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数学教案套(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数学教案套(五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案全套(五篇)高二下学期数学教案全套篇一/h3 【学问与技能】 能正确概述“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会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过程与方法】 利用类比的方法推理二面角的有关概念,提升学问迁移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和评价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难点】 “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观看生活中的一些模型,多媒体展现以下一系列动画如: 1.翻开书本的过程; 2.
2、放射人造地球卫星,要依据需要使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成肯定的角度; 3.修建水坝时,为了使水坝结实耐久,须使水坝坡面与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 引导学生说出书本的两个面、水坝面与底面,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均是呈肯定的角度关系,引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学生阅读教材,同桌相互争论,教师引导学生比照平面角得出二面角的概念 平面角:平面角是从平面内一点动身的两条射线(半直线)所组成的图形。 二面角定义:从一条直线动身的两个半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作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作二面角的面。(动画演示) (2)二面角的表示 (3)二面角的画法 (ppt演示) 教师提问:
3、一般地说,量角器只能测量“平面角”(指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相应地,我们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均称为空间角)那么,如何去度量二面角的大小呢?我们以往是如何度量某些角的?教师引导学生将空间角化为平面角. 教师总结: (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定义: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三个主要特征:点在棱上、线在面内、与棱垂直(动画演示) 大小: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的大小来表示。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 点p在棱上定义法 点p在一
4、个半平面上三垂线定理法 点p在二面角内垂面法 (三)生生互动,稳固提高 (四)生生互动,稳固提高 1.推断以下命题的真假: (1)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 (2)角的两边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则这个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 (3)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平面垂直于二面角的棱。( ) 2.作出一下面pac和面abc的平面角。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作业:以正方体为模型请找出一个所成角度为四十五度的二面角,并证明。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案全套篇二/h3 教学目标 1.把握平面对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把握平面对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5、 3.了解用平面对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4.把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对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平面对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对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使= 课堂小结 (1)请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过的学问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教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作业 p107习题2.4a组2、7题 课后小结 (1)请学生回忆本节课所
6、学过的学问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教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案全套篇三/h3 教学目的: 1、使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把握这两个定理的关系并会用这两个定理解决有关几何问题。 2、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轨迹问题。 3、结合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动作、形象和抽象。 教学重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引入证明及运用。 教学难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 教学关键: 1、垂直平分线上全部的点和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到线段两端点
7、的距离相等的全部点都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教具: 投影仪及投影胶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是什么? 2、怎样做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二、新课 1、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f(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做)。 2、在ef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量出pa=?,pb=?引导学生观看这两个值有什么关系? 通过学生的观看、分析得出结果pa=pb,再取一点p试一试仍旧有pa=pb,引导学生猜测ef上的全部点和点a、点b的距离都相等,再请同学把这一结论表达成命题(用幻灯展现)。 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这个命题,是我
8、们通过作图、观看、猜测得到的,还得在理论上加以证明是真命题才能做为定理。 已知:如图,直线efab,垂足为c,且ac=cb,点p在ef上 求证:pa=pb 如何证明pa=pb学生分析得出只要证rtpcartpcb 证明:pcab(已知) pca=pcb(垂直的定义) 在pca和pcb中 pcapcb(sas) 即:pa=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反过来,假如pa=pb,p1a=p1b,点p,p1在什么线上? 过p,p1做直线ef交ab于c,可证明pap1pbp1(sss) ef是等腰三角型pab的顶角平分线 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 p,p1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9、,于是得出上述定理的逆定理(启发学生表达)(用幻灯展现)。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依据上述定理和逆定理可以知道:直线mn可以看作和两点a、b的距离相等的全部点的集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全部点的集合。 三、举例(用幻灯展现) 例:已知,如图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pa=pb=pc。 证明: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pa=pb 同理pb=pc pa=pb=pc 由例题pa=pc知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p,这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四、小结 正确的运
10、用这两个定理的关键是区分它们的条件与结论,加强证明前的分析,找出证明的途径。定理的作用是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或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案全套篇四/h3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理解并把握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小)值、单调性、奇偶性; (2)能娴熟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弦函数在r上的图像,让学生探究出正弦函数的性质;讲解例题,总结方法,稳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育学生创新力量、探究归纳力量;让学生体验自身探究胜利的喜悦感,培育学生的自信念;使学生熟悉到转化“冲突”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培育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
11、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弦函数的性质。 难点:正弦函数的性质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醒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数学一中已经学过函数,并把握了争论一个函数性质的几个角度,你还记得有哪些吗?在上一次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弦函数的y=sinx在r上图像,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图像一起争论一下它具有哪些性质? 【探究新知】 让学生一边看投影,一边认真观看正弦曲线的图像,并思索以下几个问题: (1)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2)正弦函数的值域是什么? (3)它的最值状况如何? (4)它的正负值区间如何分? (5)?(x)=0的解集是多少? 师生一起归纳得出:
12、 1.定义域:y=sinx的定义域为r 2.值域:引导回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结论:|sinx|1(有界性) 再看正弦函数线(图象)验证上述结论,所以y=sinx的值域为-1,1 高二下学期数学教案全套篇五/h3 目的要求: 1复习稳固求曲线的方程的根本步骤; 2通过教学,逐步提高学生求贡线的方程的力量,敏捷把握解法步骤; 3渗透“等价转化”、“数形结合”、“整体”思想,培育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力量,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宽阔性及严密性。 教学重点、难点: 方程的求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争论法 教学过程: 一、学点聚拢: 1曲线c的方程是f(x,y)=0(或方程f(x,y)=0的曲线是c)实质是
13、曲线c上任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 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c上的点 2求曲线方程的根本步骤 建系设点; 寻等列式; 代换(坐标化); 化简; 证明(若第四步为恒等变形,则这一步骤可省略) 二、根底训练题: 221方程x-y=0的曲线是() a一条直线和一条双曲线b两个点c两条直线d以上都不对 2如图,曲线的方程是() ax?y?0 bx?y?0 c xy?1 d x?1 y3到原点距离为6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4到x轴的距离与其到y轴的距离之比为2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一条曲线在y轴右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a?2,0?的距离减去它到y轴的
14、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例2:已知p(1,3)过p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l 1、l2,它们分别和x轴、y轴交于b、c两点,求线段bc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2例3:已知曲线y=x+1和定点a(3,1),b为曲线上任一点,点p在线段ab上,且有bppa=12,当点b在曲线上运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 稳固练习: 1长为4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求ab中点m的轨迹方程。 22已知abc中,b(-2,0),c(2,0)顶点a在抛物线y=x+1移动,求abc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 思索题: 已知b(-3,0),c(3,0)且三角形abc中bc边上的高为3,求三角形abc的垂心h的轨迹方程。 小结: 1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时,所求点满意的条件并不肯定直接给出,需要认真分析才能找到。 2用坐标转移法求轨迹方程时要留意所求点和动点之间的联系。 作业: 苏大练习第57页例3,教材第72页第3题、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