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同步练习含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同步练习含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七单元第 22 课我们奇妙的世界同步练习 姓名:_ 班级:_考号:_ 一、积累运用 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bin hun l zh yun rn gung mng p tng _ _ _ _ _ 2.形近字组词。幻_ 诱_ 乖_ 芒_ 幼_ 透_ 乘_ 茫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们奇妙的世界 天空 太阳升起像_ 雨后水洼像_ 群星闪烁像_ _ 春天 种子生根、发芽、开花 _ 树叶带来绿荫 _ 树叶飘落 冬天 冰柱像_ 水滴像_ 4.选择合适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雪白 浅黄色 金黄色 深紫色 粉红色 鲜红色 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人间,_的迎春花、_的桃花、_
2、的梨花竞相开放。我们能看到各种水果诱人的颜色:圆润的_的樱桃,_的李子,_的梨。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按照“_ _”的顺序,具体从_和_两个方面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的热爱之情。(2)作者按照_、_、_的顺序介绍了大地的珍藏。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课文按先总写,再分写,最后再总写的结构方式行文,这种结构叫总分总。(2)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写的。(3)课文主要描写了看天空和看大地两方面的内容,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去寻找,世界上存在的奇妙事物是无穷的。7.回顾课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课文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2)全文是按照“总一分
3、”的结构方式写的。(3)作者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写出了天空的奇妙。(4)“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这句话的意思是,感受世界奇妙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颗善于观察、体验的心。8.判断对错。(1)“翩翩起舞”的“翩”读 pin,不读 shn。(2)“诱人”的“诱”读 xi,不读 yu。9.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悄然降临。我们看到秋风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那时,道路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鸟儿为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来回忙碌。(1)上文中,主要写了_、_、_等景物。(2)“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是个_句,请你也来写一
4、句:_ (3)仿写词语:金黄色:_ 翩翩起舞:_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你看天空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1)这个语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的
5、奇妙?选出相关选项。A.太阳 B.云彩 C.雨点 D.水洼 E.余晖 F.群星(2)这个语段是从()和()两个方面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突出了天空的奇妙。A.颜色 B.形状 C.尺寸 D.体积(3)仔细读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想象一下,那会是什么形状?讲述的又是什么故事呢?(4)语段中打比方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用波浪线画出来,并写出你喜欢的理由。11.课外阅读。生命的美丽 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l),有一座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
6、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留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慕已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喜爱企鹅,岂止是感情丰富的女性,我的镜头也时时追逐着它的倩影。企鹅在自己的属地上繁衍儿女,颐养天年。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
7、生命的美丽。(1)这篇短文是围绕“_”这句话写的。(2)分别找出第二、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3)“我”很想采一丛地衣做纪念,后来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三、语言表达 12.小练笔。“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作者善于从“极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美。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那飘落的黄叶,那雨后的彩虹,那草地上慢慢爬行的小蜗牛 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美丽,写一写你发现的美吧!13.在课文中画出下列词语,再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雕饰 映射 闪烁 翩翩起舞 领略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积累运用 1.【答案】变幻;蜡烛;圆润;光芒;普通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8、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幻、蜡、圆、芒”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故答案为:变幻、蜡烛、圆润、光芒、普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答案】变幻;幼小;诱人;透过;乖巧;乘凉;光芒;白茫茫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故答案为:变幻、幼小
9、、诱人、透过、乖巧、乘凉、光芒、白茫茫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3.【答案】大火球;镜子;蜡烛;大地;夏日;秋天;锋利的刀剑;一颗颗珍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故答案为:大火球、镜子、蜡烛、大地、夏日、秋天、锋利的刀剑、一颗颗珍珠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
10、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4.【答案】金黄色;粉红色;雪白;鲜红色;深紫色;浅黄色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表示颜色的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故答案为:金黄色、粉红色、雪白、鲜红色、深紫色、浅黄色 【点评】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5.【答案】(1)总;分;总;天空;大地;大自然(2)夏天;秋天;冬天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
11、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故答案为:(1)总、分、总、天空、大地、大自然(2)夏天、秋天、冬天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6.【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1)正确 (2)错误;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写的。(3)正确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7.【答案】(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 【解析】【分
12、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1)正确(2)错误,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3)错误,作者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写出了世界的奇妙。(4)正确 故答案为:(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8.【答案】(1)正确(2)错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正确;错误。“诱人”的“诱”读 yu,不读 xi。故答案为:正确
13、;错误。【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9.【答案】(1)树叶;蝴蝶;鸟儿(2)拟人句;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着采花蜜。(3)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翩翩起舞:依依不舍 勃勃生机 洋洋不睬 【解析】【分析】(1)寻找文句中的景物相对简单,将文句中写景的实物挑出来即可。(2)把“蝴蝶”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这是拟人句。(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
14、。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金黄色”是表示颜色的三字词语。“翩翩起舞”是 AABC式结构。故答案为:(1)树叶;蝴蝶;鸟儿;(2)拟人句。蜜蜂辛勤地在花丛中着采花蜜。(3)碧绿色、浅蓝色、淡紫色;依依不舍、勃勃生机、洋洋不睬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句中景物描写的能力。(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二、阅读理解 10.【答案】(1)A;B;E;F(2)A;B(3)晴天的时候,云朵像雪一样白飘在蓝天上,它有时候像一
15、匹大马在奔驰,有时像一条小鱼在自由自在的游泳,有时像一片羽毛在天空飘荡,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4)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生动形象 【解析】【分析】(1)、(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3)想象的内容要符合原文特点,使上下文之间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简洁没有错别字。(4)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故答案为:(1)A;B
16、;E;F (2)A;B (3)晴天的时候,云朵像雪一样白飘在蓝天上,它有时候像一匹大马在奔驰,有时像一条小鱼在自由自在的游泳,有时像一片羽毛在天空飘荡,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4)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生动形象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的能力。(4)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11.【答案】(1)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2)这份美丽来自顽强。;这份美丽来自和谐。(3)
17、因为科考队员告诉“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我”不能破坏它。【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是第一自然段。(2)第二、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分别在句首。(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即第二自然段尾)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18、。(2)这份美丽来自顽强。;这份美丽来自和谐。(3)因为科考队员告诉“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我”不能破坏它。【点评】(1)、(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三、语言表达 12.【答案】“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夏日夜晚的鸟鸣虫叫是美丽的,那悦耳动听的叫声仿佛是黑夜的奏鸣曲。无数个夜晚,都是这样美妙的声音伴随着我们入睡的。解析 此题考查写作的能力。我们要仔细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也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描写。【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写作的能力
19、。我们要仔细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美,也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描写。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景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写景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故答案为:“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夏日夜晚的鸟鸣虫叫是美丽的,那悦耳动听的叫声仿佛是黑夜的奏鸣曲。无数个夜晚,都是这样美妙的声音伴随着我们入睡的。【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简洁,条理要清楚。13.【答案】略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先找到要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看看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正确理解词义。故答案为:雕饰:用雕刻或雕塑进行装饰;用来装饰的雕刻的图案。映射:照射;映照。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领略:欣赏;晓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反之根据词语解释,写出词语。