加大,担保链内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的风险在不断累积。二是金融风险。据金融部门反映,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达2.53%,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不良率和增幅分列全省其次、第一。企业关注类贷款余额 269亿元,比年初增加94.26亿元。在不良贷款持续上升状况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辖内局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消失授信审批权限上收的状况,金融信用环境受损,对区域经济金融影响较大。三是房地产风险。前几年,我市制造业企业将主业作为融资平台,涉足房地产业的不在少数
9、。当前,受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拖累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些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如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行情进一步走低甚至大幅波动,对这类涉房企业带来的传导影响将会是雪上加霜,甚至是灭顶之灾。与此同时,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还款来源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房地产风险导致土地市场转冷,还将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带来巨大压力, 3、高度关注日益凸显的财政收支冲突对促进经济社会进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带来的难度。从收入看,实体经济无明显复苏,房地产交易持续走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尚未形成,带来相关税收的增长乏力。而清费减税政策的进一步施行和营改增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收入增长的空间进一步压缩。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状
10、况良好,但增长局部来自于跨年度入库因素拉动,因而下半年组织收入的难度和压力不小。从支出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优化经济构造、保障改善民生,都需要坚实的财力支撑和保障。而推动五水共治,加强创新驱动,推动漂亮乡村建立等又形成了新的刚性支出,财政收支冲突日益凸显,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构造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所带来的困难和风险,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来短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明显已经不够。必需以改革的士气和才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制度变革、要素升级和构造优化这三大发动机,坚决不移地坚持经济转型升级
11、进展方向,加快产业构造调整步伐,努力夯实产业根底,不断提高我市经济进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进展的各工程标任务。 1、全力以赴稳增长。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集中精力抓实体经济进展。当前要强化企业效劳,对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进展面上的帮扶,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展一对一的帮扶,提振企业家的进展信念。要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在资金、用地、用能上向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倾斜,对已出台的经济扶持鼓励政策要准时落实兑现。连续做好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对接央企和推动越商回归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扎实开展金融支持经济百日效劳和企业减负阳光行动等效劳活动,落实好八月五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
12、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本钱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积极推动融资模式、金融产品和金融效劳创新,缓解企业融资难、贵问题,保证资金直接流向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稳定进展。要重抓有效投资和工程推动,加快重大工程特殊是产业类工程的审批、落地、开工、投产,形成新的生产力量。加快建立民间投资重大工程绿色通道,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持之以恒调构造。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向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信息化要经济进展和成长的空间,向构造调整要经济进展的新动力和增长点。连续抓好农业两区 建立,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以现代装备制造、生命安康、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为重点,着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展。
13、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积极培育十大产品和产业链,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加大企业产品出口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培育品牌、拓展市场,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效劳业对稳定增长和吸纳就业的巨大作用,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和民生需求为导向,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效劳的融合,大力进展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物流、效劳外包、生命安康、养老、休闲旅游等效劳业,建立起符合我市生产、生活实际的生产性效劳业和生活性效劳业并重、现代效劳业与传统效劳业并举的效劳业新格局,打造经济社会可持续进展的新引擎。 3、坚决不移抓改革。全面推动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完善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序评价体系,探究推动排污、
14、用能等要素市场化交易机制,促进产业构造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三张清单一张网,连续加大对各区(市、县)和市直开发区的放权力度,激发各区块的进展活力。尤其要突出开发区创新进展孵化器、招商引资主战场、税源培育主平台作用,充分发挥产业平台的集约集聚功能,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对绍兴经济具有长远进展意义的产业工程,并在要素保障、政策鼓励上予以倾斜、支持,不断完善开发区根底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国号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做强产业平台。进一步理顺区划调整后的治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进展定位,深化各项改革,加强资源、人才的合理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越城、柯桥、上虞等区块
15、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推动市区经济加快进展。 4、多措并举化风险。建立和完善政银企三方协作联动机制,构建银企同进共退机制,做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化解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定期排查,有效加强风险预警和防范。对风险企业要一厂一策,通过融资支持、应急转贷、整合重组、破产清算等多种方式,分类处置化解,努力降低担保链传导风险。推动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建立完善诚信鼓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抓好舆情环境建立,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信用环境。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治理,结合我市财政收入增长状况,合理掌握融资总量,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十三五规划关于经济运行状况
16、调查报告范文 xx规划将对经济增长率作重大调整变硬性增长指标为弹性指标,用猜测值代替目标值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根本状况 今年以来,面对依旧严峻简单的经济形势,市政府仔细贯彻落实中心、省和市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根据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构造、惠民生主线,大力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规划、预算执行状况良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详细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主要指标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45.63亿元,增长7%。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 695.30亿元,同比增长5%。35个工业行业中
17、23个实现增长,其中以通用设备、汽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业表现较好,增加值增长8.4%。上半年效劳业进展良好,实现增加值839.89亿元,同比增长7.9%,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占比到达43.2%。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0.69亿元,增长14.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3%。全市完成外贸出口142.8亿元,增长10%。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3.13亿元,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6月末,全市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6%和7.9%。上半年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9.56亿元,同比增长 9.5%;市级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94亿元,同比增长6.5%。对比年
18、初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目标,除生产总值外,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构造调整步伐加快。1-6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3%、9.1%和8.4%,增幅高于面上平均值。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1.7%,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长18.2个百分点,占比到达29.4%。深入推动四换三名工程,完成技改投入436.3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工业投资比重到达 76.9%。全市规上用能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效劳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6.8%,高于工业投资21.5个百分点,效劳业增加值占比到达43.2%。电子
19、商务快速进展,1-6月,我市网络零售额68.52亿元,同比增长82.72%,增速居全省第三。旅游业连续保持良好进展态势,实现旅游总收入315.1亿元,增长12.4%。 3、民生保障不断改善。上半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2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2元,同比分别增长10.1%、9.7%、10.8%。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涨幅与一季度持平。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3.8%,其中民生支出增长16.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6.7%。 4、各项改革扎实推动
2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梳理权力清单,行政审批事项归零清理411项,削减49%,向各区(县、市)下发市级权限15项。调整完善市与xx区和市直开发区治理体制机制。积极推动营改增试点,为企业减负8.6亿元。创新金融效劳模式,上半年,全市社会融资规模661.52亿元,其中直接融资额186.62亿元,居全省首位。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虽然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旧严峻简单,经济下行压力未见缓解,困难挑战有增无减。要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特殊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高度关注进展动力缺乏对稳增长带来的压力。一是实体经济进展依旧困难。一方面,行业、企业分化
21、现象明显,工业构造升级滞后所带来的问题日益显现,工业面临的去产能化任务非常艰难,占工业比重70%左右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而新兴产业目前整体规模较小,尚缺乏以支撑我市的经济进展。另一方面,受市场、产能、本钱、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困扰,局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亏损面增大,盈利力量下降,不少企业仍处于无利甚至亏损状态。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利润分别下降6.1%和11.1%。二是投资整体乏力。从调查状况看,一方面大工程、优质工程缺乏,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大工程、好工程,也因受制于土地、能耗要求高等要素制约而难以落地。上半年,全市实施
22、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工程数量较去年同期削减75只,完成投资额同比削减20.6%。市级各区块投资增速普遍偏慢,其中xx区、高新区、袍江开发区投资均消失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 4.3%、3.9%和10.4%。三是企业家进展信念仍旧缺乏。企业家对行业前景心存观望,信念普遍缺乏。一些企业表示,当前能维持正常运行已属不易,面对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预期,对后期生产经营持慎重态度,近期不会考虑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而对转型升级大都感到难度大,心有余而力缺乏,认为转什么、怎么转,方向不明、路子没有,意愿不强、热忱不高。 2、高度关注多重风险叠加对区域经济安康进展带来的影响。一是企业担保链风险。企业
23、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旧存在,实体企业特殊是小微企业资金尤其是流转资金紧急局面未得到有效转变。我市企业担保类贷款约占全部银行贷款的40%左右,随着出险企业的增多及银行追偿力度的加大,担保链内企业资金链、担保链断裂的风险在不断累积。二是金融风险。据金融部门反映,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达2.53%,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不良率和增幅分列全省其次、第一。企业关注类贷款余额 269亿元,比年初增加94.26亿元。在不良贷款持续上升状况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辖内局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消失授信审批权限上收的状况,金融信用环境受损,对区域经济金融影响较大。三是房地产风险。前几年,我市制
24、造业企业将主业作为融资平台,涉足房地产业的不在少数。当前,受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拖累和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些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如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行情进一步走低甚至大幅波动,对这类涉房企业带来的传导影响将会是雪上加霜,甚至是灭顶之灾。与此同时,由于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还款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房地产风险导致土地市场转冷,还将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带来巨大压力, 3、高度关注日益凸显的财政收支冲突对促进经济社会进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带来的难度。从收入看,实体经济无明显复苏,房地产交易持续走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尚未形成,带来相关税收的增长乏力。而清费减税政策的进一步施行和营改增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收入
25、增长的空间进一步压缩。虽然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状况良好,但增长局部来自于跨年度入库因素拉动,因而下半年组织收入的难度和压力不小。从支出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优化经济构造、保障改善民生,都需要坚实的财力支撑和保障。而推动五水共治,加强创新驱动,推动漂亮乡村建立等又形成了新的刚性支出,财政收支冲突日益凸显,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关于经济欠兴旺地区法院人才流失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经济欠兴旺地区 法院人才流失现状的 调查报告 湖南省市中院课题组 在内地,由于改革开放力度不够,那些经济不够兴旺地区的法院,其人才流失现象特别严峻,并已经引起最高层的关注。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将内地法院人才流失
26、问题作为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市作为内地经济欠兴旺地区,法院人才流失情形较为突出,并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法院深化改革和向前进展的一个紧迫性问题。为了确保法院改革和进展进一步顺当进展,中院组成了特地课题组,对全市法院人才流失状况及队伍现状进展了统计调查和分析,并在仔细分析的根底上,针对流失缘由和队伍现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和建议。现将调查讨论的状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调查经过和主要方法 为了搞好本次调研,中院高度重视,动用二级法院的力气共同完成。首先,成立特地课题调查小组,进展特地调研; 其次,发动全市9县3区共12个基层法院初步进展摸底调查,以便全面把握全市法院人才流失状况及队伍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最终,
27、进展深入调查了解,找出法院人才流失的主要方向和缘由,并通过认真分析队伍的现状,讨论出一些对策,最终形成了此调查报告。 一是成立课题调研小组,讨论出调查的总体思路、范围和方向。课题组由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任组长,讨论室主任为副组长,并在一基层法院选择一名调研专干为成员。课题组确定了调查提纲,设置出统计表格和问卷,从调查人才流失的时间、范围、方向、缘由、队伍现状及人才流失现象对当前在岗中青年法官的心理影响等六个方面着手调研。 二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调查讨论。4月上旬,市中院正式下文通知各基层法院按设计的表格正确统计数据,然后对全院三十五岁以下青年在岗法官进展不记名问卷调查,并要初步形成调
28、查汇报材料,于4月18日前,将全部材料上报中院。 三是4月下旬,课题组将各基层法院上报的数据进展了全面汇总,此后,又深入到人才流失现象较为典型、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基层法院进展重点调研。 四是通过实行表格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及点面结合等方法,进展调查讨论,最终较为精确地找出了当前内地经济欠兴旺地区法院人才流失现象的主要缘由,以及应当如何解决这些不利因素,进而提升目前法院人才素养,提出一些建议,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二、经济欠兴旺地区法院人才流失现状及思索 (一)人才流失状况统计与分析。 全市共12个基层法院,其中有9个上报了数据和材料。首先,我们对9个基层法院上报的数据进展统计,1999年至共5年时
29、间,法院共流失人员55人(不含离、病、退休及辞退人员),其中具有法官资格者42人,其他人员13人。在流失的法官人员中,全日制法律本科成员9人,其他学历者33人。通过上述数显示,我们可以得出:法院的人才流失,主要是高素养法官队伍的流失。 然后,我们从流失的主要方向上来看:流向党政机关31人,其中法官25人; 流向沿海地区7人,其中法官6人;考取硕士讨论生7人,均为法官;流向高薪企、事业单位2人,其中法官1人;流向律师行业1人,为法官;流向其他方面7人,其中法官2人。在以上6个方面中,法院人才流失的主要方向依序为党政机关、沿海地区及考取讨论生。 其次,我们从流失年份上来看:1999年流失人员12人
30、,均为法官; 流失人员15人,其中法官6人;流失人员8人,其中法官7人;流失人员6人,均为法官;流失人员14人,其中法官11人。在5个年份中,以1999年、流失幅度较大,其中1999年与法官流失人数均超过10人。然而、三年法官流失数量根本持平,均在67人左右,但到流失又突然增至11人,可见当前法官流失量又呈上升趋势。 最终,我们从流失率方面看:9个基层法院现有在岗人员共计728人,其中法官397人,全日制法律本科成员23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法院人才流失率为7%,其中法官人才流失率为11%,其他人员流失率为4%,而全日制法律本科人员流失率高达28%。很明显,法院人才流失的总体趋势,是人才素养越
31、高,流失量越大。 (二)法院新增人员统计与分析。 1999年至,9个法院共新增人员64人,其中新增法官8人,具有法律本科学历者36人。其中1999年新增23人,没有新增法官; 新增12人,其中新增法官1人;新增13人,其中新增法官2人;新增6人,其中新增法官4人;新增10人,其中新增法官1人。从近5年新增人员统计数来看,具有法官资格的人员相对特别少,尤其与法官流失量相比,相差5倍以上,并且其他新增人员素养状况又如何呢?从其中一个基层法院的汇报材料上看,五年来,该院共调入4人,其中1人是照看解决沟通领导干部家属,1人是高等院校毕业生,2人是转业军人。因此,即使是法官法修改之后,法院人才队伍仍未有
32、明显提高,高素养法官人才准入得到掌握,其他低素养人才大量涌入,这种怪现象的消失,与法院人才准入机制的缺陷有着莫大的关系。 (三)法院人才流失缘由调查讨论。 法院人才流失为何会如此严峻(这里主要是流失量与新增量相比拟而言)?为了查明其缘由,我们动用了集体才智,主要通过对三十五岁以下青年法官进展了问卷式调查来了解。由于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掌握的,要想了解法官不想呆在法院,只想往外走,就必需得了解其切身感受和真实的想法,而法院流失人员绝大局部是一些中青年法官,故而了解目前在岗的三十五岁以下青年法官的思想动态,是找出法院人才流失缘由最正确的途径,是寻求对策的实事依据。 9个县、区基层法院共对87名三十
33、五岁以下青年法官进展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7份,收回问卷60份。问卷内容共涉及八个方面。下面先将这60份问卷所答复内容进展汇总。1、对当前法院各项因素的看法(满足程度):政治待遇满足1人,根本满足6人,不满足53人; 经济待遇根本满足6人,不满足54人;社会地位满足3人,根本满足25人,不满足32人;工作环境满足8人,根本满足17人,不满足35人;生存环境满足4人,根本满足21人,不满足35人。2、对各项因素中最不满足的典型事例:95%认为政治待遇太低,与乡镇机关都无法比,有的提出“副科级是个宝,不到退休捞不到,甚至退休都捞不到。”3、符合条件时愿往进展的方向:沿海经济兴旺地区法院44人;党政
34、机关10人;高薪企、事业单位18人;专职律师7人;考硕士讨论生7人;安心本职工作3人。4、对当前法院人才流失的看法:90%认为是大势所趋,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去流的必定结果。5、法院人才流失的根本缘由: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政治、经济待遇低、司法不独立、力量得不到发挥,难以体会到成就感。6、对防止法院人才流失的建议:提高政治、经济待遇;落实法院宪法地位,实现司法独立。7、对法院人才现状的看法:法官整体素养不高,良莠不齐;复合型人才太少;高学历、高素养人才少;中青年法官少,有些法院开头消失人才断层。8、提升法院人才素养的建议:精练法官员额;强化法官培训;建立健全人才引入机制。 通过对60份问卷的汇总统
35、计,我们可以得出几个事实。1、经济欠兴旺地区法院的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待遇低下、人才吸引力不够,在被调查的人员中,88%的法官认为政治地位差,90%的法官认为经济待遇差。2、法官的境况较为困难,思想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很大,思想极不稳定,在被调查者之中,仅有5%的法官能安心本职工作。3、法院人才现状堪忧,高素养、复合型法官少。中青年法官开头消失断层。4、法院人才机制不健全,高学历、高素养的人才不想进来,低学历、低素养的人才出不去,导致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日益严峻。 通过对人才流失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并依据所得出的四个事实,再结合归纳被调查法官的看法和观点,我们可以得出内地经济欠兴旺地区法院人才
36、流失的主要缘由有: 1、人民法院的宪法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其详细表现在,法院的司法独立仍是一句空话,司法权受到行政权的有力挑战,司法机关的经费由政府供应,人员编制由政府打算,工作条件的改善、物质装备的更新须经政府批准,政府掐住司法机关的脖子,司法想独立皆不能。因此,权大于法,权干预法,司法根本无法独立,故而地方爱护主义的滋生,关系案、人情案的泛滥,就不行能避开。 2、法官法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法官的级别名存实亡,无法稳定目前法官队伍。其详细表现在:法院解决政治待遇没有优势。法官法虽然修改数年之久,可法官的政治待遇根本未能真正得到详细表达,在目前法院仍参照行政级别治理体制下,与党委、政府机关相
37、比,法院法官解决职级相对而言要困难得多。在被调查者问卷中,大局部人提出,基层法院法官要想解决副科级是特别困难的事,有的法官当庭长十多年,都无法解决副科级,倒是一般乡镇的公务员,一般三年左右就能解决副科级,故而心理很不平衡,一心只想离开法院。 3、法官的经济待遇不是得到提高,相对而言有下降的趋势,巨大的生活压力下迫使高素养法官人才外流。对于经济欠兴旺地区的法官而言,其每月工资与其他收入共计1000元左右,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家职工月平均工资1229.8元相比,相差200多元。由于国家经济进展速度较快,国家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亦大,而法官的经济待遇增加相对较慢,以至法官的经济待遇离平均线越来越远
38、。难怪,在被调查的法官中,有的提消失在每个月几百元的工资,难以养家糊口,就别提什么“让法官过上比拟风光的生活”了。同时,法官的经济待遇跟不上形势的进展,使得法官这样一种高尚、神圣、名贵的一门职业,竟然开头受到社会上一局部人的卑视。如有法官在问卷中,对最不满足的典型事例就是有人这么说:“法院、法官算什么,五、六百元一个月的工资!”语气中带有很剧烈的蔑视,信任每位法官听后都特别生气和心寒。所以说,法院内有力量的人才就想跳出法院,而社会上那些高学历、高素养的人才也不愿进法院,与法院经济待遇差,还要受到社会卑视不无关系。 4、法院司法环境差,法官的工作、生活压力大,法官想留,都可怕留。目前法院司法环境
39、不是有所好转,而是明显恶化。法院司法独立的口号特别响,但却雷声大、雨点小,法院不仅要受党的肯定领导、政府的经济掌握、人大有力监视,还要受新闻媒体的大量曝光和“误导”,更要受到暴力抗法者的严峻威逼,职业、地位及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法院聚拢社会焦点,大事小事揽于一身,因而法官的工作压力大、思想负担重,紧急程度比一般党政机关高,但政治、经济待遇却相对要差,故“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或者少吃草”这样一种违反自然生存法则事实的存在,使得法官心理可怕,想留,都不敢留下来。 5、法院人才机制不健全,无法培育出高素养人才,使得一些有志之士,通过自身努力,考研而出,不情愿再进来。高学历、高素养人才不愿进
40、来,中等人才素养却提不高,低素养人才又出不去,是法院人才机制缺陷的详细表现。对于内地经济欠兴旺地区的基层法院来讲,高学历、高素养人才是特别稀有的,他们根本就不屑一顾,就中级法院也很难招到高学历、高素养的人才,如某中院连续二年招讨论生学历者,第一年还有十余人问津,有二人报名,到其次年却只有1人问津,无1人报名,其从基层法院遴选法官时,对其条件和要求被迫降格录用,已严峻影响到了法院的进一步改革和进展。因此,对经济不兴旺地区的法院来讲,中等学历、中等素养的中档次人才较多,然而,由于经费紧急,法院很少对这一绝大局部法官进展培训、轮训,有的法官进入法院十余载,就始终埋头苦干,从未得到过正规的培训,他们提
41、出参与培训也是一种福利,他们却从未享受过,素养谈何提高。既然在法院内部无法提升个人的素养,使得一些有志之士,刻苦攻读,考研而去,不再回来,导致人才流失。 三、防止经济欠兴旺地区法院人才流失及提升队伍素养的对策思索 法院的法官作为社会生活中主体的一员,从哲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看,一方面他是社会统治秩序的特定维护者,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生活中的自然人。前者打算了法官的社会组织本质,后者打算了法官的共性自然本质。其社会组织本质与共性自然本质构成法官这一特定社会角色的双重人格载体。作为一般社会成员的法官,其行为必定会受到来自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前面,我们通过调查了解了经济欠兴旺地区法院法官的思想动态极不稳定性
42、,因而,为了让经济欠兴旺地区法院的法官队伍建立与肖扬院长提出的法官职业化要求相适应,确保法官队伍的稳定。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一)落实人民法院宪政地位,切实提高法官社会地位,让法官一职成为法律工一生为之追求和奋斗的目标。落实法院宪政地位,其实质就是要保证法院司法独立,其审理案件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固然,我们提出的法院司法独立并不是要法院脱离党的领导,实现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相互制衡,而是要法院在党的领导下,遵守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承受权力机关的监视,排解来自行政机关和其他单位及个人的干预,以确保司法权威,树立法院威信。提高法官社会地位,就是要切实落实法官法
43、的规定,国家应依据审判工作特点,尽快出台法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然后严格按法官等级执行,不应再去套用行政级别。在英国,凡任命法官者,均会由女王授予爵士称号,以显示法官的身份地位,在我国,可以类似规定凡被任命法官者,可以享受某种社会荣誉或某项高规格的政治待遇,以隆法官社会地位。在前面调查法官的流失方向时,42名法官中流向党政机关者达25人,占人才流失总量的59.5%,这一事实说明,法院政治地位差、法官社会地位低,是导致法官人才流失的最主要缘由之一,所以再不尽快落实经济欠兴旺地区法院的政治地位,提高法官的社会地位,内地法院人才流失就会越来越严峻,最终导致人才枯竭。 (二)建立健全法院人才保障机制
44、。该机制应从五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法官职业权力保障机制,建立法官司法豁免制度,保障法官不因客观缘由所致的裁判错误而受到责任追究,消退法官的后顾之忧。其次,建立法官职业地位保障机制。中基层法院法官的任命应当提级,并且法官一经任命录用,除正常工作变动外,非因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部门不得将其开除、辞退、降职或处分,以保证法官地位和身份的稳定性,增加法官职业的神圣和尊贵。第三,建立法官职业收入保障机制。提高法官根底工资标准,一般为公务员3至5倍,然后,再实行法官等级津贴,对精英法官增加特别津贴。第四,建立法官职业安全保障机制。要为每位法官办理职业安全综合保险,增加法官抗御职业风险的力量,
45、切实保障其职业安全。第五,建立法官职业培训机制。建立法官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定期、定时对每位法官进展业务培训,组织法官每年开展研讨辩论和外出调研等活动,切实提高法官的综合素养。 (三)建立法官人才流淌机制。该机制分为法官职业准入机制和法官退出机制。对准入机制,就是要提高法院门槛,严格按法官法的规定条件,必需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方能取得担当法官的资格。退出机制就是对不合格或违法违纪不宜再担当法官的人员,应当疏通出口将其分流出去,以保证整个法官队伍的素养水准和纯净性。 (四)建立健全法官职业监视机制。要求每位法官必需在党的领导下,主动承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监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视以及人民群众的民主
46、监视,要制定既能严厉查处法官违法违纪行为,又能充分保障法官申诉、控告权利的机制和程序,切实维护法官的合法权益。 关于经济危机的调查报告 (一)就业、收入显受影响 劳动力需求削减是经济危机的一个直接后果,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一方面表达在劳动就业者数量的调整,另一方面表达在劳开工资的调整。据相关讨论,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的失业率由1997年7月的2%升至1999年4月的8%;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与工资水平大幅下降相伴的是,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工资水平较低的非正式部门就业。朝阳区专题调查结果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对自己及家人就业和收入有影响,其中13%的受访者认为影响很大,36%的受访者认为有
47、肯定影响。 危机对就业、收入的影响有多方面的表现,调查显示,43%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使其心理压力增大;33%的受访者表示找工作的难度加大;26%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使福利水平降低;21%的受访者表示经济危机使年终奖金降低。 (二)收入预期较为保守 经济的放缓在让居民倍感生活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使居民对收入的预期变得相对保守。调查显示,对于2023年家庭收入的预期,46%的受访者认为收入将持平,17%的受访者认为今年的家庭收入将比2023年有所削减;只有37%的受访者认为2023年自己家庭收入会比2023年增加。 慎重消费,预期不确定性大 (一)消费多慎重,储蓄意愿强 居民消费的形成和变动主要是消费者依据自身的经济收入和消费偏好自主选择的结果。在当前形势下,实行慎重的消费策略是城市居民家庭应对危机的普遍做法。调查显示,对于目前商场超市较多的促销活动,8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由于促销活动调整日常开支,其中,52%的受访者表示考虑到经济不景气还会适当节约开支削减消费。仅有18%的受访者表示商品廉价了应当趁机多买点儿。 与慎重消费相对的是居民储蓄意愿的增加。84%的受访者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会选择把钱放在银行里;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会把钱取出来进展消费。此外,居民的投资意愿也受到肯定的影响,仅有8%的受访者表示会把钱取出来进展其他投资。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