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docx

上传人:夜** 文档编号:9206729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7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docx(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全诗,学习诗歌中所运用的用典比兴的艺术手法。 2.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情境体验、合作沟通及教师点拨这一学习过程,学会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深层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力量。 3.教师通过对诗歌的深层解读,学习曹操在诗歌中表达的生命意识,培育学生珍惜时间、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解读诗歌意象,学习魏晋诗歌的用典比兴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帮助教学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前大家

2、先一起来听段诗歌朗读。听完朗读以后,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说说你对刚刚这首诗歌的了解呢?看来大家对曹操很熟识啊,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二)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忧”的基调 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结合诗歌解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教师在学生朗读诗歌之前该让学生明确诵读诗歌的过程中体会诗歌忧的感情基调。 (三)赏析诗歌语句,解读诗歌意象 在学生共性化解读的根底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相互参照,相互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共享自己对诗歌中的意象的解读及对诗人“忧”的内容的解读;2.各小组内推选小组代表在全班进展沟通。 1.诗中表现诗人“忧”的诗句?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行断绝。”(课件展现) 2.诗人为什么而“忧”? 明确:忧功业未成(板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课件展现) 忧贤才难求(板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课件展现) 3.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抒发自己“忧”的感情的? 明确:酒、朝露、明月 (1)酒 在诗歌中“酒”一般被用来表达忧愁思绪,因而有了“借酒浇愁”一说,同学们结合诗人生平及整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思索一下,曹操借酒表达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是消极的? (知人论世。结合全诗可明确曹操表达的是人生短暂,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的人生抱负。) (2)朝露 诗人将人生短暂比方

4、成“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一般指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3)明月 在古典诗歌中明月一般借以寄予相思别绪,在此曹操借明月喻贤才,“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就像天上美妙的月亮,一心憧憬,不知何时才能得到,因而“忧从中来,不行断绝。” 4.诗人借助了许多意象来表达自己“忧”的心情,他又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思想感情的? 明确: 比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比方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用明月比方贤才。 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诗是表达女子思慕爱人,曹操在引用上

5、省略了“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用含蓄的方法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表现诗人求贤如渴的心情。 5.诗歌中“忧”的心情贯穿全诗,但是同学们朗读的时候却心情激扬,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诗歌虽然“忧”的心情贯穿整篇,但是在忧的背后却饱含诗人建立功业、渴慕贤才的抱负和理想。 6.请个别同学朗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其他同学思索曹操借这几句诗表现什么? 明确:这几句诗勾画出一幅彷徨无依的特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了良将贤才无明主可选时的彷徨,与曹操在整诗中表露的求贤若渴、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理想相照应。 (四)教师总结,拓展作

6、业 1.正是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所以面对短暂的人生,曹操一扫前人要准时行乐的消极态度,发出人生苦短,准时立业的感慨,处在乱世的曹操,在50多岁的高龄仍旧渴望建功立业,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家更应树立远大理想,发愤图强。 2.以一篇短文写短歌行给你的启发,题材不限。 五、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是学生们最熟识的,却又是最易遭无视甚至是冷遇的书。 1、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感性的熟悉,我在课前预备了一些高考优秀作文的片断,让学生们知道我们手中的课文是可以用作素材写进作文的。2、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并说说其中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或文学人物。3、教学活动学生挑战教师:学生给

7、教师出若干话题,教师以一则选自课文的素材(如莫伯桑的项链)构思学生的话题。4、教师出一个话题“空间”,让学生选用已学的课文素材构思作文,然后说说其构思。5、教师出15个左右的话题,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爱的话题,运用课本素材,快速构思,写一个片断。 二、教学过程 1、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怕写作吗?” 学生有的说“怕”,有的说“不怕”,也有的不以为意。 教师:怕写作文,毕竟怕什么呢? (生答,教师随机总结动身言要点) 教师:构思平淡、语言贫乏、素材平凡犹如学们所说的,的确有许多的因素,造成了我 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因此,常听到有同学感慨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问题有许多,今日我们

8、来解决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就是“素材的挖掘、运用(板书)”。 有人说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作文,写到最终都无话可说,无材可用。可是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呢?想想看,我们从小学开头,到现在,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影视剧,听过多少故事,有过多少亲身经受,又滋生过多少关于人生的感慨,写作的材料会少吗?我觉得恰恰是太多了,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材料太多,看得你眼花缭乱,竟不知如何取舍,如何运用了。所以我们许多同学可谓是:“捧着金碗去讨饭,躺在金山上哭穷”。 为了证明我并非言过其实,我们先来读一个高考总分值作文片段 (幻灯片):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纵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依旧要信任:“浅草也能没马蹄

9、”(用幻灯打出课题) 2、素材许多,如溺水三千,我们只取一瓢饮之,取的是人人熟识却熟视无睹的高中语文课本这一个素材库。大家一起来说说高中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作家、作品令你印象特殊深刻? (生答,教师随声附和,点头表示赞许或赞同) 我听同学们说起课本内容,都是如数家珍啊。原来课文素材,就是我们唾手可得的一瓢清泉。 我把课文素材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学形象、名人名家、经典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同学们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供应一个范例。假如平常同学们能有意识地把材料分门别类,对材料进展多角度的开发和思索,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 3、挑战擂主 课本,就是被我们踩在脚下的一座金矿。那么它的含金量毕竟如何呢?

10、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挑战擂主”的嬉戏。在这个嬉戏中我是“擂主”,你们是挑战者。怎么挑战呢?很简洁,我选用一则材料(如:莫伯桑的项链),大家给我出作文题目,看看我能否最大限度地将材料运用到话题中去。 当堂练习。 4、牛刀小试 (幻灯片:空间)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5、大显身手 看来,我们的课本,的确是一座宝藏,是一座含金量很高的金矿。而话题则如满天的繁星,仅同学们平常写过的作文话题,就相当多。还记得你们写过哪些话题吗?(学生发言) 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由此看来,我们的课本,不仅是一瓢清泉,一座金山,更是一把利刃,是倚天剑屠龙刀,握着它,就增加了无穷威力。在武艺高强的人手里,更是可以冲开话

11、题作文的团团迷雾,种种束缚,游刃有余。我盼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写作高手。我们的口号是大家一起来“把有限的素材运用到无限的话题中去!” 三、教后反思 作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学生又感觉到写作文的困难比拟多。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材可用,这是学生在写作文时遇到的一个显著问题。教师该如何面对这种状况呢?学生们需要一眼“清泉”,那么,教师就必需带着学生去挖掘“源头活水”,教学生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和利用已学的学问。作文的素材是无比丰富的,也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大到地球、宇宙的运动变化,小到一花一木,甚至一只虫子、一粒尘土,都可以写入作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同样的,我

12、们的学生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发觉作文素材的眼睛。实际上,除了课本的素材之外,还有影视、文学作品,亲身经受,所见所闻,历史名人等,教师可以有系统的进展教学,让学生在写作文时不再陷入“巧妇难于无米之炊”的逆境。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3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篇小说。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依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进展、高潮、结局四个局部,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在环境、情节、人物

13、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依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愿、老人与海三篇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把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讨论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林黛玉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关键人物,那么,对于这个关键人物是如何来刻画描写的呢?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今便要开头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布满期盼,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答复。 “步步留心,时时

14、在意,不愿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怕被人讥笑了他去。”(多媒体打出) 黛玉这是到了自己的外祖母家啊,怎么会这么谨小慎微呢? 本文开篇的这段对林黛玉心理的直接描写,非常清楚地呈现出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黛玉敏感、慎重、自尊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好的心理描写能够很好地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它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2、间接的心理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通过直陈的方式表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间接地表现。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的心理描写”。(媒体打出“人物的心理描写手法:直陈、间接(语言、行动)”) 那

15、么,林黛玉进贾府后的哪些语言、动作和行为详细表现了她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 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找到的相关描写。(点一二小组即可) 3、外貌特征 那么,这样一个“细致缜密、聪明机敏、自尊特立”的林黛玉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请同学们把小说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请同学们齐读这些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和段落。 从这些外貌描写我们能看出林黛玉这个人物究竟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 貌若天仙、行止高雅、体弱多病;眉目含情、聪明机敏、多愁善感。(多媒体打出) 同学们,这些有关林黛玉外貌的描写,是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吗? 明显不是,这些描写都是通过他人的观看和评说来完成的。这种通

16、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看和评说来描写人物的手法属于“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对人物进展侧面描写,除了借助他人的观看和评说之外,还可以借助人物来衬托、借助环境来衬托。(媒体打出“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他人的观看与评说、人物衬托、环境衬托”) 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看和评说来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有什么好处呢? 三、品赏祥林嫂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共同讨论祝愿中祥林嫂这一人物。 1、外貌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林黛玉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那么,祝愿的是怎样来描绘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把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找出来。(学生

17、齐读) 请问,祥林嫂的外貌特征也是主要借助他人的观看和评说表现出来的吗? 2、心理变化 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争论: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再争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睬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不被允许参与祭祀就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3、小结:由此看来,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渐渐地、一步一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她的外貌变化间接表现出来的。这些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更加详细、饱满、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多媒体打

18、出) 四、总结(2分钟) 通过我们对林黛玉和祥林嫂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发觉无论是对人物的正面的外貌描写还是和侧面的外貌描写,无论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间接的心理描写,都是小说描写人物、塑造人物极为有效的艺术手法。这也是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所要达成的目标。(多媒体打出) 五、赏析老人的形象(25分钟) 1、请同学们依据我们刚刚所学到的赏析人物的方法,自读老人与海,分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中全部的学习任务。15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导学案合作探究”第1题和第2题的结果。(15-20分钟)(多媒体打出) 2、(学生汇报后多媒体打出参考答案) 第1题:老人在与鲨鱼搏斗的每一个回合中

19、都有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有些是有声的,有些是无声的,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小组争论:这些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心理?你认为他的哪一句内心独白最能代表他的这种心理? 老人在无望和盼望中挣扎,但每一次都是盼望战胜了无望,他要和鲨鱼斗究竟、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战胜的,你尽可把它毁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2题:在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老人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形象? 永不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却自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永不屈服 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3、延展:你能依据你心里的老人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吗?(5分钟)(多媒体打出) 4、小结:通过合作

20、探究,我们发觉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老人与鲨鱼进展搏斗的过程中的心理进展大量的描写,来突出老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的。(多媒体打出) 六、单元教学总结(7分钟) 其实,小说对人物进展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正面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那正面描写的手法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有通过他人的观看与评说来描写的、有通过人物来衬托的、也有通过环境来衬托的。 我们这一单元所学习的三篇小说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盼望同学们将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三篇小说中所学到的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去。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21、篇4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的代表作品、奉献及诗歌特点。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酷热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酷热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太阳吟是诗人闻一收录在诗集红烛中的代表诗歌。留美期间,身为海外游子,每日见到的太阳同样也照射着祖国,于是他盼望太阳能够带去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和喜爱之情。诗歌情感真挚,意象奇怪,蕴含着浓浓的的爱国情。今日我们要学习的红烛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学生齐读诗歌由闻一多红烛诗集中的诗歌导入,更有针对性。 2、写作背景 红烛写于1923年。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年轻的诗

22、人有像红烛一样的赤子之心。尽管生活中不乏困顿、绝望,但诗人没有遗忘自己的责任,他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预备朝着抱负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究,坚强地为自己的抱负努力,不计较结果。黑暗中摇曳的红烛,正是有志青年的象征,为我们指明白方向。 3、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宠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头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闻名的最终

23、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早年参与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秀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4、题目讲解 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表达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在描墓事物中寄予了肯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妙的原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的生活情趣。 5、层次构造 第一局部:(1)对红烛的赞美 其次局部:(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局部:(

24、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6、全文分析 1、第一小节: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美荧荧的红烛。 “红”是热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抱负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当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净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拟简单把握了。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炽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2、第四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

25、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才智和才能放也绚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鼓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监狱!”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固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诗人爱国的热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3、第八、九节的召唤,-声是怜悯的召唤,一声是对导鼓舞

26、的召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制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正,不合理,为着“制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分散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固然的。 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行,只要制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表达。他喜爱祖国,喜爱人民,毫不爱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宏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7、写作特点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颜色。诗歌在表现手

27、法上重梦想和主观心情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慨词,以美丽的语言剧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竭力留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全都,如:重复句的使用、肯定程度上采纳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顾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提倡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见在这首诗中有肯定的表达。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剧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拓了中国一代诗风,鼓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5 一、导入: 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古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闻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

28、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日,我们学习的也是一首关于“登高”的诗,就是杜甫的登高。板书课题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登高文化及杜甫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背诵全诗。 2、从意象入手,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重点) 3、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肤浅的苦痛和忧思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难点) 三、了解登高文化 1、登高之由来登高就是登临高处,主要指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登高本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推其源头,一是来自古代宗教祭祀活动,也就是“望祭山川”,另一个是“重九登高”的节日习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登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却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登高在历

29、代诗人的笔下都是一个不老的话题,东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初唐时期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还有崔颢的黄鹤楼等等) 2、登高诗作的特点登高诗不是简洁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往往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肤浅思索的,其主旋律主要表现家国之恨、身世之痛、沧桑之感。 四、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

30、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主要作品有: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登高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五、写作背景 杜甫的最终10年,是在巴蜀和荆湘的流离漂泊中度过的,中间由于蜀中长官严武的接济,在成都草堂过了几年略微安定的日子,不料765四月,严武突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于次年到达夔州瞿塘峡。杜甫一家在夔州滞留两年,作这首诗

31、时已是其次个年头(767)了。此时“安史之乱”已完毕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民不聊生。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全部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六、听读诗歌,感知全诗 1、正音、断句; 2、初步感受诗歌情感基调。 3、自由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4、简洁翻译诗歌内容(同学们,课前我已经让大家借助参考资料翻译了本诗,现在我找一位同学试着翻译一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急迫天空高远猿鸣悲凉,水清沙白的小洲上鸟儿在飘舞回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

32、滚来。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飘下,望不到头的长江流水滚滚奔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年处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日又单独登临高台。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困难,特别圆满两鬓又增加了白发;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七、探究文本 1、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鸟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2、重点意象赏析: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小组探究找出你最喜爱的词加以分析)首联:风急:秋气逼人,天气严寒,内心凄凉天高:天地高远宽阔,更显人渺小孤独。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

33、的颜色渚清沙白:冷色调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鸟飞回:在空中回旋,急风猛烈,无处停息,诗人境况与在急风中低徊回旋的鸟相像(孤独无依)。 3、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一句是千古名句,写出了秋天肃穆萧杀、旷远宽阔的风光。一句仰观,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传达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这一联不禁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生命短暂,时间无穷,历史长河永不停息。上下两句相互比照,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

34、宏大的气概。 4、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为何而悲?(小组争论)明确:离家万里,漂泊他乡晚年多病,孤苦无依颠沛流离、困顿潦倒。诗中反映的虽是诗人的个人遭受,但我们从中却可以窥见战乱时代广阔人民的苦难。 5、南宋闻名文学评论家罗大经认为此诗颈联有八悲,曲尽人生之悲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悲:万里,地之远也二悲:秋,时之惨也三悲:作客,羁旅也四悲:常作客,久旅也五悲:百年,迟暮也六悲:多病,衰集也七悲:台,高迥处也八悲:独登台,无亲朋也语言精炼高度浓缩。 6、尾联: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困难

35、、潦倒:既指国家,也指个人。国事困难,人生潦倒。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苦恨:从诗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的意思,“恨”是动词“圆满”的意思。诗人很圆满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为国效力。诗人恨国家动乱担心,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 7、尾联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境地?杜甫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忠君爱国、关怀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

36、身。”“诗圣”杜甫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八、小结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概恢弘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受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了诗人常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简单感情。而风格却雄壮高爽,大方激越,尽显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九、板书设计:_ 十、朗读 十一、当堂检测: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潦倒(lio)多财善贾(g)传记(zhun)杳无音信(mio) B双鬓(bng)前后相属(zh)服侍(c)洁身自好(ho) C萧条(xio)人才济济(j)静谧(m)博闻强识(zh) D混淆(xio)渚清沙白(zh)

37、徜徉(chng)稳操胜券(qun) 1、D点拨:A中“杳”读“yo”;B“鬓”读“bn”“好”读“ho”;C“济”读“j”。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咆哮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A点拨:B“悴”应为“瘁”C“繁”应为“烦”D“协”应为“胁”。 3对以下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 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这里指处处漂泊,居无定所。 D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38、 3、D点拨:指年老因疾病困顿。 4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详细的景物,进展了生动详细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假如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宽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4、C点拨:“怨天尤人”与“孤独”错

39、。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一贯的,他并不孤独。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二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由于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了它们,后面的“萧萧”和“滚滚”才有附着点,才能更显出秋之悲凉广旷。点拨:词语的作用只有放在大的语境里,与整体联系起来才能凸显其作用。感谢大家,授课完毕! 杜甫登高审美艺术赏析登高是杜甫于公元767年在夔州所作。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完毕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不幸,个人的多病,加上壮志未酬,使杜甫内心极为苦闷与忧愁。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诗人带病登台的,想借此排解苦闷与忧愁。在中国古代

40、诗歌中,“登高”或者“登台”都有着思乡寄情之意,表达志向之感。汉乐府民歌悲歌中写道:“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意思是说,想回家没有方法,心中哀思,因而临时用悲歌代替哭泣,用远望代替回乡。可以说,这首诗歌通过登高对所见所闻的秋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常年飘泊、老病孤独之愁。 其审美艺术特点如下:首先,情随境生,情感肤浅在古代诗歌中,情随境生是常见的手法。情随境生就是诗人在生活中遇到了某种物境,突有所悟,心情满怀,于是,诗人借着对物境(“境”即孕育诗人心中的主观情感和外物景的统一)描写,把自己现实的情意表达出来,从而到达意与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表现手法。正如朱熹说过:“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

41、,性之欲也。夫既有欲,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这其中的“情”往往是极为肤浅的、甚至表现出凝重感,或许是早已孕育心中的情感等。 就登高这首诗歌来说,前四句写登高所见。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着重刻画眼前详细景物,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诗人面对这样的境象,后四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就由此而生,抒写了“登高”的感慨其中,颈联中“万里”和“百年”从时空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困难苦恨

42、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无法喝酒,最终归结到时世困难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缘由。这样,运用情随境生的手法,不但使诗歌具有较强的形象感,使诗歌具有了浓郁的抒情气氛,而且诗人触境生情,忧国伤时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对仗工整,境地开阔对仗是指用字数相等、构造一样、意义相关的两个短语或者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对仗手法的运用不但便于绽开空间描写,便于空间跳动,形成诗歌的审美境地,而且给人在视听觉上以整齐美、均匀美,从而提高诗歌的审美表达效果。就杜甫这首登高来看,从首联到尾联全诗都对仗,而且显得流畅自然,所以后人推此诗为唐人七律第一。 比方,首联“风急

43、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仅上下两句相对,“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非常工整,而且还有句中自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有表示天象的,有表示名物东侧,有表示颜色的、也有表示物态的。这样,短短两句,不但形象生动、自然和谐,而且审美意境开阔,更增加了诗句的情感的审美张力。 再次,言简意丰,意蕴深刻我们都知道,古代诗人特殊注意“炼字”和“炼句”,做到“言简义丰”,即洗炼而内涵丰富。这样,使诗歌语言到达形象逼真,活泼生动,在富于动态中,实现以少胜多的要求。所以,“言简义丰”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之一,也是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44、 在登高这首诗中,可以说每一句都表现出言简义丰的特点。就千古传颂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来说,宋人罗大经说这两句具有八层意思。其大意是说,“万里”,离家之远,“悲秋”言秋天让人感到悲凉;“作客”点出了羁旅之愁,“常作客”说明白半生飘落;“百年”喻指有限的人生,“多病”指百病缠身;“登台”登高远眺,表示思乡情怀,“独登台”表示孤独的境遇。上下两句一共才十四个字,就蕴含着八层意义,假如再从整体上看,或许意义更为丰富,意蕴更为深刻,足见这首诗歌”言简义丰”的特点,也可以看出杜甫诗歌意象的密集性特征。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曹禺和雷雨的相关学问以及戏剧的一般常识。 2.理清雷雨的人物关系,分析其戏剧冲突、构造布局特点,品尝剧中周朴园鲁侍萍共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变化,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3.理解剧中所提醒的阶级冲突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 1.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